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复习 物理章节基础演练——专题十:常见的光学仪器
展开2020中考复习 物理章节基础演练——专题十:常见的光学仪器
考点一:透镜及其作用
1.将万花筒的一端对着光亮的地方转动,从另一端能看到千变万化的对称图案,由此可以判断万花筒内放置的是( )
A.凸透镜 B.凹面镜 C.平面镜 D.凹透镜
2.在以下四种透镜中,能对光线起会聚作用的是 ,能对光线起发散作用的是 。
3.如图,光线a经过一个透镜(虚线框内)折射后与主光轴交于Q点,其中O是透镜的光心。该透镜是 (选填“凸”或“凹”)透镜,焦距f OQ(选填“>”、“或“=”)。
4.经凸透镜折射后,右侧的两条光线如图所示,请作出凸透镜左侧对应的两条光线。
5.如图所示,善于观察的小红发现阳光直射时,刚浇过水的花叶上很容易出现“焦斑”;有阳光比没阳光时,花叶上的水珠消失的更快。请你解释:
(1)花叶上的水珠相当于什么透镜?花叶上出现“焦斑”是因为这种透镜对光起什么作用?
(2)为什么有阳光比没阳光时,花叶上的水珠消失的更快?
考点二:焦距的测量
1.在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小明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下方,当纸上的光斑并非最小的时候,测得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0cm,则该凸透镜的焦距( )
A.一定大于10cm
B.一定小于10cm
C.一定等于10cm
D.可能大于10cm,也可能小于10cm
2.如图所示,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该凸透镜的焦距为f,若f小于l,则凸透镜从此位置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会( )
A.一直变小 B.一直变大
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3.如图,正午时,太阳光直射在水平地面,取一圆形薄透镜正对阳光,在距透镜20cm的地面上得到一个光斑,其直径与透镜直径相等,透镜的焦距是( )
A.10cm B.20cm C.30cm D.40cm
4.为测量某凸透镜焦距,小芳先在纸上画一个小于透镜大小的圆环,如图所示,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其下方距透镜8cm处的白纸上的光斑恰好与圆环重合,这个现象表明凸透镜对光有 作用;当将该透镜远离白纸垂直移动4cm时,此时白纸上的光斑再次与圆环重合,此过程中光斑的大小 (选填“先变小后变大”、或“先变大后变小”),通过计算可以得到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5.物理实验室中一个凸透镜的焦距标记模糊不清了,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大致测出这个凸透镜的焦距。
(1)实验所用的器材;
(2)实验步骤。
考点三:生活中的透镜
1.共享单车极大地便利了市民的出行,使用者用手机扫描二维码,获得验证后自动开锁即可使用,当手机扫描二维码时,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扫码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的二倍焦距以外
B.手机上的摄像头相当于凹透镜
C.车牌上的二维码是光源
D.二维码中黑色部分发生漫反射,白色部分发生镜面反射
2.如图所示的简易幻灯机,由灯泡、胶片、凸透镜组成,要使幻灯机屏幕上的清晰像更大一些,则应( )
A.将幻灯机远离屏幕,同时镜头略远离胶片
B.将幻灯机远离屏幕,同时镜头略靠近胶片
C.将幻灯机靠近屏幕,同时镜头略远离胶片
D.将幻灯机靠近屏幕,同时镜头略靠近胶片
3.二维码(如图)己经深度融入我们的生活,用手机扫描它可实现快速登录网页、快速付款。……,当手机扫描二维码时( )
A.手机的摄像头相当于凹透镜
B.二维码不是光源,所以经手机扫描后不能成像
C.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一倍焦距以内
D.二维码中黑色部分吸收光,白色部分反射光
4.将一凸透镜紧靠玩具鹦鹉(如图甲),然后将透镜逐渐远离鹦鹉,在此过程中通过凸透镜观察到玩具鹦鹉三个不同的像(如图乙),其中 是实像, 是虚像。三个像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均填序号)。
5.二维码在现代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能看见二维码是由于光在二维码图案上发生了 (选填“反射”或“折射“)。如图甲所示,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了一张照片,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要使屏幕上二维码的像变大,只需将二维码 (选填“靠近”或“远离“)手机摄像头。如图乙所示是时下流行用自拍杆拍照的情景,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使用乙自拍杆增大了 (选填“像距”或“物距”)。
6.如图所示,小孔和凸透镜都可以成像,两者成像过程及所成像性质有着许多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相同点有:两者都能成倒立 的实像,倒立 的实像,倒立 的实像,且烛焰与其 位于孔或凸透镜的两侧。
