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展开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
1.在天体系统各层次中,目前所能观测到最高一级的是( )
A.太阳系 B.河外星系 C.总星系 D.银河系
2.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主要是指( )
A.地球上有适宜的温度 B.地球上有大气
C.地球上有生命的存在 D.地球的运动特征与其他行星不同
下图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轨迹示意图,据此回答3-5题:
3.2月1日这一天,太阳直射点( )
A.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C.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D.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4.当地球绕日公转至图中④点与⑤点之间时,被亚洲大陆上的气压中心切断的气压带是
A.副热带高压带 B.副极地低压带 C.赤道低压带 D.极地高压带
5.当地球绕日公转至图中④点附近时,上海的盛行风风向为( )
A.西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东南风
6.下图中,正确表示6月22日昼夜分布状况的是( )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第15次会议)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55°43′N 12°34′E),于当地时间2009年12月7日10时40分许开幕。据此回答7-10题:
7.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哥本哈根开幕时,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大约是( )
A B C D
8.下列城市中的华人在上午能收看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开幕直播的是( )
A.东京(约140°E,35°N) B.新德里(约76°E,30°N)
C.纽约(约75°W,40°N) D.伦敦(约0°,52°N)
9.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哥本哈根开幕时,当地的气候特点是( )
A.寒冷干燥 B.高温少雨 C.温和多雨 D.全年温和湿润
10.目前,全球气候变暖将会带来的影响是( )
A.热带地区变冷 B.海平面上升 C.天山雪线下降 D.农作物全面增产
11.下列哪个不属于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有效措施( )
A.植树造林 B.使用清洁能源 C.减少CO2的排放 D.多使用私家轿车
12.下图为热力环流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处空气上升是因为气压高
B.③处气压较④处高,所以空气下沉
C.⑥处气温高、气压低,空气下沉补充
D.④处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
13.“东边太阳,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晴。”所描写的景象主要是受( )的影响
A.冷锋 B.暖锋 C.准静止锋 D.气旋
14.春末夏初,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天气的形成,主要是受( )的影响
A.冷锋 B.暖锋 C.准静止锋 D.西风
15.当下图中的天气系统到达北京时,北京的天气会( )
A.气温下降、气压升高 B.气温升高,气压下降
C.气温和气压都升高 D.气温和气压都下降
16.下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反气旋的是( )
17.反气旋控制下的天气特征是( )
A.阴冷潮湿 B.睛朗干燥 C.高温多雨 D.阴雨绵绵
18.冬半年影响我国北方的主要气象灾害是( )
A.台风 B.寒潮 C.旱灾 D.暴雨
19.下图所示气候类型的特点是( )
A.冬季低温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B.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C.冬季严寒漫长,夏季温暖短促
D.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
以下是某同学的日记片段“星期天,天终于放晴了,风也小了,虽然一直没有下雨,可天出奇地冷。爸爸一早就去修补被风吹坏了的塑料大棚。我和妈妈拿着扫把也去帮忙。大棚上积压了一层厚厚的尘土。二伯他们也在田里忙着,他们在麦田边点起一堆一堆的柴草,浓烟滚滚……”据此回答20~21题:
20.从日记描述来看,这里刚刚经历了一场( )
①沙尘暴天气 ②冷锋过境 ③台风过境 ④寒潮过境
A.①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②④
21.造成此天气系统过境无降水的可能原因是( )
A.过境前这里的空气为冷空气 B.过境前这里的空气比较干燥
C.过境前这里的空气做下沉运动 D.过境后这里的空气为暖空气
22.下图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
23.有关下图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半球寒流 B.南半球暖流
C.北半球暖流 D.南半球寒流
读下图某大洋环流局部示意图,回答24--25题:
24.若AB是30°纬线,该海域不可能位于( )
A.北半球 B.南半球 C.东半球 D.西半球
25.若AB是60°纬线,该海域不可能位于( )
A.北半球 B.南半球 C.东半球 D.西半球
26.下图中ab两条曲线表示某河流兴建水库前后水库下游河流水位变化曲线,据此判断:( )
A.a曲线表示兴建水库后的水位变化, 说明水库下游水位变化幅度增大;
B.a曲线表示兴建水库后的水位变化,说明水库下游水位变化幅度减小;
C.b曲线表示兴建水库前的水位变化,说明水库下游水位变化幅度减小;
D.b曲线表示兴建水库后的水位变化,说明水库下游水位变化幅度增大。
27.目前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A.人工降雨,促成大气中水汽输送
B.改造沙漠,增加蒸发量,加速水循环
C.抽取地下水,加速地下水循环
D.修水库,跨流域调水,改变局部地表径流
28.近些年来地球上水资源紧张的问题不断加重,其主要人为原因是( )
A.全球的气温不断升高,使蒸发量加大,水资源减少
B.全球的气候趋向干旱,年降水量不断减少
C.由于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人类的用水量大量增加
D.参加水循环的水量不断减少
29.针对全球水危机,人类要做的工作是( )
①控制人口数量的增长,使人口增长同水资源的供应能力相协调;
②植树造林,保护好环境; ③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④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大力开发南极的固体淡水资源;
⑤节约用水,人人有责; ⑥加强水污染的治理。
A.①②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⑤⑥
