![【地理】重庆铜梁县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63810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重庆铜梁县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63810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重庆铜梁县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63810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重庆铜梁县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展开重庆铜梁县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第Ⅰ卷(选择题)
一、本卷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 1 中甲图为世界某区域图,该区域森林资源丰富,原木是其主要的出口产品,乙图为甲图中布拉柴维尔的气候资料图,据图完成1~2题。
1.该地区伐木场多建在河流沿岸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平坦,便于加工
B.人口密集,需求量大
C.水源充足,森林茂密
D.靠近河流,方便运输
2.该地区7、8月降水极少,其影响因素是( )
A.信风影响 B.副高控制
C.地势较高 D.寒流影响
读下面大气受热过程图,回答3-4题。
3.图中( )
A.晴朗天气,a大部分为大气吸收
B.湖泊湿地,b能和缓地加热大气
C.CO2增多,c较少补偿地面失热
D.冰雪地面,a→b的转化率增加
4.甲、乙、丙代表太阳辐射能在自然界常见的三种类型,则( )
A.甲包括水能
B.乙包括沼气
C.乙包括石油
D.丙包括煤炭
图 3 为世界某河流流域示意图,该河流干流长 623km,却形成了广阔的河口三角洲,其面积达 4000km2,据图完成 5~7 题。
5.图中河流干流源头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 ( )
A.湖泊水 B.地下水
C.雨水 D.冰雪融水
6.以 M 城为界,该河流上、下游的水文特征的差异正确的是( )
A.流量:上游大于下游 B.水能:上游小于下游
C.含沙量:上游高于下游 D.结冰期:上游短于下游
7.据图推断,该河流河口三角洲最突出的环境问题可能是 ( )
A.环境污染 B.水土 流失 C.土地盐碱化 D.土地荒漠化
下图示意河套灌区域。灌区引黄灌溉全年分夏灌(4~6月)、秋灌(7~9月)和秋浇(9~10月)三个阶段。农田退水通过排干渠排入乌梁素海。近年来随灌区土地面积的增加,乌梁素海水域面积越来越小。为解决乌梁素海面积缩小的问题,灌区采取了生态补水的措施,即引黄入海。据此完成8~9题。
8.河套灌区夏秋季节大量灌溉的原因是( )
A.昼夜温差大 B.蒸发旺盛 C.盐碱化严重 D.地下水不足
9.生态补水的时机应选择( )
A.3~4月 B.4~6月 C.7~9月 D.11~12月
基于军事防御功能考虑,威尼斯城建在威尼斯潟湖中的岛上,形成独特的水上城市,泥沙淤浅和风暴潮洪水均会对它产生不利影响(风暴潮洪水主要是由大风和潮水共同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降现象,当风暴潮受到陆地洪水顶托时,多酿成重大灾害)。图4为世界某海湾周边地区地形示意图,据图完成 10~11 题。
10.14~17 世纪意大利先后修建人工运河,将注入威尼斯潟湖的几条河流改道,其目的是( )
A.减弱陆地洪水 B.减少泥沙淤浅
C.降低潟湖盐度 D.增加陆地面积
11.下列时间段中,威尼斯受风暴潮洪水威胁最大的可能是( )
A.4~5 月 B.6~7 月
C.8~9 月 D.11~12 月
第Ⅱ卷(客观题)
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 分)
图5为阿塔卡马沙漠分布图,图6为图 5中沿A—B线地形剖面和气流示意图,阿塔卡马沙漠东西向呈阶梯状分布,该沙漠腹地位于两座山脉之间,是世界最干燥的地区之一,平均年降雨量不到1毫米,夏季最高气温不超过 24℃,有世界“旱极”和“冷沙漠”之称,图7为图5中伊基克的气温降水图。
(1)根据图文资料,分析阿塔卡马沙漠腹地成为“旱极”、“冷沙漠”的主要原因。(8 分)
(2)简述图中洋流水温比同纬度太平洋水温低 6~7℃的原因。(4 分)
(3)“厄尔尼诺”现象是指图 5 中P海域异常升温引起气候异常的现象,该现象发生时会造成南美西海岸国家的渔业损失,试说明原因。(4 分)
(4)根据相关图文资料,简述图中洋流对沿岸沙漠气候分布所产生的影响。(6 分)
37.(24分)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地形图,该区处于半湿润向半干旱区的过渡地带,水土流失严重,人们常用“穷山恶水”来形容当地恶劣的生存环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根据该地区黄土的成因推测该区域土壤颗粒物平均粒径的空间变化,并简要说明原因。(6分)
