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数学人教版(2024)四年级下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2024)四年级下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共4页。
课题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主要教学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例3第(1)题教学的重点是小数连加的竖式计算方法,进一步理解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强化算理,第(2)题是用脱式计算小数连减,通过两种不同的思路,让学生在计算、比较、推理的过程中发现减法的性质对于小数运算也是同样适用的。
2.学习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加减混合运算,本节课可以放手让学生利用旧知的迁移来学习新知,让学生经历探究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过程,用不同的思路解决问题,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3.核心素养目标
(1)掌握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进一步巩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经历迁移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和经验自主探究小数加减混和运算的过程,体会运算的一致性,发展运算能力。
(3)体会小数加、减法在生活、学习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4.学习重点难点
(1)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多角度思考并解决问题。
5.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1
课件出示:
师:你能先说出上面题目的运算顺序,再计算吗?
学生活动1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整数混合运算的练习,回顾整数混合运算相关知识,为新知的学习作铺垫。
环节二:探究小数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教师活动2
课件出示教材第73页例3(1)。
组织学生读题,列出算式。
出示小组活动要求。
交流汇报。
根据学生交流汇报,展示竖式计算和脱式计算:
课件出示教材第73页例3(2)。
(1)出示小组活动要求。
交流汇报。
根据学生交流汇报,展示两种计算方法:
(3)观察比较,深化认识。
师:观察这两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得出:整数减法的运算性质对于小数减法同样适用。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3.归纳小结。
师:回顾刚才的计算过程,说一说小数加减混合运算该怎样计算。
学生活动2
读题,列出算式。
自主尝试计算。
交流汇报自己的计算方法。
列式进行解答。
交流汇报自己的计算过程。
观察两种计算方法,相互交流自己的想法。
7.回顾解题过程,共同小结:没有括号的,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活动意图说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让他们尝试自己解决问题,在充分交流中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
环节三:当堂检测。
1.基础性作业。
(1)完成教材P74练习十八第2题。
(2)完成教材P73做一做。
2.发展性作业。
(1)完成教材P74练习十八第4题。
(2)小明把长14.8厘米的纸条和长12.28厘米的纸条粘接成一条较长的纸条。重叠黏合处长1.2厘米(如图),粘接后纸条共长多少厘米?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环节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环节五:课后作业。
完成《新领程》或《学练优》本课时的习题。
6.板书设计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整数减法的运算性质对于小数减法同样适用。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没有括号的,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2024)四年级下册括号教学设计,共3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四年级下册平移教案设计,共3页。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版(2024)平移教学设计,共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