(2)不同点有:小孔成像是光 ;凸透镜成像是光的 ;小孔仅成实像;凸透镜能成 ,也能成 或不成像;小孔成像中,任何位置的像都是 的;凸透镜成像中,随着物体位置不同,清晰像的位置 。
7.五一期间小红随父亲到宜昌市磨基山公园游玩,小红父亲用照相机拍摄了夷陵长江大桥的清晰照片,小红发现相机中桥的像有点小,提议能否把桥的像拍得更大一些,她父亲便更换相机镜头后在原地又拍摄了一张夷陵长江大桥的清晰照片,如图所示。
(1)两次成像的大小不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2)用照相机拍照时,要想成的像更大,除了更换相机镜头外,还可以怎么做?请说出你的办法。
考点四:眼睛与眼镜
1.将万花筒的一端对着光亮的地方转动,从另一端能看到千变万化的对称图案,由此可以判断万花筒内放置的是( )
A.凸透镜 B.凹面镜 C.平面镜 D.凹透镜
2.如图所示,模拟近视眼、矫正视力的实验中,相当于晶状体的是( )
A.眼镜 B.光屏 C.凸透镜 D.烛焰
3.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远视眼,应配戴凹透镜矫正
B.甲是近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较弱
C.乙是远视眼,应配戴凸透镜矫正
D.乙是近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较弱
4.如图所示,物体反射的光线,通过有视力缺陷的眼球。成像到视网膜的 ,表明与正常人的眼球相比较,缺陷眼球的会聚能力 ,矫正此视力缺陷需要配戴 。
5.小明用薄膜充水后制成水透镜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用以比较正常眼、近视和远视眼的焦距大小。实验中测得图甲的焦距为10cm,再将甲分别挤压成图乙、图丙的形状,并分别量焦距。
(1)测得焦距小于10cm的是图 ,模拟近视眼的是图 (填“甲”“乙”或“丙”)。
(2)在同一位置,用甲、乙、丙透镜分别对着远处的某一物体,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其中像距较大的是图 (填“甲”“乙”或“丙”)。
(3)目前很多近视患者戴隐形眼镜来矫正视力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球运动,其中心厚度只有0.05mm,则此镜片的边缘厚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0.05mm。
考点五:显微镜与望远镜
1.关于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镜的焦距较短,相当于照相机
B.物镜的焦距较短,相当于放大镜
C.目镜的焦距较长,相当于照相机
D.目镜的焦距较长,相当于放大镜
2.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 (填“凸”或“凹”)透镜,其物镜成像原理与 相同。(填“照相机”“投影仪”)
3.同学们在观察细胞等非常小的物体时,往往就需要使用显微镜。来自被观察的物体的光经过物镜成一个 像,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普通的放大镜,把这个像再放大一次,这样我们就能看到很微小物体的一个更放大的 像。(填“实”或“虚”)
4.如图在“自制水滴显微镜”的实验中。
(1)应使红箭头、小水滴、凸透镜在同一竖直直线上,且始终保持凸透镜是水平的,眼睛离凸透镜不要太近。
(2)图中的水滴相当于凸透镜,透过它应该能看到一个 (选填“正立”或“倒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箭头,人眼通过显微镜观察红色箭头时看到的是 像(选填“实”或“虚”)。
(3)若要使看到的像更大,应该适当 (选填“増大”或“减小”)水滴与箭头的距离,并调整凸透镜的位置。
2020中考复习 物理章节基础演练——专题十:常见的光学仪器参考答案
考点一:透镜及其作用
1.将万花筒的一端对着光亮的地方转动,从另一端能看到千变万化的对称图案,由此可以判断万花筒内放置的是( )
A.凸透镜 B.凹面镜 C.平面镜 D.凹透镜
【答案】C。
【解析】万花筒是靠平面镜反射而成的,它是由三面平面镜组成一个三棱镜,再在一头放上一些各色玻璃碎片,将万花筒的一端对着光亮的地方转动,这些碎片经过三面平面镜的多次反射,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可知,平面镜中就会出现对称的图案,从而看到千变万化的图案。
2.在以下四种透镜中,能对光线起会聚作用的是 ,能对光线起发散作用的是 。
【答案】甲丙;乙丁。
【解析】如图,甲丙透镜中间比边缘厚是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乙丁透镜中间比边缘薄是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
3.如图,光线a经过一个透镜(虚线框内)折射后与主光轴交于Q点,其中O是透镜的光心。该透镜是 (选填“凸”或“凹”)透镜,焦距f OQ(选填“>”、“或“=”)。
【答案】凸;>。
【解析】
由图可知,a是射向透镜的光线,经透镜后折射光线靠拢主光轴,所以该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此透镜为凸透镜;
如图,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F,焦距f=OF,可见,f>OQ。
4.经凸透镜折射后,右侧的两条光线如图所示,请作出凸透镜左侧对应的两条光线。
