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2020年广西河池市中考化学三模试卷
展开
2020年广西河池市中考化学三模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
1. 下列2019年的中国科技变化属于化学研究领域的是( )
A. 探月工程“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开启人类首次月背之旅
B. “云轨”无人驾驶系统
C. 新型催化剂可把二氧化碳高效转化为清洁液体燃料一甲醇
D. 最强的数字信号处理器一“魂芯二号A”在中国设计制备成功
2. 下列现象可以用分子性质解释的是( )
A. 烟雾缭绕 B. 尘土飞扬 C. 品红扩散 D. 柳絮紛飞
3. 要使菜园里蔬菜的叶长得好,应施用的肥料是( )
A. CO(NH2)2 B. Ca(H2PO4)2 C. KCl D. K2SO4
4. 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氧气可用作燃料 B. 氧气在空气中的质量分数为21%
C. 氧气可以跟所有物质发生反应 D. 食物腐败是氧气造成的
5. 天文学家观察到“百武”彗星因受到越来越强的阳光照射而产生喷气现象,喷出气体包括:CO,CH3OH(甲醇),HCHO(甲醛),HCN(氢氰酸)等有毒物质和水蒸气,根据这一信息可以推测一定成立的是( )
A. “百武”彗星至少含有C,H,N,O元素
B. “百武”彗星中存在单质和化合物
C. “百武”彗星是一个液态混合物
D. “百武”彗星可能存在生命
6. 下列含氯物质的化学式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最低的是( )
A. 用于漂白杀菌的次氯酸钠(NaClO)
B. 用于鱼塘的增氧剂(ClO2)
C. 用来调味的食盐(NaCl)
D. 氯气(Cl2)
7. 人体中一些体液或排泄物的pH范围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A. 胃液0.9~1.5 B. 唾液6.6~7.1 C. 尿液4.7~8.4 D. 胰液7.5~8.0
8. 向如图装置的试管中加入某物质后,U形管中红墨水液面左高右低,该物质是( )
A. 氢氧化钠 B. 二氧化锰 C. 硝酸铵 D. 氯化钠
9. 某市自2018年11月20日起在部分城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下列不属于燃放烟花爆竹造成的危害或影响的是( )
A. 噪音污染 B. 空气污染 C. 安全隐患 D. 温室效应
10. 如图所示,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网络图(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C----CO2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B. CO→CO2的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C. CO2→CaCO3的反应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D. CO2⇌H2CO3的反应可用紫色石蕊试剂验证
11. 在质量相等、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生成氢气质量(m)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反应结束后稀硫酸一定都没有剩余
B. 反应结束后消耗两种金属的质量相等
C. A表示铁和稀硫酸的反应曲线
D. 反应结束后两种金属一定都有剩余
12. 下图所示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铁丝在O2中燃烧
B. 稀释浓硫酸
C. 读取液体体积
D. 称量NaCl
13. 下列生活常识中,正确的是( )
A. 电线着火可用水扑灭
B. 鉴别羊毛、棉线、涤纶可用燃烧法
C. 把燃气热水器安装在浴室内方便使用
D. 野炊时把锅架高是为了提供充足的氧气
14. 对下列实验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
A. 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现象不同--氧气浓度不同
B. 硝酸钾在热水和冷水中溶解的快慢不同--温度不同,硝酸钾的溶解度不同
C. 酒精和食醋的气味不同--不同分子性质不同
D. 金刚石和石墨硬度不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15. 如图描述的是某种变化的过程,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变化中一定放出热量 B. 该变化可能是化学变化
C. 可能发生的是分解反应 D. 可能是固态转化为气态的过程
16. 实验探究需要仔细观察。对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把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混合研磨,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产生
B. 将用砂纸打磨过的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有火星四射现象
C. 把适量的生石灰加入一定量的水中,溶液温度明显上升
D.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17. 下列有关试剂选择或方法中,错误的是( )
选项
要求
相关物质
试剂或方法
A
鉴别
KOH溶液、KCl溶液
无色酚酞溶液
B
除杂
NaCl溶液(CuCl2)
过量NaOH溶液
C
分离
铜粉和铁粉
磁铁吸
D
比较
铝和硬铝的硬度
相互刻画
A. A B. B C. C D. D
18. 下列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
A. 酒精 B. 石油 C. 沼气 D. 氢能
19. 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且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呈蓝色的是( )
A. Na+、SO42−、OH− B. K+、Cu2+、OH−
C. Zn2+、Na+、Cl− D. Ba2+、H+、NO3−
20. 将铁粉加到一定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下列有关图示错误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6.0分)
21. 根据如表提供的信息,按要求填空。
化学符号
2O2−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符号的意义
______
2个氯原子
氦气
三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6
硝酸铁
22. 根据你所学的知识用序号填空。
①熟石灰②二氧化碳③水④食醋⑤石墨⑥氮气
(1)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______。
(2)2B铅笔笔芯的主要成分是______。
(3)可除去锅中水垢的是______。
(4)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
(5)可做食品保护气的是______。
(6)使正常雨水呈酸性的物质是______。
23.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请根据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1)用微粒的观点解释常温下6号元素组成的单质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的原因是______。
(2)若某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则该元素应位于元素周期表的______ (填“①”或“②”)位置。
(3)某物质经过检测,只含有8号元素,则该物质______(填序号)。
A.一定是单质
B.可能是化合物
C.一定是纯净物
D.可能是混合物
(4)纵行中,H、Li、Na三种元素的相同点是______,三种元素的不同点是______;横行中,Li、Be、B三种元素的相同点是______,三种元素的不同点是______。
(5)请用上述周期表中所给元素组合成的物质写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
24. 西班牙的瑞奥汀河是一条酸河,河水中含有硫酸和硫酸亚铁。酸河形成的原因是发生了如下反应:2R+2H2O+7O2=2FeSO4+2H2SO4,则R的化学式为______。
25.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2)P点时,A、C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 (填“可能”或“一定”)相等。
(3)A物质中混有少量C物质,将A物质提纯的方法是______。
(4)若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其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26. 某工厂化验室用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与一定量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反应(该产品中其他物质不与NaOH反应),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与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关系如图所示。
(1)该反应是把______滴入______中反应。
(2)图中A点表示的意义是______。
(3)A点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的质量为______g。
(4)求石油产品中残余硫酸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四、推断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27. 如图图示中 A 为生活中使用最多的金属,C 为胃酸的主要成分,G 为蓝色沉淀。各物质间的反应均在溶液中进行,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一下问题:
(1)B 溶液中的阴离子是______,E 的化学式为______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①②③④四个反应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______
(4)H 的一种用途______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28. 2018年12月11日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纪念日,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则微视频《广西一分钟》。
(1)一分钟,184人在桂林山水间自在畅游。漓江的水清澈透明,若想鉴别漓江水属于硬水或软水,可以使用______。
(2)一分钟,556袋柳州螺蛳粉通过电商售出。螺蛳粉的主要成分--粉属于六大营养素中的______。
(3)一分钟,产出33.4吨糖。榨糖中用到活性炭,主要是利用其______。
(4)一分钟,完成植树造林4491平方米。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可以把_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
(5)一分钟,体会壮乡美味。品尝美食后用洗洁精清洗碗盘,属于______作用。
六、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0分)
29. 图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见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
(2)写出用B装置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若用F装置收集,验满的方法是______。
(3)要制取较纯净的CO2,正确的接口顺序从左到右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H装置可制造有趣的“化学喷泉”。将胶头滴管中的NaOH溶液挤进圆底烧瓶后,很快看到长导管顶端产生“喷泉”现象。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若将烧瓶内CO2换成下列四种气体中的______(填序号)仍可产生“喷泉”现象。
A.SO2B.H2C.CO D.HCl
30.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学习了“灭火器原理”后,设计了如图1所示实验,并对反应后瓶中残留废液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废液中所含溶质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1:废液中的溶质可能是NaCl、Na2CO3和HCl。
