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安徽省亳州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展开安徽省亳州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图为我国南方某丘陵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图中山峰与甲村的相对高差最大值可能为( )
A. 67m B. 60m
C. 64m D. 55m
2. 图中R河流的流向大致是( )
A. 从西南流向东北 B. 从东流向西
C. 从西北流向东南 D. 从南流向北
3. 该地的植被类型为( )
A. 落叶阔叶林 B. 常绿阔叶林
C. 常绿硬叶林 D. 针叶林
【答案】1. C 2. A 3. B
【解析】考查相对高度的计算。
【1题详解】
图中山峰的高度为325米,甲村的高度范围是260米—270米之间,计算可知两地的相对高差为55米---65米,最大的高度范围是64米,故C项正确。
【2题详解】
图中左上角有指向标,根据指向标的指向进行判读方向,图中河流的流向为从西南流向东北,故A项正确。
【3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图为我国南方某丘陵,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形成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故B项。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4. 下列能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能源的是( )
①风能 ②生物能
③天然气 ④核能
A. ①②③④ B. ①②
C. ③④ D. ①②④
5. 山西省的煤炭市场十分广阔,主要是因为( )
①我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
②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
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煤炭需求量大增
④煤质优良,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的特点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
6. 为尽快使山西由能源大省转变为经济强省,应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下列整治措施错误的是( )
A. 引进新兴产业,协调三次产业的发展 B. 增设道路网,改善交通条件
C. 增加科技投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D. 增加原煤的生产总量,提高经济效益
【答案】4. C 5. D 6. D
【解析】本题考查山西能源基地建设
【4题详解】
自然资源按自我再生的性质分为可再生和非可再生资源。其中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天然气、核能属于非可再生资源,而风能、生物能属于可再生资源。故选C。
【5题详解】
煤炭市场广阔的原因有我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随着人 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煤炭需求量大增。煤质优良,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是煤炭资源质量好的表现。故选D。
【6题详解】
为尽快使山西由能源大省转变为经济强省,应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可以引进新兴产业,协调三次产业的发展,A正确。增加科技投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C正确。增设道路网,改善交通条件,B正确。增加原煤的生产总量,不利于经济结构调整,D错误。
读刚果河流域热带雨林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7. 关于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雨林是世界上繁衍物种最多、保护时间最长的场所,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B. 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深刻地影响着地球大气的碳氧平衡
C. 雨林能起到类似海绵的作用,促进水循环、调节水平衡
D. 茂密的雨林植被能减弱雨水对地表的冲刷,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
8. 刚果河流域雨林大面积被毁的根本原因是( )
A. 历史遗留的迁移农业 B. 发达国家需要大量木材
C. 人口快速增长和生活贫困 D. 热带雨林的土壤贫瘠
9. 为保护这一片原始森林而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 )
①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②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③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④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严禁砍伐树木
⑤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措施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⑤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7. D 8. C 9. B
【解析】本题考查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7题详解】
热带雨林区保持水土的作用不是全球性环境效益,而是区域性的作用,不属于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D叙述不符合题意,选D。
【8题详解】
刚果盆地当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和贫困,以及由此产生的发展需求,是造成雨林破坏的根本原因。故选C。
【9题详解】
对于热带雨林应保护中开发,①②③⑤正确;严禁砍伐树木不符合经济可持续发展原则,④错误。故选B。
下图为某地有机农业生产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0. 关于图中农业生产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适合大规模机械化经营 B. 生态混合型农业
C. 河西走廊可大面积推广 D. 自给自足型农业
11. 专家普遍认为“目前我国粮食增产的资源、环境代价太大”,指的是( )
①不合理灌溉导致水资源日益紧张 ②过度垦荒导致荒漠化加剧
③小农经营使得粮食单产降低 ④化肥、农药过度使用导致耕地质量下降
A. ①④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②
12. 关于我国发展有机农业优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耕地面积广大,土壤肥沃 ②自然环境复杂多样,适合多种生产模式
③劳动力资源丰富,有利于精耕细作 ④科技发达,便于农业技术推广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10. B 11. A 12. B
【解析】本题考查农业地域类型.
