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河南省南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各学科试卷及答案
河南省南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化学试卷(PDF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南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化学试卷(PDF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河南省南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化学试卷pdf、24秋末高一化学试题答案详解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答案 C D C C D B B C A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D B A B
1.C
【详解】A.雾是一种气溶胶,能产生丁达尔效应,A 项正确;
B.SO2 有还原性还能抑制葡萄酒中某些细菌的生长,葡萄酒中常添加一定量的 SO2 用来抗
氧化和杀菌,B 项正确;
C.《天工开物》中有“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其中涉及的有碳酸钙的分解反应,没有化合价
的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C 项错误;
D.因为 Fe2+极易被氧化,而维生素 C 具有较强还原性,可防止二价铁被氧化,琥珀酸亚铁
缓释片与维生素 C 同服,可增强该药物的吸收,D 项正确;
答案选 C。
2.D
【详解】A.CO2 和 N2O 的相对分子质量都是 44,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 44g/ml,A
不正确;
B.没有明确溶液体积,不能计算 0.5ml/L 的 AlCl3 溶液中含有的 Cl-数目,B 错误;
C.没有温度和压强条件,30mLNH3 和 60mLO2 的物质的量关系不明,所含分子个数无法计
算,C 错误;
D.相同质量的 CO 和 CO2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44:28,所含原子个数比为(44×2):(28×3)
=22:21,D 正确;
1
(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故选 D。
3.C
【详解】A.Cl2 与水反应 Cl2+H2O HClO+HCl,盐酸为强酸,HClO 具有漂白性,因此氯
气遇到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试纸先变红后褪色,故 A 说法正确;
B.浸有淀粉-KI 的试纸变蓝,发生离子方程式为 Cl2+2I-=2Cl-+I2,反应中氯气表现强氧化性,
故 B 说法正确;
C.氯气将 Fe2+氧化成 Fe3+,Fe3+与 SCN-反应生成血红色 Fe(SCN)3,该过程中体现氯气的强
氧化性,故 C 说法错误;
D.氯水中含有 HClO,HClO 具有漂白性,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体现氯水的漂白性,故 D
说法正确;
答案为 C。
4.C
【详解】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得失守恒定律,KI 作还原剂失去电子, 、HNO3、
、 作氧化剂得到电子,1ml 得电子形成 Cr3+得到 6ml e-,则可以产生 3ml
I2;1ml HNO3 得电子形成 NO,得到 3ml e-,可以产生 1.5ml I2;1ml 得电子形成
Mn2+得到 5ml e-,可以产生 2.5ml I2;1ml 得电子形成 I2,得到 5ml e-,可以产生 2.5ml
I2,由于该反应还原产物是 I2,还原产物的 I2 有 0.5ml,故该反应总共产生 3ml I2,即得到
I2 由多到少的顺序为④=①>③>②,故 C 正确。
5.D
【详解】由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可知,还原性强于铜的铁会优先与硫酸铁溶液反应,所以在硫
