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备战2025】2025年中考化学(实践活动)二轮复习命题突破专练
中考化学实践活动10 调查我国航天科技领域中新型材料、新型能源的应用--2025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命题突破专练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实践活动10 调查我国航天科技领域中新型材料、新型能源的应用--2025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命题突破专练,文件包含跨学科实践活动10调查我国航天科技领域中新型材料新型能源的应用跨学科实践原卷版docx、跨学科实践活动10调查我国航天科技领域中新型材料新型能源的应用跨学科实践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1.(2022·山东青岛·中考真题)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三位航天员“太空出差”凯旋归来。彰显了我国在航天领域的科技实力。制造载人飞船和太空舱使用了镁合金和钛合金,工业上可用下图所示流程制备镁和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步骤①中可以加入石灰乳
B.步骤②和④中发生的反应都是复分解反应
C.该流程中氯化镁可以循环利用
D.步骤④中氩气作保护气是因为其化学性质稳定
【答案】B
【详解】A.根据流程图,步骤①海水中的氯化镁转化为氢氧化镁可以加入石灰乳,反应方程式为:,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步骤②氢氧化镁转化为氯化镁,可与盐酸反应,反应方程式为:,反应基本类型为复分解反应;步骤④镁与TiCl4反应生成钛和氯化镁,反应方程式为:,反应基本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C.氯化镁既是步骤③的反应物,又是步骤④的生成物,所以流程中氯化镁可以循环利用,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金属镁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步骤④中加入氩气作保护气,是因为氩气化学性质稳定,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2021·山东潍坊·中考真题)2021年中科院航天催化材料实验室将甲烷转化为甲醇(CH3OH,常温下是液态)实现了天然气的高效利用,反应历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铁为该反应的催化剂B.该过程中,CH4发生还原反应
C.生成CH3OH过程中,分子数目减少D.将甲烷转化为甲醇有利于储存和运输
【答案】B
【分析】由图可知,该反应为甲烷和氧气在铁的催化下反应生成甲醇,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详解】A、在该反应中,化学反应前后,铁没有改变,故铁为该反应的催化剂,选项说法正确;
B、该反应中,甲烷得到氧,属于还原剂,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选项说法不正确;
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甲醇的过程中,分子数目减小,选项说法正确;
D、甲烷是气体,甲醇是液体,将甲烷转化为甲醇,有利于储存和运输,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3.(2024九年级下·湖北荆州·专题练习)2024年“中国航天日”活动主题是“极目楚天,共襄星汉”。钛合金是常用的航天材料,钛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非金属元素,位于第四周期
B.二氧化钛的化学式为O2Ti
C.x=2,钛原子易失去电子,易形成Ti2+
D.Ti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g
【答案】C
【详解】A钛是“金”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故钛元素位于第四周期,故A错误;
B、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规律: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化合价数值约到最简交叉写在元素右下角,则二氧化钛的化学式为TiO2,故B错误;
C、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有22=2+8+10+x,x=2,其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易失去电子,形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离子符号就是在元素符号的右上方,标出该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及正负,数值在前,正负号在后,故钛离子表示为Ti2+,故C正确;
D、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不是“g”,通常省略,故D错误。
故选C。
4.(2024·安徽合肥·一模)铪是航天材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铪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非金属元素B.铪原子质量为178.5
C.铪原子中的中子数为72D.金属铪的化学式为
【答案】D
【详解】A、铪元素为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A说法错误;
B、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则铪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78.5,而不是原子质量,故B说法错误;
C、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则铪原子序数为72,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铪原子的质子数为72,汉字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则铪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78.5,在原子中,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故铪原子中的中子数为179-72=107,故C说法错误;
