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四年级下册32《勤于动脑》心理健康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32《勤于动脑》心理健康教学设计第1页
    四年级下册32《勤于动脑》心理健康教学设计第2页
    四年级下册32《勤于动脑》心理健康教学设计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心理健康四年级下册第三十二课 勤于动脑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心理健康四年级下册第三十二课 勤于动脑教学设计,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背景,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知识不断更新,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四年级学生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关键阶段,培养他们勤于动脑的习惯,有助于提升思维品质,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基础。然而,在实际学习与生活中,部分学生可能存在思维惰性,遇到问题时不愿主动思考。因此,开展“勤于动脑”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引导学生认识到动脑的重要性,激发他们主动思考的意识,掌握科学的思考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前瞻性。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勤于动脑的含义,认识到动脑对学习和生活的积极影响。
    掌握一些基本的思考方法和技巧,如分析、归纳、推理等,并能在实际问题中运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故事分享、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游戏体验等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不断反思和总结,逐步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思考的兴趣,培养他们主动思考、积极探索的精神。
    帮助学生树立勇于面对问题、敢于思考的信心,克服思维惰性,体验思考带来的成就感。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深刻理解勤于动脑的重要性,增强主动思考的意识。
    学习并掌握常用的思考方法,学会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将勤于动脑的意识转化为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习惯,克服思维惰性。
    培养学生在复杂情境中灵活运用思考方法,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教学方法
    1.故事启发法:讲述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感悟勤于动脑的道理,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
    2.案例分析法:呈现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讨论,培养学生运用思考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与碰撞,培养合作学习能力。
    4.游戏体验法:设计有趣的思维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思考的乐趣,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五、教学准备
    1.收集资料:收集与勤于动脑相关的故事、案例、图片、视频等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2.准备道具:准备游戏所需的道具,如拼图、脑筋急转弯卡片、问题卡片等。
    3.设计问卷:设计一份关于学生思考习惯的调查问卷,在课前发放给学生填写,了解学生的思考现状,为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
    1.脑筋急转弯开场:老师走进教室,笑着对同学们说:“同学们,今天老师先给大家出几个脑筋急转弯,热热身。看看谁的小脑袋转得最快!”
    老师出示第一个脑筋急转弯:“小明家里有小鸡、小鸭、小鹅、小猫、小狗几种动物,请问哪种坚决不能弄丢?”
    学生们开始思考,纷纷举手。
    学生 1 回答:“是鸡,因为鸡(机)不可失。”
    老师:“非常棒,一下子就答对了,反应真快!再听一个,什么东西越洗越脏,不洗有人吃,洗了没人吃?”
    学生 2 抢答:“是水。”
    老师:“完全正确!看来大家的脑袋都很灵活呀。那为什么这些脑筋急转弯,有些同学能很快答出来,有些同学一开始却想不到呢?这就是思考的魅力,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如何勤于动脑。”老师板书课题:勤于动脑
    (二)故事悟理
    1.讲述故事:老师说:“下面,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有趣的故事,名字叫《曹冲称象》。”老师生动地讲述故事:“在三国时期,孙权送给曹操一头大象。曹操想知道这象的重量,问他的属下有什么办法,可属下们都想不出好主意。这时,曹操的儿子曹冲站了出来,他让人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在船身下沉的地方做了记号。然后把大象赶下船,往船上装石头,一直装到船下沉到记号的位置。最后,称出这些石头的重量,就知道大象有多重了。”
    2.提问引导思考:故事讲完后,老师提问:“同学们,曹冲想出的办法是不是很聪明?那曹冲为什么能想出这个办法,而其他人却想不到呢?”
    学生 3 回答:“因为曹冲爱动脑筋,他认真思考了怎么称大象的问题。”
    老师:“非常好,曹冲面对称大象这个难题,没有像其他人一样轻易放弃,而是积极开动脑筋。那从这个故事中,我们能明白什么道理呢?”