【答案】解: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由此画出入射光线如图所示:
。
【解析】在作凸透镜的光路图时,先确定所给的光线的特点再根据透镜的光学特点来作图。
5.如图所示,善于观察的小红发现阳光直射时,刚浇过水的花叶上很容易出现“焦斑”;有阳光比没阳光时,花叶上的水珠消失的更快。请你解释:
(1)花叶上的水珠相当于什么透镜?花叶上出现“焦斑”是因为这种透镜对光起什么作用?
(2)为什么有阳光比没阳光时,花叶上的水珠消失的更快?
【答案】解:(1)花叶上的水珠中间厚,边缘薄,形成一个水凸透镜,在太阳光的照射下,由于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易引燃位于焦点处的花叶或花叶上出现“焦斑”;
(2)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温度、液体表面积和液体表面上方空气的流动速度有关,温度越高、表面积越大,液面上方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所以,水珠被阳光照射,水温度升高,加快水的蒸发,所以有阳光比没阳光时,花叶上的水珠消失的更快。
答:(1)花叶上的水珠相当于凸透镜,花叶上出现“焦斑”是因为这种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
(2)因为有阳光时温度高,蒸发快。
【解析】(1)透明的物体都可以制成凸透镜,尽管材料不同,但是对光线的作用和成像情况都是相同的。水珠是一个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2)加快液体蒸发的因素有三个:提高液体温度、增大液体的表面积、加快液体上方空气的流动。
考点二:焦距的测量
1.在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小明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下方,当纸上的光斑并非最小的时候,测得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0cm,则该凸透镜的焦距( )
A.一定大于10cm
B.一定小于10cm
C.一定等于10cm
D.可能大于10cm,也可能小于10cm
【答案】D。
【解析】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一点,这点为最小、最亮时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为该透镜的焦距,
测得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0cm,而这个非最小的光斑可能在焦点之前,也可能在焦点之后,故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大于10cm,也可能小于10cm。
2.如图所示,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该凸透镜的焦距为f,若f小于l,则凸透镜从此位置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会( )
A.一直变小 B.一直变大
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答案】B。
【解析】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若f小于l,则说明该光斑在焦点之后;
则凸透镜从此位置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会一直变大。
3.如图,正午时,太阳光直射在水平地面,取一圆形薄透镜正对阳光,在距透镜20cm的地面上得到一个光斑,其直径与透镜直径相等,透镜的焦距是( )
A.10cm B.20cm C.30cm D.40cm
【答案】A。
【解析】
在距透镜20cm的地面上得到一个直径与透镜直径一样大小的圆形光斑,这是太阳光经凸透镜折射后经过凸透镜的焦点继续向前传播形成的,且光斑位置到焦点的距离与凸透镜到焦点的位置相同,因此,透镜的焦距是此时总距离的一半,即×20cm=10cm,故A正确,BCD错误。
4.为测量某凸透镜焦距,小芳先在纸上画一个小于透镜大小的圆环,如图所示,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其下方距透镜8cm处的白纸上的光斑恰好与圆环重合,这个现象表明凸透镜对光有 作用;当将该透镜远离白纸垂直移动4cm时,此时白纸上的光斑再次与圆环重合,此过程中光斑的大小 (选填“先变小后变大”、或“先变大后变小”),通过计算可以得到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答案】会聚;先变小后变大;10。
【解析】小芳先在纸上画一个小于透镜大小的圆环,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其下方距透镜8cm处的白纸上的光斑恰好与圆环重合,这表明光会聚了,即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当将该透镜远离白纸垂直移动时,光斑会变小,直至成为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该光斑的位置即为焦点的位置;然后继续移动凸透镜,光斑会变大;由于透镜离白纸垂直移动4cm时,白纸上的光斑再次与圆环重合,这表明最小最亮的光斑在这4cm的中间,即2cm处,所以凸透镜的焦距为8cm+2cm=10cm。
