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6~10的认识一等奖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6~29页的例4、例5、例6和相应的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知道序数的含义,会用数表示物体的顺序和位置。
2.体会序数与日常生活的联系,用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初步建立数感。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学生准备6个小圆片、10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教师:上节课我们初步认识了6~10的数,这节课我们继续认识这些数。
板书:6~10的认识。
二、进行新课
1.教学例4
教师: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6根小棒,按照书上的分法把你们的小棒分好,边分边说。
学生按照书上的分法把6根小棒分成了如图所示的两堆。
教师:同学们真聪明!现在请同学们数一数你们每一种分法左边的小棒和右边的小棒。
学生数出了每一种分法的小棒数。
教师:把你们分好的数填入方格中。随后老师板书:
教师:同学们,你们现在知道怎样把6根小棒分成两堆了吗?从中你们发现什么没有?
教师:把7根小棒分成两堆,有几种分法?试一试。
学生分小棒后汇报。
[点评:数的组成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学习内容,学生掌握好这部分内容,对后面的计算学习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教学中采用了小棒操作等方式,加深学生对数的组成的理解,并通过对规律的探索,帮助学生熟练地记忆,提高学生对数的组成的掌握水平。]
2.教学例5
教师:先来看一段录像。
多媒体课件演示动画片:小动物们在举行动物运动会,赛跑的小动物在跑道上紧张地比赛,当小动物快要跑到终点时,画面停止。
教师:你们看到些什么?
学生:小动物们在赛跑。
教师:你知道哪个动物跑第1,哪个跑第2?能说出小动物跑的名次吗?
学生观察讨论后回答:小鹿跑第1,小兔第2,小猫第3……
教师:请同学们在书上第28页例5的方框里填小动物的名次。
学生填好后,抽一个学生的作业在视频展示台上展出,集体订正答案。
教师:山羊的前面有多少个运动员,后面呢?一共有多少个运动员呢?
学生回答。(略)
教师:一共有6个运动员,熊猫跑第6,这两个6表示的意思是一样的吗?
学生讨论后回答:不一样,前一个6表示有6个运动员,后一个6表示第6。
教师:“6个”和“第6个”有哪些不一样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请同学们拿出6个小圆片摆一排。
学生拿出6个小圆片摆一排。
教师:请你们从左起拿走第6个小圆片。
学生从左起拿走第6个小圆片。
教师:你们发现拿6个小圆片和拿第6个小圆片有哪些不一样?
引导学生回答:拿6个小圆片时,可以不管小圆片的位置,只要数量是6个就行了。拿第6个小圆片时,不仅要注意小圆片排列的位置,而且只拿走了1个小圆片,这个小圆片的位置排在第6。
教师:生活中表示第几的数多吗?
学生讨论后回答,尽量引导学生回答身边的序数。
学生甲:我坐在第2组第7号。
学生乙:我每天乘第9路车上学。
学生丙:我家的衣柜从上往下数,第6格装着我的衣服。
……
教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说了生活中这么多表示第几的数。
[点评:这个教学环节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序数,教学中采用了对比的教法,通过“6个”和“第6个”的对比,让学生理解序数的含义。教学中还安排了学生说生活中的序数的方式,让学生感受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获得价值体验的同时提高学生对序数的掌握水平。]
3.教学例6
多媒体课件上出示例6的直尺图。
教师:从这幅直尺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仔细地观察直尺图后回答。
学生甲:我发现这儿的直尺图和我们前面认识的直尺图一样,也是用0作起点,并且也是断头尺,说明后面还有数。
学生乙:这幅直尺图只填了前面6个数,后面的数没有填。
教师:同学们会填吗?
学生:会!
教师:按数的顺序在书上填一填。
学生填好直尺图后,请两个学生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集体订正。
教师:看看你填的直尺图,你发现哪边的数大,哪边的数小?
学生:我发现右边的数大,左边的数小。
教师:那么你能看着直尺图比较数的大小吗?
学生:能!
教师:5和6比,谁大谁小?
学生:5和6比,5比6小。因为5排在6的左面。
教师:7和2比呢?
[点评:这里主要认识数的大小,在认识数的大小前,先引导学生发现直尺上的数的排列规律是“左边的数小,右边的数大”,然后引导学生用这个规律来判断数的大小。]
4.教学练习四第6题
教师:请同学们翻开教科书第30页,看一看第6题。数一数每一行有多少个绿方格,多少个白方格,然后再填空。
学生作业完成后,抽一个学生的作业在视频展示台上展出,集体订正。
教师:请同学们拿出10根小棒,把这些小棒分成两堆,可以怎样分?
