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重庆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解析版) 试卷
展开重庆市第一中学校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月考
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湾区是由一个海湾或若干个相连的海湾、港湾、邻近岛屿共同组成的区域。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部分湾区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重要的增长极和技术变革的领头羊。下图是某世界著名湾区发展演进路径。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图中湾区核心城市最可能是( )
A. 纽约 B. 旧金山 C. 东京 D. 杭州
2. 该湾区形成的基础条件是( )
A. 地形平坦 B. 气候宜人
C. 科技发达 D. 交通便利
3. 我国粤港澳大湾区具备发展成为世界级湾区的条件,限制其发展升级的因素是( )
A. 产业趋同 B. 环境污染
C. 规模偏小 D. 台风灾害
【答案】1. C 2. D 3. A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区域经济发展。
【1题详解】
纽约湾区是金融湾区,是世界金融、证券、期货、保险及外贸机构的聚集地;旧金山湾区是科技湾区,是世界互联网巨头、知名高校的摇篮;日本是在二战后,发展进口加工业发展起来的,故东京湾区是产业湾区,与图中湾区发展相符,C正确。杭州不属于著名湾区。
【2题详解】
日本东京湾区是利用其优良的港口,在进口原料,加工再出口的模式下发展起来的,故交通 该湾区形成的基础条件。D正确。
【3题详解】
粤港澳大湾区所处的珠江三角洲是我国轻工业基地,以发展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为主,重化工业相对落后,限制其发展升级的因素是产业趋同,竞争力较弱。A正确。
【点睛】本题以东京湾区发展演进路径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冬夏气压中心的判读.解题时应注意对课本知识的把握.
智慧农业就是将物联网技术运用到传统农业中去,运用传感器和软件通过移动平台(手机APP)或者电脑平台对农业生产进行控制,与农业营销进行协调,使传统农业更具有“智慧”。近年来,甘肃省在河西走廊地区推广“智慧大棚”规模化建设。在“智慧大棚”中,广泛采用无土栽培技术,“无土栽培所用的基质是由尾菜、植物秸秆、牛羊粪便等农废资源经过发酵、配置而成,使当地大量存在的农废资源得到循环利用。”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4. 甘肃河西走廊地区推广“智慧大棚”的有利条件是( )
①光照充足 ②科技发达 ③病虫害少 ④劳动力素质高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④
5. 据材料分析,“智慧大棚”可以让甘肃农业( )
A. 生产成本降低 B. 产品运费减少
C. 生态完全无害 D. 产品品质提高
【答案】4. B 5. D
【解析】本题考查农业的区位因素。
【4题详解】
甘肃位于我国西部地区,经济较落后,科技力量较薄弱,劳动力素质较低,②④错误。河西走廊地区纬度高,气温低,病虫害少,③正确;气候干燥,降水少,光照充足光,①正确。选B。
【5题详解】
“智慧大棚”可以让甘肃农业投入更大,生成成本更高,A错误,“智慧大棚”主要影响产品的生产,对产品运费没有影响,B错误。农废资源得到循环利用,对生态的危害减少,并不是完全无害,C错误。运用传感器和软件通过移动平台(手机APP)或者电脑平台对农业生产进行控制,产品品质提高,D正确。
近些年来,发展经济应以保护环境为前提已经成为社会共识。近日,国家水利部等提出到2035年华北地区地下水要实现采补平衡,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下图是河北三地间1964年-1998年地下水埋藏深度变化图(图中数字表示年份)。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 图中所示地理现象在一年中表现最突出的月份是( )
A. 1月 B. 4月 C. 7月 D. 10月
7. 图示范围内地下水位年内和年际变化均较大,与此相关的自然地理背景是( )
A. 沉积土层较深厚 B. 岩石孔隙度大
C. 降水季节变化大 D. 地表河网较密
8. 下列措施有助于实现当地地下水采补平衡的农业措施是( )
A. 重力漫流灌溉 B. 禁止开采水源
