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全册(课件PPT+教学设计+分层练习)
初中科学浙教版(2024)八年级下册第3节 化学方程式公开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2024)八年级下册第3节 化学方程式公开课课件ppt,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新知导入,思考与讨论,425g,课堂练习,g132g,36%,基础练习,拓展提高,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知识与技能1.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过氧化氢分解和高锰酸钾加热分解)。2.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仪器名称、装置的连接、检查气密性的方法、收集方法和检验氧气的方法。3.了解工业制取氧气的方法。4.了解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类型。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讨论,理解根据不同反应原理选择发生装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在了解化学方程式意义的基础上,能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反应物质量和生成物质量之间的计算。过程与方法通过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练习,规范解题格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理解化学方程式质的含义和量的计算,形成“质”和“量”的相对与统一的观念。
能与64份质量的O2完全反应,能生成88份质量的 CO2
现有 24份质量的 C 能与多少份质量的 O2完全反应?最后能生成多少份质量的 CO2 ?
依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是定量研究化学反应的一种方法。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是成正比例关系
新 知 探 究: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实验室里用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制取氧气。现要制得2克氧气,需要多少克过氧化氢?
以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制取氧气
已知和求之间有什么联系?
新 知 探 究:计算的步骤
解:设需要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
③写出有关物质的相对 分子质量和已知量
68
答:要制得2克氧气,需要过氧化氢4.25克。
可以横着列比例式,也可以竖着列比例式
发射通信卫星的火箭用联氨(N2H4 )做燃料,用四氧化二氮(N2O4 )助燃,生成物不会对大气造成污染。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2H4+ N2O4 = 3____+ 4H2O。(2)计算 9.6克 N2H4完全燃烧时需要助燃物N2O4多少克。
设:需要助燃物N2O4质量为X克。
2N2H4+ N2O4= 3N2 + 4H2O
答:N2O4为9.6克
类型一: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
将一定量的苯(C6H6)和氧气置于一个完全封闭的容器中引燃,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一种未知物X。测得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表中m的值为13.5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C.物质X能在氧气中燃烧D.物质X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新 知 探 究:化学方程式计算
类型二: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样品的纯度
为了测定混有少量杂质的高锰酸钾固体样品中高锰酸钾的质量分数,取20 g样品加热(杂质不反应),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1)t0至t1时间段,固体质量不变的原因是:(2)反应中产生氧气的质量是多少? (3)求样品中高锰酸钾的质量分数。(4)该反应中转化为氧气的氧元素质量占高锰酸钾中氧元素质量的 多少?
刚刚开始加热未达到高锰酸钾的分解温。
类型三: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过量的问题
某同学在研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过程中,记录了如下表数据(已知Fe+S FeS):(1)第二次实验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原因是什么?(2)通过实验说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之间存在着比例关系,从上表可知,参加反应的铁和硫的质量比是多少?(3)若该同学要进行第四次实验,如果要将48克硫粉完全反应,则需要铁粉多少克?能生成硫化亚铁多少克?
第二次参加反应的硫粉的实际质量为16克
类型四:多步反应的计算(关系式法)
现有6.4克铜屑,将它在空气中加热使其全部生成氧化铜,然后加入适量的稀硫酸微热,氧化铜完全溶解得蓝色溶液硫酸铜,在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最后可得氢氧化铜沉淀多少克?
56g足量的铁块投入到100gCuSO4溶液中,充分反应,称得铁块的质量为56.8g,求:Cu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类型六:关于无数据问题的计算
C和CaCO3的混合物在空气中加强热充分反应后,若生成CO2的质量与原混合物质量相等,则原混合物中碳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类型七:根据物质质量书写化学方程式
将A、B、C三种物质各16克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混合物中有12克A,27克C和一定质量的D,已知B完全反应。若A、B、C、D的式量分别为16、32、44、18,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 )2A + B = C + 2D A + 2B = C + 2D2A + B = 2C + D A + B = C + D
类型八:求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
在A+B=C+2D的反应中,已知2.9克A跟4.9克B完全反应生成6克C,有知道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求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
1.在4P+5O2 2P2O5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为( ) A.31∶32∶142 B.4∶5∶2 C.124∶160∶284 D.4∶10∶202.在化学反应A+B=C+D中,若12 g A与一定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8 g C和2 g D,则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 ) A.8 g B.18 g C.28 g D.30 g
为制备一定量的氧气,向盛有2 gMnO2的大试管中注入8 g过氧化氢溶液。测得试管中物质总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
(1)反应完成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2)发生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是多少?
完成练习题3.3《化学方程式》第3课时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第3节 化学方程式优秀课件ppt,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新知导入,真相究竟是什么,总质量变小,反应后氧气逸出,总质量不变,反应物H2O2,活动1,天平仍然保持平衡,气球鼓起后瘪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2024)八年级下册第1节 空气与氧气获奖ppt课件,文件包含浙教版八下科学第三章空气与生命31《空气与氧气》第2课时课件pptx、浙教版八下科学第三章空气与生命31《氧化和燃烧》第2课时教案docx、铁丝燃烧mp4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教版(2024)第3节 化学方程式完整版课件ppt,文件包含浙教版科学八下33《化学方程式》第3课时课件pptx、浙教版科学八下33《化学方程式》第3课时教案docx、浙教版科学八下33《化学方程式》第3课时练习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