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备战2025】2025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课件+讲义+专练+测试(新教材新高考)
- 第35讲 生态系统的功能及其稳定性(第一课时)(讲义)-2025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讲义+专练(新教材新高考) 课件 0 次下载
- 第35讲 生态系统的功能及其稳定性(第二课时)(专练)-2025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讲义+专练(新教材新高考) 课件 0 次下载
- 第35讲 生态系统的功能及其稳定性(第二课时)(讲义)-2025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讲义+专练(新教材新高考) 课件 0 次下载
- 第36讲 人与环境(专练)-2025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讲义+专练(新教材新高考) 课件 0 次下载
- 第36讲 人与环境(课件)-2025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讲义+专练(新教材新高考) 课件 0 次下载
第35讲 生态系统的功能及其稳定性(第二课时)(课件)-2025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讲义+专练(新教材新高考)
展开
这是一份第35讲 生态系统的功能及其稳定性(第二课时)(课件)-2025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讲义+专练(新教材新高考),共5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情分析,课标要求,知识构建,内容概览,考点训练,易错辨析,原方向,负反馈调节,正反馈调节,高考真题演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八单元 稳态与调节 第35讲 生态系统的功能及其稳定性(第二课时)
1.举例说出生态系统中物理、化学和行为信息的传递对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生物种群的繁衍和种间关系的调节起着重要作用。2.解释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并维持动态平衡的能力3.举例说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会受到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如气候变化、自然事件、人类活动或外来物种入侵等4.阐明生态系统在受到一定限度的外来干扰时,能够通过自我调节维持稳定。
考点一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知识点一 信息和信息流知识点二 生态系统信息的种类知识点三 巧判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类型(常考 点)知识点四 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特点知识点五 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知识点六 信息传递在农业上的应用知识点七 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的区别与联系 考点二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知识点一 生态平衡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知识点二 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关系知识点三 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知识点四 设计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
归纳总结+易错辨析+教材隐性知识+拓展延伸
1.什么是信息?什么是信息传递(信息流)?信息三要素是什么? 2.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概念、举例)3.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3条)? 4.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2条)? 5.控制动物危害的技术方法有哪三种?6. 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与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存在哪些差异?7.生态平衡的概念?生态平衡的3个特征?每个特征的具体表现?生态平衡的调节机制? 8.负反馈调节的概念?负反馈调节的意义?
希望我们一轮复习能够持续精进!—— 自主梳理课本(选必二)3.4-3.5
9.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概念?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表现在哪两个方面?概念?10.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形成原因? 11.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具体表现? 12.某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高、自我调节能力强、抵抗力稳定性高的原因?13.为什么要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意义): 14.维持生态平衡,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措施?
考点一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知识点一、信息和信息流
信源(信息产生部位)
信道(信息传输媒介)
信息受体(信息接收的生物或部位)
如动物的眼、鼻、耳、皮肤,植物的叶、芽以及细胞中的特殊物质(如光敏色素)等
非生物环境或生物个体或群体
①多数情况下,信息传递为双向的;②三种信息都可以来源于动物,其中,只有物理信息可以来源于非生物环境;③信息传递可以发生在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可以发生在同种生物之间,可以发生在不同生物之间
知识点二、生态系统信息的种类
1.下列各项分别属于物理信息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化学信息的有________,属于行为信息的有_____________: 1.蛛网振动 2.狼的叫声 3.生物释放红外线 4.蝙蝠回声定位 5.植物分泌的毒素 6.老马识途 7.电鳗放电 8.昆虫的性信息素 9.适宜光照下植物开花 10.蓟的刺; 11.金龟子遇敌装死 12.遇敌豪猪竖刺 13.飞蛾扑火 14.牛椋鸟跳跃提醒犀牛危险
知识点三、巧判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类型(常考点)
1.涉及声音、颜色、植物形状、磁力、温度、湿度这些信号,通过动物感觉器官皮肤、耳朵、眼或植物光敏色素、叶、芽等感觉上述信息,则判断为物理信息。2.若涉及化学物质挥发性(如性外激素等)这一特点,则判断为化学信息。3.凡涉及“肢体语言”者均属于行为信息。4.若在影响视线的环境中(如深山密林),生物间多依靠“声音”这种物理形式传递信息。5.若在噪音嘈杂的环境(如洪水、瀑布旁),生物多以“肢体语言”这种“行为”进行信息交流。