C. 调整种植结构 D. 跨区调配水源
【答案】6. B 7. C 8. C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6题详解】
春季冬小麦返青,用水量大,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雨季没有到来,降水较少,故春季需水量较大,地下水开采量较大,水位较低月份是4月,B正确。
【7题详解】
从降水季节分配来看,华北地区降水高度集中在7月、8月,这两个月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总量的80%,而冬春季则出现持续干旱,水资源严重不足,受季风稳定的影响,降水年际变化大,加剧了水资源紧张的状况,故对地下水的开采地下水位年内和年际变化均较大与降水季节变化大密切相关。C正确。
【8题详解】
华北地区气候干燥,重力漫流灌溉易造成地下水位上升,土壤盐碱化,A错误。禁止开采水源不符合实际,B错误。调整种植结构,种植耐旱作物,可实现当地地下水采补平衡,C正确。跨区调配水源不是农业措施,D错误。
【点睛】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是导致华北地区水资源紧张的主要原因,我国在世界上属于水资源丰富的国家,但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却严重不均。从地区分布来看,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华北地区人均水资源、水土资源配置比例均大大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从降水季节分配来看,我国绝大多数地区降水集中在5月~10月,而华北地区则高度集中在7月、8月,这两个月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总量的80%,而冬春季则出现持续干旱;不仅如此,华北地区降水年际变化也很大,这些无疑是造成华北地区水资源紧张的主要自然因素。
吉林省长春市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温4.8℃,最高温39.5℃,最低温-39.8℃,降雨集中在夏季。长春市东部丘陵是以针阔混交林为主的森林景观,景观区中存在少量砍伐和种植现象。据统计,该区域河流含沙量6月较小,7、8月达最大。下表为该市东部丘陵森林景观区中5-9月降水量、径流深度和侵蚀量的统计情况。
(注:将计算时段的径流总量,平铺在水文测站以上流域面积上所得的水层厚度,称为径流深度)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长春市东部丘陵区6月侵蚀量最大,据材料推测其主要形成因素是( )
A. 土层松软 B. 土地裸露
C. 坡度较大 D. 迎风地带
10. 流经长春市东部丘陵区的河流含沙量最大的季节是7、8月,与此现象关联最紧密的是( )
A. 河道随降水量变化呈现季节变迁 B. 土壤侵蚀物质转移过程造成时滞
C. 水利工程旱季拦截雨季释放过程 D. 植被对侵蚀物的阻滞和涵养过程
11. 长春市东部丘陵区9月份侵蚀量比7、8月份都多,是因为( )
A. 降水量的大小 B. 雨季时间长短
C. 植被叶片密度 D. 径流深度大小
【答案】9. A 10. B 11. C
【解析】
本题考查流水侵蚀作用。
【9题详解】
长春市东部丘陵区6月侵蚀量最大,降水量并不是最大,但径流深度深度大,故推测可能是土层松软造成的,A正确。6月为夏季,植被较茂盛,B错误。坡度大小没有变化,C错误。迎风地带应降水较多,D错误。
【10题详解】
从材料中可知,6月份降水量小,侵蚀量最大,但含沙量较小,7、8月降水量较大,但侵蚀量小,含沙量却最大,原因是土壤侵蚀物质转移过程需要时间,故含沙量最大出现的时间往后推移造成的,B正确,A错误。水利工程在材料中没有提及,C错误。植被对侵蚀物的阻滞和涵养会使含沙量减少,D错误。
【11题详解】
与7、8月份相比,9月份降水量的小,径流深度小,AD错误。雨季时间长短无法判断,B错误。9月份进入秋季,长春植被开始落叶,植被叶片密度小,对雨水的阻挡作用小,侵蚀作用增强,C正确。
二、非选择题。第12~13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4~15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独龙族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一个从原始社会末期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少数民族,人口由刚解放时的1700人发展到7000人(2010年数据),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贡山县独龙江乡,目前该族已整族脱贫。独龙江是横断山脉西部“四江并流”的重要组成部分,独龙江峡谷中保留着完好的原始生态环境,蕴藏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被专家认定为“野生植物天然博物馆”。下图为“四江并流”地形水系略图。