30.下列关于水资源节流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 B.重视改进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
C.海水淡化,人工降雨 D.跨流域调水工程的进一步加强
31.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条件之一是地球具有适中的质量和体积,从而使地球( )
A. 产生昼夜更替现象 B. 有安全的宇宙环境
C. 有适宜的温度 D. 有适中的引力吸附大气
3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是( )
A. 产生潮汐现象 B. 维持地表温度 C. 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D. 诱发地震
北京时间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我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在酒泉卫星中心成功发射,位于太平洋的某测量船(约150°E)已做好监测准备。据此完成第33题。
33.“天宫一号”发射时,上述测量船所在地的地方时为( )
A. 21时16分 B. 已过21时16分
C. 未到21时16分 D. 次日21时16分
小区建设规划中,为节约用地,同时兼顾住宅楼各层的采光,需要根据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情况设计合理的楼间距,据此完成第34题。
34.南北向的住宅楼,楼高相同的情况下,理论楼间距应该( )
A. 上海大于北京 B. 广州小于上海 C. 北京大于哈尔滨 D. 武汉小于广州
35.终年受中纬西风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
A. 热带雨林气候 B. 温带海洋性气候 C. 热带沙漠气候 D. 地中海气候
36.下列地区,降水稀少的是( )
①信风带大陆东岸 ②信风带大陆西岸 ③高气压中心控制地区 ④西风带大陆西岸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37.当上海以东洋面上形成一比较稳定的反气旋时,上海可能出现的天气现象是( )
A. 盛行下沉气流,寒冷干燥 B. 盛行下沉气流,炎热少雨
C. 吹东北风,寒冷干燥 D. 吹东南风,湿热多雨
38.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 )
A. 冰川、淡水湖泊水、深层地下水 B. 淡水湖泊水、河流水、浅层地下水
C. 冰川、河流水、浅层地下水 D. 深层地下水、河流水、浅层地下水
“全球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2009年11月25日国务院确定了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到45%。据此完成39—40题。
39. 全球气候变暖引起的后果是( )
A. 海平面上升,部分沿海地区被淹没 B. 陆地面积增加
C. 蒸发强烈,海平面下降 D. 臭氧空洞扩大
40. 为达到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应采取的措施有( )
①大力植树造林 ②倡导低碳的消费模式
③大量发展火电 ④倡导绿色的生活方式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二、综合题(每空1分,共40分)
41.下面是“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10分)。
(1)按水循环发生的领域分 、 和 循环 。
(2)图中①③⑤环节的名称分别是是 , , 。
(3)在图中所有环节中,我国的夏季风应属环节 ,能直接给陆地补充淡水的环节是 。人类可以通过 等措施调节其时间分布以减少洪涝灾害,通过 等措施调节其空间分布的不均。
42. 读下图,甲图为“某日光照示意图”,乙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9分)
(1)甲图中该日太阳直射的纬度是 ,此时,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的范围是 。
(2)甲图中A地此时的太阳高度为 ;B地出现 (极昼、极夜)现象;A、C两地一定相同的地理事物有 、 。
A. 地方时 B. 线速度 C. 昼夜长短 D. 气候
(3)甲图对应乙图①②③④中的 位置。乙图中,地球从位置①运行到位置②的期间,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选择填空)
A.北京正午人影先变长,后变短 B. 天安门升旗时间越来越晚
C. 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 D. 极昼极夜范围越来越
(4)南极考察工作活跃时,地球公转到乙图中 点附近。
43. 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8分)
(1)洋流名称:A、 B、 C、 D、 、F ,其中的寒流是 (3分)。
(2)写出形成下列洋流的盛行风带名称:H ;K 。
(3)北太平洋中著名渔场是: ,其形成原因是: 。
(4)图中洋流G对沿岸气候起到 作用。
44.读“南美洲气候图”(下图) 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甲、乙两地均为 气候,甲地气候的主要成因是 ;乙地气候的主要成因是 。
(2)读右图描述气候特征: ,该气候的成因是 ,该气候分布在左图中的 区域。甲、丙两地区中城市分布较多的是 地区,原因是 。
(3)甲→丙的自然带更替反映了自然环境地域分异的 地带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4)根据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简要说明甲地的植被破坏可能造成哪些生态环境问题?(至少4方面,共2分): 。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C 2、C 3、D 4、B 5、A 6、B 7、B 8、D 9、C 10、B
11、D 12、D 13、A 14、C 15、A 16、B 17、B 18、B 19、A 20、D
21、B 22、D 23、C 24、A 25、B 26、B 27、D 28、C 29、D 30、B
31、D 32、C 33、B 34、B 35、B 36、B 37、B 38、B 39、A 40、B
二、综合题(每空1分,共40分)
41、(10分)
(1)海洋循环 陆地内循环 海陆间大循环
(2)水汽输送 海洋蒸发 地表径流
(3)① ④ 修建水库 跨流域调水
42、(9分)
(1)北回归线(23026'N)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23026'N-900N)
(2) 0 极夜 B C
(3)③ D
(4)①
43、(8分)
(1)日本暖流 加利福尼亚寒流 北太平洋暖流 北赤道暖流 赤道逆流 B(加利福尼亚寒流)
(2)东南信风带 盛行西风带
(3)北海道渔场 寒暖流交汇,鱼群密集。
(4)降温减湿
44、(12分)
(1)热带雨林气候 受赤道低压带的控制 地处东南信风的迎风地带和地形的迎风坡,多地形雨;沿岸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2)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 受赤道低压和副高的交替控制 丙 丙 海拔高,气候温凉,降水适中,适合人类居住。
(3)纬度 热量
(4)全球变暖 生物多样性减少 海平面上升 水土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