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课课练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559071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课课练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559071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课课练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559071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复习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复习练习题,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古诗三首,这首诗第二句的意思是,这首诗中写诗人的想象的是第句,从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之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单元
1.古诗三首
一、看拼音写词语。
yuān yánɡ lú yá xiǎ xī méi zi jiǎn shǎ
二、比一比,再组词。
桃( ) 蒌( ) 芦( )
逃( ) 楼( ) 户( )
三.照例子写出下面的字的结构方式。
例:融(左右)=(鬲)+(虫)
崇( )=( )+( ) 鸳( )=( )+( )
鸯( )=( )+( ) 溪( )=( )+( )
减( )=( )+( )
四、写出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1.迟日江山丽
迟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泥融飞燕子
泥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溪泛尽却山行
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正是河豚欲上时
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内阅读
(一)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诗歌写的是惠崇的一幅描绘_________的画,画面景物有动有静,静的景物有______ __,动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诗人从这些景物感受到_____________到来了。
2.这首诗第二句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中写诗人的想象的是第( )句。
4.从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 )之情。
(二)《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5.画面景物有动有静,静态的景物有( )、( )、( )和( ) ,动态的景物有( )和( )。
6.“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两句中“燕子”和“鸳鸯”各在做什么?
7.本诗反映出诗人当时怎么样的心情?
六、类文阅读
小 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1.选出下列词语在古诗中的意思。
惜:( )A.可惜 B.珍惜 C.爱惜 D.痛惜
尖尖角:( )
A.蜻蜓尖尖的尾巴 B.还没有展开的嫩荷的尖端 C.尖尖的树枝 D.尖尖的莲蓬
2.诗中描写到了哪些景物?在后面的括号里画“√”;没有描写到哪些景物?在后面的括号里画“×”。
泉水( ) 柳枝( ) 树荫( ) 荷叶( )
荷花( ) 蝴蝶( ) 蜻蜓( )
3.这首诗清新自然,写的景物虽不多,却勾画了一幅生动的小池风景图。你读出了怎样的感受?或者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绝 句
[宋]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
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4.写出诗中下列字的读音。
系( ) 藜( ) 沾( )
5.试着用现代文写出后两句诗描写的景色。
6.从前两句诗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是描写了作者( )时的所见所闻。
A.春日赏花 B.夏日淋雨 C.春日远足 D.夏日游园