解放前,独龙族的农业活动主要从事原始的采集经济和刀耕火种为主,其中水冬瓜地是独龙族传统农耕文化中最有特色的耕地类型。水冬瓜是一种中亚热带落叶阔叶树种,生长较迅速,落叶量大,喜光喜湿润气候,耐水湿,耐干旱瘠薄,其根瘤菌根系发达,固氮能力较强。下表是独龙族水冬瓜地的土地利用时序。
初始 | 第一年 | 第二年 | 第三年 | 第四年 |
水冬瓜 | 玉米、洋芋 | 黄豆、春荞 | 小米、鸡脚稗 | 水冬瓜苗 |
(1)指出解放前独龙族从事原始采集经济资源条件。
(2)分析水冬瓜地生产方式对独龙江流域农业生态环境的维护价值。
(3)解放后,独龙族虽脱离原始社会,但因交通不便,经济水平依然低下,分析独龙江流域交通不便的自然条件。
(4)独龙江流域地跨西藏和云南两省,请分析这种分布对该流域内自然、社会经济和文化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答案】(1)气候湿热,植被生产迅速;山高林密,垂直差异显著,采集食物种类多样;人少地广,采集食物数量家较多。
(2)水冬瓜生长迅速,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能力强;大量落叶,提供土壤肥力;根瘤菌发达,固氮能力强,提高土壤肥力;采用轮作和休耕方式,可以让土地得以恢复;还可以防止杂草丛生和病虫害问题
(3)山高谷深,地形起伏大,东西交通不便;地质破碎,对滑坡、泥石流;冬季大雪封山,独龙江与外界联系中断;北高南低,河流流速快,水运不便。
(4)区域内部差异增大,资源利用效率低;影响对自然保护的完整性,降低生物多样性;加大区域间经济和社会差异,形成社会矛盾;破坏文化遗产的系统性,阻碍文化交流与传承。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区域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详解】(1)独龙江地处横断山脉西部,纬度低,受西南季风影响,气候湿热,植被生产迅速;独龙江峡谷山高林密,垂直差异显著,采集食物种类多样;刚解放时1700人,人少地广,采集食物数量较多
(2)从材料可知,水冬瓜是一种中亚热带落叶阔叶树种,生长较迅速,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能力强;落叶量大,提供土壤肥力;其根瘤菌根系发达,固氮能力较强提高土壤肥力;采用轮作和休耕方式,可以让土地得以恢复;初期种植杂草和病虫害少。
(3)独龙江地处横断山脉西部,山高谷深,地形起伏大,东西交通不便;地处造山带,地壳运动活跃,地质破碎,多滑坡、泥石流;海拔高,冬季大雪封山,独龙江与外界联系中断;河流落差大,河流流速快,水运不便。
(4)西藏和云南两省行政管辖差异大,区域内部差异增大,资源利用效率低;西藏和云南政策不同影响对自然保护的完整性,降低生物多样性;西藏和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不一样,加大区域间经济和社会差异,形成社会矛盾;西藏和云南两省文化差异大,破坏文化遗产的系统性,阻碍文化交流与传承。
13.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阿扎德甘油田是中石油在中东地区的主要投资合作项目,是伊朗近30年来发现的最火油田,原油储量约420亿桶。它位于伊朗西部与伊拉克边境一片460平方公里的沼泽湿地中,该湿地生存着大量动植物,其中不乏很多稀缺物种。该区域居民以前主要从事渔业生产。
中石油和伊朗在此项目合作中采取的是“回购(Buy-Back)”模式,即中石油先掏钱投资,建成后移交给伊朗方面。伊期再从卖油的收入里返还中石油的成本并支付约定的收益率,相当于还本付息。下图是阿扎德甘油回位置图。
(1)推测阿扎德甘油田埋藏的地质构造,并说出该油田的其形成过程。
(2)指出图中阿扎德甘油田所在位置对其沼泽湿地形成的影响。
(3)据材料分析阿扎德甘油田在建设和开发中面临的生态环保风险。
(4)指出阿扎德甘油田开发对该地区经济结构调整的益处。
【答案】(1)背斜 古代为海洋或湖泊沉积环境,浮游生物繁生;地势低洼,泥沙掩埋,逐渐演变为石油;后地壳抬升,油田出露海(湖)面,岩石受挤压,形成背斜,石油富集其顶部。
(2)该油田位于扎格罗斯山脉山麓,地势低洼,排水不畅,来沙较多;位于卡尔黑河边,上游来水较多;位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有较大的蒸发量(未形成湖泊)。
(3)井喷、溢油、爆炸、油气泄漏等造成沼泽石油污染;开发中的废气、废水、固废及噪音污染;开发过程中修建交通设施对沼泽水体的分割,阻断水生动物的迁徙通道。