D、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右上角的字母表示元素符号,则铪元素符号为 Hf,金属铪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化学式为Hf,故D说法正确;
故选:D。
5.(2024·河北邯郸·模拟预测)中国的航天力量日益强大,在航天科技中会用到大量金属材料。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A.黄铜的硬度比纯铜的大B.金属在常温下大多数都是固体
C.生锈的铁制品没有回收价值D.铝合金被广泛用于火箭、飞机、轮船等制造业
【答案】C
【详解】A、合金的硬度大于组成他的纯金属的硬度,黄铜属于合金,所以其硬度大于纯铜的硬度,说法正确;
B、除金属汞在常温下是液体外,金属在常温下大多数都是固体,说法正确;
C、生锈的铁制品可以回收炼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说法错误;
D、铝合金密度小、硬度大、强度高、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等,被广泛用于火箭、飞机、轮船等制造业,说法正确;
故选C。
6.(2024·山西·模拟预测)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其中长征2F型火箭使用的推进剂为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N2O4),下列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与四氧化二氮相同的是
A.N2B.HNO2C.NH3D.NO2
【答案】D
【详解】A、氮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0,不符合题意;
B、HNO2中氢元素化合价为+1,氧元素化合价为-2,设氮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x+(+1)+(-2)×2=0,则x=+3,不符合题意;
C、NH3中氢元素化合价为+1,设氮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x+(+1)×3=0,则x=-3,不符合题意;
D、NO2中氧元素化合价为-2,设氮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x+(-2)×2=0,则x=+4,符合题意。
故选D。
7.(2011·山东济宁·中考真题)(1)氢气是最轻的气体,难溶于水。氢气作为未来的理想能源,是航天工业的高能燃料,也是化工生产的重要原料。实验室通常采用下面装置制取少量氢气,请根据
要求回答:
要求回答:
①实验室使用稀盐酸和金属锌制取氢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这种方法制得的氢气往往含有少量 (原因是 )和水蒸气,可将杂质气体通过装置 除去;
②实验中可采用 装置收集氢气;集满氢气后的集气瓶按装置G方式放置备用,原因是 。
(2)某校课题研究小组到电镀厂考察,了解到铁件镀铜的主要工艺流程如下:
结合流程中提供的信息回答:
①流程Ⅱ废水中含有的物质有 ;
②经测定:流程Ⅳ中废水的pH为4,废水中一定没有 ;
③流程Ⅳ废水中除流程Ⅰ、Ⅱ引入的物质外,还含有 ;
请设计简单方案来证明你的推断:
。
【答案】 Zn+2HCl=ZnCl2+H2↑ 氯化氢 盐酸有挥发性 B、C E或F 氢气比空气轻,以防逸出 H2SO4、Fe2(SO4)3、FeSO4、Na2SO4 NaOH/氢氧化钠 CuSO4/硫酸铜 取少量废水,插入一打磨光亮的铁片,一段时间后取出观察,铁片上有红色的铜,说明废水中含有CuSO4
【详解】(1)①实验室使用稀盐酸和金属锌制取氢气,稀盐酸与锌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Zn+2HCl=ZnCl2+H2↑,这种方法制得的氢气往往含有少量氯化氢 (原因是盐酸具有挥发性)和水蒸气,由于B装置中的氢氧化钠能与氯化氢反应,可以除掉气体中的氯化氢气体,C装置中的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除去水蒸气,故可将杂质气体通过装置B和 C除去;
②由于氢气密度比空气小,可采用E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由于氢气难溶于水,可采用F排水法收集,集满氢气后的集气瓶应倒放在桌面上,即按装置G方式放置备用,原因是由于氢气比空气轻,以防逸出;
(2)①因为稀硫酸过量,因此有硫酸,硫酸与过量的烧碱(氢氧化钠)生成了硫酸钠和水,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硫酸与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硫酸与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因此流程Ⅱ废水中含有硫酸、硫酸铁、硫酸亚铁和硫酸钠;
②经测定:流程Ⅳ中废水的pH为4<7,显酸性,因此废水中一定没有氢氧化钠;
③因为流程Ⅲ中硫酸铜溶液过量,因此流程Ⅳ废水中除流程Ⅰ、Ⅱ引入的物质外还有硫酸铜;可以用铁片来检验(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即取少量废水,插入一打磨光亮的铁片,一段时间后取出观察,铁片上有红色的铜,说明废水中含有CuSO4。
8.(2024·贵州遵义·模拟预测)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太空飞船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1)神舟十八号从镉镍蓄电池升级到锂电池,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将化学能转化为 能。
(2)含金属铝的返回舱在高于1600℃时,仍能保持完整外形,请结合下标分析原因 。
(3)制作飞船时常在金属铝中添加一定比例的其他金属使其具有更好的性能,如Mn和Cu等。小组同学欲探究金属Mn的化学性质,进行了如图的三个实验。Mn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灰白色固体。锰元素在化合物中常显+2价,其溶液呈浅粉色。
