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简答题,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下列过程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 甲骨刻字B. 烧制陶瓷C. 粮食酿酒D. 火药爆炸
2.化学实验操作考查中,发现如下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 滴加液体B. 稀释浓硫酸
C. 量取液体D. 加热液体
3.石灰氮(化学式为CaCN2)是一种固态肥料,遇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N2+3H2O=CaCO3+2X,则X的化学式为( )
A. NOB. N2C. CO2D. NH3
4.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生石灰具有吸水性,可作食品干燥剂B. NaOH能与酸反应,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 碳酸氢钠能与酸反应,可作发酵粉D. 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
5.下列有关现象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
A. AB. BC. CD. D
6.氮和镓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镓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原子核外电子数为31
B. 镓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为3,y的数值为31
C. 氮化镓的化学式为GaN,其中镓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D. 镓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属于金属元素
7.我国古代常用“火折子”保存火种,《天工开物》中有关“火折子”的记载:“以白薯蔓浸水泡浓,捶之„„晒干,辅以硝五钱、硫磺二两、松香四钱……装入竹筒,吹气复燃”,以下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白薯蔓”是可燃物B. “火折子”保存火种时不能完全密封
C. 燃烧时会闻到刺激性气味D. “吹气”主要目的是使温度达到着火点
8.类比、迁移和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 稀有气体因性质稳定可做保护气,所以性质稳定的氮气也可用作保护气
B. 置换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C. 氧化物中一定含氧元素,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D. 碳酸钠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所以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是碱溶液
9.我国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新型复合光催化剂(C3N4/CQDs),能利用太阳光分解水,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反应Ⅰ中催化剂C3N4对H2O起吸附催化作用
B. 反应说明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C. 反Ⅱ为2H2O2− 催化剂 光照2H2O+O2↑
D. 该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减少
10.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
A. AB. BC. CD. D
11.常温下,向一定质量的CaCO3和CaO的固体混合物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得到不饱和溶液甲和气体乙,将生成的气体乙通入足量NaOH溶液,反应结束后(气体全部被吸收),所得不饱和溶液质量增加4.4g。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溶液甲中钙元素的质量为4gB. 溶液甲中只含一种溶质
C. 生成的CO2质量为4.4gD. 该实验中发生的反应均为复分解反应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6分。
12.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如图。据图分析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x的数值为2
B. 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子的个数比为1:2
C. 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 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
13.现有某纯净物X,将其配成无色溶液,取该溶液三等份,分别加入到足量的酚酞、稀硫酸和氯化钡溶液中并振荡,产生的现象如下表。则有关该物质X的描述中不合理的是 ( )
A. X的溶液中可能含有Cu2+B. 物质X一定是碱
C. 物质X可能是碳酸钠D. 物质X可能是氢氧化钠
14.物质的鉴别和除杂是重要的实验技能,下列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 )
A. AB. BC. CD. D
15.某金属加工厂产生的废液中含有少量的硝酸锌、硝酸银,为回收利用资源并防止污染,该厂实验员取一定质量废液A,向其中加入ag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分别向滤液和滤渣中加入少量的稀盐酸,发生的现象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滤液B是无色溶液
B. 滤渣C中一定含有单质铁、单质银,可能含有单质锌
C. 滤渣C的质量一定大于ag
D. 滤液B中存在的金属阳离子只有亚铁离子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7分。
16.(1)按要求从氢气、氧化镁、氢氧化钙、硝酸钾、氯化钠、盐酸中选合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写在下列空格中。
①一种易挥发的酸 ______ ;
②一种清洁燃料 ______ ;
③一种改良酸性土壤的碱 ______ ;
④可做复合肥料的盐 ______ 。
(2)化学是推动科技进步和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力量。与生活、生产和科技发展息息相关。