7.从诗人的描述中,我们领略到了一个( )的春天(双选)。
A.草长莺飞 B.生机勃勃 C.色彩缤纷 D.花红柳绿
答案:
一、鸳鸯 芦芽 小溪 梅子 减少
二、略
三、略
四、春天白天渐长,所以说“迟日”。
这里指泥土湿润。
再,又。
五、课内阅读 略
六、类文阅读
1. C B
2. 画“√”:泉水、树荫、荷叶、蜻蜓 画“×”:柳枝、荷花、蝴蝶
3.例:我体会到了诗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感情。
4.jì lí zhān
5.春日时雨时晴,杏花开时,小雨落在身上,衣服欲湿未湿,杨柳风最柔,吹到脸上也不觉得冷。
6.C
7.B C
2.燕子
一、看拼音写词语。
chuī fú jù lǒnɡ xíng chéng héng lüè juàn le ǒu ěr
二、比一比,再组词。
佛( ) 拢( ) 尔( ) 卷( ) 副( )
拂( ) 笼( ) 而( ) 倦( ) 幅( )
三、照样子填空。
例:(乌黑)的羽毛
( )的翅膀 ( ) 的图画 ( )的湖面 ( )的尾巴
( )的细雨 ( )的天空 ( )的春天 ( )的电线
四、我会填
“偶”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用部首
查字法先查( )部,再查( )画。课文中“偶尔”的近义词是( )。
五、按要求改写句子。
1、飞倦了的燕子落在电线上。(不改变句意,将句子换个说法)
2、燕子飞回来的。(把句子写具体)
六、课内阅读
一( )乌黑的羽毛,一( )剪刀似的尾巴,一( )轻快有力的翅膀,凑成了那样活泼可爱的小燕子。
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千万条的柔柳,红的黄的白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这时候,那些小燕子,那么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也由南方飞来,加入了这个光彩夺目的图画中,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生趣。
1.在( )填入恰当的量词
2.第二自然段中描写的景物有 、 、 、
、 、 。其中 这个成语写出了春天的特点。
3、文中画“ ”的句子把 、 、 当做人来写,显得多么生动、从中我们体会到这是 的春天
4、第二自然段中的“斜”字写出了燕子 的特点,不但写出了燕子飞行 ,而且写出燕子飞行的 姿态。
5、仿写
(1)活泼机灵的小燕子有一个剪刀似的尾巴。
的小猫有 。
(2)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
的天, 的云, 的空气,都像 似的,组成了这个 的夏日。
七、类文阅读
识 鸟
我住在山里,清早,将醒未醒的薄冥间,窗外林间的鸟语渐次进入我的意识。凭着它们各不相同的叫声,我识得了不同的鸟,有一只鸟居然会这样叫:“滴地滴地嘟,滴地滴地嘟……”五字一拍,音韵奇特,既高深又单纯,一只聪明欢快的鸟。我惊讶地怔住细听,它却戛然而止。
鸟的音符只有不多的几种——滴、嘟、咯、咕、叽、喳、啁、啾,拼起音来,却婉转曲折,变幻多姿,极是含情达意。情侣的喃喃,夫妻的依依,母子的切切,至伙伴的交谈,合众讨论,都有足够的语言。鸟之语,是它们那小脑袋里流泻的灵光。
谁知道鸟儿有多聪明?它斜掠过你的头顶,短暂驻足于你的窗前,对你的生活它心明眼亮。《聊斋》上说,有县官召懂鸟语的道士来解说,道士解道:“蜡烛一百八,银珠一千八。”县官脸红,这正是他受贿的数目。道士接着翻译:“丢官而去,丢官而去!”县官大怒,将道士逐出,不久果丢官而去。
人说鸟,鸟也正在说人呢。
冯骥才有幅画,是浅灰的深冬,疏密有致的枯枝交错,枝间聚着数只鸟,都是背影,垂颈萧瑟,不知望向何处。题为《春天还遥远》,妙极。
要极有爱心的人才画得出来吧。
1.作者“识鸟”,识的是鸟的 。
2.“我惊讶地怔住细听”,“我”为何惊讶?在短文中用“ ”画出原因。
3.文中引用《聊斋》中的故事作用是( )。
A.说明鸟有独特的语言 B.说明鸟非常聪明 C.说明鸟对你的生活心明眼亮
4.文中的“妙极”是由于什么?
答案
基础知识
吹拂 聚拢 形成 横掠 倦了 偶尔
略
略
O ǒu 亻 9 有时
略
阅读感悟
课内阅读略
类文阅读
1.声音
2.画出:有一只鸟居然会这样叫:“滴地滴地嘟,滴地滴地嘟……”五字一拍,音韵奇特,既高深又单纯
3.C
4.画中的几只鸟在冬天畏缩不前,看不到希望,找不着目标,故而题为《春天还遥远》很恰当。
3.荷花
一、看拼音写汉字
huā bàn lián peng pò liè zīshì bǎ zhànɡ fǎng fú
二、用“√”给画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挨挨挤挤(āi ái) 花骨朵儿(gū gǔ) 一幅(fú fǔ)
露出(lòu lù) 规矩(jù ju) 莲蓬(peng pēng)
三、写出下列画线词的近义词。
1.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 )
2.我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 )
