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9《古诗三首》第一课时 课件

    9《古诗三首》第一课时 课件第1页
    9《古诗三首》第一课时 课件第2页
    9《古诗三首》第一课时 课件第3页
    9《古诗三首》第一课时 课件第4页
    9《古诗三首》第一课时 课件第5页
    9《古诗三首》第一课时 课件第6页
    9《古诗三首》第一课时 课件第7页
    9《古诗三首》第一课时 课件第8页
    还剩2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8 古诗三首综合与测试说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8 古诗三首综合与测试说课ppt课件,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第一课时,课时目标,导语导入,自学提示,古诗学习,古诗朗读,生字书写,解诗题,知诗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会认6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重点)2.背诵古诗。默写《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重点)3.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难点)4.结合诗句,想象画面,并用自己的话表述。 (难点)
    1.学习《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会写“仞”“岳”等字。(重点)2.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3.结合诗句,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难点)4.背诵课文。默写《从军行》。 (重点)
    出 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说说你对诗人王昌龄的了解。
    王昌龄 唐代诗人,其七绝与李白齐名,被世人誉为“七绝圣手”,以边塞诗著名。诗多描写边塞征战,既表现了将士弃家出塞、奋勇杀敌、许身报国、建功立业的积极进取精神,又写出了战斗生活的艰辛、征人的悲惨遭遇。有些诗还生动地描绘了雄伟苍茫的边塞风光和战斗场面。这类诗写得气魄雄伟,声调铿锵,语言精确,用心理描写展现军人爱国立功和思乡怀土的内心世界。
    1.自由读。多读几遍,把诗句读通顺。2.准确读。提示:“还”在这里是“回来”的意思,念作huán。3.有节奏地读。(1)学生尝试读出节奏(2)师生合作练习读 (每行前四个字学生读,后三个字老师读。然后交换读)
    从军行[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整体通读 理解诗意1.结合注释,理解大意。 (青海湖上乌云密布,遮得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2.从诗中读到哪些景物?
    碧波荡漾的青海湖
    银光闪耀的祁连山(“雪山”指祁连山)
    品读古诗,体会诗情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1.我们看到的青海和雪山与诗句中的画面有何不同?(从“暗”读出环境恶劣;从“孤城”读出孤寂、忧伤。)2.诗句中的画面,让你萌生了怎样的感受?(青海、长云、雪山、孤城烘托边塞战场环境的苍凉荒芜;戍边将士艰苦、孤寂的生活,思念家乡。)     带上感情读一读
    品读古诗,体会诗情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1.你似乎看到了怎样的场景? “黄沙”“百战”“穿金甲”说明了什么?(“黄沙”形象地点出了边塞战场的特征;“百战”极言战事之频繁,“穿金甲”是说金甲都磨穿了,形容作战时间长,战斗艰苦。短短七个字,高度概括了边地之荒凉、条件之恶劣、时间之漫长、战争之频繁艰难。尽管金甲被磨穿,将士们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被消磨,而是在连年战争和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
    2.你如何理解“终不还”?(这是将士们豪壮的誓言,读着诗句,能想象将士们不畏艰险、英勇战斗的英雄形象) 有感情地读一读:读出激昂、坚定的语气
    品读古诗,体会诗情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总结学法,举一反三1.回顾古诗学法。(解诗题、知诗人、读诗句、明诗意、悟诗情)2.自学要求。 看过唐朝黄沙飞扬,边塞战事不断,感受到了战士保家卫国的坚定。接下来,我们再随着陆游的脚步,去听听生活在金统区中宋朝百姓的心声。请运用这样的方法自学《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1.自学提示。 解诗题 知诗人 读诗句 明诗意 悟诗情2.相互交流,质疑解惑。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仞:古时八尺或七尺叫作一仞。在诗中形容很高。岳:指西岳华山。 摩:摩天,碰到天,形容很高。
    rèn yuè mó
    诗篇作于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的秋天,当时陆游已经六十八岁,罢归山阴(今浙江绍兴)故里已经四年。南宋时期,金兵占领了中原地区。诗人作此诗时,中原地区已沦陷于金人之手六十多年了。此时爱国诗人陆游被罢斥归故乡,在山阴乡下向往着中原地区的大好河山,也惦念着中原地区的人民,盼望宋朝能够尽快收复中原,实现统一。此时虽值初秋,暑威仍厉,天气的闷热与心头的煎沸,使他不能安睡。将晓之际,他步出篱门,以舒烦热,心头怅触,写下两首诗(此篇为其二)。
    再读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结合背景说说题目的意思。 (秋天的夜晚,天将要亮了,诗人出篱门,感到一阵凉风,由此生发出感悟)
    陆游 “南宋四大诗人”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年少的时候就立下“马上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志愿,写了无数的诗歌来表达自己对国家那份至死不渝的爱。
    借助课文注释,试着说说诗的大概意思。(参考大意:三万里长的黄河向东奔腾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华山耸入云霄上摩青天。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
    “三万里河”和“五千仞岳” 古代诗文中许多数字都是虚指,表示数量的多或少。 你还读过这样的诗句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在金兵战马地践踏声中,你仿佛看到了一幕幕怎样的场景? (哀声遍野,生灵涂炭。老人在流泪,小孩在流泪,妇女在流泪。中原的百姓们在金兵的铁蹄下苦苦期盼、度日如年,何等凄凉啊!)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又一年”,你可知道,这“又一年”是多少年吗?(回顾背景:诗人陆游写这首诗的时候,中原已经沦陷60多年了,700多个月啊,2000多个日日夜夜呀!) 又一个十年过去了,遗民们苦苦盼望的南宋王师来了没有呢?
    读陆游的《示儿》,说说南宋王师盼到没有?示儿[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面对昏沉不堪地南宋权贵,面对处于水深火热中的百姓,面对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你想对谁说些什么?
    课后自主学习《春望》《出塞》《题临安邸》《示儿》《满江红》等,理解诗人的情怀。

    相关课件

    语文五年级下册从军行说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语文五年级下册从军行说课课件ppt,文件包含9《古诗三首》第一课时课件pptx、9《古诗三首》第一课时练习docx、9《古诗三首》第一课时教案docx、视频素材《从军行》王昌龄mp4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元日图片课件ppt: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元日图片课件ppt,文件包含9《古诗三首》第一课时《元日》课件ppt、9《古诗三首》第一课时《元日》教案doc、9《古诗三首》第一课时《元日》练习doc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9 古诗三首暮江吟精品课件ppt: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9 古诗三首暮江吟精品课件ppt,文件包含9《古诗三首》第一课时课件pptx、9《古诗三首》第一课时同步练习doc、9《古诗三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案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