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部编高教版(2023)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练习整套
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下册三 景泰蓝的制作优秀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下册三 景泰蓝的制作优秀练习题,文件包含部编高教版2023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永遇乐京口北固怀古同步练习参考答案docx、部编高教版2023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同步练习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语言文字运用
1.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组是( )
A.稼轩(jiā) 金戈铁马(gē)B.佛狸(fó) 封狼居胥(xù)
C.舞榭歌台(xiè) 巷陌(mò)D.赢得(yíng) 佛狸(1ì)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杰出不凡的人物及其事迹
B.赢得仓皇北顾 指败逃中回头北望
C.烽火扬州路 宋代的行政区划
D.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封闭山界禁止人们上山
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B.独自怎生得黑
C.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D.赢得仓皇北顾
4.下列各句中,使用了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
A.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B.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C.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D.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5.“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运用的典故与________________有关。( )
A.刘裕B.孙权C.拓跋焘D.刘义隆
6.下列各句中,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一词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上阕借古抒情,抒发了抗金救国的豪情。
B.该词下阕怀古讽今,抒发了未实现理想和抱负的愤慨之情。
C.辛弃疾首次突破了词以媚称,把词引上了恢宏廓大的境界,是北宋词坛豪放派的集大成者。
D.辛弃疾的词,善于用词表现自我的行迹出处和精神世界。
7.下列对运用典故的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慨叹江山依旧,像当年“坐断东南战未休”的孙仲谋那样的人物却已无处寻觅了)
B.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赞扬当年孙仲谋北伐的英雄气概)
C.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借宋文帝刘义隆不做充分准备,仓促北伐招致失败的事实,警告南宋王朝统治者,表明自己的抗金主张)
D.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自比廉颇,表明自己壮心不已和报国无门的悲愤)
8.下面对于宋词这种文学形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又称“长短句”“诗余”,配上音乐可以歌唱。兴于中唐,发展于五代,极盛于宋代,形成了豪放派、婉约派两个主要流派。
B.词始于民间,盛于宋代。柳永拓宽了词的形式与内容,苏轼更是无事不可入词,并开创了豪放一派。
C.词是杂言体,即所谓长短句,这是由作者表达的内容决定的,有四字句、五字句、七字句等。
D.绝大部分的词是分段落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不分段的叫单调,两段的叫双调,三段、四段的叫三叠、四叠。
9.“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对上述诗句中运用的典故,理解比较正确的一项是( )
A.写出异族侵略者在佛狸祠下举行祭祀,不可一世,表明这是历史上的耻辱。
B.写出异族侵略者在佛狸祠下寻欢作乐,气焰骄横,表明陷于异族统治之下的当地百姓,处境凄惨。
C.写出宋朝百姓在狒狸祠下迎神致祭,慨叹人们竟忘却了历史上的耻辱。
D.以“元嘉草草”造成侵略者竟在侵占地区建宫设庙、迎神致祭的惨痛后果,警告韩伲胄切勿草率出兵。
10.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最后用了一个典故,写道:“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样写法的作用是什么?选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作者以廉颇自比,表明自己虽老,但不忘为国效力。
B.作者借廉颇虽老还有人想起用的故事,表达自己得不到朝廷重用的愤懑心情。
C.表示今天再也找不到像廉颇这样的大将的痛惜心情。
D.将自己与廉颇对比,吊古伤今,抒发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慨之情。
二、古代诗词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1.写出词中所缺的句子。
12.“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13.本词末尾“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有何作用?
14.揣摩全词的内容和意境,将“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扩展成60字左右的一段文字,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宋]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5.下列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杯古》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用“千古”修饰“江山”,表现出深沉的古今兴亡之感,蕴含着对南宋国势日益衰微的深切忧虑。
B.“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既赞美历史上的孙权,更为现实中没有孙权这样的英雄而深表遗憾。
C.“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一句,以韩侂胄草率出兵遭到修败的历史教训,警告刘义隆切勿草率出兵。
D.“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用廉颇的故事,含蓄地表达自己不被重用的愤慨。
16.这首词运用了大量的典故,请找出并分析各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17.对比《念奴娇·赤壁怀古》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两首怀古题材的词在情感表达上的异同。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第二单元四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巩固练习,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文本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下册第二单元四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优秀练习,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阅读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第六单元优秀单元测试课后练习题,文件包含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卷-中职专用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原卷版docx、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卷-中职专用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