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八年级下册12.1 杠杆综合训练题
展开1.使用杠杆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下列杠杆的使用能够省距离的是
开瓶器A
镊子
B
自行车手闸
D
钳子
C
2.如图,手持10kg物体保持平衡,此时肱二头肌收缩对桡骨所施加力的大小一定
A.大于98 N B.小于98 N C.等于98 N D.等于10 kg
3.身高相同的兄弟二人同用一根重力不计的均匀扁担抬起一个900N的重物。已知扁担长为1.8m,重物悬挂点与哥哥的肩之间的距离OA=0.8m,如图所示。则
A.以哥哥的肩A为支点,可计算出弟弟承担的压力为400N
B.以O为支点,可计算出兄弟二人承担的压力之比为4∶9
C.以O为支点,可计算出兄弟二人承担的压力之比为9∶5
D.以弟弟的肩B为支点,可计算出哥哥承担的压力为600N
4.张强要抬起一根粗细均匀,重为800N的树干的一端,另一端不离地,他至少用力( )
A.800N B.600N C.400N D .200N
5.为了消防安全,楼房每层必须配备灭火器.下列关于图示灭火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力压下手柄过程中,手柄相当于一个省力杠杆]
B.用力压下手柄过程中,手柄相当于一个费力杠杆
C.干粉能喷出是因为灭火器内的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
D.干粉能喷出是因为灭火器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
6.关于杠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省力的杠杆一定省距离
B.不省力的杠杆一定费力
C.平衡的杠杆给它一个作用力,杠杆平衡一定破坏
D.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由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而决定的。
7.如图是一种切甘蔗用的铡刀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刀刃很薄可以增大压力
B.铡刀实质上是一种费力杠杆
C.甘蔗放在a点比b点更易被切断
D.手沿F1方向用力比沿F2方向更省力
8.如图所示,在均匀杠杆的A处挂3个钩码,B处挂2个钩码,杠杆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已知每个钩码的质量均50g,若在A,B两处各加1个钩码,那么杠杆( )
A.右边向下倾斜
B.左边向下倾斜
C.仍保持水平位置平衡
D.无法确定杠杆是否平衡
9.如图所示的杠杆正处于水平平衡,若在标杆两边的钩码下再一个钩码(钩码的质量都相同),杠杆将( )
A、还继续处于水平平衡 B、右端上升,左端下降
C、右端下降,左端上升 D、无法确定杠杆的运动状态
10.搬运砖头的独轮车的有关尺寸如图所示,车箱和砖头总重G=1000N。
推车时,人手向上的力F=____N,使用它可以____(选填“省力”或“省距离”)。
G
F
0.7mm
0.3m
11.在图中杠杆上的A点挂四个重均为1N的钩码,用调好的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上的B点,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所示,测力计的示数是___N;如果将测力计沿图中虚线方向拉,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测力计的示数将___(“变大”、“不变”或“变小”).
O
B
A
12.如图所示,OB是以O点为支点的杠杆,F是作用在杠杆B端的力。图中线段AB与力F的作用线在一条直线上,且OA⊥AB、AC⊥OB。线段_____表示力F的力臂。(选填“OA”或“AC”)
O
C
A
F
B
13.如图所示,一位母亲推着婴儿车行走,当前轮遇到障碍物时,母亲向下按扶把,若把婴儿车视为杠杆,这时杠杆的支点是 ;当后轮遇到障碍物时,母亲向上抬起扶把,这时婴儿车可视为 杠杆(填“省力”或“费力”).
14.如图 中一辆装满货物的手推车。当前轮遇到障碍物A时,售货员向下压扶手,这时手推车可看作杠杆,支点是 点是 点(填字母);当后轮遇到障碍物时,售货员向上提扶手,这时支点是 ,与前轮遇到障碍物时相比,此时较 力。(选填“省”或“费”)
15.小华通过实验探究杠杆平衡时动力和动力臂的关系。实验过程中,保持阻力、阻力臂不变,在杠杆水平平衡时,测出每一组动力臂L1和动力F1的数据,并利用实验数据绘制了F1与L1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请根据图像推算,当L1为0.1m时,F1为___N。
F1/N
0
1
2
3
4
5
0.2
0.4
0.6
L1/m
6
16.如图是手臂的简化图,手托住重物时,肌肉对前臂的拉力沿图中ab线.
