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精编】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
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第三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一课一练
展开
这是一份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第三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一课一练,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环境因素对两栖动物生存的影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科
生物
年级册别
八年级下册
共1课时
教材
人教版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重点探讨了青蛙的生殖和发育特点,并通过实例分析了环境对两栖动物生存的影响。教材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结合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两栖动物的生殖方式、发育过程以及它们与环境的关系。
学情分析
已有知识经验: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生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了解了生物的分类和进化,掌握了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因此,他们在学习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时,已经有了一定的生物学基础,能够较好地理解两栖动物的变态发育过程。
生活经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接触过青蛙或其他两栖动物,对它们的外形和生活习性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课时教学目标
生命观念
1. 通过观察和分析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理解两栖动物的变态发育特点,认识到生物的形态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
2. 通过探讨环境因素对两栖动物生存的影响,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树立保护两栖动物的意识。
科学思维
1. 通过观察和分析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能够准确描述两栖动物的发育过程。
2. 通过资料分析,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够从多个角度分析环境因素对两栖动物生存的影响。
探究实践
1. 通过观察青蛙的卵块、蝌蚪和成蛙,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能够正确使用显微镜等实验器材。
2. 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能够提出问题、设计方案、解决问题。
态度责任
1. 通过学习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激发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热爱,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认识到保护两栖动物的重要性。
2. 通过讨论保护两栖动物的措施,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能够积极参与环境保护行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包括雄蛙鸣叫、雌雄蛙抱对、受精卵的形成、蝌蚪的发育以及成蛙的形态变化。
2. 两栖动物的变态发育特点,特别是蝌蚪与成蛙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的差异。
3. 环境因素(如水域减少、污染等)对两栖动物生存的影响。
难点
1. 理解两栖动物的变态发育机制,特别是蝌蚪如何逐渐转变为成蛙,包括内部结构和外部形态的变化。
2. 分析环境因素对两栖动物生存的影响,尤其是水域减少和污染对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的具体影响。
3. 探讨保护两栖动物的措施,如何通过实际行动保护两栖动物及其栖息环境。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讲授法、情境探究法、合作学习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青蛙卵块、蝌蚪、成蛙标本、显微镜、投影仪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
(1) 播放一段江南梅雨季节的视频,展示水草丰茂、蛙鸣声声的场景,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春末夏初是青蛙繁殖的季节?
(2) 介绍诗歌“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解释诗句的意思,引发学生对青蛙繁殖行为的兴趣。
(3) 提问:你知道青蛙是如何繁殖的吗?它们的幼体和成体有什么不同?
(4) 展示青蛙卵块、蝌蚪和成蛙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不同的形态分别代表了青蛙的哪个发育阶段?
1. 观看视频,感受青蛙繁殖的季节氛围。
2. 朗读并理解诗歌,思考青蛙繁殖的行为。
3. 回答教师的提问,初步了解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4. 观察青蛙卵块、蝌蚪和成蛙的图片,思考它们的发育阶段。
评价任务
1. 了解青蛙繁殖季节:☆☆☆
2. 观察青蛙发育阶段:☆☆☆
3. 初步理解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特点:☆☆☆
设计意图
通过创设情境和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初步了解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活动一:观察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活动一:观察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教师活动
(1) 分发青蛙卵块、蝌蚪和成蛙标本,指导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青蛙卵块的结构,注意观察卵块中的受精卵。
(2) 引导学生观察蝌蚪的形态特征,特别注意蝌蚪的尾部和鳃,解释这些结构与水中生活的适应性。
(3) 展示成蛙的标本,引导学生观察成蛙的形态特征,特别注意成蛙的四肢和肺,解释这些结构与陆地生活的适应性。
(4) 通过对比观察,帮助学生理解蝌蚪与成蛙在形态结构上的差异,解释变态发育的概念。
(5)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相关段落,了解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6) 通过提问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青蛙的生殖和发育特点。
(7) 总结:青蛙的生殖和发育经历了从受精卵到蝌蚪再到成蛙的变态发育过程,这一过程与环境密切相关。
(8)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青蛙的生殖和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
学生活动
(1) 使用显微镜观察青蛙卵块,记录观察结果。
(2) 观察蝌蚪的形态特征,思考其与水中生活的适应性。
(3) 观察成蛙的形态特征,思考其与陆地生活的适应性。
(4) 对比蝌蚪与成蛙的形态结构,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
1. 使用显微镜观察青蛙卵块,记录观察结果。
2. 观察蝌蚪的形态特征,思考其与水中生活的适应性。
3. 观察成蛙的形态特征,思考其与陆地生活的适应性。
4. 对比蝌蚪与成蛙的形态结构,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
评价任务
1. 观察青蛙卵块:☆☆☆
2. 观察蝌蚪形态:☆☆☆
3. 观察成蛙形态:☆☆☆
设计意图
通过观察和对比青蛙的卵块、蝌蚪和成蛙,帮助学生直观感受两栖动物的变态发育过程,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活动二:探讨环境因素对两栖动物生存的影响
活动二:探讨环境因素对两栖动物生存的影响
教师活动
(1)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资料分析,了解环境因素(如水域减少、污染等)对两栖动物生存的影响。
(2) 通过提问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环境因素对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的具体影响。
(3) 展示畸形蛙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畸形蛙?这些畸形蛙的生殖系统和消化系统有哪些缺陷?
