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二年级下册问题解决精品第1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3页例1,第86页练习十六第1~2题。
【教学目标】
1.会进行时、分、秒之间的简单换算。
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3.结合具体情境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1.时、分、秒之间的换算。
2.小单位换大单位。
【教学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教师:同学们,我们学过哪些时间单位? 关于时、分、秒的知识你都知道些什么?
学生回答板书:1时=60分,1分=60秒。
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用这些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板书课题:问题解决。
[设计意图:时、分、秒之间的关系是本节课换算单位学习的基础,对三者之间关系的复习巩固,有利于新知识的学习。]
二、教学新课
1.了解跑步快慢与时间长短的关系
引语:同学们,喜欢看比赛吗? 乌龟、兔子和小狗它们3个要进行一场跑步比赛。瞧,比赛开始了。
(1)课件出示第1次比赛的过程及成绩。
乌龟:2400秒。
小兔:80秒。
小狗:85秒。
(2)教师:谁得了第一? 为什么?
预设1:乌龟跑得最快,时间最多。
预设2:小兔得了第一,因为它用的时间最少。
教师:哪个同学说得对? 为什么?
(3)小结:在路程相同的时候,谁用的时间少,谁就跑得快;相反,谁用的时间多,谁就跑得慢。当时间的单位统一时,我们很容易看出谁跑得快。
[设计意图:教师设计了有趣的动物比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将比赛结果统一成秒这个时间单位,让学生复习在路程相同时,时间用得越少,跑得就越快,反之则越慢,为时间单位换算奠定了认知基础。]
2.时、分、秒之间的换算
引语:小狗得了第2名,它可不服气,要求再比一次,于是它们3个又进行了一次比赛。
(1)课件出示第2次比赛。
提问:同学们,猜一猜,它们谁跑得快,谁可能最先到达终点呢?
出示第2次比赛结果。
乌龟:1时。
小兔:3分。
小狗:120秒。
(2)教师:听了它们的话,到底谁跑得快呢? 能直接比较出结果吗? 你能想出什么好办法让大家一眼就能看出谁跑得快吗?
学生:先要统一时间单位。
教师:需要统一成什么单位好呢? 小组讨论讨论。
(3)小组讨论。
(4)汇报交流。
提问:谁来当小裁判? 说说你们组的想法。
预设1:我们组把时间都换成分作单位。因为换成时是不行的,小狗和小兔的时间都不满1小时,所以没法换,只能换成分和秒。1时=60分;120秒里面有2个60秒,是2分;小狗用了2分,小兔用了3分,乌龟用了60分。因为2分<3分<60分,所以小狗跑得最快。
预设2:我们组是把时间都换成秒作单位,1分=60秒,1时=60分=3600秒,3分=180秒,120秒<180秒<3600秒,所以小狗跑得快。
教师:同学们,这个问题我们是统一成分作单位好呢? 还是秒呢? 为什么?
学生:换成分计算容易些,把1时换成秒需要换两次,计算太复杂了,容易错。
教师:就像刚才这个同学说的那样,换成分更简便一些。通过小狗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获得了第1名的好成绩。我们的同学们也要像小狗一样,有永不服输的精神,珍惜每一分,相信有一天你一定能实现你的梦想。
(5)小结。
教师:第1次赛跑的结果和第2次赛跑的结果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我们是怎样比较大小的?
学生:当时间的单位一样时,我们可以直接比较数的大小,当时间的单位不统一时,我们不容易直接比较出它们的大小,所以我们需要把它们换成统一的时间单位,这样便于我们判断。
[设计意图:一是整个教学始终贯穿于创设的情境中,让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二是通过第2次比赛的结果,让学生明白当时间单位不统一时,不能进行大小比较,必须统一单位。三是教授新知这个环节采用了小组自主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体会与人合作交流所带来的快乐。]
三、巩固练习
下面我们将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一些练习。
1.课堂活动第1题
(1)师生互动。
教师:2时等于多少分?
预设1:1时=60分,2个60分就是120分。
预设2:2时=60分+60分,就是120分。
教师:180秒等于多少分?
预设1:180里面有3个60,就是3分。
预设2:180=60+60+60,也就是3分。
(2)生生互动。
2.课堂活动第2题
(1)独立完成。
(2)汇报交流,说明理由。
(3)总结。
教师:把时换成分,把分换成秒,是把大单位换成小单位,我们是怎样进行换算的呢?
学生:可以1时1时或1分1分地换,比如3时=60分+60分+60分,就有3个60分相加得180分。
教师:把秒换成分,把分换成时,是把小单位换成大单位,我们又是怎样进行换算的呢?
学生:看有几个60,就是几分,或几时,比如120秒里面有2个60,就是2分。
过渡语:通过两道题的练习,看来同学们对时间单位的换算掌握得还不错,有没有信心挑战下面的题目?
3.练习十六第1题
(1)根据自己的活动时间填写。
(2)全班交流。
(3)你对他的时间安排有什么建议?
预设1:我觉得他睡得太晚了,这样会影响第2天的学习,所以我建议他早点休息。
预设2:他的时间安排得非常好,我要向他学习。
4.练习十六第2题
(1)独立完成。
(2)汇报交流。
[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既注重学生对今天所学知识的落实,又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通过让学生归纳整理换算时间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抽象概括能力,促进学生快乐学习。]
四、拓展练习
1.判断对错
(1)2分7秒=27秒。
(2)1时25分=125分。
(3)90分=1时30分。
预设1:第1题错,因为2分=120秒,120+7=127秒。
预设2:第2题错,因为1时=60分,60+25=85分。
预设3:第3题对,因为1时=60分,60+30=90分。
2.比一比
(1)谁跳得快? 在( )里画“?”。
小红跳绳100下用了40秒。( )
小兰跳绳100下用了1分5秒。( )
(2)谁拍得快? 在( )里画“?”。
小明拍球100下用了1分10秒。( )
小刚拍球100下用了65秒。( )
(3)谁踢得快? 在( )里画“?”。
小丽踢毽100个用了120秒。( )
小江踢毽100个用了1分25秒。( )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练习,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时间单位换算方法的掌握,既增强了练习的趣味性又起到巩固新知的目的。]
五、总结
教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呢? 时间单位不一样时我们是怎样进行换算的?
小学数学西师大版二年级下册问题解决获奖第2课时2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西师大版二年级下册问题解决获奖第2课时2课时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具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西师大版二年级下册问题解决公开课第1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西师大版二年级下册问题解决公开课第1课时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具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六 时 分 秒问题解决精品第3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六 时 分 秒问题解决精品第3课时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具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