(1)在图中画出重物对手的压力
(2)画出肌肉对前臂的拉力方向
(3)画出拉力的力臂
(4)根据公式____________判断肌肉对前臂的拉力______重物对手的压力(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重物
a
b
支点
肌肉
前臂
17.如图是用木棒撬石块的示意图,请在图中用小黑点标出支点,用符号O表示,并画出动力F的力臂.
F
18.如图所示为一个电热水壶的简易图,当力F作用在壶盖上时,可将壶盖打开。请在图中画出F的力臂L。
19.小明和小红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在杠杆支点的两边分别挂上钩码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如图甲,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甲 乙
O
B
O
A
(2)小明在实验中记录了三次实验数据如下表:
由实验数据可得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__________。
(3)小红调节好杠杆平衡后,在杠杆两端挂上钩码,杠杆的状态如图乙所示,为此,小红又调节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重新回到水平平衡位置,然后正确记录下钩码重、动力臂OA和阻力臂OB的值,分析实验数据后发现得不到教材中的“杠杆平衡条件”,小红的哪一步操作导致了实验结果与教材中的结论不一致?答:__________。
20. 如图所示,质量为70kg,边长为20cm的正方体物块A置于水平地面上,通过绳系于轻质杠杆BOC的B端,杠杆可绕O点转动,且BC=3BO。在C端用F=150N的力竖直向下拉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且绳被拉直:(绳重不计,g取10N/kg)求:
(1)物体A的重力G;
(2)绳对杠杆B端的拉力F拉;
(3)此时物体A对地面的压强p。
答案
1.使用杠杆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下列杠杆的使用能够省距离的是
开瓶器A
镊子
B
自行车手闸
D
钳子
C
1.B
2.如图,手持10kg物体保持平衡,此时肱二头肌收缩对桡骨所施加力的大小一定
A.大于98 N B.小于98 N C.等于98 N D.等于10 kg
2.A
3.身高相同的兄弟二人同用一根重力不计的均匀扁担抬起一个900N的重物。已知扁担长为1.8m,重物悬挂点与哥哥的肩之间的距离OA=0.8m,如图所示。则
A.以哥哥的肩A为支点,可计算出弟弟承担的压力为400N
B.以O为支点,可计算出兄弟二人承担的压力之比为4∶9
C.以O为支点,可计算出兄弟二人承担的压力之比为9∶5
D.以弟弟的肩B为支点,可计算出哥哥承担的压力为600N
3.A
4.张强要抬起一根粗细均匀,重为800N的树干的一端,另一端不离地,他至少用力( )
A.800N B.600N C.400N D .200N
4.C
5.为了消防安全,楼房每层必须配备灭火器.下列关于图示灭火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力压下手柄过程中,手柄相当于一个省力杠杆]
B.用力压下手柄过程中,手柄相当于一个费力杠杆
C.干粉能喷出是因为灭火器内的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
D.干粉能喷出是因为灭火器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
5. A
6.关于杠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省力的杠杆一定省距离
B.不省力的杠杆一定费力
C.平衡的杠杆给它一个作用力,杠杆平衡一定破坏
D.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由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而决定的。
6.D
7.如图是一种切甘蔗用的铡刀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刀刃很薄可以增大压力
B.铡刀实质上是一种费力杠杆
C.甘蔗放在a点比b点更易被切断
D.手沿F1方向用力比沿F2方向更省力
7.C
8.如图所示,在均匀杠杆的A处挂3个钩码,B处挂2个钩码,杠杆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已知每个钩码的质量均50g,若在A,B两处各加1个钩码,那么杠杆( )
A.右边向下倾斜
B.左边向下倾斜
C.仍保持水平位置平衡
D.无法确定杠杆是否平衡
8. A
9.如图所示的杠杆正处于水平平衡,若在标杆两边的钩码下再一个钩码(钩码的质量都相同),杠杆将( )
A、还继续处于水平平衡 B、右端上升,左端下降
C、右端下降,左端上升 D、无法确定杠杆的运动状态
9.. C
10.搬运砖头的独轮车的有关尺寸如图所示,车箱和砖头总重G=1000N。
推车时,人手向上的力F=____N,使用它可以____(选填“省力”或“省距离”)。
G
F
0.7mm
0.3m
10.300 省力
11.在图中杠杆上的A点挂四个重均为1N的钩码,用调好的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上的B点,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所示,测力计的示数是___N;如果将测力计沿图中虚线方向拉,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测力计的示数将___(“变大”、“不变”或“变小”).