    学生 4 说:“遇到问题要勤于动脑,只要肯思考,就能想出办法。”
    老师:“没错,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只有像曹冲一样勤于动脑,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三)案例分析:动脑的力量
    1.展示学习案例:老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案例:“小丽在学习数学时,遇到了一道难题:有一个长方形的花园,长是 12 米,宽比长短 4 米,这个花园的周长是多少米?她一开始觉得很难,想放弃。但后来她想起老师说的要多思考,于是她开始认真分析题目,画出图形,逐步计算。她先算出宽是 12 4 = 8 米,然后根据长方形周长公式(长 + 宽)×2,算出周长是(12 + 8)×2 = 40 米。最后她成功解出了这道题,还明白了遇到难题不能怕,要多思考。”
    2.小组讨论:老师说:“现在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小丽在解决这道数学题的过程中,是如何体现勤于动脑的?如果是你,一开始遇到难题会怎么做?”学生们分组热烈讨论,老师巡视各小组,倾听同学们的讨论,并适时给予指导。
    讨论结束后,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发言。
    小组 1 代表:“小丽遇到难题没有马上放弃,而是认真分析题目,还通过画图来帮助理解,这就是勤于动脑。如果是我,一开始可能也会觉得难,但我会像小丽一样,多读几遍题目,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去做。”
    老师:“小组 1 分析得很到位,通过多种方式思考问题。其他小组呢?”
    小组 2 代表:“小丽能想起老师的话,积极思考,最后成功解题,说明只要肯动脑,就能克服困难。我遇到难题可能会先和同学讨论,一起想办法。”
    小组 3 代表:“我们觉得小丽不依赖别人,自己努力思考,这种精神很好。我们遇到难题会尝试回忆学过的知识,看能不能用得上。”
    3.教师总结:老师对各小组的发言进行总结:“同学们说得都非常好。小丽在面对难题时,通过认真分析、画图辅助、运用知识等方式,充分展现了勤于动脑。在学习中,我们都会遇到难题,只要像小丽一样,积极主动地思考,运用合适的方法,就一定能解决问题。而且,通过思考解决问题后,我们会对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
    (四)探索思考方法
    1.方法讲解:老师说:“同学们,我们知道了勤于动脑很重要,那具体有哪些思考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问题呢?今天老师就给大家介绍几种常用的思考方法。”
    老师在黑板上写下“分析”,讲解道:“分析就是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分别研究。比如刚才小丽做数学题,就是把求长方形周长的问题,分解成先求宽,再根据公式求周长。”
    老师写下“归纳”,说:“归纳就是把一些相似的事物或现象放在一起,找出它们的共同特点和规律。比如,我们学习了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后,归纳出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老师写下“推理”,讲解:“推理就是根据已知的条件,推出未知的结论。比如,看到天上乌云密布,电闪雷鸣,我们就可以推理出可能要下雨了。”
    2.案例应用:老师展示一个案例:“有一串数字:3,6,9,12,( ),( )。请同学们用我们刚学的思考方法,想一想括号里应该填什么数字。”
    学生们开始思考,有的同学在纸上写写画画。
    老师引导:“大家可以用分析的方法,看看这串数字之间有什么规律,也可以用归纳的方法,从前面几个数字中总结出规律。”
    学生 5 举手回答:“我发现这些数字依次增加 3,用推理的方法,12 后面应该是 12 + 3 = 15,再后面是 15 + 3 = 18。”
    老师:“非常好,你熟练运用了我们刚学的思考方法。通过分析数字间的关系,归纳出规律,再进行推理,就得出了答案。”
    (五)游戏体验:动脑大挑战
    1.拼图游戏:老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放一套拼图。老师说:“现在我们来进行一个拼图游戏,看哪个小组能最快完成拼图。在拼图过程中,大家要思考如何通过观察图形的形状、颜色、位置关系等,找到拼图的方法。”
    游戏开始,各小组同学迅速行动起来,大家一边讨论,一边尝试拼接。
    老师巡视各小组,观察学生的表现,适时给予鼓励和引导:“大家动动脑筋,看看这块拼图应该放在哪里,从整体布局去思考。”
    很快,有小组完成了拼图。老师邀请完成最快的小组分享经验。
    小组 4 代表:“我们先把拼图的四个角找出来,然后根据颜色和图案的相似性,逐步拼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调整思路,思考怎么拼更快。”
    老师:“非常棒,通过观察、分析和不断尝试,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是勤于动脑。”
    2.脑筋急转弯接力:老师组织学生进行脑筋急转弯接力游戏。老师先给出一个脑筋急转弯:“小王一边刷牙,一边悠闲地吹着口哨,他是怎么做到的?”
