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重庆市南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解析版) 试卷
展开重庆市南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第Ⅰ卷(选择题)
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7年4月,美国哈佛一史密松天体物理中心发现了一颗距离太阳约39光年的“超级地球”(行星LHS 1140b),该行星与主星(LHS 1140)的距离、岩石构成以及存在液态水的可能性,使其成为目前寻找外星生命的最佳选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从天体类型上判断,主星(LHS 1140)属于( )
A. 恒星 B. 行星 C. 星云 D. 彗星
2. 称“起级地球”是“目前寻找外星生命的最佳选择”,主要的依据是该行星( )
A. 受主星辐射强 B. 绕主星运行 C. 离太阳较近 D. 温度适中
【答案】1. A 2.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天体及生命存在条件。“超级地球”是绕主星(LHS 1140)运行的,是主星的行星;所以主星是一颗恒星。生命存在的条件主要是有适宜的温度、可呼吸的大气及液态的水;“超级地球”与主星,即恒星的距离,是决定其表面温度适宜于生命存在的重要条件,也是有无存在液态水的可能性。
【1题详解】
“超级地球”是绕主星(LHS 1140)运行的,是主星的行星;所以主星是一颗恒星。选A正确。
【2题详解】
生命存在的条件主要是有适宜的温度、可呼吸的大气及液态的水;“超级地球”与主星,即恒星的距离,是决定其表面温度适宜于生命存在的重要条件,也是有无存在液态水的可能性。选D正确。
天文辐射是指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下表是北半球二分二至日不同纬度地区所受到的天文辐射日总量(卡/平方厘米)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由表可知( )
A. 一年中,0°天文辐射日总量变化辐度最小
B. 一年中,90°N天文辐射日总量变化辐度最大
C. 两分日时,全球各纬度天文辐射日总量差异较大
D. 两至日时,全球各纬度天文辐射日总量差异较小
4. 与天文辐射量多少无关的因素是( )
A. 纬度位置 B. 昼长时间 C. 太阳高度 D. 天气状况
【答案】3. A 4. D
【解析】
【3题详解】
由表可知,一年中,0°天文辐射日总量变化辐度最小,A正确; 一年中,90°N 天文辐射日总量变化辐度为1110,90°S天文辐射日总量变化辐度为1185,90°S变化最大;两分日时,全球各纬度天文辐射日总量差异较小;两至日时,全球各纬度天文辐射日总量差异较大。
【4题详解】
天文辐射是指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与天气状况无关,D正确;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昼长时间长,天文辐射量多。
读下列四幅昼夜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夜),完成下面小题。
5. 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正值日落时分的是( )
A. ①地 B. ②地 C. ③地 D. ④地
6. 与②相比,④地( )
A. 自转线速度与角速度都大 B. 自转线速度较大,角速度相等
C. 自转线速度与角速度相等 D. 自转角速度较大,线速度相等
7. 各图所示日期中,①②③④四地昼长相等的是( )
A. ①地与③地 B. ①地与④地 C. ②地与③地 D. ②地与④地
【答案】5. C 6. B 7. B
【解析】
【5题详解】
日落时分是在昏线附近,图中四地①②④都在晨线上,是日出时,③在昏线上是日落时分。选C正确。
【6题详解】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各地相等,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②④角速度相同,②地纬度高,线速度较④小。选B正确。
【7题详解】
①④两图示晨昏线与经线重合,表示昼夜平分,两地昼长都为12小时;②③两地都是昼长夜短,但②地纬度高昼长更长。选B正确。
【点晴】
昏线表示日落,晨线表示日出;晨昏线若与经线重合,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若晨昏线不与经线重合,则有昼夜长短的变化。
北京时间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神舟十一号飞船入轨后,2天内完成与天宫二号的自动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航天员进驻天宫二号,组合体在轨飞行30天。读地球公转位置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8. 当“神舟十一号”飞船发射升空时,地球的位置最接近左图的( )
A. 甲处 B. 乙处 C. 丙处 D. 丁处
9. 航天员在轨飞行期间( )
A. 上海的日出时间逐渐提前 B. 亚欧大陆等温线凸向低纬
C. 蒙古高压的势力最为强盛 D. 安第斯山脉雪线高度变低
【答案】8. C 9. 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公转运动的特征及地理意义。