O
B
A
11.2 变大
12.如图所示,OB是以O点为支点的杠杆,F是作用在杠杆B端的力。图中线段AB与力F的作用线在一条直线上,且OA⊥AB、AC⊥OB。线段_____表示力F的力臂。(选填“OA”或“AC”)
O
C
A
F
B
12.OA
13.如图所示,一位母亲推着婴儿车行走,当前轮遇到障碍物时,母亲向下按扶把,若把婴儿车视为杠杆,这时杠杆的支点是 ;当后轮遇到障碍物时,母亲向上抬起扶把,这时婴儿车可视为 杠杆(填“省力”或“费力”).
13.后轮;省力.
14.如图 中一辆装满货物的手推车。当前轮遇到障碍物A时,售货员向下压扶手,这时手推车可看作杠杆,支点是 点是 点(填字母);当后轮遇到障碍物时,售货员向上提扶手,这时支点是 ,与前轮遇到障碍物时相比,此时较 力。(选填“省”或“费”)
14.C B 费
15.小华通过实验探究杠杆平衡时动力和动力臂的关系。实验过程中,保持阻力、阻力臂不变,在杠杆水平平衡时,测出每一组动力臂L1和动力F1的数据,并利用实验数据绘制了F1与L1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请根据图像推算,当L1为0.1m时,F1为___N。
F1/N
0
1
2
3
4
5
0.2
0.4
0.6
L1/m
6
15. 6
16.如图是手臂的简化图,手托住重物时,肌肉对前臂的拉力沿图中ab线.
(1)在图中画出重物对手的压力
(2)画出肌肉对前臂的拉力方向
(3)画出拉力的力臂
(4)根据公式____________判断肌肉对前臂的拉力______重物对手的压力(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重物
a
b
支点
肌肉
前臂
F压
b
支点
肌肉
前臂
a
F拉
L
16(4)F1l1=F2l2 大于
17.如图是用木棒撬石块的示意图,请在图中用小黑点标出支点,用符号O表示,并画出动力F的力臂.
F
17
l
O
F
18.如图所示为一个电热水壶的简易图,当力F作用在壶盖上时,可将壶盖打开。请在图中画出F的力臂L。
18.
19.小明和小红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在杠杆支点的两边分别挂上钩码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如图甲,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甲 乙
O
B
O
A
(2)小明在实验中记录了三次实验数据如下表:
由实验数据可得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__________。
(3)小红调节好杠杆平衡后,在杠杆两端挂上钩码,杠杆的状态如图乙所示,为此,小红又调节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重新回到水平平衡位置,然后正确记录下钩码重、动力臂OA和阻力臂OB的值,分析实验数据后发现得不到教材中的“杠杆平衡条件”,小红的哪一步操作导致了实验结果与教材中的结论不一致?答:__________。
19右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在杠杆两端挂上钩码后,不应调节平衡螺母,应通过加减钩码或改变钩码悬挂的位置使杠杆重新平衡。
20. 如图所示,质量为70kg,边长为20cm的正方体物块A置于水平地面上,通过绳系于轻质杠杆BOC的B端,杠杆可绕O点转动,且BC=3BO。在C端用F=150N的力竖直向下拉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且绳被拉直:(绳重不计,g取10N/kg)求:
(1)物体A的重力G;
(2)绳对杠杆B端的拉力F拉;
(3)此时物体A对地面的压强p。
20.(1)700N(2)300N(3)10000Pa
实验数据
次数
动力
F1/N
动力臂
L1/cm
阻力
F2/N
阻力臂
L2/cm
1
1.0
10
0.5
20
2
2.0
10
1.0
20
3
2.0
20
4.0
10
实验数据
次数
动力
F1/N
动力臂
L1/cm
阻力
F2/N
阻力臂
L2/cm
1
1.0
10
0.5
20
2
2.0
10
1.0
20
3
2.0
20
4.0
10
初中物理12.1 杠杆精练: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12.1 杠杆精练,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2.1 杠杆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2.1 杠杆课时训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人教版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12.1 杠杆优秀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12.1 杠杆优秀巩固练习,共3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杠杆 课时专训,2m,AB长0,2J;2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