5.物理实验室中一个凸透镜的焦距标记模糊不清了,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大致测出这个凸透镜的焦距。
(1)实验所用的器材;
(2)实验步骤。
【答案】(1)刻度尺、凸透镜、硬纸片;
(2)①让太阳光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向凸透镜,调整凸透镜的位置,直到在硬纸片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亮点,即为凸透镜的焦点;
②用刻度尺测出该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即为凸透镜的焦距。
【解析】(1)实验所用的器材:刻度尺、凸透镜、硬纸片。
(2)实验步骤:
①让太阳光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向凸透镜,调整凸透镜的位置,直到在硬纸片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亮点,即为凸透镜的焦点;
②用刻度尺测出该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即为凸透镜的焦距。
考点三:生活中的透镜
1.共享单车极大地便利了市民的出行,使用者用手机扫描二维码,获得验证后自动开锁即可使用,当手机扫描二维码时,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扫码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的二倍焦距以外
B.手机上的摄像头相当于凹透镜
C.车牌上的二维码是光源
D.二维码中黑色部分发生漫反射,白色部分发生镜面反射
【答案】A。
【解析】AB、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物体到摄像头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故A正确,B错误;
C、二维码本身不发光,不是光源,故C错误;
D、白色可以反射所有色光,是漫反射,黑色可以吸收所有色光,不反射光,故D错误。
2.如图所示的简易幻灯机,由灯泡、胶片、凸透镜组成,要使幻灯机屏幕上的清晰像更大一些,则应( )
A.将幻灯机远离屏幕,同时镜头略远离胶片
B.将幻灯机远离屏幕,同时镜头略靠近胶片
C.将幻灯机靠近屏幕,同时镜头略远离胶片
D.将幻灯机靠近屏幕,同时镜头略靠近胶片
【答案】B。
【解析】放映幻灯时,要想在屏幕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根据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可知,像变大,则像距变大,物距变小,所以应增大屏幕到镜头的距离(可将幻灯机远离屏幕),同时减小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镜头略靠近胶片),故B正确。
3.二维码(如图)己经深度融入我们的生活,用手机扫描它可实现快速登录网页、快速付款。……,当手机扫描二维码时( )
A.手机的摄像头相当于凹透镜
B.二维码不是光源,所以经手机扫描后不能成像
C.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一倍焦距以内
D.二维码中黑色部分吸收光,白色部分反射光
【答案】D。
【解析】
AC、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是利用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实像的规律制成的,因此,“扫入”二维码时镜头和二维码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故AC错误;
B、二维码本身不发光,不是光源,二维码可以反射光线,所以经手机扫描后可以成像,故B错误;
D、当扫描黑白相间的条纹时,黑色条纹吸收所有光线,即黑色条纹不反射色光,而白色条纹能够反射所有色光,故D正确;
4.将一凸透镜紧靠玩具鹦鹉(如图甲),然后将透镜逐渐远离鹦鹉,在此过程中通过凸透镜观察到玩具鹦鹉三个不同的像(如图乙),其中 是实像, 是虚像。三个像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均填序号)。
【答案】①②;③;③①②。
【解析】
玩具鹦鹉紧靠凸透镜时,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如图③;
将透镜逐渐远离鹦鹉,鹦鹉到凸透镜的距离为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如图①;
将透镜逐渐远离鹦鹉,鹦鹉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时,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如图②;
所以①②是实像,③是虚像;三个像出现的先后顺序为③①②。
5.二维码在现代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能看见二维码是由于光在二维码图案上发生了 (选填“反射”或“折射“)。如图甲所示,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了一张照片,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要使屏幕上二维码的像变大,只需将二维码 (选填“靠近”或“远离“)手机摄像头。如图乙所示是时下流行用自拍杆拍照的情景,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使用乙自拍杆增大了 (选填“像距”或“物距”)。