酸铁溶液中同时加入铁粉和铜粉,若硫酸铁溶液过量,加入的铁粉和铜粉全部参加反应,不
会有剩余;若硫酸铁溶液不足量,加入的铁粉和铜粉可能都剩余,也可能是铁粉全部反应而
铜粉有剩余,但不可能是铜粉全部反应而铁粉有剩余,故选 D。
6.B
2
(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分析】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具有漂白性、还原性、氧化性。实验时,湿润的 pH 试纸
只变红色,不褪色;而鲜花、品红溶液;KMnO4 溶液均褪色,Na2S 溶液出现淡黄色 S 沉淀。
SO2 是有毒气体,最后用 NaOH 溶液吸收尾气。
【详解】A.挤压注射器的活塞,试管①中发生反应 Na2SO3+H2SO4=Na2SO4+SO2↑+H2O,
硫酸中元素化合价不变,只体现硫酸的酸性,故 A 正确;
B.二氧化硫是酸性气体,实验时,湿润的 pH 试纸变红,但不褪色,故 B 错误;
C.湿润的 pH 试纸变红证明 SO2 水溶液显酸性,Na2S 溶液出现淡黄色沉淀证明 SO2 具有氧
化性,KMnO4 溶液均褪色证明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品红褪色证明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
故 C 正确;
D.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褪色后的品红溶液又恢复红色,证明 SO2 使品红溶液褪色具有可
逆性,故 D 正确;
选 B。
7.B
【详解】A.二氧化硫与酸性高锰酸钾反应,生成硫酸锰和硫酸:
,故 A 正确;
B.向 FeBr2 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2Fe2++4Br-+3Cl2 == 2Fe3++2Br2+6Cl-
故 B 错误;
C. 酸性碘化钾溶液中滴加适量双氧水:2I-+2H++H2O2 == I2+2H2O,故 C 正确;
D.向铜粉中滴加稀硝酸产生气体:3Cu+ +8H+== 3Cu2++2NO↑+4H2O, 故 D 正
确;
故选 B。
8.C
【详解】A.制取 Fe(OH)3 胶体应向沸水中加入饱和 FeCl3 溶液,继续加热至溶液呈红褐色,
A 项错误;
3
(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B.检验 ,应先加入盐酸,若无明显现象,再加入氯化钡溶液,B 项错误;
C.氨气极易溶于水,挤压胶头滴管后,可以形成红色喷泉,C 项正确;
D.氨气易溶于水,可用水吸收,但应用四氯化碳防倒吸,D 项错误;
答案选 C。
9.A
【分析】根据 N、S 原子结构及形成的物质化合价,可知 a 是 NH3,b 是 N2,c 是 NO,d 是
NO2,e 是 HNO3 或硝酸盐;a'是 H2S,b'是 S,c'是 SO2,d'是 SO3,e'是亚硫酸或
亚硫酸盐;f'是硫酸或硫酸盐,然后根据问题分析解答。
【详解】A.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 是 NH3,可以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A 错误;
B.a 是 NH3,c'是 SO2,二者在溶液中发生反应可能形成(NH4)2SO3,也可能形成 NH4HSO3
,或者生成二者的混合物,B 正确;
C.d 是 NO2,NO2 与 H2O 反应会产生 HNO3;d'是 SO3,SO3 与 H2O 反应会产生 H2SO4。
H2SO4、HNO3 都是强酸,C 正确;
D.在工业上制取 H2SO4 的一种途径,可以是 S 与 O2 反应产生 SO2,SO2 催化氧化产生 SO3
,SO3 与 H2O 反应产生 H2SO4,D 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 A。
10.D
【详解】A.当铜丝与浓硫酸接触时才能反应,当往上抽动铜丝时,铜丝与硫酸不接触,反
应停止,可通过上下移动①中铜丝可控制 SO2 的量,A 项正确;
B.该反应为 ,浓硫酸在该反应中表现了酸性和强
氧化性,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1,B 项正确;
C.SO2 为酸性气体,具有污染性,可与碱发生反应,用 NaOH 溶液吸收多余的 SO2,C 项
正确;
D.铜与浓硫酸反应后①中溶液中混有剩余的浓硫酸,稀释时,应该将试管①中的溶液加入
4