【10题详解】
生态农业是能同时获得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高效农业。混合农业是种植业和畜牧业相互结合、兼而有之的综合性农业,本题中有花卉、蔬菜种植业,也有鱼塘、养猪畜牧业,故为生态混合农业。故选B。
【11题详解】
资源代价主要指农业不合理灌溉;环境代价,如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带来的环境问题等。故选A。
【12题详解】
我国纬度跨度较大,热量差异大,从沿海到内陆水分条件差异大,因此自然环境复杂,农业生产模式多样,适合有机农业发展;劳动力资源丰富,有利于精耕细作。故选B。
随着工业产出占总产出比重的提高,会有更高比重的人口集聚于城市,与工业化发展形影相伴的是生产性服务行业的快速扩张,这些行业的扩张导致更多人力资源直接从一、二“产业部门”转移到第三产业中的“生产性服务”。下图表示美国城镇化率与三大产业就业结构变化。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3. 美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特点是( )
A. 城市化促进工业化 B. 工业化晚于城市化
C. 工业化与城市化同步 D. 工业化早于城市化
14. 在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美国工业化带来人与资本的一次集聚,主要集聚在( )
A. 东北沿海 B. 五大湖沿岸
C. 墨西哥湾沿岸 D. 太平洋沿岸
15. 城市化2阶段,工业发展衍生出的生产性服务业带来人与资本的二次集聚,其主导工业是( )
A. 技术导向型 B. 劳动力导向型
C. 资源密集型 D. 资金密集型
【答案】13. D 14. B 15. A
【解析】本题考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工业主导区位因素.
【13题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美国城市化1阶段,是工业化带来人与资本的集聚,体现出美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特点是工业化早于城市化;城市化对工业化有促进作用,说明二者是相互促进关系,但不表示城市化比工业化早,D项正确。
【14题详解】
在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美国工业化带来人与资本的一次集聚,工业以传统工业为主,主要集聚在美国东北部五大湖沿岸;东北沿海距资源产地较远;墨西哥湾沿岸、太平洋沿岸工业发展的晚,是城市化2阶段兴起的,B项正确。
【15题详解】
城市化2阶段,工业发展衍生出的生产性服务行业带来人与资本的二次集聚,产业结构升级,其主导工业是技术导向型;资金密集型、劳动力导向型、资源密集型是1阶段的主要工业类型,A项正确。
近期 ,国家林业局荒漠化监测中心会同沙化监测重点省区的监测负责人、专家,召开了第六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技术准备研讨会。第六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工作将于2019年全面开展。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6. 为快速了解我国荒漠化现状,可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
A. RS和 GPS B. RS和 GIS
C. GIS和 GPS D. RS和 VR
17. 西北地区荒漠化问题严重,为防治荒漠化可采取的工程措施是( )
A. 设置草方格沙障 B. 提高人口素质
C. 推广节水农业 D. 封沙育草
【答案】16. B 17. A
【解析】本题考查现代地理信息技术和防治荒漠化的工程措施.
【16题详解】
获取我国荒漠化的信息需要用遥感技术,即RS,分析我国荒漠化的变化和现状需用地理信息系统,即GIS。故选B。
【17题详解】
首先题干要求工程措施,提高人口素质和推广节水农业属于非工程措施,不属于工程措施,BC排除;封沙育草属于生物措施,D错误;设置草方格沙障属于工程措施,A正确。
下图为甲、乙两国示意图,下右图为甲国A处气候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8. 图示甲乙两国国家均为世界上耕地面积较大的国家,对于两国农业的对比的说法,符合实际的是( )
A. 耕地都主要位于河流中下游平原 B. 甲国农业劳动力素质高于乙国
C. 甲国粮食大量出口而乙国大量进口 D. 甲国机械化水平远低于乙国
19. 两国地形对气候影响都很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国冬季受寒潮影响大 B. 甲国东北地区降水量大
C. 乙国降水自东西两岸向内陆减少 D. 乙国中北部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显著
20. 季风为A地带来丰沛降水,与该季风的成因紧密相关的是( )
A. 副热带高气压带南移 B. 东南信风北移
C. 东北信风南移 D. 赤道低气压带南移
【答案】18. D 19. A 20. B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主要国家的特征.