(2)简析该区域侵蚀作用的季节差异。(4分)
(3)分析图示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6分)
(4)有人建议该地区应大力植树造林,但有人认为,树木是“抽水机”,会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你赞同哪种观点?请说明理由。(8分)
43.【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10 分)
东湖风景名胜区位于武汉市城区的二环与三环之间,景区面积81.68平方公里,其中湖面面积33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城中湖。黄鹤楼位于武汉市蛇山的黄鹤矶头,面对鹦鹉洲,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山东蓬莱阁合称中国四大名楼。右图是近5年东湖和黄鹤楼的客流量示意图。
说出两景区的客流量差异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44.【[地理——选修 6:环境保护】(10 分)
辽宁阜新海州露天矿“矿坑”曾作为1960年版五元人民币的图案,见证了中国煤炭开采的历史,堪称中国现代煤炭工业的活化石。然而,2005年露天煤矿资源枯竭后,废弃煤道的残煤多次发生自燃,被人们称为“火焰山”,昔日的荣耀成为当地人心中的伤疤,占地面积 7.02km2、垂直深度 350m 的“矿坑”,成为城市地质安全和生态环境的隐患。当地政府加强露天煤矿地质灾害治理、生态环境恢复和国家矿山公园建设工作,把海州露天煤矿“矿坑”作为珍贵的工业遗产来开发利用,目前,总面积20万m2的海州露天煤矿国家矿山公园正式面市,改 善了城市环境,实现了从“火焰山”到“生态园”的华丽转身。
(1)根据材料,分析露天煤矿的废弃“矿坑”对环境所产生的不利影响。(6 分)
(2)充分调查废弃“矿坑”相关信息是编制综合治理方案的基础,请你结合所学地理知识,说明当地为编制治理规划方案需要进行哪些方面的资料调查。(4 分)
参考答案
1~5 DABCD 6~11 CCBABD
36.(22 分)
(1)原因:沙漠地区受副热带高压下沉气流控制;位于安第斯山脉西侧背风地带,盛行干燥的离岸信风;秘鲁寒流水温低,空气水汽含量少,降温降湿;海拔较高,降低气温。(每点 2 分,共 8 分)
(2)原因:寒流从南极附近经过,水温极低,洋流北流,其水温低于附近海水温度(2 分);离岸(东南)信风将表层海水向西吹离海岸,深部冷海水上升到海面,加剧洋流的寒冷程度(2 分)。
(3)原因:厄尔尼诺发生时,南美太平洋沿海水温会升高,上升流减弱,(2分)水中浮游生物骤减,鱼类因缺乏食物而离开或死亡。(2分)
(4)影响:使南美洲西海岸分布着南北延伸、逼近赤道的热带沙漠气候;沿岸地区少雨(而多雾);夏季温度较低,气温年较差小。(每点 2 分,共 6 分)
37.(24 分)
(1)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减小(2分)。原因:该区域(地处黄土高原)土壤随西北季风风力减弱,搬运能力降低,(2分)土壤沉积物粒径分选而成(2分)。
(2)夏秋降水多 ,流水侵蚀作用强(2分);冬春降水少,(西北季风)风力强,以风蚀作用为主(2分)。
(3)海拔较高,沟壑发育,地势起伏大(2分);半湿润向半干旱的过渡区,降水变率大,夏季多暴雨(2分);植被覆盖差,水土流失严重(2分);土质疏松(2分)。(任答3点得6分)
(4)观点一:植树造林(2分)。树木能有效保持水土(3分);该地区地处半湿润和半干旱的过渡地带,在地势低平,气候较湿润的沟谷地带适合植树(3分)。
观点二:不适宜栽培树木(2分)。该地处于半干旱地区,降水少,土壤含水少,树木成活率低(3分);树木耗水量大,影响周围其他植被生长,使干旱加剧,不适合栽培(3分)
43.(10分)
东湖的客流量远大于黄鹤楼。(2分)分析主要原因:东湖属于自然景观,地势平坦,加之其他旅游项目的吸引,距离城市比较近,使游人经常光顾,且携带老人、儿童共同游玩。(4分)而黄鹤楼属高品位文化景观,只对部分游客有吸引力,一般人对它兴趣小,且一般重复观光的人较少;(2分)东湖面积大、黄鹤楼景区比较小,东湖景区环境承载量比黄鹤楼大。(2分)
44.(10 分)
(1)不利影响:产生了滑坡、地面变形等地质灾害;环境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水污染和大气污染);残煤自燃;破坏植被(或导致植被覆盖率低)等。(每点 2 分,任答 3 点得 6 分)
(2)调查方面:(海州)露天矿及周边地质灾害状况;地下水情况;残煤自燃状况;“矿坑”面积及深度;土壤和植被状况;可利用资源情况等方面的资料调查。(每点 2 分,任答 2 点得 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