    学生 6 回答:“他刷的是假牙。”
    老师:“答对了,那请你出一个脑筋急转弯给下一位同学。”
    学生 6 出题:“什么东西越剪越大?”
    学生 7 思考后回答:“是洞。”
    游戏继续进行,学生们积极参与,思维在有趣的问题中快速运转。
    3.教师总结:游戏结束后,老师总结:“在刚才的游戏中,大家都积极思考,通过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很好地体现了勤于动脑。希望大家在以后的生活中,也能像在游戏中一样,遇到问题主动思考,享受思考带来的乐趣。”
    (六)头脑风暴:生活中的难题
    1.提出问题:老师说:“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小难题。现在,我们来进行一场头脑风暴,大家一起想想办法。比如,当你不小心把钥匙锁在家里了,你会怎么办?”
    2.小组讨论与分享:学生分组讨论,想出各种解决办法。讨论结束后,各小组代表发言。
    小组 5 代表:“我们可以先打电话给爸爸妈妈,让他们送备用钥匙。如果他们不方便,就找开锁师傅。”
    老师:“这是很实际的办法,通过借助他人的力量解决问题。其他小组呢?”
    小组 6 代表:“我们会看看能不能从窗户进去,不过要注意安全。还可以问问邻居,看有没有办法帮忙。”
    小组 7 代表:“我们想可以先回忆一下有没有其他地方藏着备用钥匙,或者联系房东,看有没有办法。”
    3.教师总结:老师对各小组的办法进行总结:“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好办法,充分展示了大家勤于动脑的成果。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不要慌张,要冷静思考,运用我们学过的思考方法,从不同角度去想办法,总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七)课堂总结
    1.回顾内容: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勤于动脑,谁能来说说你都学到了什么?”
    学生 8 回答:“我知道了勤于动脑能帮助我们解决很多问题,还学到了分析、归纳、推理这些思考方法。”
    学生 9 说:“通过故事和案例,我明白了遇到问题不能轻易放弃,要积极思考。而且在游戏中,我体会到了思考的乐趣。”
    2.教师总结:老师:“同学们总结得非常好。勤于动脑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品质,它能让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进步。希望大家在今后的日子里,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能积极主动地思考,运用科学的思考方法,勇敢地去解决。老师相信,你们的小脑袋会越来越聪明,能创造出更多的精彩!”
    (八)课后作业
    1.记录思考日记:让学生在一周内,每天记录一件自己遇到的问题,以及通过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和体会。下节课与同学们分享。
    2.寻找生活中的思考方法:鼓励学生观察生活,找出至少三个运用分析、归纳、推理等思考方法解决问题的例子,写在作业本上。
    七、教学反思
    在本次“勤于动脑”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中,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热情。以脑筋急转弯导入,迅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为课堂营造了轻松愉快的氛围。故事分享、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游戏体验等环节,让学生在不同情境中深入理解勤于动脑的重要性,掌握思考方法,并在实践中锻炼了思维能力。
    然而,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小组讨论环节,个别小组的讨论方向出现偏差,需要老师及时引导纠正,这提示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明确小组讨论的任务和要求。在游戏体验环节,部分学生过于关注游戏结果,而对思考过程的重视不够,后续教学应强调游戏中的思考要点,引导学生更好地从游戏中收获思维提升。另外,对于一些思维较慢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给予他们充分表达和思考的时间还不够,在今后的教学中需更加关注个体差异,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中有所收获。
    总体而言,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多数学生对勤于动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初步掌握了一些思考方法。在今后的教学中,将持续关注学生思维习惯的培养,不断优化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将勤于动脑内化为习惯,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关教案

    南大&北师大版(2016)四年级第十四课 勤于动脑教案:

    这是一份南大&北师大版(2016)四年级第十四课 勤于动脑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心理健康北师大版 (2013)四年级下册第三十二课 勤于动脑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心理健康北师大版 (2013)四年级下册第三十二课 勤于动脑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心海导航,活动在线,动动脑筋,成长加油站,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2013)四年级下册第三十二课 勤于动脑教案: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2013)四年级下册第三十二课 勤于动脑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解析,学生情况分析,教学课时,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