【18题详解】
根据图示国家轮廓、经纬度信息可以推知,甲为印度、乙为美国。印度的耕地主要位于河流中下游平原但美国耕地主要位于中央大平原上,A错;甲国农业劳动力素质低于乙国;甲国机械化水平远低于乙国;甲国人口多,粮食大量进口而乙国大量出口,据此选D。
【19题详解】
甲国为印度,冬季因北部有喜马拉雅山低阻挡冷空气南下,故冬季受寒潮影响小;其东北地区因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量大;乙国为美国,降水来自东西两侧的海洋上,因此降水自东西两岸向内陆减少;中北部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显著,据此选A。
【20题详解】
A地位于印度的西北部,为其带来丰沛降水的是西南季风,该季风是夏季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偏转而成的,据此选B。
下图为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和产业转换阶段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1. 图中甲对应的产业是( )
A. 汽车、电子、精密仪表 B. 纺织、钢铁、煤炭、电力
C. 机械、化工、电子、电力 D. 食品、砖瓦、煤炭、种植业
22. 下列关于山地高原地区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地理位置的偏远性限制了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
B. 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导致了经济发展的非持续性
C. 自然资源丰富,适宜发展技术—智力密集型产业
D. 地域闭塞,观念落后造成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答案】21. A 22. C
【解析】本题考查工业主导区位因素。
【21题详解】
甲对应的产业类型是技术-智力密集型产业,汽车、电子、精密仪表属于此类,A正确。 纺织、食品、砖瓦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钢铁、煤炭、电力、机械、化工属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种植业为农业。
【22题详解】
结合材料可知,技术—智力密集型产业适合沿海地区,C叙述不正确,选C。
陕西冉家沟流域(约35°N)丘陵广布,黄土深厚。由于毁林开荒,该流域土壤侵蚀严重。为了改善生态环境,该流域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主要种植豆科落叶乔木刺槐。下表示意冉家沟流域不同种植方式的表层土壤状况。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注:孔隙度是指土壤孔隙容积占土体容积的百分比。水与空气共存并充满于土壤孔隙中。
23. 减轻土壤侵蚀最明显的种植方式是( )
A. 林草结合 B. 乔灌结合
C. 封山育林 D. 乔木纯林
24. 除减轻土壤侵蚀外,该退耕还林工程还能( )
A. 增加土壤矿物质 B. 提高土壤坚实度
C. 减少地下径流量 D. 增强抗旱涝能力
【答案】23. C 24. D
【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环境保护.
【23题详解】
从表中数据分析,当使用封山育林方式后,土壤的孔隙度、含水量、有机质和氮含量都达到了最大值,所以该种方式效果最明显。故选C项正确。
【24题详解】
根据表中退耕还林工程与撂荒地对比,退耕还林不影响土壤矿物质;增加孔隙度,降低了土壤坚实度;增加了土壤含水量,增强抗旱涝能力;保持水土可以增加地下径流量。所以D项正确,ABC项错误。故选D。
经营咖啡零售业务的美国星巴克于1999年在北京开设第一家门店。目前,星巴克在中国有2600多家门店,平均每天新开1家门店。计划每年新开门店500家,直到在华门店数达到5000家。星巴克在中国的门店具有现代版的传统茶馆模样,传统的中式木制家具和墙面挂饰,风格鲜明,令人流连忘返。截至目前,星巴克未采取外卖服务平台销售模式,未与任何第三方外卖服务平台展开业务合作。下图为产品生命周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5. 星巴克处于产品生命周期的( )
A. Ⅰ阶 B. Ⅱ阶段
C. Ⅲ阶段 D. Ⅳ阶段
26. 美国星巴克能够在中国市场持续扩张,主要依赖于( )
A. 本土化策略 B. 质量优势
C. 售价低廉 D. 营销理念独特
27. 截至目前,星巴克未采取外卖平台销售模式的原因最可能是( )
A. 零售店服务范围大 B. 保持最高的销售利润
C. 保持较低的投资成本 D. 避免产品质量风险
【答案】25. C 26. B 27. D
【解析】本题考查商业贸易.
