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教案及反思,共3页。
定,连皇帝也不能改变。 师:可见,在清朝建立之初,皇帝的权力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试想一下,如果你是当时的皇帝,面对这种政治形势,内心是何感受? 生:恐惧/愤怒/不满等。 追问:那面对这种情况,你接下来会怎么做? 生:削弱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 师:那后来的清朝皇帝是具体如何一步步削弱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的呢?首先,我们来看康熙皇帝是如何做的。请同学们从课本找一下康熙皇帝具体采取了什么措施。 生:设置了南书房。 师:南书房是个什么样的机构呢?我们先请一位同学来给大家读一下这则材料。 展示材料: 康熙十六年(1677年),康熙与翰林院学士们研讨学问,吟诗作画,在乾清宫西南角特辟房舍以聚,名南书房。入值者主要是陪康熙写诗作文,赏析书画,有时也帮皇帝起草诏书。由于能入南书房者都是皇帝宠信之人,因此它是一个由皇帝严密控制的机构,后来经常出旨行令,地位日重。 设问:根据材料指出,入南书房供职的都是什么人? 生:能入南书房者都是皇帝宠信之人。 师:南书房的职责发生了什么变化?(提醒学生回答变化类的题,由什么到什么这是变化。同学们可以结合材料的三句话,首先概括一下每句话反映的南书房的职责是什么,然后再比较有何变化。) 生:由研讨学问,吟诗作画到有时也帮皇帝起草诏书再到后来经常出旨行令。 追问:那谁来根据南书房人员构成和职责变化,来谈谈南书房是怎样削弱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的? 生:从人员构成来说,这些人都是皇帝的亲信,直接听命于皇帝。从职责来说,皇帝可以直接通过南书房下达诏令,这就绕开了议政王大臣会议。 师总结:南书房的设置就相当于皇帝在议政王大臣会议之外又重建了一个直接听命于他的权力机构,皇帝可以直接通过南书房下达诏令,从而使皇权得到加强。但是,大家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这个时期,议政王大臣会议虽然不像清初时权力那样大,但是仍有一定影响力。比如,一些国家的重大案件以及军务等,都有议政权力。 过渡:那后来是谁彻底解决了 “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过大”这一问题呢?下面让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了解一下。 请同学们带着以下几个问题来看视频: 1、是谁彻底解决了“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过大”这一问题? 2、他是通过设置什么机构解决的?这一机构设立的最初目的。 3、概括这个机构的特点 播放视频 师:好,视频看完了。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回顾一下视频内容,然后交流一下这三个问题。每组的二号同学做好记录。一会儿找一代表来代表小组发言。 哪个小组先来回答第一个问题? 某一小组代表:雍正。 第二个问题:他是通过设置什么机构解决的?这一机构设立的最初目的。 生:设置军机处。最初的目的是为了镇压蒙古噶尔丹的叛乱。 师:通过18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蒙古噶尔丹是在西北叛乱。所以用咱们书上的话来说,是为了处理西北军务。
第三个问题:概括这个机构的特点。 生:特点是保密,办事效率高。 师引导其说出其依据。 师总结:根据视频我们得出军机处的两个特点:保密性强,办事效率高。那除了视频中反映出来的,军机处还有何特点。请同学们看P100第一个相关史事来概括一下。 生:陈设简单,人员精干。 师:一个字“简”,不仅体现在陈设的简单上,重点是体现在人员构成的简单。用书上的话来说,叫“人员精干,有官而无吏”。老师给大家解释一下“有官而无吏”。在今天我们经常把官吏放在一起说,而在古代“官”和“吏”是分开的。举个例子,比如巡抚、县令这叫“官”,而衙门里的衙役、师爷,即具体为巡抚、县令跑腿办事的叫“吏”。那在军机处这个机构中, “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师:担任军机大臣的都是皇帝的亲信,朝廷的重臣,所以叫“有官而无吏” 。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生:为了保密。 师:正是因为军机处的这些特点,所以使军机处就由最初一个专门为处理军务而设的临时性机构变成了一个承旨即接受圣旨,出政即下达政令。接受圣旨、下达政令,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那军机大臣在传达旨意时能不能把自己的意见夹杂进去呢? 生:不能。 让我们用史实来说话,引导学生看P100材料研读: 清代史学家赵翼在《檐曝杂记》卷一《军机处》中说:“(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设问:那军机处的设置,又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呢? 生:一切都是皇帝一个人说了算,使全国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皇帝一人之手,进一步加强了皇帝的权力。 师:就这样军机处将皇权推向了顶峰。这时的议政王大臣会议虽然仍继续存在,但所议之政仅限于皇帝出巡、少数民族事务等,无关乎军国大事,实际上已名存实亡。到乾隆时被撤销。 过渡:清朝除了在政治方面采取措施来加强君主权力之外,还非常注重从思想方面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其中最典型的做法便是实行文字狱。 那什么是文字狱呢?让我们通过几个典型的诗句诗来了解一下。 (1)我们先齐读一下这句诗。“明朝期振翮,一举去清都(神话中天帝居住的宫阙)”。这句诗出自清代一位书生俆世夔之手,传说俆世夔幼负才名,自认为是状元的料,后来屡次科举不利,便写下这样一句诗。“明朝”即明天,期待,展翅高飞。一下子飞到天庭,即一举考中进士,金榜题名。 (2)我们欣赏的第二句诗创作于这么一个场景。清朝时,一对故友重逢,对月畅饮之后,即将分别,恰逢月朗风清,被送者万分感谢,便对送行者吟了一句:“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这句话又是什么意思呢?明月对我有情,还回头看看我,清风对我无意所以也不挽留我。 (3)我们来看最后一句诗:我们先齐读一下来感受一下。这首诗出自当时一个秀才方同泰他的五世祖方芬的一本诗集里。老师给大家翻译一下。芦苇欲白,芦苇尖上是晶莹的露珠,梦里听着哀鸿的叫声,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师:同学们,这些诗句美不美? 生:美。 师:然而这样美的诗句却被当时的统治者认为大逆不道,并给予他的作者及相关人员非常严厉的处罚。