知识点四、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特点
1.生物可以通过一种或者多种信息类型进行交流
远处通过识别植物的绿色(物理信息):
近处通过植物的气味(化学信息):
2.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既存在于同种生物之内,也发生在不同生物之间
例如: 犀牛与牛椋(liánɡ)鸟,鸟的鸣叫与跳跃提醒犀牛附近有危险情况。
3.信息传递的方向往往是双向的
注意: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不包括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
2.下列关于生命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体内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必须依赖细胞膜上受体的识别 B.生物体内的信息传递一般都具有双向性 C.无论生物体内还是生物体外,传递每一种信息都必须依赖具体的信息 分子 D.人体产生的能促进细胞代谢的甲状腺激素不属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中 的化学信息
生物体内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不是都必须依赖细胞膜上的受体的识别,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
生物体内的信息传递往往是信号分子通过一定的途径作用于靶细胞,一般是单向的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不一定依赖于具体的信息分子,如物理信息和行为信息
知识点五、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海豚靠回声定位、取食或御敌;莴苣或烟草种子萌发须特定波长的光
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植物开花需要光信息刺激、雌雄昆虫交尾涉及性外激素
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依赖信息追捕猎物或躲避猎捕
电子仪器模拟蜜蜂跳圆圈舞或摆尾舞相同的频率或声音。
延长光照时间,刺激鸡卵巢发育和雌激素的分泌,大大提高产蛋率
利用温度和湿度延长蔬菜的种植期
1.提高农畜产品的产量:
知识点六、信息传递在农业上的应用
(化学防治、生物防治、机械防治)
2.对有害动物进行防治:
①作用迅速②短期效果明显
①会使害虫的抗药性增强②可能杀害害虫天敌,破坏生态平衡③污染环境
①无污染②见效快,效果好
①费时费力②对体型很小的害虫无法实施
引入天敌、寄生虫或使用信息素等
天敌数量不明确,甚至可能会引发生态危机(可能引起物种入侵)
3.下列关于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之间的信息传递仅限于同种生物 B.信息沿着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 C.心猿意马、飞蛾扑火、花香引蝶、老马识途都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D.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来源于环境 E.利用生长素类调节剂2,4-D杀死单子叶农作物田中的双子叶杂草,属于化学信息的应用 F.在农业生产中,可利用信息传递的原理进行害虫的防治 G.诗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中提到的信息的种类是生物的行为信息
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的,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也可从高营养级向低营养级传递。
2,4-D是化学物质,属化学防治,不属于化学信息的应用。
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利用生长素类调节剂杀死单子叶农作物周围的双子叶杂草,属于化学 信息的应用 B.利用光照、声音信号诱捕或驱赶某些动物,使其远离农田,属于生物 防治 C.生态系统中信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 D.某种鸟类通过点头或鞠躬追求配偶,这一现象说明生态系统中的信息 传递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生长素类调节剂不属于生态系统的化学信息
生态系统中能量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的
某种鸟类通过点头或鞠躬追求配偶,这一现象说明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往往是双向的(也有单向)
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之间(生物群落中)
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
①任何一个生态系统这三个基本功能,三者同时进行,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形成统一整体。②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运转的动力,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信息传递决定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
知识点七、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的区别与联系
1.花香引蝶和老马识途都属于物理信息。( )2.信息只能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 )3.利用特殊的化学物质扰乱某些动物的雌雄交配,使有害动物的繁殖力下降,属于化学信息的应用。( )4.莴苣种子必须接受某种波长的光才能萌发,说明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
5.下列信息的传递中,与其他三种不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A.小囊虫在发现榆、松寄生植物后,会发出聚集信息素,召唤同类来共同取食B.榆树通过分泌一种化学物质,与栎树产生相抗衡的现象C.雄蚊能根据雌蚊飞行时所发出的低频声波而找到雌蚊D.群居动物通过群体气味与其他群体相区别
考点二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知识点一、生态平衡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 ,其基础是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 ,它不仅存在于生物群落内部,也存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
【归纳总结】:生态系统调节中正反馈和负反馈的比较
调节稳态(“改邪归正”)
负反馈调节: 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正反馈调节: 具有破坏性。
知识点二、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关系
保持自身结构功能相对稳定
恢复自身结构功能相对稳定
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限度,自我调节能力遭到破坏
生态系统在受到不同的干扰后,其恢复速度与恢复时间是不一样的
注意: 环境恶劣地带的生态系统(北极冻原、荒漠),往往恢复力稳定性和抵抗力稳定性都比较弱!