四、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大圆盘 ( )的姿势 ( )的花瓣
( )的公园 ( )的小莲蓬 ( )的荷花
五、按要求写句子。
1.叶圣陶先生被这一池的荷花陶醉了。(改成“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圆圆的荷叶挨挨挤挤的。(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不会忘记自己是在看荷花。(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判断,在是比喻句的句子后面画“✔”,不是的画 “✖”。
1.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
2.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 )
3.二月春风似剪刀。( )
4.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 )
七、课内阅读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过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风过了,我停止了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理解词语。
挨挨挤挤:
2、第一自然段中第( )句描写荷叶。这句话中,写荷叶颜色的词语是( ),写荷叶形态的词语是( ),写荷叶多而密的词语是( )。作者细致观察了( )种白荷花开放的姿势。
3、照样子写一写:
挨挨挤挤
4.用“有的……有的……有的……”说一句话。
5、读句子,选择理解正确的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1)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
A.能把这一池荷花画下来的画家可真了不起。
B.这“一大幅活的画”是大自然的杰作,大自然才是了不起的画家。
(2)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 )
A.“我”穿着白衣裳,变成了一朵荷花,站在阳光里。
B.看着这一池美丽的荷花,“我”陶醉了,觉得自己也变成了一朵荷花和大自然融为一体,进入到美妙的荷花世界中去了。
八、类文阅读
牵 牛 花(片段)
叶圣陶
手种牵牛花,接连有三四年了。种在十来个瓦盆里,无从取得新的泥来加入,便从城隍庙的花店里买了一包过磷酸骨粉,搀和在每一盆泥里,这算代替了新泥。
瓦盆排列在墙脚,从墙头垂下十条麻线,每两条距离七八寸,让牵牛的藤蔓缠绕上去。这是今年的新计划,往年是把瓦盆摆在三尺光景高的木架子上的。这样,藤蔓很容易爬到了墙头;随后长出来的互相纠缠着,因自身的重量倒垂下来,但末梢的嫩条便又蛇头一般仰起,向上伸,与别组的嫩条纠缠,待不胜重量时重演那老把戏;因此墙头往往堆积着繁密的叶和花,与墙腰的部分不相称。今年从墙脚爬起,沿墙多了三尺光景的路程,或者会好一点儿。
但兴趣并不专在看花,种了这小东西,庭中就成为系人心情的所在,早上才起,工毕回来,不觉总要在那里小立一会儿。那藤蔓缠着麻线卷上去,嫩绿的头看似静止的,并不动弹;实际却无时不回旋向上,在先朝这边,停一歇再看,它便朝那边了。有时认着墙上斑痕想,明天未必便爬到那里吧;但出乎意外,明晨竟爬到了斑痕之上;好努力的一夜工夫!
即使没有花,兴趣未尝短少;何况他日花开,将比往年盛大呢。
1.联系上下文写出加点词语的意思。
不胜:
未尝:
2.“老把戏”指的是什么?用“ ”在短文中画出来。
3.你从( )这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对牵牛花非常爱惜(多选)。
A.生长迅速,内心惊喜 B.寻找新泥,悉心照料
C.制作架子,期待开花 D.每日观赏,寄托心情
4.为什么作者说“即使没有花,兴趣未尝短少”?作者从哪里得到了兴趣?
紫 罗 兰
我赞美紫罗兰。
紫罗兰的叶子真奇怪,别的植物颜色是绿的,它却偏偏是紫色的,而且颜色是那样深,那样浓,好像有谁刚在那叶子上染上紫色,马上就要滴下来似的。紫罗兰的叶子狭长,跟竹叶的形状差不多。盘曲的茎枝毫无拘束地伸向四周,初生的芽儿茁壮向上。
紫罗兰的花是淡红色的。它好像是嵌在精致的紫色小船里的红玉石。紫罗兰的花十分小,有三片柔柔的花瓣,花瓣中间有几根黄色花蕊,就像戴着一顶顶金黄色的小帽儿,又像展翅欲飞的金蝴蝶。它们有的高,有的矮,有的弯,有的直。看上去,那几个花蕊好像正围着一个圆圈游戏,玩得多开心!要是你去闻,鼻子还未凑近,一股淡淡的香味早钻进了鼻孔。雨洒在叶面上,结成了一个个晶莹的小水珠儿,春风拂过,不时机灵地钻进泥土里。
紫罗兰的生命力很强。有一次,我一不小心,把一枝紫罗兰折断了。正在我不知所措时,阿姨告诉我,可以把断枝再插上,它又能生根了。果然,不几天,那枝紫罗兰真吐出了嫩芽儿。
啊!紫罗兰,用它那朴实而又别具风韵的美,默默地美化着人们的生活,我赞美紫罗兰!