猜想2:废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
猜想3:废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HCl。
猜想4:废液中的溶质是______。
【讨论与交流】小明认为猜想1无需验证就知道是错误的,他的理由是______。
【实验与结论】
(1)为验证猜想3成立:根据盐酸性质,小王选择如图2所示五种不同类别物质,请写出X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小勇取少量废液于试管,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于是小勇认为猜想3正确,请你评价小勇的结论______。
(3)小丽为验证猜想4成立,可选择的试剂是______。
(4)处理废液,回收利用:欲从猜想4的废液中得到纯净NaCl晶体,小芳设计了如下方案:在废液中加入适量Ca(NO3)2溶液,过滤、对滤液蒸发结晶。请评价该方案是否可行,理由是______。
【反思与交流】灭火器所用药品均为浓溶液,原因是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A、探月工程“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发射,主要属于物理学研究的范畴,故选项错误。
B、“云轨”无人驾驶系统,属于物理学研究的范畴,故选项错误。
C、新型催化剂可把二氧化碳高效转化为清洁液体燃料一甲醇,属于利用化学制取新物质,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选项正确。
D、最强的数字信号处理器一“魂芯二号A”在中国设计制备成功,属于信息技术学研究的范畴,故选项错误。
故选:C。
根据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进行分析判断,化学是一门在分子、原子的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研究对象是物质,研究内容有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用途等。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及其变化规律),才能利用化学知识服务于社会,造福于人类,有利于培养学习兴趣,提高社会责任感。
2.【答案】C
【解析】解:A、烟雾缭绕是宏观物质变化的现象,不可以用分子性质解释,故选项错误。
B、尘土飞扬,是宏观物质的变化,不可以用分子性质解释,故选项错误。
C、品红扩散,是由于品红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可以用分子性质解释,故选项正确;
D、柳絮紛飞,柳絮是宏观的物质,不能用分子的性质解释,故选项错误。
故选:C。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3.【答案】A
【解析】解:氮肥能促进茎叶浓绿,促进叶的生长。
A、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A正确;
B、Ca(H2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B错;
C、KCl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C错;
D、K2SO4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D错。
故选:A。
根据氮肥的作用回答本题。
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化肥的作用和分类。
4.【答案】D
【解析】解:A、氧气不具有可燃性,不可用作燃料,故A说法不正确;
B、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21%,故B说法不正确;
C、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很多种物质发生反应,但不是与所有物质发生反应,故C说法不正确;
D、食物腐败是氧气造成的,故D说法正确。
故选:D。
根据氧气的性质、用途和在空气中的含量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
本题主要考查了有关氧气的基础知识,较为简单,了解氧气的性质、用途和在空气中的含量等知识即可分析解答。
5.【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利用所给的信息考查物质的元素组成、单质化合物的区别以及如何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等一些相关的知识。
【解答】
A、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百武”彗星喷出气体包括:CO,CH3OH(甲醇),HCHO(甲醛),HCN(氢氰酸)等有毒物质和水蒸气,可确定它至少含有的元素;故对;
B、不能确定发生了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由喷出气体不能确定“百武”彗星中的成分;故错;
C、不能确定发生了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所以不能确定“百武”彗星成分和状态,故错;
D、“百武”彗星中存在大量的有毒物质,在有毒物质的环境中不可能存在生命;故错。
故选:A。
6.【答案】C
【解析】解: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
A、次氯酸钠(NaCl0)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a+(−2)=0;a=+1
B、增氧剂(C10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b+(−2)×2=0;b=+4;
C、食盐(NaCl)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c=0;c=−1;
D、氯气属于单质,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因此可知氯元素的化合价最低的是食盐(NaCl)。
故选:C。
根据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分别计算选项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即可解答。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化合价的解题能力。
7.【答案】A
【解析】解:A、胃液的pH范围为0.9~1.5,小于7,显酸性。
B、唾液的pH范围为6.6~7.1,可能显酸性、中性或碱性。
C、尿液的pH范围为4.7~8.4,可能显酸性、中性或碱性。
D、胰液的pH范围为7.5~8.0,显碱性。
根据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胃液的pH最小,酸性最强。
故选:A。
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8.【答案】C
【解析】解:A、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U形管中红墨水液面左低右高,故选项错误。
B、二氧化锰难溶于水,U形管中红墨水液面没有明显变化,故选项错误。
C、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温度降低,U形管中红墨水液面左高右低,故选项正确。
D、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几乎无变化,U形管中红墨水液面没有明显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C。
左右液面相平说明容器内压强和外界压强相等,当液面发生变化,U形管中红墨水液面左高右低,说明容器内压强减小,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U形管中出现左高右低的原理(溶于水吸热)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答案】D
【解析】解:A.燃放烟花爆竹会有爆炸声,会造成噪音污染,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燃放烟花爆竹可产生有毒气体,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烟尘等,能污染空气,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燃放烟花爆竹时火药爆炸可能造成人员炸伤,也可能引发火灾,所以存在安全隐患,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温室效应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过高造成的,与燃放烟花爆竹关系不大,故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燃放烟花爆竹营造了更加喜庆的节日气氛的同时,给生活带来了负面影响,燃放烟花爆竹会引起火灾或爆炸;会释放出大量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等;会产生噪音污染,燃放烟花爆竹所发出的噪音对我们的生理和心理都有很大的影响。
环境污染问题是社会热点,也是化学考查的热点之一,了解燃放烟花爆竹对环境的影响(空气污染、噪声污染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10.【答案】B
【解析】解:A、碳能与二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该反应是吸热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B、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物均为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C、检验二氧化碳使用澄清石灰水,CO2→CaCO3的反应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故选项说法正确。
D、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A、根据碳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B、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C、根据检验二氧化碳使用澄清石灰水,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碳的化学性质、置换反应的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1.【答案】A
【解析】解:A、金属置换酸中的氢元素,由图象可知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硫酸均反应完,故A正确;
B、根据化学方程式Fe+H2SO4=FeSO4+H2↑,可知每56g铁生成2g氢气,根据化学方程式Zn+H2SO4=ZnSO4+H2↑,可知每65g锌反应生成2g氢气;由于生成氢气的质量相同,消耗金属的质量一定不相等,故B错误;
C、由于锌的活动性大于铁,生成相同质量的氢气,锌用的时间短,所以A表示锌和稀硫酸的反应曲线,故C错误;
D、由方程式分析可知: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反应消耗锌的质量较多,如果锌恰好反应,则铁有剩余;或者金属都有剩余,故错误。
故选:A。
由已知:“在质量相等、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生成氢气质量也相等”:
A、由图示可知:生成的氢气的质量相等,所以硫酸均反应完;
B、根据锌、铁与稀硫酸反应的方程式分析生成等质量的氢气需要金属的质量关系;
C、根据锌和铁的金属活动性分析判断
D、根据方程式分析:生成的氢气的质量相等,二者反应结束后,可能金属都有剩余,也可能锌恰好反应完
铁有剩余。
本题结合图象对金属与酸的反应进行了细致的考查,能很好的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要结合相关知识认真分析。
12.【答案】C
【解析】解:
A、火星四射,熔化溅落的生成物,温度较高,如果无水,则会炸裂瓶底。图中操作正确。
B、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注意:沿烧杯内壁将浓硫酸缓缓加入水中,边加边搅拌,否则会有危险。图中操作正确。
C、量取液体时,视线没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读取的液体体积偏大。图中操作错误。
D、为防止药品污染和腐蚀托盘,两边托盘都应加垫纸片。图中操作正确。
故选:C。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现象为“火星四射,剧烈燃烧,生成黑色的固体”.
B、稀释浓硫酸时,沿烧杯内壁将浓硫酸缓缓加入水中,边加边搅拌.
C、量取液体时,①俯视:量取的液体实际体积偏大;②仰视:量取的液体实际体积偏小.
D、化学药品不可直接放在天平的左盘上称量,会污染药品,腐蚀托盘.
掌握量筒和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了解浓硫酸的性质和稀释方法,记忆铁在氧气中的反应现象和注意事项.