(4) 通过资料分析,帮助学生理解畸形蛙的出现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
们应该如何保护两栖动物?
学生活动
(1) 阅读教材中的资料分析,了解环境因素对两栖动物生存的影响。
(2) 参与讨论,思考环境因素对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的具体影响。
(3) 观察畸形蛙的图片,思考其出现的原因。
(4) 讨论保护两栖动物栖息环境的措施。
1. 阅读资料分析,了解环境因素对两栖动物生存的影响。
2. 参与讨论,思考环境因素对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的具体影响。
3. 观察畸形蛙的图片,思考其出现的原因。
4. 讨论保护两栖动物栖息环境的措施。
评价任务
1. 了解环境因素对两栖动物生存的影响:☆☆☆
2. 思考畸形蛙的出现原因:☆☆☆
3. 讨论保护两栖动物的措施:☆☆☆
设计意图
通过资料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环境因素对两栖动物生存的影响,培养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活动三:制定保护两栖动物的措施
活动三:制定保护两栖动物的措施
教师活动
(1) 引导学生回顾前面的学习内容,思考如何保护两栖动物及其栖息环境。
(2) 提问: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保护两栖动物?
(3)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制定保护两栖动物的具体措施。
(4) 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
学生活动
(1) 回顾前面的学习内容,思考如何保护两栖动物及其栖息环境。
(2) 分组讨论,制定保护两栖动物的具体措施。
(3) 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讨论结果。
(4) 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做些什么来保护两栖动物。
1. 回顾前面的学习内容,思考如何保护两栖动物及其栖息环境。
2. 分组讨论,制定保护两栖动物的具体措施。
3. 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讨论结果。
4. 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做些什么来保护两栖动物。
评价任务
1. 制定保护两栖动物的措施:☆☆☆
2. 分享讨论结果:☆☆☆
3. 思考日常生活中的保护行动:☆☆☆
设计意图
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帮助学生制定保护两栖动物的具体措施,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增强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作业设计
巩固练习
1. 青蛙个体发育的起点是:(A. 雌蛙体内成熟的卵细胞;B. 受精卵;C. 刚孵出的小蝌蚪;D. 刚由蝌蚪发育成的小青蛙。)
2. 青蛙的受精过程是在( )中进行的。蝌蚪的外形像( ),通过( )的摆动产生运动,适于在水中游泳。成蛙后肢比前肢( ),适于在陆地上跳跃。蝌蚪与成蛙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区别很大,属于( )发育。
3. 青蛙是农田害虫的天敌,是庄稼的卫士。为使青蛙顺利繁殖,消灭庄稼害虫,请你帮助农民制订保护青蛙的措施。
板书设计
课题: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一、青蛙的生殖和发育
二、环境因素对两栖动物生存的影响
三、保护两栖动物的意义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 通过创设情境和提出问题,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表现出浓厚的学习热情。
2. 通过观察和对比青蛙的卵块、蝌蚪和成蛙,学生直观感受到了两栖动物的变态发育过程,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3. 通过资料分析和讨论,学生深刻理解了环境因素对两栖动物生存的影响,增强了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不足之处
1. 在观察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中,部分学生对显微镜的操作不够熟练,影响了观察效果。今后可以增加显微镜操作的练习时间,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熟练使用显微镜。
2. 在讨论保护两栖动物的措施时,部分学生的发言不够积极,可能是因为他们对环境保护的实际行动缺乏了解。今后可以提前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提高课堂讨论的质量。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巩固练习,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一课一练,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描述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的过程,掌握青蛙的变态发育过程, 从上述事实中你受到哪些启示?,下列关于青蛙的描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课后练习题,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青蛙的发育过程是,雌雄蛙抱对的意义在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