5.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第三自然段先写了紫罗兰花的 ,接着写了紫罗兰花的 ,最后写了紫罗兰花的 。
6.本文采用的结构方式是( )。
A.总—分—总 B.总—分 C.分—总
7.紫罗兰的叶子有什么奇怪的地方?用自己的话概括。
8.用“ ”画出本文的中心句。
答案
基础知识
花瓣 莲蓬 破裂 姿势 饱胀 仿佛
āi gū fú lòu ju peng
1.姿态 2.急忙
四、碧绿 优美 粉色 美丽 嫩黄色 白色
五、1.这一池的荷花把叶圣陶先生陶醉了。
2.圆圆的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绿色的大圆盘。
3.我怎么会忘记自己是在看荷花呢?
六、1.(✖ )
2.(✖)
3.( ✔)
4.( ✔
阅读感悟
课内阅读 略
类文阅读
1.承受不了,不能忍受。 并没有。
2.画:藤蔓很容易爬到了墙头;随后长出来的互相纠缠着,因自身的重量倒垂下来,但末梢的嫩条便又蛇头一般仰起,向上伸,与别组的嫩条纠缠
3.BC
4.例:作者在种花的过程中,也享受到了快乐,感悟到很多的道理。
5.颜色 样子 味道
6.A
7.颜色是紫色的,形状和竹叶差不多。
8.画:啊!紫罗兰,用它那朴实而又别具风韵的美,默默地美化着人们的生活,我赞美紫罗兰!
4.昆虫备忘录
一、拼一拼,选一选。
蚂蚱(zà zhà) 捉摸(mō muō) 丝(sīshī)绸
瞎点(hā xiā) 掌握(wù wò) 黑 (hēi hái) 斑
二、拼一拼,组词语。
zuò( ) mó( ) shì( )
作 磨 似
zuō( ) mò( ) sì( )
三、选字填空。
膜 摸 漠 抚( ) ( )翅 沙( )
路 陆 录 马( ) 大( ) 目( )
句 距 具 ( )子 ( )离 工( )
稠 绸 愁 ( )密 丝( ) ( )闷
四、想一想,填一填。
朱红的( ) 黑色的( ) 完整的( ) 尖头的( )
一段( ) 一只( ) 一对( ) 一泡( )
五、照样子,写句子。
例:河北人把尖头绿蚂蚱叫“挂大扁儿”。
( )人把( )叫( )。
例:我小时也画过不少,因为它的形态好掌握,很好画。
( ),因为( )。
六、解释下面加点的字词。
1.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 )
2.它的甲壳多为深色,挺硬的。( )
3.抓住它,它就吐出一泡褐色的口水,顶讨厌。( )
4.从头到脚,约有两寸。( )
七、根据意思写词语。
1.思索、考虑。( )
2.本文指慢慢地,也指诚恳、忠实。( )
3.缝隙严密闭合。( )
八、课内阅读
花大姐
花大姐瓢虫款款地落(luò là)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fèng féng)。
北京人把瓢虫叫作“花大姐”,好名字!
瓢虫,朱红的、瓷漆(qīxī)似的硬翅,上有颜色鲜艳的小圆点,特别漂亮。圆点是有定数的,不能瞎点。小圆点,叫作“星”,有七星瓢虫、十四星瓢虫…星点不同。有的瓢虫吃蚜虫,是益(yì yí)虫;有的瓢虫吃马铃薯嫩叶,是害虫。我说,吃马铃薯嫩叶的瓢虫,你们就不能改改口味,也吃蚜虫吗?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用“√”划出来
照样子写词语
顺顺溜溜
3、用“ ”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仿写一句:
4.文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 )
A. 表示解释说明 B. 表示语音的延长 C. 表示意思的转换,跳跃或转折
5.根据文意,选择正确的答案。
(1)瓢虫的硬翅与膜翅的关系:( )
A.瓢虫靠扇动硬翅飞行,膜翅作陪衬。
B.瓢虫靠膜翅飞行,硬翅起保护作用。
(2)星点与瓢虫种类的关系:( )
A.星点不同,表示瓢虫的种类不同。
B.星点漂亮,但与种类无关。
九、类文阅读
螳 螂(节选)
法布尔
螳螂的大腿下面还生长着两排十分锋利的像锯齿一样的东西。在这两排尖利的锯齿的后面,还生长着一些大齿。生长在小腿上的锯齿要比长在大腿上的多很多。而且,小腿锯齿的末端还生长着尖而锐的很硬的钩子,这些小钩子就像金针一样。除此以外,锯齿上还长着一把有着双面刃的刀,就好像那种成弯曲状的修理各种花枝用的剪刀一样。
