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飞向蓝天的恐龙》第一课时 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558320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6《飞向蓝天的恐龙》第一课时 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558320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6《飞向蓝天的恐龙》第一课时 教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558320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6 飞向蓝天的恐龙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6 飞向蓝天的恐龙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8页。
课题
《飞向蓝天的恐龙》
单元
二
学科
语文
年级
四
学习
目标
自主学习字词,会认“钝、仅”等13个生字,会写“笨、钝”等1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笨拙、迟钝、毫不相干、隧道”等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准确生动的语言特点,背诵自己感兴趣的语段。
有条理地复述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激起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求知的浓厚兴趣。
重点
弄懂课文内容,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难点
领悟想象在文中的作用,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同学们以前观看过恐龙展览吗?在屏幕上见过活灵活现的恐龙吗?下面,我们来学习关于恐龙的课文。
学生听讲
情景导入
讲授新课
一.初读学习字词
自主听课件朗读课文,注意学习字词,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正确朗读课文
理解词语
笨拙:反应迟钝,手脚不灵活的、动作难看的。不精湛。
迟钝:反应迟缓;脑子不灵敏。
毫不相干:指丝毫没有任何联系。
隧道:指墓道。在山中或地下凿成的通道。
二.初步感知
我们知道的恐龙没翅膀,怎么能飞向蓝天呢?恐龙怎么能飞到天上去呢?
全班读书、争议、再说
恐龙演化成鸟类。
作者简介
徐星,男,祖籍江苏, 出生于新疆伊犁新源,古生物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古生动物学家。兼任民盟中央委员,民盟中国科学院副主委,英国《皇家学会学报-生物辑》和《中国地质学报英文版》编委。
拓展提高
你喜欢这篇写恐龙的文章吗?
恐龙灭绝的原因
恐龙是所有爬行动物中体格最大的一类,那时的空气温暖而潮湿,食物也很容易找到。所以恐龙在地球上统治了几千万年的时间,它们在6500万年前很短的一段时间内突然灭绝了,今天人们看到的只是那时留下的大批恐龙化石。
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人们仍在不断地研究之中。长期以来,最权威的观点认为,恐龙的灭绝和6500万年前的一颗大陨星有关。小行星坠落在地球表面,引起一场大爆炸,导致植物的光合作用暂时停止,恐龙因此而灭绝了。
迄今为止,科学家们提出的对于恐龙灭绝原因的假想已不下十几种。
气候变迁说。6500万年前,地球气候陡然变化,气温大幅下降,造成大气含氧量下降,令恐龙无法生存。
物种斗争说。恐龙年代末期,最初的小型哺乳类动物出现了,以恐龙蛋为食,最终吃光了恐龙蛋。
大陆漂移说。大陆在侏罗纪发生的较大的分裂和漂移现象,最终导致环境和气候的变化,恐龙因此而灭绝。
地磁变化说。在地球磁场发生变化的时候,可能导致灭绝。
被子植物中毒说。恐龙大量摄入被子植物导致体内毒素积累过多,终于被毒死了。
酸雨说。恐龙通过饮水和食物直接或间接地摄入锶,出现急性或慢性中毒,最后一批批死掉了。
上述这几种假说,在科学界都有较多的支持者。当然,上面的每一种说法都存在不完善的地方。
四.课堂练习
读一读,写一写。
pénɡ dà sì zhī
kāi pì suì dà
ɡē zi bèn zhònɡ
kǒnɡ lónɡ xínɡ tài
缩句
我国的科学家在辽宁西部发现了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
一支恐龙经过漫长的演化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恐龙后代繁衍成了庞大家族。
课内阅读。 20世纪末期,我国科学家在辽宁西部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顿时使全世界的研究者们欣喜若狂。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
“欣喜若狂”的意思是
“首次”的意思是
为什么说这块恐龙化石是“点睛”之笔呢?
膨大 四肢 开辟 隧道
鸽子 笨重 恐龙 形态
科学家发现了化石。
恐龙变成了鸟儿。
脑中浮现鸽子和孔雀。
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第一次
科学家提出,鸟类和恐龙有亲缘关系,还可以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但长期找不到相关的化石来验证。这次辽西发现的保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向世人提供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所以说是“点睛”之笔。
作业布置
课外阅读。
飞龙 我国民间有龙能升天的传说。世界上真有这样的“飞龙”,那就是1.9亿年前出现的翼龙。 翼龙是恐龙的一种,是飞上天的爬行动物,把它说成是“飞龙”,也没有大错。 巨大的恐龙怎么会飞起来了呢?因为它的前肢和身体中间长出了一张薄薄的皮膜,当它在空中飞来飞去时,活像一只大蝙蝠,难怪当它被发现时,有人说它是蝙蝠的祖先,有人说它是一只怪鸟。过了很久,人们才明白,原来它是恐龙家族里的一员,给它取名叫翼龙。 翼龙的“皮翅膀”虽然很大,但中间没有肢骨支撑,不能像蝙蝠一样用力拍打,在空中自由自在飞翔,更不能远距离飞行。它只能在林间空地上滑翔一会儿,或是像后来的水鸟那样,从空中一下子俯冲下去,捞起一条小鱼就赶紧飞起来,飞行本领并不高明。人们传说“飞龙”可以腾驾雾,飞上高高的天空,它更加沾不上边了。
请你为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皮膜(mé mó) 蝙蝠(biān biǎn)
支撑(chēnɡ chěnɡ) 翼龙(jì yì)
空地(kōnɡ kònɡ)空中(kōnɡkònɡ)
翼龙为什么会飞呢?
思维创新大拓展
中生代 地质年代上的中生代距今2亿5千万年至6千万年,持续的时间长达1亿8千万年左右,又被称为“爬行动物的时代”。那时,在陆地上有恐龙,海中有蛇颈龙,空中有翼龙。 化石 指古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跟石头一样的东西。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化并能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
化石的作用是什么?
中生代时,在陆地上有( ),海中有( ) ,空中有( )。
mó biān chēnɡ
Yì kònɡ kōnɡ
因为它的前肢和身体中间长出了一张薄薄的皮膜。
了解生物的演化并能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
恐龙 蛇颈龙 翼龙
学生动笔。
记字词。
理解词语
初读感知
学生浏览
学生练习
读书动笔。
多种方法。
培养读书思考的习惯。
分析思考
开阔视野
巩固提高
课堂小结
这一节,我们初步了解了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板书
飞向蓝天的恐龙
恐龙演化成鸟类的过程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6 飞向蓝天的恐龙第1课时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6 飞向蓝天的恐龙第2课时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时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6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流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