13.【答案】B
【解析】解:A.电线着火不可用水扑灭,以免发生触电,选项说法错误;
B.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燃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棉线的主要成分是植物纤维,燃烧时产生烧纸的气味;涤纶燃烧无烧焦羽毛的气味和烧纸的气味,可用燃烧法鉴别,选项说法正确;
C.燃气在氧气不足时燃烧会生成有毒的一氧化碳,所以不能把燃气热水器安装在浴室内方便使用,以防造成煤气中毒,选项说法错误;
D.野炊时把锅架高是为了用火焰的外焰部分给铁锅加热,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A.根据电线着火的灭火措施来分析;
B.根据物质组成与检验方法来分析;
C.根据燃气不充分燃烧的产物来分析;
D.根据加热的注意事项来分析。
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关乎我们的生存、健康和社会的发展,是中考热点之一。
14.【答案】B
【解析】解:A、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现象不同,是由于氧气浓度不同,正确;
B、硝酸钾在热水和冷水中溶解的快慢不同,是由于温度不同,硝酸钾的溶解速率不同,错误;
C、通过气味辨别酒精和水,是因为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气味;闻到不同的气味,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正确;
D、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其碳原子排列组成不同,正确。
故选:B。
A、根据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现象不同,是由于氧气浓度不同进行解答;
B、根据硝酸钾在热水和冷水中溶解的快慢不同,是由于温度不同,硝酸钾的溶解速率不同解答;
C、根据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解答;
D、根据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进行解答。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5.【答案】D
【解析】解:A、由变化的过程可知,分子的间隔变大了,在变化中一定吸收热量。故A错误;
B、由变化的过程可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里变化,不可能是化学变化,故B错误;
C、由变化的过程可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里变化,不是分解反应,故C错误;
D、由变化的过程可知,分子的间隔变大了,能是固态转化为气态的过程,故D正确。
故选:D。
观察变化的过程微观示意图,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变化的特征、能量的变化、物质的状态变化等。
通过观察变化的过程,分析变化的特征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6.【答案】C
【解析】解:A、氯化铵属于铵态氮肥,和熟石灰混合研磨,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产生,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B、将用砂纸打磨过的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若不点燃,不会燃烧,不会有火星四射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C、把适量的生石灰加入一定量的水中,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明显上升,故选项说法正确。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A、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研磨后能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盐的化学性质、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等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实验现象时,需要注意烟和雾的区别、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17.【答案】B
【解析】解:A、KOH溶液、KCl溶液分别显碱性、中性,分别能使无色酚酞溶液显红色、无色,可以鉴别,故选项有关试剂选择或方法正确。
B、CuCl2能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氢氧化钠(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有关试剂选择或方法错误。
C、铁能被磁铁吸引,铜粉不能,能进行分离,故选项有关试剂选择或方法正确。
D、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可用相互刻画的方法铝和硬铝的硬度,故选项有关试剂选择或方法正确。
故选:B。
A、根据两种物质与同种试剂反应产生的不同现象来鉴别它们,若两种物质与同种物质反应的现象相同,则无法鉴别它们。
B、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C、根据铁能被磁铁吸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18.【答案】B
【解析】解:A、酒精可用粮食制取,属于可再生能源,故选项错误。
B、石油属于化石燃料,不能短时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选项正确。
C、沼气能用人畜的粪便、植物的秸秆、杂草等制取,属于可再生能源,故选项错误。
D、氢能可用水制取,属于可再生能源,故选项错误。
故选:B。
从能源是否可再利用的角度可把能源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现阶段不可能再生的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的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特点(从能源是否可再利用的角度)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9.【答案】A
【解析】解: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呈蓝色的溶液显碱性。
A、三种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可大量共存,且OH−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故选项正确;
B、Cu2+、OH−结合会产生氢氧化铜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C、三种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可大量共存,但是该溶液不一定显碱性,故选项错误;
D、H+、OH−结合生成水,不能共存,故选项错误;
故选:A。
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呈蓝色,说明溶液呈碱性,如离子之间在碱性条件下不发生任何反应,则能大量共存,溶液无色,则有颜色的离子不能过量存在。
本题考查物质的共存问题,判断物质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要注意在碱性溶液中共存。
20.【答案】D
【解析】解:A、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银、铜强,将铁粉加到一定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混合溶液中,铁先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亚铁溶液和银,硝酸银反应完,铁才能与硝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硝酸亚铁溶液和铜,故铜的质量先为0,后不断增加,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故选项图象正确。
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AgNO3=Fe(NO3)2+2Ag,由反应时的质量比可知,每56份质量的铁可置换出216份质量的银,溶液的质量先减少,则硝酸铜的质量分数先增大;后随着与铁发生反应,质量分数逐渐减少,最终减少至0,故选项图象正确。
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AgNO3=Fe(NO3)2+2Ag,由反应时的质量比可知,每56份质量的铁可置换出216份质量的银,溶液的质量先减少;然后再与硝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硝酸亚铁溶液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NO3)2=Fe(NO3)2+Cu,由反应时的质量比可知,每56份质量的铁可置换出64份质量的铜,溶液的质量再减少;但与等质量的铁反应,第二个过程溶液减少的质量不如第一个过程多,完全反应后不再发生改变,故选项图象正确。
D、原溶液中含有硝酸银、硝酸铜两种溶质,铁先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亚铁溶液和银,此时溶液中的溶质为硝酸银、硝酸铜、硝酸亚铁三种;至完全反应,溶质是硝酸铜、硝酸亚铁,铁才能与硝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硝酸亚铁溶液和铜,此过程中溶质为硝酸亚铁、硝酸铜,至完全反应,溶质是硝酸亚铁,故选项图象错误。
故选:D。
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银、铜强,将铁粉加到一定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混合溶液中,铁先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亚铁溶液和银,硝酸银反应完,铁才能与硝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硝酸亚铁溶液和铜,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是一道图象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图象。
21.【答案】2Cl He S+6O3 Fe(NO3)3 2个氧离子
【解析】解: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O2−可表示2个氧离子。
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氯原子表示为:2Cl。
氦气属于稀有气体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其化学式为He。
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三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6可表示为:S+6O3。
硝酸铁中硝酸根显−1价,铁元素显+3价,其化学式为:Fe(NO3)3。
故答案为:
化学符号
2O2−
2Cl
He
S+6O3
Fe(NO3)3
符号的意义
2个氧离子
2个氯原子
氦气
三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6
硝酸铁
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氦气属于稀有气体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
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硝酸铁中硝酸根显−1价,铁元素显+3价,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化学式、化合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离子符号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2.【答案】③ ⑤ ④ ① ⑥ ②
【解析】解:(1)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2)2B铅笔笔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
(3)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与酸反应,可除去锅中水垢的是食醋。
(4)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氢氧化钙属于碱,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5)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做食品保护气。
(6)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正常雨水呈酸性的物质是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
(1)③;
(2)⑤;
(3)④;
(4)①;
(5)⑥;
(6)②。
(1)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2)铅笔笔芯是石墨和粘土的混合物,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进行分析解答。
(4)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物质应具有碱性,进行分析解答。
(5)根据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进行分析解答。
(6)根据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3.【答案】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4,不容易得失电子 ② D 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电子层数不同 电子层数相等 最外层电子数不相等 2H2O2− MnO2 2H2O+O2↑ 分解反应