【8题详解】
左图中所显示的地球位置巾,甲、乙之间中点为夏至日,丙、丁之间中点为冬至日,神州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时间为10月17日,应该大致在秋分日之后,丙位置与10月17日最接近。所以本题C选项正确。
【9题详解】
航天员在轨飞行时间为30天,此时段为北半球秋分日到冬至日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逐渐南移,上海昼渐短,夜渐长,日出时间越来越晚,A错误;此时亚欧大陆内部气温开始降低,等温线凸向低纬,B选项正确;蒙古高压开始形成,北半球亚欧大陆还没有到气温最低的1月,所以势力并不是最为强盛,C错误;安第斯山脉位于南半球,此时期气温升高,雪线高度随之升高,D错误。
日晷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一般由晷针和晷盘组成。晷盘南高北低,平行于天赤道;晷针垂直晷盘,上端指向北极星。在晷盘面上刻画出12个大格,每个大格代表两个小时,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上时,晷针的影子就会投向晷盘面,以此来显示时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上图所示为湖北襄阳校园内日晷仪,晷针的影子在冬至日晴天时移动的方向应是( )
A. 由西南逆时针转向东南 B. 由西北顺时针转向东北
C. 由西北逆时针转向东北 D. 由西南顺时针转向东南
11. 清华校园内的“行胜于言”的日晷与图示日晷相比,晷盘与地面的夹角应该( )
A. 减小 B. 增大 C. 一样 D. 按日期作调整
【答案】10. B 11. A
【解析】
【10题详解】
冬至日日出东南,日落西南,太阳在天空中顺时针转动,影子的朝向与太阳方位方向相反。故B正确。
【11题详解】
依据材料,晷针上端指向北极星,北极星的仰角等于当地的地理纬度。由第(1)题可知,图示日晷位于湖北襄阳,北京的纬度高于湖北襄阳,因此晷针与地面的夹角大,晷针与晷盘垂直,所以晷盘与地面的夹角应变小,A正确。
下图为青岛—拉萨海拔与相应地壳厚度变化对比剖面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2. 图中甲为( )
A. 地表
B. 软流层
C. 莫霍界面
D. 古登堡界面
1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距离海洋越远,地壳厚度越薄
B. 地壳厚度与距大陆中心远近呈正比
C. 山地、丘陵的地壳比高原的地壳厚
D. 海拔高度与地壳厚度变化基本呈正相关
【答案】12. C 13. D
【解析】
试题分析:
【12题详解】
地壳厚度不均,一般来说,陆地地壳厚度大,海洋地壳厚度小。在陆地上,地表海拔越度,地壳越厚;海拔越低,地壳越薄。根据图中信息,大体可判断曲线甲与地形曲线呈正相关,曲线甲为表达地壳厚度的曲线,故C正确。
【13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基本上地势越高,地壳厚度越大,地势越低,地壳厚度越薄,故地形起伏与地壳厚度变化基本呈正相关,B错误,D对;距海的远近,与地壳厚度关系不大,故A错;山地、高原地区地壳厚度可达60~70千米,平原地区为30千米左右,故C错误;故答案选D项。
【考点定位】地球的内部分层,地壳的厚度与地势的关系。
【名师点睛】地壳厚度不均,一般来说,陆地地壳厚度大,海洋地壳厚度小。在陆地上,地表海拔越度,地壳越厚;海拔越低,地壳越薄。根据图中信息,大体可判断曲线甲与地形曲线呈正相关。
熏烟驱霜是指晚霜来前点火生烟,以减轻晚霜冻害,如图所示,右图是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熏烟能够减轻霜冻的原因是( )
A. 削弱大气逆辐射 B. 削弱太阳辐射
C. 增强大气逆辐射 D. 增强地面辐射
15. 图中反映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是( )
A. ①—②—③ B. ①—④—② C. ②—③—④ D. ③—④—②
【答案】14. C 15. B
【解析】
试题分析:
【14题详解】
深秋或早春的晴夜,农民往往在田间熏烟以防霜冻,其原理是熏烟能增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二氧化碳能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增强了大气逆辐射,从而起到保温作用.故选C。
【15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①为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②地面辐射③为大气逆辐射④为到达地面的大气辐射,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为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层到达地面,地面升温后,以地面辐射的形式向外辐射能量,使近地面大气升温,故选B。
考点:大气的热力作用