①A试管中锰丝表面有气泡生成,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粉色,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试管无明显现象,可得出活动性Mn>Cu;
②C试管中的现象为 ,由此可以得出活动性Al>Mn;
③同学们认为,只用一支盛有少量稀硫酸(能一次性被金属丝消耗完)的试管,向其中插入三种金属丝,当金属丝插入顺序为 时,也可比较Al、Mn、Cu的金属活动性。
④反应后将A、B、C试管混合在一起,有气泡产生,溶液为浅粉色。混合后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
⑤提供足量的含Mn、Cu的铝合金和稀盐酸,欲确定各金属的质量分数,请写出实验操作及需要收集的实验证据有 。
(4)通过以上金属的利用及实验可归纳出金属的化学性质有 。
【答案】(1)电
(2)铝的表面会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膜,而氧化铝的熔点高于1600℃,使返回舱不会变形
(3) 溶液由浅粉色变为无色,由灰白色固体生成 Cu、Mn、Al 氯化锰、氯化铝 称取n g的铝合金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收集生成气体的质量为ag,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后称得质量为bg
(4)与氧气反应、与稀酸反应、与盐溶液反应
【详解】(1)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2)含金属铝的返回舱在高于1600℃时,仍能保持完整外形,分析原因:铝的表面会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膜,而氧化铝的熔点高于1600℃,使返回舱不会变形。
(3)①A试管中锰丝表面有气泡生成,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粉色,锰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锰和氢气,锰元素在化合物中常显+2价,氯元素一般显-1价,依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氯化锰化学式MnCl2,该反应化学方程式:,B试管无明显现象,可得出活动性Mn>Cu。
②金属活动性Al>Mn,铝能置换出氯化锰中的锰,且氯化锰溶液显浅粉色,氯化铝溶液显无色,C试管中的现象为溶液由浅粉色变为无色,由灰白色固体生成。
③先向盛有稀硫酸的试管中插入铜,观察到没有明显现象可知金属活动性:H>Cu,在插入锰,锰与稀盐酸生成氯化锰和氢气,可知金属活动性:Mn>H,最后插入铝,溶液由浅粉色变为无色,由灰白色固体生成,可知金属活动性:Al>Mn,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Al>Mn>Cu。
④反应后将A、B、C试管混合在一起,有气泡产生,锰或铝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锰、氯化铝,溶液为浅粉色,说明溶液中含有氯化锰,铝与氯化锰溶液反应有氯化铝生成,混合后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氯化锰、氯化铝。
⑤Mn、Cu的铝合金中锰、铝与稀盐酸反应,铜不与稀盐酸反应,取铝合金ng,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剩余固体是铜bg,则锰、铝的质量为(n-b)g,收集氢气的质量为ag,利用方程式可算出锰、铝的质量,实验操作及需要收集的实验证据称取n g的铝合金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收集生成气体的质量为ag,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后称得质量为bg。
(4)通过以上金属的利用及实验可归纳出金属的化学性质有金属与氧气反应、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与盐溶液反应。
9.(2018·安徽芜湖·一模)铝合金是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类有色金属结构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机械制造、 船舶及化学工业中已大量应用。工业经济的飞速发展,对铝合金的需求日益增多,使铝合金的研究也随之深入。已知某铝合金粉末除铝外,还含有铁、铜中的一种或两种。某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对铝合金粉末中铁、铜的存在情况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 产物NaAlO2溶于水); Fe、Cu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猜想1:该合金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铁。
猜想2:该合金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铜。
猜想3:该合金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铁、铜。
【实验探究】下列实验仅供选择的试剂:10%盐酸、30%NaOH溶液。
【探究结论】猜想 成立。
【反思】一般来说,活泼金属能与盐酸等酸反应,而铝与酸、碱都能反应,说明铝具有特殊的性质。写出铝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拓展与分析】
为了验证铝、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小刘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把表面积相同的铝丝和铁片同时投入到相同体积的稀盐酸中,比较反应的剧烈程度。请你评价该方案在操作过程中和控制变量上的不足之处。
操作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
控制变量上的不足之处 。
请你再设计一种不同类型的实验方案,验证铝、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