【生活中的化学】
①长期使用的热水壶内壁上往往有一层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OH)2],厨房中常用的下列四种物质中,可以通过浸泡将水垢除去的是: ______ (填选项序号之一)。
A.食用油
B.食醋
C.食盐
D.料酒
②现在加油站所售汽油多是乙醇汽油。乙醇(化学式为C2H5OH)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 ______ 。(最简整数比)燃料是乙醇汽油的汽车发动后,内燃机工作时能量转化是: ______ →内能(热能)→机械能。
【农业中的化学】
③草木灰是一种常见的农家肥料,其水溶液呈碱性,是一种碱性肥料。下列化肥中,不能与草木灰混用的是: ______ (填选项序号之一)。
A.硫酸钾[K2SO4]
B.磷酸钙[Ca3(PO4)2]
C.氯化铵[NH4Cl]
D.硝酸钾[KNO3]
【科技中的化学】
④开发和利用清洁高效的新能源,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重要课题。氢能产业蓝图正徐徐展开,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制氢是一种重要工艺。在加热条件下,甲烷和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17.化学是认识、改造和应用物质的科学。从海水中提取镁、制“碱”、晒盐,都体现了人类改造物质的智慧。
(1)海水制镁
该流程中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母液中有MgCl2,却经历了“MgCl2→Mg(OH)2→MgCl2”的转化过程,其目的是 ______ 。
(2)海水晒盐。
“烧干海水变银山”是郭沫若对海南莺歌海盐场的赞美诗作。海水“晒盐”是通过 ______ (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的方法获取食盐。剩余的母液(苦卤)一定是氯化钠的 ______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所得粗盐中常含有泥沙等难溶性杂质,可通过溶解、 ______ 、蒸发结晶等操作去除。这样得到的食盐晶体中仍含有氯化钙等可溶性杂质,若除去氯化钙,工业上选用试剂 ______ 溶液(填化学式)进行除杂。
(3)海水制碱。
①以氯化钠为原料制取纯碱,从元素守恒的观点来看,还需要补充 ______ 两种元素(填元素符号)。过程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②制得的纯碱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钠。Na2C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a.t1℃时,NaCl的溶解度 ______ (选填“大于”“等于”“小于”之一)Na2CO3的溶解度。
b.t1℃时,50g水中加入10gNa2CO3,经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之比为 ______ (填最简整数比)。
18.(1)某小组为了验证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选用了下列部分试剂进行实验。
A氢氧化钠溶液 B硫酸铜溶液 C稀盐酸 D硝酸钾溶液
①某同学选择A和C进行实验,却未观察到有明显现象,该同学向A溶液中加入了无色酚酞试液,然后逐滴滴入C溶液,该同学通过 ______ (填现象)判断出两者发生了反应。
②选择 ______ (填序号)两种物质进行实验,能验证有沉淀生成的复分解反应能发生,其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2)已知某固体混合物A中含有Fe2O3、CuCl2、NaCl、Na2CO3、BaCl2五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为探究其组成,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现象如图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可能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
请根据实验过程和图示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推理,回答下列问题:
①常温下,气体B水溶液的pH ______ 7(填“>”“Fe>Ag,向含有硝酸锌、硝酸银的废液中加入ag铁粉,铁不能与硝酸锌溶液反应,铁能与AgNO3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滤液B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说明滤液中不含有硝酸银,即硝酸银完全反应,铁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溶液是浅绿色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B、滤渣C中中一定含有单质银,向滤渣C中滴加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银和稀盐酸不反应,说明滤渣C中一定含有单质铁,铁和硝酸锌不反应,滤渣C中一定不含锌,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由Fe+2AgNO3=Fe(NO3)2+2Ag可知,每56份质量的铁可置换出216份质量的银,因此滤渣C的质量一定大于ag,故选项说法正确。
D、滤液B中存在的金属阳离子有锌离子和亚铁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BD。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为Zn>Fe>Ag,向含有硝酸锌、硝酸银的废液中加入ag铁粉,铁不能与硝酸锌溶液反应,铁能与AgNO3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有一定难度,熟练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确定能发生的反应和反应的顺序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6.【答案】HCl H2 Ca(OH)2 KNO3 B 4:1 化学能 C CH4+CO22CO+2H2
【解析】解:(1)①盐酸具有挥发性;故答案为:HCl;
②氢气燃烧只生成水,是一种清洁燃料;故答案为:H2;
③一种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氢氧化钙;故答案为:Ca(OH)2;
④可做复合肥料的盐硝酸钾;故答案为:KNO3;
(1)①食醋中含有醋酸,能与水垢中的氢氧化镁和碳酸钙反应,因此可用食醋除水垢,故选:B;