【解析】解:(1)常温下6号元素(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的原因是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4,不容易得失电子。
故填: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4,不容易得失电子。
(2)若某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则该元素是氯元素,氯原子核外电子层数是3,原子序数是17,应位于元素周期表的②位置。
故填:②。
(3)A.不一定是单质,例如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中只有氧元素,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不可能是化合物,是因为一种元素不能组成化合物,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不一定是纯净物,例如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中只有氧元素,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可能是混合物,例如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中只有氧元素,该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4)纵行中,H、Li、Na三种元素的相同点是最外层电子数相等,三种元素的不同点是电子层数不同;
横行中,Li、Be、B三种元素的相同点是电子层数相等,三种元素的不同点是最外层电子数不相等。
故填: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电子层数不同;电子层数相等;最外层电子数不相等。
(5)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2− MnO2 2H2O+O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故填:2H2O2− MnO2 2H2O+O2↑;分解反应。
(1)一般情况下,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大于4的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等于4的,既不容易得到电子,也不容易失去电子;
(2)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是几,所处周期就是几;
(3)一种元素可以组成纯净物,也可以组成混合物,不能组成化合物;
(4)纵行中,元素的相同点是最外层电子数相等,不同点是电子层数不同;
(5)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元素周期表反映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注意理解和应用。
24.【答案】FeS2
【解析】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R+2H2O+7O2=2FeSO4+2H2SO4,反应物中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4、16,反应后的生成物中氢、硫、氧、铁原子个数分别为4、4、16、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R中含有2个铁原子和4个硫原子,则每个R分子由1个铁原子和2个硫原子构成,则物质R的化学式为FeS2。
故答案为:FeS2。
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R的化学式。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反应前后原子守恒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5.【答案】B>C>A 可能 降温结晶 B>C>A
【解析】解:(1)由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C>A;
(2)P点时,A、C在t2℃时的溶解度相同,在此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不是饱和溶液不一定相等;
(3)t2℃时A、B、C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降温至t1℃,AB的溶解度减小析出晶体,溶液中溶质质量减少、溶剂质量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C的溶解度变大,溶质质量分数与降温前相等;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溶解度+100故×100%,即溶解度大则溶质的质量分数大,故t1℃时B的溶解度大于t2℃时C的溶解度大于t1℃时A的溶解度,故降温后溶质的质量分数关系为:B>C>A。
故答案为:(1)B>C>A。
(2)b可能。
(3)B>C>A。
(1)根据在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比较分析回答;
(2)根据P点时,A、C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分析;
(3)据不同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及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方法解答。
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了有关溶液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有关的计算要准确。
26.【答案】氢氧化钠溶液 硫酸 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恰好完全反应 40
【解析】解:(1)图象中pH值的变化是从小于7逐渐增大到大于7,可知原溶液显酸性,然后不断的加入碱性溶液,使pH增大,说明是把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硫酸中。
(2)A点时溶液的pH等于7,显中性,图中A点表示的意义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恰好完全反应。
(3)由图示可知,A点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的质量为40g。
(4)设消耗的稀硫酸的质量为x
2NaOH+H2SO4=Na2SO4+2H2O
80 98
40g×10% x
8098=40g×10%x x=4.9g
答:(1)氢氧化钠溶液;硫酸;
(2)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恰好完全反应;
(3)40;
(4)石油产品中残余硫酸的质量为4.9g。
(1)根据图象中pH值的变化是从小于7逐渐增大到大于7,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A点时溶液的pH等于7,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A点对应横坐标的数值,进行分析解答。
(4)根据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溶质质量分数,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出消耗的稀硫酸的质量即可。
本题有一定难度,掌握利用化学方程式与溶质质量分数的综合计算即可正确解答本题,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前提和关键。
27.【答案】氢氧根离子 H2O Fe+CuCl2=FeCl2+Cu ③④ 燃料
【解析】解:(1)A为生活中使用最多的金属,所以A为金属铁,C为胃酸的主要成分,所以C为HCl,G为蓝色沉淀,所以G为氢氧化铜,铁和盐酸反应生成H和I,铁和D反应生成J和I,所以I为氯化亚铁,H为氢气,B和D反应生成蓝色沉淀G和F,所以D为氯化铜,B为可溶性碱,可以是氢氧化钠,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所以F是氯化钠,E是水,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B溶液中的阴离子是:氢氧根离子,E的化学式为H2O;
(2)反应②是铁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Fe+CuCl2=FeCl2+Cu;
(3)①是铁和盐酸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②是铁和氯化铜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③是氢氧化钠和盐酸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④是氢氧化钠和氯化铜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所以四个反应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③④;
(4)H 的一种用途是:燃料。
故答案为:(1)氢氧根离子,H2O;
(2)Fe+CuCl2=FeCl2+Cu;
(3)③④;
(4)燃料、清洁能源、还原剂。
根据A为生活中使用最多的金属,所以A为金属铁,C为胃酸的主要成分,所以C为HCl,G为蓝色沉淀,所以G为氢氧化铜,铁和盐酸反应生成H和I,铁和D反应生成J和I,所以I为氯化亚铁,H为氢气,B和D反应生成蓝色沉淀G和F,所以D为氯化铜,B为可溶性碱,可以是氢氧化钠,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所以F是氯化钠,E是水,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28.【答案】肥皂水 糖类 吸附性 太阳 化学 乳化
【解析】解:(1)硬水中加入肥皂水产生泡沫少,软水中加入肥皂水产生泡沫多,可用肥皂水来检验硬水或软水;故填:肥皂水;
(2)螺蛳粉的主要成分--粉属于六大营养素中的糖类;故填:糖类;
(3)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除去色素;故填:吸附性;
(4)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可以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故填:太阳;化学;
(5)洗洁精对油污起到了乳化作用,所以可用洗洁精清洗碗盘;故填:乳化。
(1)根据硬水与软水的检验方法来分析;
(2)根据食物中富含的营养素来分析;
(3)根据活性炭的吸附性来分析;
(4)根据光合作用的原理来分析;
(5)根据除油污的原理来分析。
本题考查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知识,难度不大。
29.【答案】锥形瓶 2KMnO4− △ K2MnO4+MnO2+O2↑ 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集满 a h i d e g 2NaOH+CO2=Na2CO3+H2O A、D
【解析】解:(1)仪器①的名称是锥形瓶;
(2)装置B属于固、固加热型,试管口有棉花,适合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 K2MnO4+MnO2+O2↑;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具有助燃性,若用F装置收集,验满的方法是: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集满;
(3)实验室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属于固、液常温型,适合用装置A作发生装置;氯化氢气体能和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不和二氧化碳反应,制取的二氧化碳中含有少量的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要制取较纯净的CO2,正确的接口顺序从左到右依次为a;hideg;
(4)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因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使烧瓶内的气压降低,在外界大气压下,水槽中的水进入烧瓶中,形成喷泉现象。因此烧瓶内的气体只要能和氢氧化钠反应使装置内气压变小就能形成喷泉现象,因此能用二氧化硫和氯化氢代替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
(1)锥形瓶;
(2)2KMnO4− △ K2MnO4+MnO2+O2↑;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集满;
(3)a;h;i;d;e;g;
(4)2NaOH+CO2=Na2CO3+H2O;A、D。
(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进行分析;
(2)根据装置B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药品制取氧气并书写化学方程式;根据装置F的特点和氧气的性质进行分析;
(3)根据氯化氢气体能和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不和二氧化碳反应进行分析;
(4)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书写化学方程式;根据氢氧化钠的性质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仪器的名称和用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实验装置的选择,选择发生装置时,要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等因素;选择收集装置时,要考虑气体的水溶性、能否和水发生化学反应、密度、能否和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等因素。
30.【答案】NaCl、Na2CO3 碳酸钠和盐酸不能共存 CuO+2HCl=CuCl2+H2O 不正确,是因为氯化钠也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 稀硫酸 不可行,是因为除去碳酸钠的同时带入新的杂质硝酸钠 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解析】解:【猜想与假设】