【25题详解】
根据材料,星巴克在中国有2600多家门店,平均每天新开1家门店,并保有自己的特色,令人流连忘返,据此,星巴克具有自己独立的经营理念,且已成规模,发展势头正旺,处于发展的成熟期,结合图示阶段,C正确。
【26题详解】
美国星巴克能够在中国市场持续扩张,主要依赖于质量优势。根据材料分析,星巴克有特别的门脸装饰,服务也有自己的理念,其咖啡夺走高端优质专线,未采取外卖服务平台销售模式,未与任何第三方外卖服务平台展开业务合作,保证了产品的特色及产业的纯度,从而使得顾客在该店享受到产品的特色服务,B正确。
【27题详解】
截至目前,星巴克未采取外卖平台销售模式的原因最可能是外卖平台介入未知因素较多,不能保证产品质量及服务品质,可能会使产业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D正确。
2018年2月11日,人民网刊登了一篇关于“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设想(如图)的文章,引起了广泛热议。“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分为一条主线、三条支线,工程计划从雅鲁藏布江取水,采取“山区打隧洞、河道修水库、平原开明渠”的方式,沿青藏高原边缘全程自流,输水至我国西北缺水地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8. “红旗河”采取平原开明渠的好处是( )
①减少工程量 ②运水比较节约
③调节沿途气候 ④减少水污染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9. “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面临的最大障碍是( )
A. 资金相对欠缺 B. 技术水平较低
C. 地质环境复杂 D. 气候条件恶劣
30. “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如果得以实施,会( )
A. 促进新疆地区农业增产 B. 加剧雅鲁藏布江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
C. 加剧调入区荒漠化程度 D. 运营成本高导致受水地用水成本较高
【答案】28. C 29. C 30. A
【解析】本题考查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28题详解】
平原开明渠更容易导致水污染,不利于减少水污染,故④错误;运水过程受蒸发等因素影响,比较浪费,故②错误;平原开明渠的好处是减少工程量,沿途增加蒸发量,调节沿途气候,故C项正确。
【29题详解】
读图可知,“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沿线主要经过青藏高原边缘地带,地壳活跃,多地震,地质环境复杂,极大地限制了调水工程的实施;我国有多项重大调水工程(如南水北调)已经成功实施,经验丰富, 技术不是其主要障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资金和气候也不是该项工程的主要障碍,故C项正确。
【30题详解】
该调水工程如果得以实施,将极大地改善新疆的水源条件,有利于促进新疆地区农业增产;调水工程在夏季(洪水期)调水,减少了洪水期水量,有利于减轻雅鲁藏布江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调入区水资源增加,会减轻荒漠化;结合材料可知,该工程虽然建设成本较高,但是建成后全程自流,运营成本较低,故A项正确。
二、综合题(共3题,共40分)
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北部湾位于中国南海西北部,是中国唯一与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海陆相连的区域,也是中国与东盟全面合作的新增长极。2017年1月20日,国务院批复《北部湾城市群发展规划》,包括广西、广东、海南三省(自治区)的15个城市,将会打造“一湾双轴、一核两极”的城市群框架。其中,南宁市被定位为核心城市。钦州,因1998年开创“业主制”码头(将可以建港的岸线和土地经过规划后出让,实行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改变临海无港窘境而闻名海港建设界,成为广西沿海“金三角”的中心门户,大西南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钦州在《北部湾城市群发展规划》中的目标之一就是进一步做大、做强已由多家航运公司构成的物流产业,发展成为区域物流中心。
(1)列举北部湾城市群与东盟经济互补性的主要表现。
(2)目前,北部湾城市群正在承接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简述这对当地发展的积极影响。
(3)分析钦州建设区域物流中心的有利社会条件。
【答案】(1)东盟工业原料丰富,工业产品市场广阔;北部湾城市群资金充足、技术先进、工业产品丰富多样。
(2)促进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当地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