【答案】 氢氧化钠溶液 铝 稀盐酸 铁和铜 3 2Al+6HCl=2AlCl3+3H2↑ 操作过程中难以控制铝丝和铁片的表面积相同 没有控制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将铝丝插入硫酸亚铁溶液中,观察现象。(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详解】(1) Fe、Cu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铝可以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气,故应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当看到粉末部分溶解,并有气体放出,说明固体中一定有铝;
滤渣部分溶解,并有气体放出,溶液呈浅绿色,说明滤渣中一定有铁和铜,加入的溶液是稀盐酸;由以上实验可知,固体中有铝、铁、铜,故猜想3成立;铝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反应方程式为2Al+6HCl=2AlCl3+3H2↑;操作过程中难以控制铝丝和铁片的表面积相同;控制变量上没有控制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铝比铁活泼,故可以用铝与硫酸亚铁反应,观察现象。
10.(2024·山东济南·二模)2024年4月24日是第九个“中国航天日”,今年的主题是“极目楚天,共襄星汉”。4月25日晚,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发射成功,我国航天事业再登新高。
Ⅰ、生命保障
(1)航天飞行会导致航天员的钙流失,钙属于人体中的 (填“常量”或“微量”)元素。
(2)航天食品中包含牛肉和蔬菜,其中主要为航天员提供维生素C的食品是 。
Ⅱ、能源系统
(3)运载火箭使用的推进剂为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属于 (填“氧化物”、“有机物”、“无机物”之一),其中碳、氮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4)此次发射的神舟十八号飞船在电源系统方面进行了改进,将铬镍电池更换为电池容量更大、系统可靠性更高的锂电池。飞船充电使用太阳翼(即太阳能电池板),它是一种将 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Ⅲ、航天材料
(5)下列航天服的制造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填序号之一)。
A.纯棉舒适层B.羊毛保暖层
C.镀铝防护层D.聚氯乙烯管水冷层
(6)钛(Ti)被称为航空金属,建造空间站使用的钛合金具有很多优良的性能,如图是以钛铁矿【主要成分为钛酸亚铁()】为主要原料冶炼金属钛的生产工艺流程:
①钛酸亚铁的化学式为,其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
②反应①之前需要将钛铁矿粉碎,目的是 。操作a的名为 。
③反应②除了生成,还生成一种有毒的可燃性气体,该气体的化学式为 。
④写出③中金属镁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常量
(2)蔬菜
(3) 有机物 6∶7
(4)太阳
(5)D
(6) +4 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 过滤 CO
【详解】(1)钙元素在体内的含量大于0.01%,属于常量元素,故填常量元素;
(2)蔬菜富含维生素,所以能提供维生素C的食品是蔬菜,故填蔬菜;
(3)①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是氧化物;有机物含有碳元素,无机物一般不含碳元素,偏二甲肼是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所以偏二甲肼是有机物,故填有机物;
②化合物中元素质量之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原子个数的积之比。所以偏二甲肼中碳元素和氮元素的质量之比为:;
(4)飞船充电使用了太阳能电池板,所以是将太阳能转化成为电能,故填:太阳;
(5)A、纯棉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故A错误;
B、羊毛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故B错误;
C、镀铝涂层属于金属材料,故C错误;
D、聚氯乙烯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D正确。
故选D。
(6)①钛酸亚铁中,铁为正二价,氧为负二价,设钛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列式:可求出x=+4价,故钛元素为正四价,故填+4;
②粉碎能够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故填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
③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②反应前有钛元素、氧元素和氯元素以及碳元素,反应后生成的四氯化钛中有钛元素和氯元素,还缺碳元素和氧元素,碳元素和氧元素能够组成的有毒的可燃性气体是一氧化碳,故填化学式填CO;
④反应③是四氯化钛和镁在高温条件下生成氯化镁和钛,所以反应方程式为:
11.(2023·广东肇庆·二模)“逐梦寰宇问苍穹”,历经三十年,中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
(1)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C15H10N2O2) 是航天服的生产原料之一, 此物质中碳、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
(2)搭载梦天实验舱的运载火箭型号是长征五号B,其发动机点火管用钨合金来制作,该合金具有熔点 (填 “高”或“低”)的性质。
(3)天宫空间站内,宇航员呼出的二氧化碳和电解水生成的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该反应涉及 种氧化物,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返回舱返回时的动力来自液氢和液氧,在即将着陆前,要迅速释放剩余的燃料,这样做的目的是 。
【答案】(1) 3:2 C
(2)高
(3) 两/2/二
(4)防止发生爆炸