(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水中,玻璃棒不断搅拌,可以得到蓝色硫酸铜溶液,不能直接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水,因浓
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会造成溶液四溅,发生危险,D 项错误;
答案选 D。
11.D
【详解】A.NH4+ 、Cu2+都能与 OH-反应,不能共存,A 错误;
B.SO23-、S2-都可以和 H
+反应,且酸性条件下可以二者可以发生归中反应,不能共存,B
错误;
C.Fe2+、 NH4 都能与 OH-反应,不能共存;酸性条件下,Fe2+可被 NO3-氧化不能共
+
存,C 错误;
D. 、 、 Na+、 与 OH-及 H+都不反应,可以共存,D 正确;
故选 D。
12.D
【详解】A.过程Ⅰ、Ⅱ中,SO2 中 S 元素化合价升高,SO2 均发生氧化反应,故 A 正确;
B.根据图示过程Ⅱ中,二氧化硫被 Fe3+氧化为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Fe3
++SO2+2H2O=2Fe2++ +4H+,故 B 正确;
C.根据图示,SO2 最终转化成 ,故 C 正确;
D.Fe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Fe3+是中间产物,故 D 错误;
答案选 D。
13.B
【详解】A.在室温下浓硝酸遇 Fe 时,浓硝酸会将 Fe 表面氧化,而在 Fe 表面产生一层致
密的氧化物保护膜而阻止金属进一步发生反应,因此不能看到产生 NO2 红棕色气体,A 不
符合题意;
5
(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B.二氧化硫水溶液具有还原性,酸性 KMnO4 溶液具有强氧化性,酸性 KMnO4 溶液能够将
SO2 氧化而使溶液紫色褪色,因此会看到溶液紫色褪色,B 符合题意;
C.FeSO4 溶液具有还原性,氯水具有强氧化性,二者混合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 FeCl3、
Fe2(SO4)3,使溶液变为黄色,而不是溶液褪色,C 不符合题意;
D.由于酸性:HCl>H2SO3,所以将二氧化硫水溶液加入 BaCl2 溶液,不能发生反应,因此
不能产生白色沉淀,D 不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 B。
14.A
【详解】溶液为无色溶液肯定不含 Fe3+,向部分溶液中加入少量溴水,振荡,溶液呈无色,
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还原性离子 ,不能确定是否存在 I-;由于 被溴水氧化生成
,则向①的溶液中加入过量 BaCl2 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不能确定是
否含有 ;向溶液加入少量溴水时,Br2 被还原为 Br-,向①的溶液中加入过量 BaCl2 溶
液时,引入了氯离子,则少量②的溶液滴入足量 AgNO3 溶液,有溴化银沉淀和氯化银沉淀
生成,由电荷守恒可知,溶液中一定存在 K+。综上可知,溶液中一定存在 K+和 ,肯
定不存在 Fe3+,可能存在 I-和 ,A 项符合题意,答案选 A。
15.B
【解析】混合气体 100mL,通过浓硫酸洗气瓶气体减少了 30mL,氨气被吸收,则氨气体积
为 30mL;剩余气体通过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CO2+2Na2O2=2Na2CO3+O2,生成的
氧气与一氧化氮化合产生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再将该气体通入装满水的试管,最后无气体
剩余,4NO+ 3O2+2H2O= 4HNO3,由 CO2 产生的 O2 和 NO 应该按照 3:4 恰好完全反应才符
合题意,故 CO2:NO=6:4,最简比 3:2(共 70mL),那么 CO2 体积应为 42 mL,NO 体积应为
28 mL,则原混合气体中 NH3、NO、CO2 气体的体积比为 15∶14∶21。
答案选B。
II 卷 (方程式反应物生成物写正确没配平给 1 分,物质没写全 0 分)
6
(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6.(17 分)
(1)①赶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 O2 对实验的干扰(1 分)