(3)位于北部湾顶部、广西沿海中心位置,服务范围广,市场广阔;陆海联运,便于货物集散;港口建设较早,产业基础较好;有国家政策支持。
【解析】本题考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
(1)北部湾城市群与东盟经济互补性的主要表现可从原料、市场、资金、技术、产品等方面进行回答。东盟工业原料丰富,工业产品市场广阔;北部湾城市群经济发达,资金充足、技术先进、工业产品丰富多样。
(2)产业转移对转入区的影响可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等方面回答。承接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促进当地产业结构调整;企业增多,增加就业机会;增加收入,促进当地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
(3)物流产业需要广阔的市场和便捷的交通条件,结合材料中“广西沿海‘金三角’的中心门户,大西南 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 可推知运输市场需求量大,陆海联运,交通便利;材料提示钦州已经有一定的物流产业基础;钦州属于国务院批复的区域发展规划城市,表明有国家政策支持。
32.下图所示黄河上游部分河段简图。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该河段河道坡度平缓,两岸为干旱、半黄土丘陵及沙漠地区。该河段产流少,两岸沙漠流沙活动多,黄河在该河段含沙量急剧升高。
(1)说出该河段流经地区的气候特征,并简述原因。
(2)分析该河段含沙量急剧升高的原因。
(3)分析该河段地区主要有哪些生态问题。
【答案】(1)气候特征: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少,气候干旱。原因:深居内陆,距海远,受夏季风影响小。
(2)黄土丘陵土质疏松,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在盛行风作用下,沿岸沙漠大量流沙入河(在西北季风作用下,乌兰布和沙漠流沙大量入河;在东南季风作用下,河东沙地和库布齐沙漠有流沙入河)。
(3)①黄土丘陵地区的水土流失;植树种草,打坝淤地。 ②沿河平原的洪水灾害;修建水库,(疏浚河道,退耕还湖)。 ③沙漠扩张和土地沙漠化;营造防护林,防风固沙。 ④平原农业区土地盐碱化;合理灌溉,排灌结合。 ⑤河流流量减小,水资源不足(干旱加剧);修建水利工程,节约用水。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西北地区。
(1)该河段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少,气候干旱。主要原因从海陆位置分析,深居内陆,距海远,受夏季风影响小。
(2)主要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黄土丘陵土质疏松,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观察地图可知这一地区有大面积沙漠,在盛行风作用下,沿岸沙漠大量流沙入河。
(3)该河段河道坡度平缓,两岸为干旱、半黄土丘陵及沙漠地区,降水集中,水土流失严重;沿河平原水流不畅,多洪水灾害;不合理灌溉,土地盐碱化;人类活动加剧沙漠扩张和土地沙漠化;水资源不足,干旱加剧;解决该河段地区生态问题主要通过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可以从具体的植树种草,打坝淤地,修建水库,营造防护林等方面进行分析回答。
3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左图为荷兰木鞋图,荷兰木鞋鞋底厚实、鞋头上翘,制作原料为白杨,不变形、不渗水,能防潮好清洗。下右图为西欧局部图。
材料二:17 世纪的荷兰因鲱鱼产业成为世界的经济中心。每年夏季鲱鱼游到荷兰的北部海区产卵,它的卵非常适合挂在海藻上,渔民们根据它的产卵习性,把许多几百米长的挂网放在海中进行捕捉,用盐腌制可以长期保存。
(1)简析荷兰木鞋出现的自然环境的原因。
(2)据上右图描述该国城市空间分布的主要特点。
(3)简析鲱鱼游到荷兰北部海域且在夏季产卵的原因。
【答案】(1) 地势低平,气候湿润,地表容易积水泥泞,木鞋不变形不渗 水,防潮,好清洗利于在泥泞中行走;当地气候有利于白杨木生长, 制鞋原料丰富。
(2)分布集中不均匀,沿海、沿河分布。
(3)夏季水温高,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生长,浮游生物繁盛;北部海域大陆架宽广, 浮游生物多。
【解析】本题考查荷兰。
(1)由材料“荷兰鞋鞋底厚实、不变形、不渗水,能防潮清洗”可知,该地地势低平,气候湿润,地表容易积水;制作原料为白杨,说明该地气候适宜白杨生长,制鞋原料丰富。
(2)同图中看该国城市主要沿河沿海分布,空间分布不均匀。
(3)鱼类的产卵主要考虑水温和饵料。夏季水温高,有利于浮游生物生长,饵料丰富;荷兰北部海域,大陆架宽广,光照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