【详解】(1)由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的化学式可知,此物质中碳、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中碳、氢、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故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C;
(2)发动机点火管用钨合金来制作,钨是熔点最高的金属,故该合金具有熔点高的性质;
(3)氧化物是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此反应是氢气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甲烷和水的过程,故共涉及两种氧化物;
分析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方程式为;
(4)液氢和液氧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在即将着陆前,要迅速释放剩余的燃料,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发生爆炸。
12.(2022·江苏扬州·一模)“感知宇宙奥秘,放飞航天梦想”。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分别于2021年12月9日和2022年3月22日开讲,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空间站的建设中使用了钛和钛合金。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1所示。
①钛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②钛合金具有许多优良性能,其硬度 (填“大于”或“小于”)金属钛的硬度。
③空间站的太阳能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太阳能→电能→ 。
(2)如图2“泡腾片实验”:航天员将半片泡腾片(含某种酸和碳酸氢钠)塞入一个蓝色水球里,水球里立即产生很多气泡。
①该气体的化学式是 。
②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生活中可用作 (举一例)。
(3)如图3“太空冰雪’实验”:实验中用到了过饱和醋酸钠溶液,它在太空中形成液体球态,用带有结晶核的绳子接触液球,它就会瞬间结冰,变成“冰球”,这个“冰球”其实是“热球”。
①过饱和醋酸钠溶液结晶过程 (填“放热”或“吸热”)。
②如图4是醋酸钠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常温下,醋酸钠易溶于水
B.40℃时,饱和醋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65.6%
C.加水能使醋酸钠溶液从饱和变成不饱和
D.将A点的饱和溶液升温到60℃,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4)“在空间站里,氧气和二氧化碳是怎么循环的呢?”地面分课堂的同学问。空间站中的水、气整合循环系统利用“萨巴蒂尔反应”,将CO2转化为H2O,配合氧气生成系统实现O2的再生,流程如图5所示。
①在氧气生成系统中,运用电解水的方法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在萨巴蒂尔反应系统中,发生的反应为,则X的化学式为 。
③在流程图所示的物质转化中,进入氧气生成系统发生电解的水的质量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萨巴蒂尔反应系统中生成水的质量。
【答案】(1) 47.87
大于 化学能
(2) CO2 发酵粉(或胃药)
(3) 吸热 C
(4) CH4 大于
【分析】本题涉及元素周期表格的信息,合金的性质,盐的化学性质及溶解度曲线相关问题。
【详解】(1)①由图1可知,钛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7.87g,故填:47.87;
②合金的硬度大于组成它的纯金属,可知钛合金硬度大于金属钛的硬度。故填:大于;
③太阳能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太阳能→电能→化学能,故填:化学能。
(2)①碳酸氢钠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该气体是二氧化碳,故填:CO2;
②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生活中可用作发酵粉(或胃药),故填:发酵粉(或胃药);
(3)①用到了过饱和醋酸钠溶液,它在太空中形成液体球态,用带有结晶核的绳子接触液球,它就会瞬间结冰,变成“冰球”,由溶解度曲线可知醋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说明过饱和醋酸钠溶液结晶过程吸热,温度降低,溶解度减小,故选填:吸热;
②A、不知道20℃醋酸钠的溶解度,不能确定,说法错误;
B、由溶解度曲线可知:40℃时,饱和醋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说法错误;
C、加水能使醋酸钠溶液从饱和变成不饱和,说法正确;
D、由溶解度曲线可知:将A点的饱和溶液升温到60℃,溶解度增大,溶质质量分数不变,说法错误。
故选C。
(4)①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②依据化学方程式等号两边原子种类、数目均相等。等号左边含有1个碳原子、2个氧原子、8个氢原子,等号右边有4个氢原子和4个氧原子,所以一个X由1个碳原子和4个原子构成,则X的化学式为CH4,故填:CH4;
③如图5所示,氧气生成系统全部变为氧气,而氧气被航天员部分吸收生成二氧化碳,此时部分氧元素进入二氧化碳中,经过萨巴蒂尔反应系统,生成水,可知进入氧气生成系统发生电解的水的质量大于萨巴蒂尔反应系统中生成水的质量,故填:大于。
13.(2024·四川广安·中考真题)2024年5月3日,嫦娥六号探测器由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之后准确进入地月转移轨道,由此开启月背“挖宝”之旅。长征五号的推进剂有煤油、液氢、液氧。
回答下列问题:
(1)煤油燃烧会 (填“放出”或“吸收”)热量。
(2)液氢汽化成氢气,分子间的间隔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上述推进剂所含的C、H、O三种元素可组成多种酸,任意写出其中一种酸的化学式 。
(4)嫦娥六号用到了钛合金、塑料、碳纤维等多种材料,其中塑料属于 (填“合成材料”或“金属材料”)。
【答案】(1)放出