【答案】反射;靠近;物距。
【解析】
看见二维码是由于光在二维码图案上发生了反射,反射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手机的镜头为凸透镜,二维码反射的光经过摄像头后,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要使屏幕上二维码的像变大,需要减小物距,增大像距,即将二维码靠近手机摄像头。
用自拍杆拍照时,增大了人与镜头间的距离,增大了物距。
6.如图所示,小孔和凸透镜都可以成像,两者成像过程及所成像性质有着许多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相同点有:两者都能成倒立 的实像,倒立 的实像,倒立 的实像,且烛焰与其 位于孔或凸透镜的两侧。
(2)不同点有:小孔成像是光 ;凸透镜成像是光的 ;小孔仅成实像;凸透镜能成 ,也能成 或不成像;小孔成像中,任何位置的像都是 的;凸透镜成像中,随着物体位置不同,清晰像的位置 。
【答案】(1)缩小;放大;等大;像;(2)沿直线传播;折射;实像;虚像;清晰;不同。
【解析】
(1)相同点有:小孔和凸透镜都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还可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还能成倒立、等大的实像,且烛焰与其像位于孔或凸透镜的两侧;
(2)不同点有:小孔成像是由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实像;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成像属于光的折射;
小孔仅成实像;当物距大于焦距时,凸透镜能成实像,当物距小于焦距时能成虚像,当物距等于焦距时不成像;小孔成像中,任何位置的像都是清晰的;凸透镜成像中,随着物体位置不同,清晰像的位置不同。
7.五一期间小红随父亲到宜昌市磨基山公园游玩,小红父亲用照相机拍摄了夷陵长江大桥的清晰照片,小红发现相机中桥的像有点小,提议能否把桥的像拍得更大一些,她父亲便更换相机镜头后在原地又拍摄了一张夷陵长江大桥的清晰照片,如图所示。
(1)两次成像的大小不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2)用照相机拍照时,要想成的像更大,除了更换相机镜头外,还可以怎么做?请说出你的办法。
【答案】答:
(1)两次像的大小不同是由于更换镜头,镜头的焦距不同,成像的像距也就不同,像的大小不同。
(2)想成的像更大,应该增大像距,减小物距,即离桥更近一些,这样让物距减小,像距就会变大,像就更大。
【解析】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成的像也越小;物距越小,像距越大,成的像也越大。
考点四:眼睛与眼镜
1.将万花筒的一端对着光亮的地方转动,从另一端能看到千变万化的对称图案,由此可以判断万花筒内放置的是( )
A.凸透镜 B.凹面镜 C.平面镜 D.凹透镜
【答案】C。
【解析】万花筒是靠平面镜反射而成的,它是由三面平面镜组成一个三棱镜,再在一头放上一些各色玻璃碎片,将万花筒的一端对着光亮的地方转动,这些碎片经过三面平面镜的多次反射,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可知,平面镜中就会出现对称的图案,从而看到千变万化的图案。
2.如图所示,模拟近视眼、矫正视力的实验中,相当于晶状体的是( )
A.眼镜 B.光屏 C.凸透镜 D.烛焰
【答案】C。
【解析】人眼的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的实像;
3.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远视眼,应配戴凹透镜矫正
B.甲是近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较弱
C.乙是远视眼,应配戴凸透镜矫正
D.乙是近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较弱
【答案】C。
【解析】
甲图的入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是晶状体折光能力太强,所以甲图表示了近视眼的成像情况;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的会聚点后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以前发散一下,因此应配戴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
乙图的入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后方,是晶状体折光能力太弱,所以乙图表示了远视眼的成像情况;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的会聚点前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以前会聚一下,因此应配戴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来矫正。
综上所述,只有C说法是正确的。