②分液漏斗(1 分)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2 分) 2∶1(1 分)
③3NO2+H2O=2HNO3+NO(2 分)
④3ml·L-1 稀硝酸(1 分)(只写稀硝酸也给分)
⑤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1 分)
(2)①0.13(2 分) 3∶7(2 分) ② 或 (2 分) ③448
【分析】装置①中反应产生 NO2,NO2 进入装置②,和其中的水反应,得到 NO。NO 分别
进入装有浓硝酸的装置④和装有稀硝酸的装置⑤。浓硝酸氧化 NO 为 NO2,用 NaOH 吸收
尾气。稀硝酸不能氧化 NO,用排水法收集 NO 尾气。
【详解】(1)①装置中的氧气会氧化 NO 为 NO2,,干扰实验的验证,故实验之前需通入一
段时间 ,赶尽装置内的空气,排除氧气的干扰。
②仪器 a 的名称为分液漏斗,装置①中 Cu 和浓硝酸反应生成 NO2,化学方程式为 Cu
+4HNO3(浓)=Cu(NO3)2+2NO2↑+2H2O,该反应中硝酸体现氧化性和酸性,氧化剂和还原
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1。
③装置②将 NO2 转化为 NO,化学方程式为 。
④装置⑥的作用是吸收尾气,则装置④内溶液可氧化 NO 为 NO2,装置④中为浓硝酸,NO2
尾气用装置⑥中的 NaOH 溶液吸收。装置③中装有 3ml/L 稀硝酸,不能氧化 NO,在装置
⑤中用排水法收集 NO。
⑤NO 通过稀硝酸溶液,若无红棕色气体产生,装置③液面上方气体仍为无色,则说明稀硝
酸不能氧化 NO。NO 通过浓硝酸溶液,若浓硝酸能氧化 NO,则装置④中液面的上方会产
生红棕色气体。
(2)①2.56 g Cu 的物质的量是 2.56g÷64g/ml=0.04ml,生成硝酸铜 0.04ml。NO2、NO
的物质的量共为 1.12L÷22.4L/ml=0.05ml,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等于生成 NO2、NO 的
总的物质的量,为 0.05ml,所以反应中消耗 HNO3 的物质的量为 0.04ml×2+0.05ml=
7
(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0.13ml;设混合气体 NO2、NO 的物质的量分别是 xml、yml,则 x+y=0.05,依据电子
得失守恒可知 x+3y=0.04×2,解得 x=0.015、y=0.035,所以产生 NO 和 NO2 的体积比为 3:
7;
②恰好使溶液中的 Cu2+全部转化成沉淀,溶液中的溶质是硝酸钠,物质的量等于氢氧化钠
的物质的量,为 0.001aVml,根据氮原子守恒可知原硝酸的物质的量是 0.05ml
+0.001aVml,则原硝酸溶液的浓度为 ml·L-1;
③欲使铜与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在 NaOH 溶液中全部转化为 NaNO3,则 NO2、NO 与氧气和
水完全反应生成硝酸,由此可得出硝酸与铜反应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应等于氧气氧化 NO2、
NO 生成硝酸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等于铜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则由电子守恒可得需要氧
气的物质的量是 0.08ml÷4=0.02ml,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0.02ml×22.4L/ml=0.448L
=448mL。
17.(1)干燥管(或球形干燥管)(1 分)
(2)NaOH 溶液(1 分) (3)③④①②(2 分) (4)D(1 分)
(5)吸收复合膨松剂分解产生的 H2O 和 CO2,便于准确测定 NH3 的质量。(2 分)(合理即
可,若只回答吸收 CO2 不给分)
(6)防止倒吸(1 分)
(7)①NH4HCO3 NH3↑+H2O↑+CO2↑(2 分) ②1∶2(2 分)
【分析】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水,通过浓硫酸装置吸收水,碳酸氢铵
分解生成氨气、二氧化碳、水,通过装置 C 吸收水蒸气和氨气,通过碱石灰装置 D 吸收二
氧化碳,装置 E 盛有碱石灰可以排除空气中水和二氧化碳的干扰;使用装置 A 吸收空气中