1.判断以下情况体现了生态系统的哪种稳定性?
(1)遭受蝗虫采食,草原植物会增强其再生能力,尽可能减缓种群数量的下降。
(2)遭遇持续的干旱气候,森林中的树木往往扩展根系的分布空间,以保证获得足够的水分,维持生态系统正常的功能。
(3)草原大火过后,“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4)水体被污染后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后又恢复了清澈。
知识点三、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意义:
处于生态平衡的生态系统,可以持续不断的满足人类生活所需,如提供粮油,蔬果,肉,蛋奶,木材等农副产品处于生态平衡中的生态系统,能够使人类生活和生产的环境保持稳定
(1)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在不超过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范围内,合理适度地利用生态系统。
2.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措施:
(2)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
2.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包括结构和功能上的稳定。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B.农田生态系统中需要施加氮肥,是因为氮元素不能循环 C.一般来说,生物的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 定性越弱 D.平衡的生态系统,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都保持不变
农田生态系统中需要施加氮肥,不是因为氮元素不能循环,而是因为农田生态系统中氮元素的输出大于输入
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越强,抵抗力稳定性越强
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平衡的生态系统,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都保持相对稳定
3.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历史上曾是树木葱茏的皇家猎苑,后来由于人类的活动退化为荒原。1962年林业部在塞罕坝组建林场,对塞罕坝进行了生态修复。起初他们种植了单一的人工林,结果出现了严重的病虫害,后来不断探索实践,用了50多年的时间才把昔日荒凉的塞罕坝魔法般地变成“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塞罕坝从皇家猎苑变成荒原再变成新的童话世界,说明人类生产活动会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B.在人为干扰下,塞罕坝从森林退化为荒原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C.多种树混交能使害虫的天敌种类和数量增加,增加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D.塞罕坝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金山银山”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和直接价值
知识点四、 设计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
在有限的空间内,依据生态系统原理,将生态系统的基本成分进行组织,构建一个人工微生态系统是可能的。要使人工微生态系统正常运转,在设计时还要考虑系统内组分及营养级之间的合适比例。应该注意,人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有条件的,也可能是短暂的。
生物生活力强、成分齐全
防止水温过高导致水生植物死亡
防止外界生物或非生物因素的干扰
宜小不宜大,水量适宜,留有空间
生态缸中能够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
为光合作用提供光能;保持生态缸内温度;便于观察
便于操作;缸内储备一定量的空气
4.下列有关制作小生态瓶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内部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所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非生物因 素无关 B.若模拟池塘生态系统,则不能将水装满 C.小生态瓶封闭以后,其内的生物数量会发生变化,在一定时期内,趋 于相对稳定 D.制作的小生态瓶必须是透明且密封的,并给予适当的光照