洞穴呼吸,指通过洞口及围岩裂隙等呼吸通道,洞穴与外部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不仅是洞穴空气与外部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唯一途径和过程,而且是保持洞穴内部环境恒温、恒湿的前提条件。当洞内空气的温度小于洞外大气温度时,空气交换以洞外流入洞内(即吸气)为主;反之,则以洞内流出洞外(即呼气)为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 下列四幅图中,可正确反映洞穴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7. 与洞穴外相比,洞穴内( )
A. 气温较高 B. 气压较低 C. CO2浓度高 D. 风速较大
【答案】16. A 17. C
【解析】
考查洞穴空气与外部环境气体交换原理。
【16题详解】
从题目所给条件“洞穴内部环境恒温、恒湿”,而外部气温变化较大,由此可以判断白天外界气温高于洞内,结合题目所给“呼气”“吸气”的原理即可判断白天空气从洞外流入洞内,晚上从洞内流出。故选A。
【17题详解】
由于洞内气体性质相对稳定,而外界气温、气压的变化大,因此无法单一的说洞穴内气温(气压)高低;由于洞内缺乏绿色植物,因此其CO2浓度相对较高;洞内相对封闭,风速较小。故选C。
读以北极为中心的世界区域的某月等压线图(单位:百帕),完成下面小题。
18. 甲地的盛行风向是( )
A. 东南风 B. 东北风 C. 西南风 D. 西北风
19. 乙区域气压的形成原因是( )
A. 陆地区域,此时气温较高 B. 海洋区域,此时气温较低
C. 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低压切割 D. 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高压切割
【答案】18. C 19. D
【解析】
本题考查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及风向判断。图示北极为中心,可结合图示经纬度知道甲在亚欧大陆北部,高压中心北侧,应是蒙古高压北侧;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影响,甲盛行西南风。乙在北太平洋上,冬季陆地温度低形成高压中心,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高压切割,副极地低气压带保留在海洋上形成的阿留申低压。
【18题详解】
图示北极为中心,可结合图示经纬度知道甲在亚欧大陆北部,高压中心北侧,应是蒙古高压北侧;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影响,甲盛行西南风。选C正确。
【19题详解】
乙在北太平洋上,冬季陆地温度低形成高压中心,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高压切割,副极地低气压带保留在海洋上形成的阿留申低压。选D正确。
“闹海风”是一种大风并伴有吹雪、雪基等的灾害性天气,其形成与亚洲高压的移动、风的“狭管效应”、水汽含量、大气对流运动密切相关。吉木乃县冬季“闹海风”频发。下图示意吉木乃县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 图示地区最容易发生“闹海风”的地点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1. 强烈的对流运动会引起大风、暴雪等天气。一天中“闹海风”最易发生在( )
A. 清晨 B. 上午 C. 午后 D. 子夜
【答案】20. A 21. C
【解析】
本题考查最容易发生“闹海风”的地点分析和“闹海风”最易发生的时间。认真阅读材料结合图中的信息可以分析得出答案。
【20题详解】
从图中信息可知,甲地位于两山之间,冬季北方有亚洲高压,来自亚洲高压的风经峡谷挤压,风力骤然增强,加上沿途夹带的沙雪,形成了闹海风,A对;乙、丙、丁均不位于两山之间的峡谷,B、C、D错误。
【21题详解】
根据题目可知强烈的对流运动会引起大风、暴雪等天气,而一天中气温高值出现在午后,此时对流运动强烈,所以一天中“闹海风”最易发生在午后,C正确。
读气候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
22. 图中②地气候类型为( )
A. 热带雨林气候
B. 地中海气候
C. 亚热带季风气候
D. 热带季风气候
23. 关于三种气候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地气候可能是受地形影响产生的
B. ②地气候特征的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移动
C. ③地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大陆东岸
D. ①地降水少,所以地表一定干旱
【答案】22. A 23. A
【解析】
【22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气候类型的判读。读图分析可知,②气候类型1月和7月份的气温都在15°以上,说明该地属于热带;1月和7月份的降水都在150mm以上,说明该地终年高温多雨,因此该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故答案选A。
【23题详解】