猜想1:废液中的溶质可能是NaCl、Na2CO3和HCl。
猜想2:碳酸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废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
猜想3:盐酸过量时废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HCl。
猜想4:碳酸钠过量时废液中的溶质是NaCl、Na2CO3。
故填:NaCl、Na2CO3。
【讨论与交流】
小明认为猜想1无需验证就知道是错误的,他的理由是碳酸钠和盐酸不能共存。
故填:碳酸钠和盐酸不能共存。
【实验与结论】
(1)为验证猜想3成立:根据盐酸性质,小王选择如图2所示五种不同类别物质,X可以是氧化铜,氧化铜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O+2HCl=CuCl2+H2O。
故填:CuO+2HCl=CuCl2+H2O。
(2)小勇的结论不正确,是因为氯化钠也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
故填:不正确,是因为氯化钠也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
(3)小丽为验证猜想4成立,可选择的试剂可以是稀硫酸,是因为稀硫酸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如果溶液中含有碳酸钠,加入稀硫酸会产生气泡。
故填:稀硫酸。
(4)该方案不可行,理由是碳酸钠和硝酸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硝酸钠,除去碳酸钠的同时带入新的杂质硝酸钠。
故填:不可行,是因为除去碳酸钠的同时带入新的杂质硝酸钠。
【反思与交流】
灭火器所用药品均为浓溶液,原因是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故填: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稀盐酸和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
硝酸银和盐酸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和硝酸,和氯化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和硝酸钠;
稀硫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
碳酸钠和硝酸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硝酸钠;
反应物浓度越大、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第1页,共1页
2020年广西河池市中考化学三模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
1. 下列2019年的中国科技变化属于化学研究领域的是( )
A. 探月工程“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开启人类首次月背之旅
B. “云轨”无人驾驶系统
C. 新型催化剂可把二氧化碳高效转化为清洁液体燃料一甲醇
D. 最强的数字信号处理器一“魂芯二号A”在中国设计制备成功
2. 下列现象可以用分子性质解释的是( )
A. 烟雾缭绕 B. 尘土飞扬 C. 品红扩散 D. 柳絮紛飞
3. 要使菜园里蔬菜的叶长得好,应施用的肥料是( )
A. CO(NH2)2 B. Ca(H2PO4)2 C. KCl D. K2SO4
4. 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氧气可用作燃料 B. 氧气在空气中的质量分数为21%
C. 氧气可以跟所有物质发生反应 D. 食物腐败是氧气造成的
5. 天文学家观察到“百武”彗星因受到越来越强的阳光照射而产生喷气现象,喷出气体包括:CO,CH3OH(甲醇),HCHO(甲醛),HCN(氢氰酸)等有毒物质和水蒸气,根据这一信息可以推测一定成立的是( )
A. “百武”彗星至少含有C,H,N,O元素
B. “百武”彗星中存在单质和化合物
C. “百武”彗星是一个液态混合物
D. “百武”彗星可能存在生命
6. 下列含氯物质的化学式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最低的是( )
A. 用于漂白杀菌的次氯酸钠(NaClO)
B. 用于鱼塘的增氧剂(ClO2)
C. 用来调味的食盐(NaCl)
D. 氯气(Cl2)
7. 人体中一些体液或排泄物的pH范围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A. 胃液0.9~1.5 B. 唾液6.6~7.1 C. 尿液4.7~8.4 D. 胰液7.5~8.0
8. 向如图装置的试管中加入某物质后,U形管中红墨水液面左高右低,该物质是( )
A. 氢氧化钠 B. 二氧化锰 C. 硝酸铵 D. 氯化钠
9. 某市自2018年11月20日起在部分城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下列不属于燃放烟花爆竹造成的危害或影响的是( )
A. 噪音污染 B. 空气污染 C. 安全隐患 D. 温室效应
10. 如图所示,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网络图(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C----CO2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B. CO→CO2的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C. CO2→CaCO3的反应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D. CO2⇌H2CO3的反应可用紫色石蕊试剂验证
11. 在质量相等、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生成氢气质量(m)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反应结束后稀硫酸一定都没有剩余
B. 反应结束后消耗两种金属的质量相等
C. A表示铁和稀硫酸的反应曲线
D. 反应结束后两种金属一定都有剩余
12. 下图所示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铁丝在O2中燃烧
B. 稀释浓硫酸
C. 读取液体体积
D. 称量NaCl
13. 下列生活常识中,正确的是( )
A. 电线着火可用水扑灭
B. 鉴别羊毛、棉线、涤纶可用燃烧法
C. 把燃气热水器安装在浴室内方便使用
D. 野炊时把锅架高是为了提供充足的氧气
14. 对下列实验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
A. 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现象不同--氧气浓度不同
B. 硝酸钾在热水和冷水中溶解的快慢不同--温度不同,硝酸钾的溶解度不同
C. 酒精和食醋的气味不同--不同分子性质不同
D. 金刚石和石墨硬度不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15. 如图描述的是某种变化的过程,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变化中一定放出热量 B. 该变化可能是化学变化
C. 可能发生的是分解反应 D. 可能是固态转化为气态的过程
16. 实验探究需要仔细观察。对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把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混合研磨,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产生
B. 将用砂纸打磨过的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有火星四射现象
C. 把适量的生石灰加入一定量的水中,溶液温度明显上升
D.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17. 下列有关试剂选择或方法中,错误的是( )
选项
要求
相关物质
试剂或方法
A
鉴别
KOH溶液、KCl溶液
无色酚酞溶液
B
除杂
NaCl溶液(CuCl2)
过量NaOH溶液
C
分离
铜粉和铁粉
磁铁吸
D
比较
铝和硬铝的硬度
相互刻画
A. A B. B C. C D. D
18. 下列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
A. 酒精 B. 石油 C. 沼气 D. 氢能
19. 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且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呈蓝色的是( )
A. Na+、SO42−、OH− B. K+、Cu2+、OH−
C. Zn2+、Na+、Cl− D. Ba2+、H+、NO3−
20. 将铁粉加到一定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下列有关图示错误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6.0分)
21. 根据如表提供的信息,按要求填空。
化学符号
2O2−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符号的意义
______
2个氯原子
氦气
三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6
硝酸铁
22. 根据你所学的知识用序号填空。
①熟石灰②二氧化碳③水④食醋⑤石墨⑥氮气
(1)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______。
(2)2B铅笔笔芯的主要成分是______。
(3)可除去锅中水垢的是______。
(4)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
(5)可做食品保护气的是______。
(6)使正常雨水呈酸性的物质是______。
23.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请根据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1)用微粒的观点解释常温下6号元素组成的单质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的原因是______。
(2)若某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则该元素应位于元素周期表的______ (填“①”或“②”)位置。
(3)某物质经过检测,只含有8号元素,则该物质______(填序号)。
A.一定是单质
B.可能是化合物
C.一定是纯净物
D.可能是混合物
(4)纵行中,H、Li、Na三种元素的相同点是______,三种元素的不同点是______;横行中,Li、Be、B三种元素的相同点是______,三种元素的不同点是______。
(5)请用上述周期表中所给元素组合成的物质写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
24. 西班牙的瑞奥汀河是一条酸河,河水中含有硫酸和硫酸亚铁。酸河形成的原因是发生了如下反应:2R+2H2O+7O2=2FeSO4+2H2SO4,则R的化学式为______。
25.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2)P点时,A、C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 (填“可能”或“一定”)相等。
(3)A物质中混有少量C物质,将A物质提纯的方法是______。
(4)若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其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26. 某工厂化验室用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与一定量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反应(该产品中其他物质不与NaOH反应),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与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关系如图所示。
(1)该反应是把______滴入______中反应。
(2)图中A点表示的意义是______。
(3)A点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的质量为______g。
(4)求石油产品中残余硫酸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四、推断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27. 如图图示中 A 为生活中使用最多的金属,C 为胃酸的主要成分,G 为蓝色沉淀。各物质间的反应均在溶液中进行,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一下问题:
(1)B 溶液中的阴离子是______,E 的化学式为______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①②③④四个反应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______
(4)H 的一种用途______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28. 2018年12月11日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纪念日,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则微视频《广西一分钟》。
(1)一分钟,184人在桂林山水间自在畅游。漓江的水清澈透明,若想鉴别漓江水属于硬水或软水,可以使用______。
(2)一分钟,556袋柳州螺蛳粉通过电商售出。螺蛳粉的主要成分--粉属于六大营养素中的______。
(3)一分钟,产出33.4吨糖。榨糖中用到活性炭,主要是利用其______。
(4)一分钟,完成植树造林4491平方米。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可以把_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
(5)一分钟,体会壮乡美味。品尝美食后用洗洁精清洗碗盘,属于______作用。
六、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0分)