非生物环境是生态系统生物生存的能量和物质的来源,温度和光等因素对生物的生存都有重要的影响
在制作小生态瓶时,瓶中的水量应占其容积的4/5,要留出一定的空间
小生态瓶封闭以后,其内的生物数量会发生变化,在一定时期内会通过自我调节能力,趋于相对稳定
无色透明的玻璃可以让光透过,有利于生产者进行光合作用,将小生态瓶放置于室内通风、光线良好的地方,但要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5.一个盛有池塘水的罐子可以看做一个人工生态系统,该罐子中( ) A.水藻的存活与否取决于罐子所处的环境 B.流经浮游动物的能量大多用于其生长繁殖 C.碳元素在群落内部循环流动 D.消费者数量越多,生态系统稳定性越强
流经浮游动物的能量大多用于其呼吸散失
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循环,在群落内部不能完成碳循环
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要维持合适的比例,有利于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保持其稳态,并不是消费者数量越多,生态系统稳定性越强
1.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处于固定的稳定状态,就是生态平衡。(选择性必修2 P73正文)( )2.在处于平衡的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输入与输出均衡,生物种类的组成稳定。(选择性必修2 P73正文)( )3.生态平衡并不是指生态系统一成不变,而是一种动态的平衡。(选择性必修2 P74正文)( )4.由于正反馈调节的存在,草原生态系统中捕食者和兔子数量能保持相对稳定。(选择性必修2 P74正文)( )
1.(2024·广东·高考真题)松树受到松叶蜂幼虫攻击时,会释放植物信息素,吸引寄生蜂将卵产入松叶蜂幼虫体内,寄生蜂卵孵化后以松叶蜂幼虫为食。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该过程中松树释放的信息应是化学信息 B.3种生物凭借该信息相互联系形成食物链 C.松树和寄生蜂的种间关系属于原始合作 D.该信息有利于维持松林群落的平衡与稳定
松叶蜂幼虫攻击松树不需要凭借该信息
2.(2024·山东·高考真题)棉蚜是个体微小、肉眼可见的害虫。与不抗棉蚜棉花品种相比,抗棉蚜棉花品种体内某种次生代谢物的含量高,该次生代谢物对棉蚜有一定的毒害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统计棉田不同害虫物种的相对数量时可用目测估计法B.棉蚜天敌对棉蚜种群的作用强度与棉蚜种群的密度有关C.提高棉花体内该次生代谢物的含量用于防治棉蚜属于化学防治D.若用该次生代谢物防治棉蚜,需评估其对棉蚜天敌的影响
提高棉花体内该次生代谢物的含量用于防治棉蚜属于生物防治
3.(2024·湖北·高考真题)研究发现,某种芦鹀分布在不同地区的三个种群,因栖息地环境的差异导致声音信号发生分歧。不同芦鹀种群的两个和求偶有关的鸣唱特征,相较于其他鸣唱特征有明显分歧。因此推测和求偶有关的鸣唱特征,在芦鹀的早期物种形成过程中有重要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芦鹀的鸣唱声属于物理信息B.求偶的鸣唱特征是芦鹀与栖息环境之间协同进化的结果C.芦鹀之间通过鸣唱形成信息流,芦鹀既是信息源又是信息受体D.和求偶有关的鸣唱特征的差异,表明这三个芦鹀种群存在生殖隔离
判断两个种群是否为同一物种,主要依据是它们是否存在生殖隔离,即二者的杂交子代是否可育,由和求偶有关的鸣唱特征的差异,无法表明这三个芦鹀种群是否存在生殖隔离
4.(2024·重庆·高考真题)为了解动物共存方式,科学家调查M1等西南3个山系肉食动物的捕食偏好,如图推断最合理的( )
A.棕熊从低营养级中获得能量少,对其所在生态系统的影响较弱B.M2的豹猫和雪豹均为三级消费者,处于第四营养级C.3个山系中,M3的肉食动物丰富度和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均最高D.大型捕食者偏好捕食小型猎物,大、小型肉食动物通过生态位分离实现共存
棕熊为顶级的大型肉食动物,处于食物链的顶端,对其所在的生态系统的影响较大
豹猫和雪豹为肉食动物,可能属于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等,处于第三、第四营养级等
食肉动物与其猎物的体重之间存在正相关性,一般来说,大型捕食者偏好捕食大型猎物
5.(2024·甘肃·高考真题)热带雨林是生物多样性最高的陆地生态系统,对调节气候、保持水土、稳定碳氧平衡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影响的加剧,热带雨林面积不断减小,引起人们更多的关注和思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热带雨林垂直分层较多,一般不发生光竞争B.热带雨林水热条件较好,退化后恢复相对较快C.热带雨林林下植物的叶片大或薄、叶绿体颗粒小D.热带雨林物种组成和结构复杂,物质循环相对封闭