②现在加油站所售汽油多是乙醇汽油。乙醇(化学式为C2H5OH)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2×2):6=4:1;燃料是乙醇汽油的汽车发动后,内燃机工作时能量转化是:化学能→内能(热能)→机械能;故答案为:4:1;化学能;
③草木灰的水溶液呈碱性,与铵盐反应生成氨气,不能与铵态氮肥混合使用,会降低肥效,故选:C;
④在加热条件下,甲烷和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CO22CO+2H2;故答案为:CH4+ CO 2 2CO+2H2。
(1)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
(2)①食醋中的醋酸能跟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反应形成可溶性盐进行分析;
②根据物质的分子式进行分析;
③根据草木灰的水溶液呈碱性,与铵盐反应生成氨气进行分析;
③根据甲烷和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④
17.【答案】2HCl+Mg(OH)2=MgCl2+2H2O 富集、提纯氯化镁 蒸发结晶 饱和 过滤 Na2CO3 C、O 2NaHCO3Na2CO3+CO2↑+H2O 大于 9:59
【解析】解:(1)海水制镁流程中,中和反应是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Mg(OH)2+2HCl=MgCl2+2H2O,母液中有MgCl2,却经历“MgCl2→Mg(OH)2→MgCl2”的转化过程,其目的是富集、提纯氯化镁,因为海水中氯化镁的含量较低,通过转化可以除去其他杂质,得到更纯净的氯化镁;
(2)海水“晒盐”是通过蒸发结晶的方法获取食盐,因为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剩余的母液(苦卤)一定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因为有晶体析出后的溶液一定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所得粗盐中常含有泥沙等难溶性杂质,可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等操作去除。若除去氯化钙,工业上选用Na2CO3溶液进行除杂,因为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氯化钙且不引入新的杂质;
(3)①以氯化钠为原料制取纯碱(Na2CO3),从元素守恒的观点来看,氯化钠中含有钠元素和氯元素,纯碱中含有钠、碳、氧元素,所以还需要补充C、O两种元素。过程Ⅲ中是碳酸氢钠加热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CO2↑+H2O;
②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NaCl的溶解度大于Na2CO3的溶解度;
b.t1℃时,Na2CO3的溶解度是18g,那么50g水中最多溶解9g碳酸钠。50g水中加入Na2CO3,经充分溶解,只有9g碳酸钠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为9g,溶液质量为50g+9g=59g,所以溶质与溶液的质量之比为9:59。故答案为:
(1)2HCl+Mg(OH)2=MgCl2+2H2O;富集、提纯氯化镁;
(2)蒸发结晶;饱和;过滤;Na2CO3;
(3)①C、O;2NaHCO3Na2CO3+CO2↑+H2O;
②大于;9:59。
(1)在海水制镁流程中,先确定中和反应,依据中和反应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特点,找到对应的反应并写出化学方程式;再分析“MgCl2→Mg(OH)2→MgCl2”转化过程的目的,从物质提纯的角度思考;
(2)对于海水晒盐,根据氯化钠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特点,判断获取食盐的结晶方法;依据饱和溶液的定义,确定剩余母液的状态;根据除杂的原则,选择合适的试剂除去氯化钙;
(3)①在海水制碱部分,从元素守恒角度,分析以氯化钠为原料制取纯碱需要补充的元素;
②a.根据给定的流程图,写出过程I的化学方程式;依据溶解度曲线,比较t1℃时,NaCl和Na2CO3的溶解度大小;
b.通过计算,确定t1℃时,50g水中加入10gNa2CO3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
本题综合考查了海水制镁、海水晒盐和海水制碱的相关知识,涉及化学方程式书写、实验操作目的、结晶方法选择、溶解度曲线应用以及除杂试剂选择等多个方面。在解答这类问题时,要熟练掌握相关的化学原理和实验操作,仔细分析题目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准确解答。同时,要注意化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将各个知识点融会贯通,以更好地解决综合性问题。
18.【答案】溶液由红色变无色 AB 2NaOH+CuSO4=Cu(OH)2↓+Na2SO4 < Cu(OH)2 H2SO4+BaCl2=BaSO4↓+2HCl Na+、Cu2+ Fe2O3 若存在Fe2O3,Fe2O3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过程③中硫酸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与题意的现象不符
【解析】解:(1)①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溶液的碱性逐渐减弱,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所以该同学通过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判断出两者发生了反应。②能验证有沉淀生成的复分解反应能发生,可选择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即A和B,化学方程式为2NaOH+CuSO4=Cu(OH)2↓+Na2SO4;
(2)①固体混合物A中加入稀硫酸,产生气体B,气体B通入澄清石灰水产生白色沉淀E,可知气体B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所以常温下,气体B水溶液的pH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K, 化学让生活更美好, 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K, 化学让生活更美好, 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试题及答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K, 化学让生活更美好, 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