29. 图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见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
(2)写出用B装置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若用F装置收集,验满的方法是______。
(3)要制取较纯净的CO2,正确的接口顺序从左到右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H装置可制造有趣的“化学喷泉”。将胶头滴管中的NaOH溶液挤进圆底烧瓶后,很快看到长导管顶端产生“喷泉”现象。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若将烧瓶内CO2换成下列四种气体中的______(填序号)仍可产生“喷泉”现象。
A.SO2B.H2C.CO D.HCl
30.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学习了“灭火器原理”后,设计了如图1所示实验,并对反应后瓶中残留废液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废液中所含溶质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1:废液中的溶质可能是NaCl、Na2CO3和HCl。
猜想2:废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
猜想3:废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HCl。
猜想4:废液中的溶质是______。
【讨论与交流】小明认为猜想1无需验证就知道是错误的,他的理由是______。
【实验与结论】
(1)为验证猜想3成立:根据盐酸性质,小王选择如图2所示五种不同类别物质,请写出X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小勇取少量废液于试管,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于是小勇认为猜想3正确,请你评价小勇的结论______。
(3)小丽为验证猜想4成立,可选择的试剂是______。
(4)处理废液,回收利用:欲从猜想4的废液中得到纯净NaCl晶体,小芳设计了如下方案:在废液中加入适量Ca(NO3)2溶液,过滤、对滤液蒸发结晶。请评价该方案是否可行,理由是______。
【反思与交流】灭火器所用药品均为浓溶液,原因是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A、探月工程“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发射,主要属于物理学研究的范畴,故选项错误。
B、“云轨”无人驾驶系统,属于物理学研究的范畴,故选项错误。
C、新型催化剂可把二氧化碳高效转化为清洁液体燃料一甲醇,属于利用化学制取新物质,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选项正确。
D、最强的数字信号处理器一“魂芯二号A”在中国设计制备成功,属于信息技术学研究的范畴,故选项错误。
故选:C。
根据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进行分析判断,化学是一门在分子、原子的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研究对象是物质,研究内容有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用途等。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及其变化规律),才能利用化学知识服务于社会,造福于人类,有利于培养学习兴趣,提高社会责任感。
2.【答案】C
【解析】解:A、烟雾缭绕是宏观物质变化的现象,不可以用分子性质解释,故选项错误。
B、尘土飞扬,是宏观物质的变化,不可以用分子性质解释,故选项错误。
C、品红扩散,是由于品红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可以用分子性质解释,故选项正确;
D、柳絮紛飞,柳絮是宏观的物质,不能用分子的性质解释,故选项错误。
故选:C。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3.【答案】A
【解析】解:氮肥能促进茎叶浓绿,促进叶的生长。
A、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A正确;
B、Ca(H2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B错;
C、KCl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C错;
D、K2SO4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D错。
故选:A。
根据氮肥的作用回答本题。
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化肥的作用和分类。
4.【答案】D
【解析】解:A、氧气不具有可燃性,不可用作燃料,故A说法不正确;
B、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21%,故B说法不正确;
C、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很多种物质发生反应,但不是与所有物质发生反应,故C说法不正确;
D、食物腐败是氧气造成的,故D说法正确。
故选:D。
根据氧气的性质、用途和在空气中的含量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
本题主要考查了有关氧气的基础知识,较为简单,了解氧气的性质、用途和在空气中的含量等知识即可分析解答。
5.【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利用所给的信息考查物质的元素组成、单质化合物的区别以及如何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等一些相关的知识。
【解答】
A、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百武”彗星喷出气体包括:CO,CH3OH(甲醇),HCHO(甲醛),HCN(氢氰酸)等有毒物质和水蒸气,可确定它至少含有的元素;故对;
B、不能确定发生了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由喷出气体不能确定“百武”彗星中的成分;故错;
C、不能确定发生了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所以不能确定“百武”彗星成分和状态,故错;
D、“百武”彗星中存在大量的有毒物质,在有毒物质的环境中不可能存在生命;故错。
故选:A。
6.【答案】C
【解析】解: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
A、次氯酸钠(NaCl0)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a+(−2)=0;a=+1
B、增氧剂(C10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b+(−2)×2=0;b=+4;
C、食盐(NaCl)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c=0;c=−1;
D、氯气属于单质,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因此可知氯元素的化合价最低的是食盐(NaCl)。
故选:C。
根据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分别计算选项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即可解答。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化合价的解题能力。
7.【答案】A
【解析】解:A、胃液的pH范围为0.9~1.5,小于7,显酸性。
B、唾液的pH范围为6.6~7.1,可能显酸性、中性或碱性。
C、尿液的pH范围为4.7~8.4,可能显酸性、中性或碱性。
D、胰液的pH范围为7.5~8.0,显碱性。
根据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胃液的pH最小,酸性最强。
故选:A。
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8.【答案】C
【解析】解:A、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U形管中红墨水液面左低右高,故选项错误。
B、二氧化锰难溶于水,U形管中红墨水液面没有明显变化,故选项错误。
C、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温度降低,U形管中红墨水液面左高右低,故选项正确。
D、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几乎无变化,U形管中红墨水液面没有明显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C。
左右液面相平说明容器内压强和外界压强相等,当液面发生变化,U形管中红墨水液面左高右低,说明容器内压强减小,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U形管中出现左高右低的原理(溶于水吸热)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答案】D
【解析】解:A.燃放烟花爆竹会有爆炸声,会造成噪音污染,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燃放烟花爆竹可产生有毒气体,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烟尘等,能污染空气,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燃放烟花爆竹时火药爆炸可能造成人员炸伤,也可能引发火灾,所以存在安全隐患,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温室效应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过高造成的,与燃放烟花爆竹关系不大,故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燃放烟花爆竹营造了更加喜庆的节日气氛的同时,给生活带来了负面影响,燃放烟花爆竹会引起火灾或爆炸;会释放出大量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等;会产生噪音污染,燃放烟花爆竹所发出的噪音对我们的生理和心理都有很大的影响。
环境污染问题是社会热点,也是化学考查的热点之一,了解燃放烟花爆竹对环境的影响(空气污染、噪声污染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10.【答案】B
【解析】解:A、碳能与二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该反应是吸热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B、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物均为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C、检验二氧化碳使用澄清石灰水,CO2→CaCO3的反应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故选项说法正确。
D、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A、根据碳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B、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C、根据检验二氧化碳使用澄清石灰水,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碳的化学性质、置换反应的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1.【答案】A
【解析】解:A、金属置换酸中的氢元素,由图象可知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硫酸均反应完,故A正确;
B、根据化学方程式Fe+H2SO4=FeSO4+H2↑,可知每56g铁生成2g氢气,根据化学方程式Zn+H2SO4=ZnSO4+H2↑,可知每65g锌反应生成2g氢气;由于生成氢气的质量相同,消耗金属的质量一定不相等,故B错误;
C、由于锌的活动性大于铁,生成相同质量的氢气,锌用的时间短,所以A表示锌和稀硫酸的反应曲线,故C错误;
D、由方程式分析可知: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反应消耗锌的质量较多,如果锌恰好反应,则铁有剩余;或者金属都有剩余,故错误。
故选:A。
由已知:“在质量相等、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生成氢气质量也相等”:
A、由图示可知:生成的氢气的质量相等,所以硫酸均反应完;
B、根据锌、铁与稀硫酸反应的方程式分析生成等质量的氢气需要金属的质量关系;
C、根据锌和铁的金属活动性分析判断
D、根据方程式分析:生成的氢气的质量相等,二者反应结束后,可能金属都有剩余,也可能锌恰好反应完
铁有剩余。
本题结合图象对金属与酸的反应进行了细致的考查,能很好的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要结合相关知识认真分析。
12.【答案】C
【解析】解:
A、火星四射,熔化溅落的生成物,温度较高,如果无水,则会炸裂瓶底。图中操作正确。
B、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注意:沿烧杯内壁将浓硫酸缓缓加入水中,边加边搅拌,否则会有危险。图中操作正确。
C、量取液体时,视线没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读取的液体体积偏大。图中操作错误。
D、为防止药品污染和腐蚀托盘,两边托盘都应加垫纸片。图中操作正确。
故选:C。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现象为“火星四射,剧烈燃烧,生成黑色的固体”.
B、稀释浓硫酸时,沿烧杯内壁将浓硫酸缓缓加入水中,边加边搅拌.
C、量取液体时,①俯视:量取的液体实际体积偏大;②仰视:量取的液体实际体积偏小.
D、化学药品不可直接放在天平的左盘上称量,会污染药品,腐蚀托盘.
掌握量筒和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了解浓硫酸的性质和稀释方法,记忆铁在氧气中的反应现象和注意事项.