①地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少雨,应该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在南美洲南部的巴塔哥尼亚高原,由于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挡作用,降水较少,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A正确;②气候类型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朱啊哟是受赤道低压控制,形成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B正确;③地终年温和湿润,属于温带海洋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60°大陆的西岸,C错误;乙地降水少,但如果位于高纬度地区,由于气温低,蒸发弱,地表的湿度不一定小,D错误。故答案选A。
下表为2016年10月我国某地天气变化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 7日到12日,该地区气温上升较快,主要原因有( )
①太阳辐射较强 ②盆地地形,热量积聚 ③暖气团持续补充 ④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25. 13日该地有冷空气影响,其冷空气前锋到达的时间大约是( )
A. 凌晨 B. 中午 C. 午夜 D. 傍晚
【答案】24. B 25. D
【解析】
【24题详解】
7日到12日天气以晴朗为主,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①对。7日到12日风向由西北风逐渐转成南风,对我国而言,南风带来的为暖气团,③对。依据图中材料无法判断地形类型,②错。材料中增温幅度大,不会是洋流的影响,④错。故B正确。
【25题详解】
与12号相比,13号最高温降温幅度小,说明最高温降温是由于阴雨天气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造成,冷空气还未到达。一天中最高温一般出现在14点前后,故排除A、B。最低温大幅下降,应是冷空气影响,最低温一般出现于日出前后。因此冷空气前锋到达的时间大约是傍晚。故D正确。
【点睛】本题难度较大,需要认真解读图中信息。
第Ⅱ卷(非选择题)
26.读左图地球公转示意图和右图济南市某地上午9时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1)立夏至立秋期间,地球公转速度 ;当地球运行到④位置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 ,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 。
(2)图中小路的延伸方向大致是 ,理由是 。
(3)农事谚语“春雷响,农夫闲转忙”对应的节气是 (单选)。
A.惊蛰 B.立夏 C.寒露 D.立冬
(4)右图所示景观拍摄季节,在济南地区最可能看到的景象有 (单选)。
A.梅须逊雪三分白 B.新雨山头荔枝熟
C.北风卷地白草折 D.红桃绿柳垂檐向
【答案】(1)先变慢后边快 南回归线 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为90o,由南回归线向南北递减
(2)东西走向 上午九点,太阳在东南方,灯杆影子朝向西北,由此判断小路东西走向
(3)A
(4)D
【解析】
(1)立夏至立秋期间,地球公转中间经过远日点,地球公转速度先变慢后边快;当地球运行到④位置时,北极圈出现极夜,太阳直射的纬线是南回归线,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为90º,由南回归线向南北递减。
(2)9点影子朝向西北,从图中的影子方向可以判断出图中小路的延伸方向大致是东西方向。
(3)“惊蛰”,是“立春”以后天气转暖,春雷初响,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的时期,此时过冬的虫卵也将开始孵化,农业生产也要行动起来,由此可见农事谚语“春雷响,农夫闲转忙”对应的节气是惊蛰。
(4)从图中看已经是冰雪消融,在济南地区最可能看到的景象是红桃绿柳垂檐向。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题目。
2017年9月3日至5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和新兴市场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话会在福建厦门成功举行。下图中左图为福建省略图,右图为会议开幕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及晨昏线位置示意图,图中①、②、③、④四点为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位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会议期间,厦门昼夜长短变化状况为 ,其地球自转线速度比福州 (填“大”或“小”)。
(2)当地球公转到③位置时,节气是 ,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分布规律是 。
(3)右图中PQ为 (填“晨线”或“昏线”),该日Q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
(4)会议开幕至我国国庆节期间,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移动方向为 ,晨昏线与地轴夹角的变化状况是 。
【答案】(1)昼渐短,夜渐长 大
(2)秋分 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
(3)晨线 0
(4)从北半球向南移动,经过赤道后,移向南半球 先变小至0后又变大