热带雨林的生物组分较多,垂直分层现象更明显,不同高度的植物之间会竞争阳光等环境资源
热带雨林林下光线相对较弱,林下植物的叶片大或薄,叶绿体颗粒大,呈深绿色,以适应在弱光条件下生存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开放性,虽然热带雨林物种组成和结构复杂,物质循环也不是封闭的
6.(2023·河北·高考真题)某经营性森林有27种植物,林场对其林木采伐后彻底清除地表植物。自然恢复若干年后,该地段上形成了有36种植物的森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采伐后的空地资源丰富,植物种群呈“J”形增长B.采伐前的生态系统比恢复后的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高C.采伐后的空地上出现新群落的过程属于次生演替D.该生态系统恢复过程中,营养级的增多取决于植物种类的增加
“采伐后的空地”代表一定的空间和资源,而非理想条件,增长曲线为“S”形而非“J”形
恢复后的生态系统物种数量比采伐前明显增多,群落结构趋于复杂,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替过程中,植物物种数量增加并不意味着通过生产者输入到生态系统中的总能量更多,所以其营养级并不一定会增多
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和总稳定性的关系
教材深挖拓展及长句表达
1.(选择性必修2 P70思考讨论改编)调查发现,莴苣的种子必须接受某种波长的光处理才能萌发生长,“某种波长的光”属于______(填“物理”“化学”或“行为”)信息,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2.(选择性必修2 P71改编)草原返青,“绿色”为草原动物流动采食提供了信息,说明信息传递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进而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3.(选择性必修2 P75正文拓展)一块管理良好的棉田与内蒙古草原上的草场相比,哪个抵抗力稳定性高?试说明判断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内蒙古草原上的草场的抵抗力稳定性高于棉田。因为棉田的成分单一、营养结构简单。
4.(选择性必修2 P76正文拓展)对于单一的农田生态系统,要想保持其相对稳定,需采取哪些措施?(至少写出两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需要不断施肥、灌溉,以及控制病虫害等
5.(选择性必修2 P78探究·实践拓展)根据生态缸中生物存活时间的长短,分析如何改进实验装置以延长生态缸中生态系统的持续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作用不可忽视,可适当增加生态缸中分解者的数量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第35讲 生态系统的功能及其稳定性(第二课时)(专练)-2025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讲义+专练(新教材新高考),文件包含第35讲生态系统的功能及其稳定性第二课时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练习原卷版docx、第35讲生态系统的功能及其稳定性第二课时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35讲 生态系统的功能及其稳定性(第二课时)(讲义)-2025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讲义+专练(新教材新高考),文件包含第35讲生态系统的功能及其稳定性第二课时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讲义原卷版docx、第35讲生态系统的功能及其稳定性第二课时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讲义解析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33讲 群落及其演替(第二课时,群落的主要类型及演替)(专练)-2025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讲义+专练(新教材新高考),文件包含第33讲群落及其演替第二课时群落的主要类型及演替练习原卷版docx、第33讲群落及其演替第二课时群落的主要类型及演替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0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