13.【答案】B
【解析】解:A.电线着火不可用水扑灭,以免发生触电,选项说法错误;
B.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燃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棉线的主要成分是植物纤维,燃烧时产生烧纸的气味;涤纶燃烧无烧焦羽毛的气味和烧纸的气味,可用燃烧法鉴别,选项说法正确;
C.燃气在氧气不足时燃烧会生成有毒的一氧化碳,所以不能把燃气热水器安装在浴室内方便使用,以防造成煤气中毒,选项说法错误;
D.野炊时把锅架高是为了用火焰的外焰部分给铁锅加热,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A.根据电线着火的灭火措施来分析;
B.根据物质组成与检验方法来分析;
C.根据燃气不充分燃烧的产物来分析;
D.根据加热的注意事项来分析。
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关乎我们的生存、健康和社会的发展,是中考热点之一。
14.【答案】B
【解析】解:A、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现象不同,是由于氧气浓度不同,正确;
B、硝酸钾在热水和冷水中溶解的快慢不同,是由于温度不同,硝酸钾的溶解速率不同,错误;
C、通过气味辨别酒精和水,是因为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气味;闻到不同的气味,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正确;
D、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其碳原子排列组成不同,正确。
故选:B。
A、根据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现象不同,是由于氧气浓度不同进行解答;
B、根据硝酸钾在热水和冷水中溶解的快慢不同,是由于温度不同,硝酸钾的溶解速率不同解答;
C、根据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解答;
D、根据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进行解答。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5.【答案】D
【解析】解:A、由变化的过程可知,分子的间隔变大了,在变化中一定吸收热量。故A错误;
B、由变化的过程可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里变化,不可能是化学变化,故B错误;
C、由变化的过程可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里变化,不是分解反应,故C错误;
D、由变化的过程可知,分子的间隔变大了,能是固态转化为气态的过程,故D正确。
故选:D。
观察变化的过程微观示意图,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变化的特征、能量的变化、物质的状态变化等。
通过观察变化的过程,分析变化的特征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6.【答案】C
【解析】解:A、氯化铵属于铵态氮肥,和熟石灰混合研磨,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产生,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B、将用砂纸打磨过的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若不点燃,不会燃烧,不会有火星四射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C、把适量的生石灰加入一定量的水中,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明显上升,故选项说法正确。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A、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研磨后能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盐的化学性质、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等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实验现象时,需要注意烟和雾的区别、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17.【答案】B
【解析】解:A、KOH溶液、KCl溶液分别显碱性、中性,分别能使无色酚酞溶液显红色、无色,可以鉴别,故选项有关试剂选择或方法正确。
B、CuCl2能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氢氧化钠(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有关试剂选择或方法错误。
C、铁能被磁铁吸引,铜粉不能,能进行分离,故选项有关试剂选择或方法正确。
D、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可用相互刻画的方法铝和硬铝的硬度,故选项有关试剂选择或方法正确。
故选:B。
A、根据两种物质与同种试剂反应产生的不同现象来鉴别它们,若两种物质与同种物质反应的现象相同,则无法鉴别它们。
B、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C、根据铁能被磁铁吸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18.【答案】B
【解析】解:A、酒精可用粮食制取,属于可再生能源,故选项错误。
B、石油属于化石燃料,不能短时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选项正确。
C、沼气能用人畜的粪便、植物的秸秆、杂草等制取,属于可再生能源,故选项错误。
D、氢能可用水制取,属于可再生能源,故选项错误。
故选:B。
从能源是否可再利用的角度可把能源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现阶段不可能再生的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的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特点(从能源是否可再利用的角度)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9.【答案】A
【解析】解: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呈蓝色的溶液显碱性。
A、三种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可大量共存,且OH−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故选项正确;
B、Cu2+、OH−结合会产生氢氧化铜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C、三种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可大量共存,但是该溶液不一定显碱性,故选项错误;
D、H+、OH−结合生成水,不能共存,故选项错误;
故选:A。
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呈蓝色,说明溶液呈碱性,如离子之间在碱性条件下不发生任何反应,则能大量共存,溶液无色,则有颜色的离子不能过量存在。
本题考查物质的共存问题,判断物质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要注意在碱性溶液中共存。
20.【答案】D
【解析】解:A、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银、铜强,将铁粉加到一定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混合溶液中,铁先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亚铁溶液和银,硝酸银反应完,铁才能与硝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硝酸亚铁溶液和铜,故铜的质量先为0,后不断增加,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故选项图象正确。
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AgNO3=Fe(NO3)2+2Ag,由反应时的质量比可知,每56份质量的铁可置换出216份质量的银,溶液的质量先减少,则硝酸铜的质量分数先增大;后随着与铁发生反应,质量分数逐渐减少,最终减少至0,故选项图象正确。
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AgNO3=Fe(NO3)2+2Ag,由反应时的质量比可知,每56份质量的铁可置换出216份质量的银,溶液的质量先减少;然后再与硝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硝酸亚铁溶液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NO3)2=Fe(NO3)2+Cu,由反应时的质量比可知,每56份质量的铁可置换出64份质量的铜,溶液的质量再减少;但与等质量的铁反应,第二个过程溶液减少的质量不如第一个过程多,完全反应后不再发生改变,故选项图象正确。
D、原溶液中含有硝酸银、硝酸铜两种溶质,铁先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亚铁溶液和银,此时溶液中的溶质为硝酸银、硝酸铜、硝酸亚铁三种;至完全反应,溶质是硝酸铜、硝酸亚铁,铁才能与硝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硝酸亚铁溶液和铜,此过程中溶质为硝酸亚铁、硝酸铜,至完全反应,溶质是硝酸亚铁,故选项图象错误。
故选:D。
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银、铜强,将铁粉加到一定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混合溶液中,铁先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亚铁溶液和银,硝酸银反应完,铁才能与硝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硝酸亚铁溶液和铜,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是一道图象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图象。
21.【答案】2Cl He S+6O3 Fe(NO3)3 2个氧离子
【解析】解: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O2−可表示2个氧离子。
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氯原子表示为:2Cl。
氦气属于稀有气体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其化学式为He。
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三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6可表示为:S+6O3。
硝酸铁中硝酸根显−1价,铁元素显+3价,其化学式为:Fe(NO3)3。
故答案为:
化学符号
2O2−
2Cl
He
S+6O3
Fe(NO3)3
符号的意义
2个氧离子
2个氯原子
氦气
三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6
硝酸铁
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氦气属于稀有气体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
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硝酸铁中硝酸根显−1价,铁元素显+3价,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化学式、化合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离子符号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2.【答案】③ ⑤ ④ ① ⑥ ②
【解析】解:(1)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2)2B铅笔笔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
(3)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与酸反应,可除去锅中水垢的是食醋。
(4)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氢氧化钙属于碱,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5)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做食品保护气。
(6)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正常雨水呈酸性的物质是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
(1)③;
(2)⑤;
(3)④;
(4)①;
(5)⑥;
(6)②。
(1)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2)铅笔笔芯是石墨和粘土的混合物,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进行分析解答。
(4)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物质应具有碱性,进行分析解答。
(5)根据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进行分析解答。
(6)根据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3.【答案】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4,不容易得失电子 ② D 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电子层数不同 电子层数相等 最外层电子数不相等 2H2O2− MnO2 2H2O+O2↑ 分解反应
【解析】解:(1)常温下6号元素(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的原因是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4,不容易得失电子。
故填: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4,不容易得失电子。
(2)若某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则该元素是氯元素,氯原子核外电子层数是3,原子序数是17,应位于元素周期表的②位置。
故填:②。
(3)A.不一定是单质,例如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中只有氧元素,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不可能是化合物,是因为一种元素不能组成化合物,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不一定是纯净物,例如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中只有氧元素,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可能是混合物,例如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中只有氧元素,该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4)纵行中,H、Li、Na三种元素的相同点是最外层电子数相等,三种元素的不同点是电子层数不同;