【解析】
【分析】本题重点考察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涉及直射点回归运动的规律、昼夜长短变化规律以及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
【详解】第(1)题,由材料知会议时间为9月3日到5日,此期间直射点向南移动,故对于厦门而言昼渐短夜渐长。由图中两地位置可知厦门纬度比福州低,故自转线速度比福州大。
第(2)题,③位置是距会议时间最近的二分二至点,故为秋分9月23日,此时直射点直射赤道,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
第(3)题,会议期间直射点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故晨昏线位置示意图中PQ西侧为夜半球,东侧为昼半球,顺地球自转的方向经过PQ会由黑夜进入白昼,故PQ为晨线。Q点所在纬线完全位于夜半球出现极夜现象,正午太阳高度为0。
第(4)题,9月3日直射点直射北半球,并逐渐向南移动,9月23日经过赤道,至10月1日期间会继续南移。随直射点移动晨昏线与地轴夹角会先变小至0后又变大。
28.读图甲“北半球气压带及风带分布示意图”,图乙“某地气温曲线及降水量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C气压带的名称是 带,其单独控制下的大气干湿状况是 ;D风带的风向是 。
(2)图乙所示的气候类型是 ,成因是 ,其气候特征是 。
(3)北半球夏季时,气压带和风带随 移动而向 (方向)移动。
(4)地中海气候的成因受是 (字母)控制,气候特征是 。
【答案】(1)副热带高气压 干燥 西南
(2)热带雨林气候 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终年高温多雨
(3)太阳直射点 北
(4)CD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解析】
【分析】
本题重点考察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以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详解】第(1)题,C位于30°纬线附近,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受高压控制气流以下沉为主,水汽不易凝结,气候干燥;D位于纬度30°到60°之间,为盛行西风带。
第(2)题,由图知乙地全年高温多雨,为热带雨林气候,成因为受赤道低压带控制。
第(3)题,北半球夏季太阳直射点直射北半球,气压带风带随直射点移动而北移。
第(4)题,地中海气候的成因是受副热带高压和盛行西风带交替控制,特征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山体效应是指由隆起山体造成的垂直带界限如林线(山地森林分布的最高界线)、雪线等在内陆的巨型山体或者山系中央比外围地区分布要高的现象。形成原因是山体的热力效应所产生山体内部比外部(或外围低地)温度高的温度分布格局。研究表明,影响山体效应强度的因素主要是山体基面高度和降水。图a示意山体效应概念模型,图b、c示意某山脉不同纬度带山体内外最热月10℃等温线分布高度。
(1)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山体效应产生的原因。
(2)简述10℃等温线在该山体的分布高度差异。
(3)温度和降水是影响林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概述沿40°N纬线该山体林线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答案】(1)地面是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山体内部海拔高,空气较稀薄,地面接收的太阳辐射较山体外部多,传递给大气的热量也较多;山体外部的地面热量传递到同山体相同海拔高度时热量已大为减弱。
(2)山体内部分布高于山体外部;不同纬度山体内外的分布高度差不同,38°N沿线差异较大(最大高度差达700m),40°N沿线差异较小(最大高度差约400m);山体外部西侧较山体外部东侧分布较高。
(3)内部高于外部,原因是内部山体效应强于外部,热量条件相对较好;西部高于东部,原因是西部气温较高、离海(太平)洋较近且是西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对流层大气受热过程的理解及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信息的能力。通过阅读材料,理解什么是“山体效应”,再根据题干提示“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及对图a的解读,总结形成答案。
(2)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图中反映处了曲线整体分布的高度,曲线的变化,曲线分段对比等不同。
(3)本题考查学生的空间定位及及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由图中经纬度可知,该山体为北美洲西部山地。西侧为西风带的迎风坡,降水丰富。由 “山体效应”可知,山体内部温度高于山体外部。在依据题干提示“温度和降水是影响林线分布的主要因素”即可得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