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物理专题九 压强专练(含答案)
展开2020年中考物理专题九 压强
一、选择题
1.与头发摩擦过的塑料尺能“吸”起纸屑.下列现象中“吸”的物理原理与其相同的是 ( )
A.挤压后的塑料吸盘“吸”在瓷砖上
B.削平的铅柱挤压后会“吸”在一起
C.干手搓开的新塑料袋“吸”在手上
D.行驶的汽车的窗帘被“吸”出窗外
2.下列生活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
A. 大型载重货车有很多车轮
B.铁路的钢轨铺在枕木上
C.取出一些书的书包背起来更舒服
D.剪刀的刀刃做得很薄
3.用隔板将玻璃容器均分为两部分,隔板中有一小孔用薄橡皮膜封闭(如图),下列问题中可以用该装置探究的是 ( )
①液体压强是否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②液体压强是否与液体的密度有关③液体是否对容器的底部产生压强④液体是否对容器的侧壁产生压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如图所示,小明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分别放人甲乙两种液体中,从图中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
A.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
B.甲液体的密度等于乙液体的密度
C.甲金属盒处的压强等于乙金属盒处的压强
D.甲金属盒处的压强小于乙金属盒处的压强
5.如图所示,盛有水的标子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杯子重1N,高9 cm,底面积30;杯内水重2N,水深6 cm,水的密度为,g取10 N/kg.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
A.水对杯底的压强为900 Pa
B.水对杯底的压力为2N
C.水杯对桌面的压强为1 000 Pa
D.水杯对桌面的压力为2.8 N
6.如图所示,往量杯中匀速注水直至注满.下列表示此过程中量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p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其中合理的是 ( )
7.你站在地球表面,大气对你正面的压力大约是 ( )
A. 60 N
B.600 N
C.6 000 N
D.60 000 N
8.以下是连通器的是 ( )
A.液位计
B.温度计
C.订书机
D.抽水机
二.填空
1.高速行驶的列车车厢两侧的窗口打开后,窗帘没有飘向窗内,反而会飘向窗外,这是因为车外空气的______.列车进站前提前关闭动力,列车由于______,仍能前进一段路程,到达停车位置.
2.如图所示,2012年6月24日,我国自主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潜入7 km级的深海中,敲开了这一神秘“龙宫”的大门,蛟龙号下潜到700 m处所受海水的压强为______Pa,此时,海水对蛟龙号外表面0.01面积上产生的压力是______N.(,g=10 N/kg)
3.小明同学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如图所示).然后从漏斗尖嘴处向上用力吸气,并将手指移开,看到的现象是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小王看到小明的实验后说,朝漏斗尖嘴处向下持续用力吹气也能达到类似的实验效果,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1)图一是托里拆利实验装置,测得当地大气压等于______mm高的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
(2)关于图一现象的成因,十七世纪有两种观点.
观点一:否认大气压存在,玻璃管内本应充满液体,液面下降是因为管内的部分液体变成气体,管内气体越多,液面下降越多,
观点二:管内液面上方是真空,大气压支撑起液柱,帕斯卡为了验证哪种观点正确,将两根长12 m、规格相同的玻璃管分别装满水和酒,倒置在相应液体槽中,酒的密度比水小,且比水易变成气体.若观点一正确,应出现图二中______图的现象;若观点二正确,应出现图二中图______的现象.
三.按要求做题
1.利用一支尖利用一支尖头铅笔(如图所示),现场体验“压强与受力面积的关系”。
(1)“控制变量”广泛用于物理实验中,请简述此项实验控制变量的具体做法:____________.
(2)实验得到的结论:____________.
2.在“研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实验中:
(1)压强计是通过观察U形管的两端液面的____来显示橡皮膜所受压强大小.
(2)比较图甲和图乙,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压强随液体______的增加而增大.
(3)如果我们要讨论液体内部压强是否与液体密度有关,应选择______进行比较.