横行中,Li、Be、B三种元素的相同点是电子层数相等,三种元素的不同点是最外层电子数不相等。
故填: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电子层数不同;电子层数相等;最外层电子数不相等。
(5)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2− MnO2 2H2O+O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故填:2H2O2− MnO2 2H2O+O2↑;分解反应。
(1)一般情况下,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大于4的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等于4的,既不容易得到电子,也不容易失去电子;
(2)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是几,所处周期就是几;
(3)一种元素可以组成纯净物,也可以组成混合物,不能组成化合物;
(4)纵行中,元素的相同点是最外层电子数相等,不同点是电子层数不同;
(5)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元素周期表反映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注意理解和应用。
24.【答案】FeS2
【解析】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R+2H2O+7O2=2FeSO4+2H2SO4,反应物中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4、16,反应后的生成物中氢、硫、氧、铁原子个数分别为4、4、16、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R中含有2个铁原子和4个硫原子,则每个R分子由1个铁原子和2个硫原子构成,则物质R的化学式为FeS2。
故答案为:FeS2。
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R的化学式。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反应前后原子守恒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5.【答案】B>C>A 可能 降温结晶 B>C>A
【解析】解:(1)由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C>A;
(2)P点时,A、C在t2℃时的溶解度相同,在此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不是饱和溶液不一定相等;
(3)t2℃时A、B、C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降温至t1℃,AB的溶解度减小析出晶体,溶液中溶质质量减少、溶剂质量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C的溶解度变大,溶质质量分数与降温前相等;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溶解度+100故×100%,即溶解度大则溶质的质量分数大,故t1℃时B的溶解度大于t2℃时C的溶解度大于t1℃时A的溶解度,故降温后溶质的质量分数关系为:B>C>A。
故答案为:(1)B>C>A。
(2)b可能。
(3)B>C>A。
(1)根据在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比较分析回答;
(2)根据P点时,A、C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分析;
(3)据不同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及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方法解答。
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了有关溶液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有关的计算要准确。
26.【答案】氢氧化钠溶液 硫酸 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恰好完全反应 40
【解析】解:(1)图象中pH值的变化是从小于7逐渐增大到大于7,可知原溶液显酸性,然后不断的加入碱性溶液,使pH增大,说明是把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硫酸中。
(2)A点时溶液的pH等于7,显中性,图中A点表示的意义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恰好完全反应。
(3)由图示可知,A点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的质量为40g。
(4)设消耗的稀硫酸的质量为x
2NaOH+H2SO4=Na2SO4+2H2O
80 98
40g×10% x
8098=40g×10%x x=4.9g
答:(1)氢氧化钠溶液;硫酸;
(2)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恰好完全反应;
(3)40;
(4)石油产品中残余硫酸的质量为4.9g。
(1)根据图象中pH值的变化是从小于7逐渐增大到大于7,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A点时溶液的pH等于7,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A点对应横坐标的数值,进行分析解答。
(4)根据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溶质质量分数,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出消耗的稀硫酸的质量即可。
本题有一定难度,掌握利用化学方程式与溶质质量分数的综合计算即可正确解答本题,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前提和关键。
27.【答案】氢氧根离子 H2O Fe+CuCl2=FeCl2+Cu ③④ 燃料
【解析】解:(1)A为生活中使用最多的金属,所以A为金属铁,C为胃酸的主要成分,所以C为HCl,G为蓝色沉淀,所以G为氢氧化铜,铁和盐酸反应生成H和I,铁和D反应生成J和I,所以I为氯化亚铁,H为氢气,B和D反应生成蓝色沉淀G和F,所以D为氯化铜,B为可溶性碱,可以是氢氧化钠,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所以F是氯化钠,E是水,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B溶液中的阴离子是:氢氧根离子,E的化学式为H2O;
(2)反应②是铁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Fe+CuCl2=FeCl2+Cu;
(3)①是铁和盐酸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②是铁和氯化铜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③是氢氧化钠和盐酸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④是氢氧化钠和氯化铜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所以四个反应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③④;
(4)H 的一种用途是:燃料。
故答案为:(1)氢氧根离子,H2O;
(2)Fe+CuCl2=FeCl2+Cu;
(3)③④;
(4)燃料、清洁能源、还原剂。
根据A为生活中使用最多的金属,所以A为金属铁,C为胃酸的主要成分,所以C为HCl,G为蓝色沉淀,所以G为氢氧化铜,铁和盐酸反应生成H和I,铁和D反应生成J和I,所以I为氯化亚铁,H为氢气,B和D反应生成蓝色沉淀G和F,所以D为氯化铜,B为可溶性碱,可以是氢氧化钠,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所以F是氯化钠,E是水,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28.【答案】肥皂水 糖类 吸附性 太阳 化学 乳化
【解析】解:(1)硬水中加入肥皂水产生泡沫少,软水中加入肥皂水产生泡沫多,可用肥皂水来检验硬水或软水;故填:肥皂水;
(2)螺蛳粉的主要成分--粉属于六大营养素中的糖类;故填:糖类;
(3)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除去色素;故填:吸附性;
(4)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可以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故填:太阳;化学;
(5)洗洁精对油污起到了乳化作用,所以可用洗洁精清洗碗盘;故填:乳化。
(1)根据硬水与软水的检验方法来分析;
(2)根据食物中富含的营养素来分析;
(3)根据活性炭的吸附性来分析;
(4)根据光合作用的原理来分析;
(5)根据除油污的原理来分析。
本题考查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知识,难度不大。
29.【答案】锥形瓶 2KMnO4− △ K2MnO4+MnO2+O2↑ 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集满 a h i d e g 2NaOH+CO2=Na2CO3+H2O A、D
【解析】解:(1)仪器①的名称是锥形瓶;
(2)装置B属于固、固加热型,试管口有棉花,适合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 K2MnO4+MnO2+O2↑;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具有助燃性,若用F装置收集,验满的方法是: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集满;
(3)实验室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属于固、液常温型,适合用装置A作发生装置;氯化氢气体能和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不和二氧化碳反应,制取的二氧化碳中含有少量的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要制取较纯净的CO2,正确的接口顺序从左到右依次为a;hideg;
(4)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因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使烧瓶内的气压降低,在外界大气压下,水槽中的水进入烧瓶中,形成喷泉现象。因此烧瓶内的气体只要能和氢氧化钠反应使装置内气压变小就能形成喷泉现象,因此能用二氧化硫和氯化氢代替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
(1)锥形瓶;
(2)2KMnO4− △ K2MnO4+MnO2+O2↑;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集满;
(3)a;h;i;d;e;g;
(4)2NaOH+CO2=Na2CO3+H2O;A、D。
(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进行分析;
(2)根据装置B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药品制取氧气并书写化学方程式;根据装置F的特点和氧气的性质进行分析;
(3)根据氯化氢气体能和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不和二氧化碳反应进行分析;
(4)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书写化学方程式;根据氢氧化钠的性质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仪器的名称和用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实验装置的选择,选择发生装置时,要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等因素;选择收集装置时,要考虑气体的水溶性、能否和水发生化学反应、密度、能否和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等因素。
30.【答案】NaCl、Na2CO3 碳酸钠和盐酸不能共存 CuO+2HCl=CuCl2+H2O 不正确,是因为氯化钠也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 稀硫酸 不可行,是因为除去碳酸钠的同时带入新的杂质硝酸钠 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解析】解:【猜想与假设】
猜想1:废液中的溶质可能是NaCl、Na2CO3和HCl。
猜想2:碳酸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废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
猜想3:盐酸过量时废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HCl。
猜想4:碳酸钠过量时废液中的溶质是NaCl、Na2CO3。
故填:NaCl、Na2CO3。
【讨论与交流】
小明认为猜想1无需验证就知道是错误的,他的理由是碳酸钠和盐酸不能共存。
故填:碳酸钠和盐酸不能共存。
【实验与结论】
(1)为验证猜想3成立:根据盐酸性质,小王选择如图2所示五种不同类别物质,X可以是氧化铜,氧化铜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O+2HCl=CuCl2+H2O。
故填:CuO+2HCl=CuCl2+H2O。
(2)小勇的结论不正确,是因为氯化钠也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
故填:不正确,是因为氯化钠也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
(3)小丽为验证猜想4成立,可选择的试剂可以是稀硫酸,是因为稀硫酸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如果溶液中含有碳酸钠,加入稀硫酸会产生气泡。
故填:稀硫酸。
(4)该方案不可行,理由是碳酸钠和硝酸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硝酸钠,除去碳酸钠的同时带入新的杂质硝酸钠。
故填:不可行,是因为除去碳酸钠的同时带入新的杂质硝酸钠。
【反思与交流】
灭火器所用药品均为浓溶液,原因是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故填: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稀盐酸和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
硝酸银和盐酸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和硝酸,和氯化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和硝酸钠;
稀硫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
碳酸钠和硝酸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硝酸钠;
反应物浓度越大、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第1页,共1页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