(4)石油开采工业增加,调整其原有经济结构;为其他产业发展提供能源和原材料保证;石油开采带动相关辅助产业的发展。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区域能源的开发及其影响。
【详解】(1)背斜是良好的储油结构,石油的原料是生物的尸体,生物的细胞含有脂肪和油脂,脂肪和油脂则是由碳、氢、氧等3种元素组成的。生物遗体沉降于海底或湖底并被淤泥覆盖之后,氧元素分离,碳和氢则组成碳氢化合物。可推测该地古代为海洋或湖泊沉积环境,浮游生物繁生;地势低洼,泥沙掩埋,逐渐演变为石油;后地壳抬升,油田出露海(湖)面,岩石受挤压,形成背斜,石油富集其顶部。
(2)读图可知,该油田位于扎格罗斯山脉山麓,位于河流的交汇处,水量大,加之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干旱气候区,蒸发量大,植被覆盖低,河流含沙量大,泥沙淤积,未形成湖泊,形成沼泽。
(3)油田本身会产生石油污染,生产过程中机器造成废气、废水、固废及噪音污染,湿地生存着大量动植物,其中不乏很多稀缺物种,基础设施建设影响水生动物的生存。
(4)油田开发可带动周边相关产业发展,石油工业的比重增加,原有经济结构发生变化;为其他产业发展提供廉价的能源和原材料。
(二)选考题:请考生从2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14.【旅游地理】
文旅城是一些房地产开发商在部分城市开发的融合当地文化特色和旅游资源而打造的跨界主题乐园性质的跨界项目。它常将大型购物场所、游乐场所、演艺场所、休闲场所、住宿酒店、房产开发等融为一体,其投资成本高昂,占地面积巨大,常常一个项目形成一片城区。当前一些文旅城演艺项目中存在表演形式传统单一,缺乏创意;重商业利益,忽略传统文化内涵;主题混杂,缺乏地域传统文化标志性;高科技和场面特效占比重大,艺术价值不高等问题。
(1)指出文旅城项目选址的位置要求。
(2)根据材料中所提问题,提出文旅城的演艺项目中节目开发的方向。
【答案】(1)位于区域性大城市附近(市场要求);位于城市郊区附近(地价要求);靠近高铁、高速公路或机场附近(交通要求)。
(2)节目中注重传统文化,融入地域特色文化;聘请当地人员参与创作与演出;形式多样化;注重提升演艺项目艺术水准。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现代旅游开发。
【详解】(1)文旅城往往与房地产开发紧密结合,市场要求其位于大城市附近;占地面积巨大,地价要求位于城市郊区附近;为方便人们旅游,交通要求靠近高铁、高速公路或机场附近。
(2)针对重商业利益,忽略传统文化内涵,节目中注重传统文化,融入地域特色文化;主题混杂,缺乏地域传统文化标志性,可聘请当地人员参与创作与演出;针对演艺项目中存在表演形式传统单一,缺乏创意,形式多样化;针对高科技和场面特效占比重大,艺术价值不高,注重提升演艺项目艺术水准。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类芦、斑茅等植物耐干旱、瘠薄,根兜分集能力强、生物生长量大,只要略施些客土、垃圾等基肥,当年就能长成2m多离的植丛,并能凭借其顽强的生命力不断繁衍扩大。芒萁是亚热带地区温热气候条件下酸性红壤上的一种最主要的指示植物,适宜阴湿条件生存,不适宜裸露地生长。马尾松极耐干旱和瘠薄土壤,不耐庇荫,喜光、喜温,根系发达,主根明显,有根瘤菌。福建一些水蚀严重地区,采取种植马尾松同时,套种类芦和斑茅,最后形成“马尾松+芒萁”的植被群落结构,水土保持效果非常好。
(1)分析福建水蚀严重区水土保持措施中地区植被演替的原理和过程。
(2)指出材料中所提方案水土保持效果优良的原因。
【答案】(1)种植马尾松的同时种植类芦和斑茅作为先锋植物,先种植覆盖水蚀区域;形成的阴凉湿润环境为芒萁提供了生存环境,并逐渐被繁衍力更强的芒萁替代类芦、斑茅和芒萁的生物残体死亡腐烂为马尾松生产提供较为肥沃的土壤。最终形成“马尾松+芒萁”的结构。
(2)提高了区域优势植物的存活率;形成了较为复杂的植被类型,水土保持效果更好。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生态环境保护。
【详解】(1)马尾松、类芦、斑茅等植物耐干旱、瘠薄,先种植马尾松、类芦和斑茅;芒萁适宜阴湿条件生存,不适宜裸露地生长,故形成的阴凉湿润环境再种植,并逐渐被繁衍力更强的芒萁替代类芦、斑茅和芒萁的生物残体死亡腐烂为马尾松生产提供较为肥沃的土壤,采取种植马尾松同时,套种类芦和斑茅,最后形成“马尾松+芒萁”的植被群落结构。
(2)使用一些易存活,生命力顽强的物种,提高了区域优势植物的存活率;采取种植马尾松同时,套种类芦和斑茅,最后形成“马尾松+芒萁”的植被群落结构,形成了较为复杂的植被类型,水土保持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