(2)增大
(3)H2CO3
(4)合成材料
【详解】(1)燃料燃烧放出热量,煤油是由化石燃料石油炼制的一种燃料,所以煤油燃烧会放出热量。故填:放出。
(2)液氢汽化成氢气体积变大,是由于氢分子间的间隔增大。故填:增大。
(3)酸的溶液中含有氢离子和酸根离子,不同的酸的溶液中含有相同的氢离子。醋酸溶液中含有氢离子和醋酸根离子,化学式CH3COOH;碳酸溶液中含有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化学式H2CO3。醋酸、碳酸等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酸。故填:H2CO3。
(4)钛合金属于金属材料;塑料属于合成材料;碳纤维属于复合材料。故填:合成材料。
14.(2013·福建泉州·中考真题)今年6月我国发射的神舟十号飞船,将全面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相应阶段的各项工作。请回答下列问题:
(1)液氢液氧是运载火箭的推进剂,其中氧气的作用是 。
(2)下列航天食品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填标号)。
a.脱水蔬菜 b.鱼肉罐头 c.冻干水果 d.脱水米饭
(3)铝合金是制作航天舱外服的材料之一,它属于 (选填“金属”、“无机非金属”)材料。
(4)宇航服可采用氢氧化锂(LiOH)去除二氧化碳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LiOH + CO2 = Li2CO3 + X, 则X的化学式为 。
【答案】 助燃 b 金属 H2O
【详解】(1)运载火箭中液氧起助燃的作用;
(2)a.脱水蔬菜富含维生素,故错误;
b.鱼肉罐头富含蛋白质,故正确;
c.冻干水果富含维生素,故错误;
d.脱水米饭富含糖类,故错误;
故选b;
(3)铝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4)由题意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LiOH+CO2═Li2CO3+X,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意义,反应前:锂离子2个、氧原子4个、氢原子2个、碳原子1个;反应后除X外:锂离子2个、氧原子3个、碳原子1个,可知1个X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故X的化学式为:H2O。
15.(2024·湖北·模拟预测)金属钛是重要的航天、航海材料。钛因其硬度大、熔点高,常温下不和非金属、稀酸反应,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被誉为“未来金属”。由钛铁矿(主要成分为钛酸亚铁)化学式为(FeTiO3)、焦炭、氯气等为原料,提取金属钛的主要工艺过程如图:
(1)钛酸亚铁(FeTiO3)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 。
(2)反应②中会生成TiCl4和一种有毒的氧化物气体,该气体的化学式为 。
(3)反应③在高温的条件下进行,其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需在氩气氛围中进行,氩气的作用是 。
(4)从反应③获得的钛中常含有少量镁,可向钛中加入足量的 (填药品名称),充分反应后 (填化学实验操作)、洗涤、干燥,得到纯净的钛。
【答案】(1)+4
(2)CO
(3) 作保护气,防止镁、钛被氧化
(4) 稀盐酸/稀硫酸 过滤
【详解】(1)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之和为零,钛酸亚铁(FeTiO3)中Fe显+2价,O显-2价,设Ti的化合价为x,则有,解得x=+4,故填:+4。
(2)反应②中TiO2与C、Cl2在高温下反应,生成TiCl4和一种有毒的氧化物气体,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前有钛、氧、碳、氯元素,反应后生成的TiCl4中只含有钛、氯元素,则该有毒气体中一定含有碳、氧元素,由于该有毒气体是一种氧化物,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则该气体为一氧化碳,化学式为CO。
(3)根据流程图,反应③是镁粉还原TiCl4,则TiCl4与镁粉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钛和氯化镁,化学方程式为:;
氩气是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而镁、钛容易在高温条件下被氧气氧化,该反应需在氩气环境中进行,氩气的作用是:作保护气,防止镁、钛被氧化。
(4)镁能与稀酸反应,根据题目信息,钛常温下不与非金属、稀酸反应,从反应③获得的钛中常含有少量镁,故可向钛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或稀硫酸,充分反应后经过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纯净的钛。
16.(2024·广东汕头·一模)化学与社会、科技、生活息息相关。
(1)“航天点亮梦想”。搭载神舟飞船的火箭常用液氢作燃料,液氢的化学式是 。
A.H2•H2OB.CH4C.H2D.NH3
(2)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新型净水剂。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消毒后生成铁离子的符号为 ,高铁酸钠中铁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 。
(3)在水中加入洗涤剂可以除去衣物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 作用。
(4)烹饪时如遇油锅着火,灭火的措施是 。
【答案】(1)C
(2) +6 Fe3+ 7:8
(3)乳化
(4)盖上锅盖
【详解】(1)液氢是液态的氢气,其化学式为H2,故选:C;
(2)高铁酸钠中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铁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1)×2+x+(﹣2)×4=0,解得x=+6,所以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一个铁离子带三个单位的正电荷,则铁离子的符号为Fe3+;高铁酸钠中铁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6:(16×4)=7:8;