学生操作后汇报,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
教师: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发现左边的数越来越小,右边的数越来越大。左边的数减少1,右边的数就增加1,它们合起来的数不变。
教师:记住这些数的组成,对后面的学习有帮助。
引导学生记熟10的组成。
[点评:10的组成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学习内容,学生掌握好这部分内容,对后面的计算学习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教学中采用了看数填数和小棒操作等方式,加深学生对10的组成的理解,并通过规律的探索,帮助学生熟练地记忆,提高学生对10的组成的掌握水平。]
三、课堂小结
教师:这节课学习的是什么内容?从中你知道些什么?说一说“6个”和“第6个”有哪些不同?你还会用哪些方法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你还有哪些收获?把你的收获说给你的小伙伴听一听。
学生回答。(略)
(路平)
6~10的认识(教学片断)
一、谈话引入
教师:孩子们,你们喜欢体育运动吗?
学生回答。(略)
教师:美丽的大森林里正在举行一场小动物运动会,我们赶快去看一看吧。(引导学生看例5)
二、体会基数与序数的区别
结合例5体会基数与序数的区别。
教师:你能当当解说员,给大家介绍一下比赛现场的情况吗?
学生甲:小鹿跑在最前面,小熊猫跑在最后面。
学生乙:小鹿跑第1,小兔跑第2,小猫跑第3,小松鼠跑第4,小羊跑第5,小熊猫跑第6。
学生丙:跑第1的是小鹿,第2是小兔,第3是小猫,第4是小松鼠,第5是小羊,第6是小熊猫。
……
[点评:教师结合具体情境,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自然而然地引出序数,推动新知识的学习。]
教师:大家根据图中小动物们的先后顺序把图下的空格补充完整。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汇报结果。
教师:这里的第1,第2,第3……第6表示的是什么?
引导学生明白这里的第1,第2,第3……第6不是表示数量的多少,而是表示小动物赛跑时排第几。
教师:请你用正方形的学具表示小猫,用小圆片表示其他的小动物,摆一摆,让小猫排在第4。
学生摆放好学具。
教师:排在第4的小猫实际上是几只小动物呢?
学生:只有1只小动物。
教师:只有1只小动物为什么用到4这个数呢?
学生:因为从前数到后,它的位置排在第4。
教师:请你在排好的“动物”中拿出4只“动物”。
学生拿出4个学具。
教师:你发现“4只”和“第4只”有区别吗?有什么区别?
引导学生说出“4只”的数量是4,但不管排列顺序;而“第4只”的数量只有1,但排列的顺序在第4。
教师:现在明白“4只”和“第4只”的区别了吗?请同桌的同学看图说一说“6只小动物”和“第6只小动物”的区别。
同桌的同学交流后,抽一名学生说给全班同学听。
教师:现在同学们都明白了几和第几的区别。下面按老师的要求做一做。
(1)画出8个三角形。
(2)把左起的第8个三角形涂上颜色。
学生完成后抽学生的作业展示出来,并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画和这样涂。
教师:请这一组的3个同学站起来,请这一组的第3个同学站起来。
学生按要求站好后,要求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站。
教师:孩子们看看自己的位置,说说从前往后数,你排在第几?从后往前数,你又排在第几?
学生根据自己的位置介绍。
教师: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第几?同桌的说一说。
学生相互说。
[点评:教师利用问题进行引导,使学生理解数不仅可以表示数量,还可以表示顺序;初步理解基数和序数的区别。]
三、数的顺序
教师:到现在为止,我们学习了哪些数?
学生:0,1,2,3,4,5,6,7,8,9,10。
教师:你能按顺序把这些数填在尺子上的方框中吗?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
填好后请学生按顺序顺着数一遍,再倒着数一遍。
教师:看着尺子上的数,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考考大家?
学生提问。如:这些数中,最大的是几?最小的是几?
6的前一个数是几?
8的后一个数是几?
排在第7的数是几?排在第9的数是几?
0~10这些数中,比7小的数有哪些?比7大的数有哪些?
哪个数比2大一些?哪个数比2大得多?
……
[点评:通过直尺图完整地认识10以内的数,并运用讨论、引导学生提问的方式进一步体会10以内数的顺序,并用“大一些”、“大得多”的方式培养数感。]
(杨霞)
小学数学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认识11~20各数精品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认识11~20各数精品教案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加、减混合运算优秀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加、减混合运算优秀教案及反思,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10的加减法精品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10的加减法精品教学设计及反思,共1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