平时,在它休息、不活动的时候,螳螂只是将身体蜷缩在胸坎处,看上去,似乎特别的平和,甚至会让你觉得,这个小动物简直是一只热爱祈祷的温和的小昆虫。但是,它可不总是这样的,只要是有其他的昆虫从它们的身边经过,无论是什么样的昆虫,也无论它们是无意路过,还是有意地侵袭,螳螂这个刚才还是蜷缩着休息的小动物,立刻便伸展开它身体的三节,于是,那个可怜的路过者,还没有完全反应过来,便已糊里糊涂地成了螳螂利钩之下的俘虏了。它被重压在螳螂的两排锯齿之间,移动不得。然后,螳螂很有力地把钳子夹紧,一切战斗就都结束了。无论是蝗虫,还是蚱蜢,或者甚至是其他更加强壮的昆虫,都无法逃脱这四排锋利的锯齿的宰割。它可真是个了不得的杀虫机器。
1.按照短文内容填空。
法布尔描写昆虫非常生动,比如本文中,他就运用了打比方的方法,把螳螂小腿锯齿上的钩子比成了 ,把螳螂小腿锯齿上长着的双面刃的刀比成了 。
2.读了短文,我们可以用词语( )来形容螳螂的腿。
A.强壮 B.锋利 C.坚硬 D.巨大
3.螳螂是怎样捕捉昆虫的?请用“ ”在短文中画出来。
4.短文描写了一个怎样的螳螂的形象?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松 鼠(节选)
布丰
松鼠面容清秀,眼睛闪闪有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的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身子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
松鼠不敢下水。有人说,松鼠过水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作船,用自己的尾巴当作帆和舵。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稍微在树根上触动一下,它们就从窝里跑出来,躲在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松鼠跑跳轻快极了,总是小跳着前进,有时也连蹦带跳。它们的爪子是那样锐利,动作是那样敏捷,一棵很光滑的高树,一会儿就爬上去了。松鼠的叫声很响亮,比黄鼠狼的叫声还要尖些。要是把人家惹恼了,还会发出一种不高兴的哼哼声。
5.为什么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请用“ ”在短文中画出来。
6.下列语句体现了松鼠的什么特点?请选一选。
A.敏捷 B.警觉 C.漂亮 D.聪明
(1)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的尾巴。 ( )
(2)一棵很光滑的高树,一忽儿就爬上去了。 ( )
(3)松鼠过水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作船,用自己的尾巴当作帆和舵。 ( )
(4)只要有人稍微在树根上触动一下,它们就从窝里跑出来,躲在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 )
7.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短文两个自然段分别从不同角度介绍了松鼠。第一自然段抓住了松鼠 的特点来写,第二自然段抓住了松鼠 的特点来写。
答案:
基础知识
一、zha mō sī xiā wò hēi
二、作业 作坊 磨刀 石磨 似的 好似
三、摸 膜 漠 路 陆 录 句 距 具 稠 绸 愁
四、略
五、略
六、1.慢慢 2. 很 3. 表示程度最高 4. 大概
七、略
课内阅读
luò fèng qī yì
略
瓢虫,朱红的、瓷漆似的硬翅,上有颜色鲜艳的小圆点,特别漂亮
A
B A
类文阅读
1.金针 剪刀
2.B
3.画:螳螂这个刚才还是蜷缩着休息的小动物,立刻便伸展开它身体的三节,于是,那个可怜的路过者,还没有完全反应过来,便已糊里糊涂地成了螳螂利钩之下的俘虏了。它被重压在螳螂的两排锯齿之间,移动不得。然后,螳螂很有力地把钳子夹紧,一切战斗就都结束了。
4.短文描写了表面温和,实际是一个了不起的杀虫机器的形象。
5.画: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
6.(1)C(2)A(3)D(4)B
7.外形 生活习性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课练及答案,共13页。
这是一份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12课课时练附答案,共165页。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梅花魂同步训练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