(1)明朝期振翮,一举去清都。 ——徐树夔 开棺戮尸,枭首示众,将其子孙及校编者处斩 (2)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徐俊 满门抄斩 (3)蒹葭欲白露华清,梦里哀鸿听转明。——方芬 刨坟戮尸,祸及子孙 师:为什么写了这样的诗句,就会有如此悲惨的下场呢?谁来结合其中一个诗句来谈谈你的看法。 生:结合第二句诗来分析。统治者认为诗人说明朝的月有情,清朝的风没有情意。认为他要反清复明。 师:同学们分析的非常透彻。按照这一思路,我们大家一块观察一下,这三句有什么共同点?统治者把这两个字理解成什么了? 生:都有“明”和“清”。 “明”指明朝,“清”指“清朝”。 师:清风明月本是古诗中常有的意象,而统治者却在这断章取义、歪曲解释。认为这些知识分子对清朝统治的不满,怀念明朝,并且认定他们要反清复明。事实上,他们在著作中并没有鼓动谋反的具体言论,也没有参与谋反的实际行动。那我们大家都知道,清朝统治者,康、雍、乾三位帝王,是中国古代非常杰出的帝王。他们的文学造诣也是非常高的,仅乾隆从7岁写诗写到88岁,一共写了43000首诗。他们不可能看不懂诗句的意思。那他们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呢? 生:为了加强对人们思想上的控制。 师:即不允许人们说一句对统治者不利的话。那他们这么做的最根本目的是为了什么? 生:巩固统治。 师:为了维护其极权统治,文字狱在清朝实行了百余年,并且愈演愈烈。仅顺治帝时兴文字狱7次,康熙帝时兴文字狱12次,雍正帝时兴文字狱17次,乾隆帝时兴文字狱130次„„ 那愈演愈烈的文字狱给社会造成了什么危害呢? 让我们通过后来清代思想家龚自珍中的诗句来分析一下: 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 ——清代思想家龚自珍《咏史》 师:这句话是说在清代有这么一种现象,当时人们出来聚会,避席即中途就离席了,因为害怕在聚会中听到任何有关文字狱的消息和评论,更害怕因自己出言不慎被卷入其中。当时知识分子呢,写书不再是为了学术,为了追求真理而是仅仅为了“稻粱谋”仅仅为了能够填饱肚子、养家糊口。 师:请同学们结合材料,谈谈文字狱有何危害? 生: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造成社会恐怖。 师指导学生在书本上整理出“文字狱危害”这道题: ① 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 ② 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过渡:清代除了实行文字狱之外。还实行了哪些文化专制的措施呢? 请同学们阅读P101第一段,归纳一下。 生:①大力提倡尊孔读经;②下令将对清朝统治不利的书籍销毁。 师:之前的王朝是不是也采取过类似的措施啊?所以我们如果往前推的话,不难发现,在中国古代王朝,对人们思想的控制从未中断过,只是到清朝走向了极端。 三、总结 以上就是我们本节课的全部内容。同学们,通过本节课,我们明白了清朝是如何将皇权推向顶峰的。主要是通过两方面的措施,政治方面和思想方面。通过政治方面的一系列措施,
逐步削弱了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尤其是军机处设置之后,全国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皇帝一人之手。而在思想方面愈演愈烈的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使人民不敢说一句对统治不利的话。因此说,清朝将中国古代的君主专制强化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即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这样一种空前强化的君主专制又会给清王朝带来什么影响呢?待我们学完下节课全部内容之后,再做评判! 板书 设计 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 决定一切军国大事 皇权受限 康熙:设南书房 皇权扩大 仍有一些权力 雍正:设军机处 名存实亡 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政治 思想 皇权顶峰
复制
文字已复制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教学设计及反思,文件包含教案--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教学设计doc、教案表格版--初一历史统编版-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1教案docx、教案--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docx、教案--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doc、教案--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DOCX、学习任务单--初一历史统编版-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3学习任务单docx等6份教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教案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历史第二册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教学设计,共4页。
这是一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君主专制·空前绝后,思想专制·万马齐喑,盛世危机·逆流而行,以史推今·不进则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