(4)已知乙图中U形管左侧液柱高为4 cm,右侧液柱高为10 cm,则U形管底部受到的液体的压强为______Pa(,g-10 N/kg)
3.利用容积为10 的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可粗略测出大气压的值.
(1)实验的原理是p=______;
(2)把注射器的活塞推到注射器筒的底端,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然后用一个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3)如图所示,水平向左缓慢匀速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的活塞______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9 N;
(4)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______长度为5 cm,这样就不用测活塞的直径也能算出活塞横截面积;
(5)则大气压的值为______Pa;
(6)提出提高该种测量大气压值精确度的一条建议:____________.
4.如图,是某一款电动平衡车,两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40 .求:
(1)若地面受到的压强为 Pa,则该平衡车对地面的压力为多少?
(2)若该平衡车20 s内沿水平面匀速行驶100 m,受到的阻力为90 N,则此过程中克服阻力做功的功率为多少?
答案:
一.1.C
2.D解析:A.大型载重货车有很多车轮,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
强,故A不符合题意;B.铁路的钢轨铺在枕木上,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
来减小压强,故B不符合题意;C.取出一些书的书包,重力减小,对肩膀的压力减小,而受力面积不变,根据p=FS可知,压强减小,所以背起来更舒服,故C不符合题意;D.
剪刀的刀刃做得很薄,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D符合题
意.故选D.
3.B解析:①在容器两侧倒人深度不同的同种液体,观察橡皮膜产生的现象;可以探究
“液体压强跟深度的关系”;②在容器两边分别装入深度相同,密度不同的甲、乙两种液
体,若橡皮膜凹向左边,则右边液体密度大,若橡皮膜凹向右边,则左边液体密度大,因
此本实验装置能大致比较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若要探究“液体压强跟液体密度的关
系”,要控制液体深度相同,密度不同,则应在容器两侧倒入深度相同的不同液体,观察
橡皮膜产生的现象,液体压强是否与液体的密度有关系;③此时的橡皮膜没有处于容
器的底部,所以该现象不能验证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④此装置可以在一侧倒入液
体,如果橡皮膜凸出,则表明液体对容器的侧璧有压强,若不凸出,则表明液体对侧壁
没有压强,可以探究液体是否对容器的侧壁产生压强,故选B
4.A5.C
6.B解析:据图可知,木桶的形状是上宽下窄,所以在向木桶中倒水时,相同时间倒入相
同质量的水,但水在木桶中的增加的高度越来越小,所以根据可知,木桶底部
所受的液体的压强的增加量也会越来越小,故B是正确的.故选B
7.D
8.A
二.
1.流速大,压强小;惯性.
解析:因为汽车行驶时,车外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车内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车内
的气压大于车外的气压,压强差就把窗帘压向车外,列车进站前提前关闭动力,列车
由于惯性,仍能前进一段路程,到达停车位置.
2.;.
3.乒乓球停留在原位置不下落;吸气减小了乒乓球上方的气体压强,球上下表面存在压
强差,乒乓球受到的压力差大于(或等于)重为,因此不下落;吹气增大乒乓球上方的
空气流速减小了球上方压强,球上下表面存在压强差,乒乓球受到的压力差大于(或
等于)重力,因此不下落.
4.(1)734 mm;(2)甲;丙.
三.
1.(1)把铅笔放在两个手指之间,用力挤压;
(2)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
2.(1)两侧液面高度差;(2)深度;(3)乙、丙;(4)1 000.
3.(1);(2)排尽筒内空气,密封注射器;(3)刚被拉动;
(4)带刻度部分;(5);
(6)采用小活塞涂上凡士林或其他润滑油等.
4.解:(1)根据公式可知,对地面的压力为:
F=pS= =2 000 N;
(2)克服阻力所做的功为:
W=ƒs=90 N×100 m=9 000 J;
功率为:
=450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