4.如图所示,物体反射的光线,通过有视力缺陷的眼球。成像到视网膜的 ,表明与正常人的眼球相比较,缺陷眼球的会聚能力 ,矫正此视力缺陷需要配戴 。
【答案】后面;减弱;凸透镜。
【解析】由图可知,物体经晶状体后成像在视网膜后面,所以该眼睛是远视眼;与正常人的眼球相比较,缺陷眼球的会聚能力减弱;远视眼需要佩戴凸透镜将光线会聚一些,这样像可以成在视网膜上。
5.小明用薄膜充水后制成水透镜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用以比较正常眼、近视和远视眼的焦距大小。实验中测得图甲的焦距为10cm,再将甲分别挤压成图乙、图丙的形状,并分别量焦距。
(1)测得焦距小于10cm的是图 ,模拟近视眼的是图 (填“甲”“乙”或“丙”)。
(2)在同一位置,用甲、乙、丙透镜分别对着远处的某一物体,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其中像距较大的是图 (填“甲”“乙”或“丙”)。
(3)目前很多近视患者戴隐形眼镜来矫正视力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球运动,其中心厚度只有0.05mm,则此镜片的边缘厚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0.05mm。
【答案】(1)乙;乙;(2)丙;(3)大于。
【解析】(1)因凸透镜的凸度越大,焦距越小,所以实验中测得甲图焦距为10cm,再将甲分别挤压成乙图、丙图的形状,并分别测量焦距,由图可以看出,乙图的凸度比丙图大,则测得焦距小于10cm的是图乙;因为乙的焦距比丙的焦距小,所以会聚能力强,因此乙模拟的是近视眼;
(2)由图可知,甲、乙、丙透镜中焦距最大的是丙,用甲、乙、丙透镜分别对着远处的某一物体,相对而言,丙透镜的物距最小,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增大。可知其中像距较大的是丙图,
(3)近视眼患者戴的是凹透镜,凹透镜的四周的厚度要比中间的厚度厚,故这种超薄镜片的边缘厚度 大于0.05mm。此镜片对光有发散作用。
考点五:显微镜与望远镜
1.关于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镜的焦距较短,相当于照相机
B.物镜的焦距较短,相当于放大镜
C.目镜的焦距较长,相当于照相机
D.目镜的焦距较长,相当于放大镜
【答案】D。
【解析】显微镜的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距看起来很小,但处于物镜的1f和2f之间,说明物镜的焦距比较小,相当于投影仪;
成的倒立放大的实像通过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此时像处于目镜的焦点之内,则目镜的焦距比较大,故D正确。
2.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 (填“凸”或“凹”)透镜,其物镜成像原理与 相同。(填“照相机”“投影仪”)
【答案】凸;照相机。
【解析】
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望远镜观察物体时,物距大于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似,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与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似。
3.同学们在观察细胞等非常小的物体时,往往就需要使用显微镜。来自被观察的物体的光经过物镜成一个 像,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普通的放大镜,把这个像再放大一次,这样我们就能看到很微小物体的一个更放大的 像。(填“实”或“虚”)
【答案】实;虚。
【解析】
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即将载物台上的物体放在物镜的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其原理与投影仪相似;此时经过物镜所成的像恰好处于目镜的1倍焦距以内,故该像再经目镜成放大的虚像,故经过物镜和目镜的共同作用,从而可以看清微小的物体。
4.如图在“自制水滴显微镜”的实验中。
(1)应使红箭头、小水滴、凸透镜在同一竖直直线上,且始终保持凸透镜是水平的,眼睛离凸透镜不要太近。
(2)图中的水滴相当于凸透镜,透过它应该能看到一个 (选填“正立”或“倒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箭头,人眼通过显微镜观察红色箭头时看到的是 像(选填“实”或“虚”)。
(3)若要使看到的像更大,应该适当 (选填“増大”或“减小”)水滴与箭头的距离,并调整凸透镜的位置。
【答案】(2)倒立;放大;虚;(3)减小。
【解析】(2)由图可知,凸透镜在上面,应该是目镜;水滴靠近物体,应该是物镜,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凸透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成的是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人眼通过显微镜看到的红色箭头是虚像;
(3)若要使看到的像更大,则像距变大,物距减小,应该适当减小水滴与箭头的距离,并调整凸透镜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