(3)在水中加入洗涤剂可以除去衣物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珠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随着水流走;
(4)烹饪时如遇油锅着火,灭火的措施是盖上锅盖,采用隔绝氧气的原理来灭火。
17.(2024·江苏·二模)中国空间站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标志着我国航天科技水平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空间站利用太阳能电池板进行工作,电池板需要用铝合金加工成的箔片进行密封支撑,铝合金能加工成箔片是利用了金属的 (填“导电”“导热”或“延展”)性。
【答案】延展
【详解】中国空间站利用太阳能电池板进行工作,电池板需要用铝合金加工成的箔片进行密封支撑,铝合金能加工成箔片是利用了金属的延展性。
18.(2024·吉林·模拟预测)大国重器作为时代的最强音,承载着我国的科技成就,“大国重器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请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下面小题。
(1)大国重器中的清华力量——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收藏了承载中华文明印记的各类资源。其中有很多用墨汁绘写的古籍书画至今没有褪色,其原因是 。
(2)大国重器中的圆梦航天——大型客机C919,机身采用铝锂合金,抗腐蚀性优良,除此之外,还具有的性质是 。
(3)大国重器中的极地科考——雪龙2号,全球首艘双向破冰极地科考船,能够在1.5米厚冰环境中破冰航行。从微观角度分析,海水结成海冰主要是 发生改变。
【答案】(1)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2)硬度大(或密度小、强度大)
(3)水分子之间的间隔
【详解】(1)碳单质化学性质较稳定,所以用墨汁绘写的古籍书画至今没有褪色。故填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2)金属形成合金后,熔沸点降低,硬度增大且抗腐蚀、抗磨损性能提升。且铝锂合金能够用做飞机机身,说明其还具有密度较小、强度高等特点;
(3)水结冰时,水分子自身没有改变,水分子间间隔变小。故填水分子之间的间隔;
19.(2024·新疆阿克苏·三模)我国航天科技水平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航空航天科学研究涉及许多化学知识。
(1)航天员每天的食品要确保营养均衡。青菜为航天员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 。
(2)长期驻留空间站会导致航天员肌肉萎缩、骨密度降低,可在航天食品中添加含 元素的药品预防骨质疏松。
(3)太空中、应及时补充宇航员吸入的氧气,说明氧气具有的用途是 。在空间站中一部分氧气是利用太阳能电池板提供的电能,通过电解水制备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此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此外,还有一部分氧气是储存在加压氧气罐中从地球上运送到空间站的。氧气加压储存过程的微观实质是 。
(4)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座舱通过专用风机将座舱空气引入净化罐,利用无水氢氧化锂()吸收二氧化碳,净化后的空气再重流回座舱。、均可吸收,相同条件下,不同吸收剂吸收的最大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选用作吸收剂的原因是 。
【答案】(1)维生素
(2)钙/Ca
(3) 供给呼吸 分解反应 分子间有间隔,在加压的条件下,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4)等质量的LiOH、NaOH,LiOH吸收CO2的质量大
【详解】(1)青菜为航天员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维生素;
(2)缺钙会导致骨质疏松,长期驻留空间站会导致航天员肌肉萎缩、骨密度降低,可在航天食品中添加含钙元素的药品预防骨质疏松;
(3)太空中、应及时补充宇航员吸入的氧气,说明氧气具有供给呼吸的用途;
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是:,此反应是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
氧气加压储存过程,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在加压的条件下,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4)由图可知,等质量的LiOH、NaOH,LiOH吸收CO2的质量大于NaOH,所以选用 LiOH 作吸收剂。
20.(2023·四川宜宾·一模)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飞行乘组在轨驻留长达6个月时间,这也是我国迄今为止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飞行。为了保障航天员的生命健康,科学家们精心研制出最新的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从载人航天的发展历史来看,空间站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一般可划分为四种类型:开式系统、改进型开式系统、半闭式系统、闭式系统。
开式系统:航天员的代谢产物不作回收再生,而是抛出舱外或封闭起来带回地面,消耗性物质通过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周期性输送和补给来保障。如:早期的美国的载人飞船和航天飞机采用液态超临界压力储存氧气供航天员呼吸,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由消耗性氢氧化锂吸收;前苏联的载人航天器上则采用超氧化物吸收二氧化碳并同时放出氧气,使用氢氧化锂来调整吸收二氧化碳和产生氧气的比例关系。
我国目前采用的是半闭式系统:在改进型开式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加以改进,使水和氧形成闭合回路,使系统无需补给这些消耗性物质,仅供应含水食物和补给舱体泄漏损失所消耗的气体。系统的主要构成如图.
载人航天取得优异成绩的基础上,我国探月工程也实现“六战六捷”。未来还将探索在月球建设基地的可能,其中一个前提就是在月球上大规模制造,在月球上可以电解熔触月壤(含、FeO、CaO、等)制造氧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月壤中含有的CaO也可用于作干燥剂,是因为 (写化学方程式)。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我国在宇宙探索的多个领域取得辉煌成就
B.半闭式系统需要周期性输送和补给消耗性物质
C.电解月壤制造氧气为建设月球基地提供了可能
D.水电解系统发生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已知氢氧化锂(LiOH)的化学性质与氢氧化钠相似,请写出氢氧化锂吸收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
(4)①二氧化碳收集系统:二氧化碳的吸附剂可以采用分子筛或固态胺。其中分子筛表面布满孔洞,类似于初中化学实验室常用的 (填物质名称)的结构。
②萨巴蒂尔反应系统:系统的核心部件是萨巴蒂尔反应器。气体在萨巴蒂尔反应器内570~580K的温度下,以及钉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试写出萨巴蒂尔反应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
(2)AC
(3)
(4) 活性炭
【详解】(1)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氧化钙能做干燥剂,故填:;
(2)A、我国在宇宙探索的多个领域取得辉煌成就,故A正确;
B、半闭式系统,在改进型开式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加以改进,使水和氧形成闭合回路,使系统无需补给这些消耗性物质,故B错误;
C、电解月壤制造氧气为建设月球基地提供了可能,故C正确;
D、水电解系统发生主要反应为水在电解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D错误。
故选AC;
(3)已知氢氧化锂(LiOH)的化学性质与氢氧化钠相似,则氢氧化锂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锂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4)①二氧化碳收集系统中的分子筛表面布满孔穴,结构类似于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故填:活性炭;
②巴蒂尔反应系统:系统的核心部件是萨巴蒂尔反应器。二氧化碳和氢气在萨巴蒂尔反应器内570~580K的温度下,以及钉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甲烷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物质
熔点/℃
沸点/℃
Al
660.4
2467
Al2O3
2050
3000
实验方案
实现现象
结论
①取一定量的合金粉末,加过量的 ,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备用。
粉末部分溶解,并有气体放出。
合金中一定含有 。
②取步骤①所得滤渣,加过量的 ,充分反应。
滤渣部分溶解,并有气体放出,溶液呈浅绿色。
合金中一定含有 。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30%NaOH溶液
铝
②10%盐酸
铁、铜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实践活动11 探究暖宝宝组成及其发热原理--2025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命题突破专练,文件包含跨学科实践活动11探究暖宝宝组成及其发热原理原卷版docx、跨学科实践活动11探究暖宝宝组成及其发热原理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实践活动08 海洋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制盐--2025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命题突破专练,文件包含跨学科实践活动08海洋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制盐原卷版docx、跨学科实践活动08海洋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制盐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实践活动07 垃圾的分类与回收利用--2025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命题突破专练,文件包含跨学科实践活动07垃圾的分类与回收利用原卷版docx、跨学科实践活动07垃圾的分类与回收利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