二氧化碳,用空气排出滞留在装置中二氧化碳气体;
【详解】(1)由图可知,仪器 E 的名称为干燥管(或球形干燥管);
(2)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则试剂 A 可以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则试管 A 中所装试剂是
NaOH 溶液;
(3)装置要连好后再测试(如气密性等),因此排除装置内的 需要连好装置后再通入空
8
(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气。但本装置中的空气含有的 会影响测定结果,造成 U 形管吸收的 增加,会造成
测定结果偏大,因此需要先对已连接好的装置 A、B 和 C 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排除后
再连接上装置 D、E,故答案为:③④①②;
(4)根据分析可知装置 D 的质量的变化为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故答案为 D;
(5)由第四问可知,装置 D 的作用为:吸收复合膨松剂分解产生的 H2O 和 CO2 气体,便
于准确测定 NH3 的质量;
(6)②氨气易溶于水,则实验过程中必须持续通入空气的目的有:产生的 便于被浓硫
酸完全吸收;防止倒吸;
(7)①m(CO2)=5.5g,n(CO2)=0.125ml,m(NH3)=1.7g,n(NH3)=0.1ml,根据方程式
, ;
②可知 n( )=n(NH3)=0.1ml,所以碳酸氢铵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为 0.1ml,所以碳
酸氢钠分解产生的 n(CO2)=0.125ml-0.1ml=0.025ml,根据方程式可知,需要碳酸氢钠的物
质的量为 0.05ml,故碳酸氢钠和碳酸氢铵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2。
18.(1)Fe2+、Fe3+
(2)FeO+2H+=Fe2+ + H2O
(3)将 Fe2+全部氧化为 Fe3+
(4) 2Fe3+ + 3SO + 3Ba2+ +6OH-=2Fe(OH)3 ↓+ 3BaSO4 ↓ 2 : 1 b≥2a
(5) 5Fe2++MnO4-+8H+=5Fe3++Mn2++4H2O
【分析】铁矿石主要成分是 FeO、Fe2O3,加入稀硫酸,FeO、Fe2O3 与稀硫酸反应生成
Fe2+、Fe3+,加入足量 H2O2,H2O2 将 Fe2+氧化成 Fe3+,据此分析;
(1) FeO、Fe2O3 为碱性氧化物,加入稀硫酸发生 FeO+H2SO4=FeSO4+H2O、Fe2O3+
3H2SO4=Fe2(SO4)3+3H2O,溶液 A 中所含金属阳离子有 Fe2+、Fe3+;故答案为 Fe2+、
Fe3+;
9
(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2)FeO 为碱性氧化物,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FeO+2H+=Fe2++H2O;故答案为 FeO
+2H+=Fe2++H2O;
(3)NH4Fe(SO4)2 中 Fe 的价态为+3 价,利用 H2O2 的氧化性将 Fe2+氧化成 Fe3+,故答案为
将 Fe2+全部氧化为 Fe3+;
(4)根据题意反应顺序是 Fe3++3OH-=Fe(OH)3↓、NH +OH-=NH3·H2O,当 a=b 时,OH
-不足,Fe3+过量,令 a=b=1,1mlBa(OH)2 能电离出 1mlBa2+和 2mlOH-,1mlBa2+能
消耗 1mlSO ,2mlOH-消耗 mlFe3+,因此离子方程式为 2Fe3++3SO +3Ba2++
6OH-=2Fe(OH)3↓+3BaSO4↓;b=1.5a,令 a=1,b=1.5,1.5mlBa(OH)2 能电离产生 1.5mlBa2
+和 3mlOH-,3mlOH-恰好与 1mlFe3+完全反应,NH 物质的量为 1ml,1.5mlBa2+
能与 1.5mlSO 反应生成 BaSO4,还剩下 0.5ml SO ,同一溶液物质的量之比等于物质的
量浓度之比,c(NH )∶c(SO )=1∶0.5=2∶1;BaSO4 的摩尔质量为 233g·ml-1,Fe(OH)3 的摩
尔质量为 107g·ml-1,因此 Ba2+全部转化成沉淀时,沉淀的质量最大,因此有 b≥2a 时,
沉淀达到最大;故答案为 2Fe3++3SO +3Ba2++6OH-=2Fe(OH)3↓+3BaSO4↓;2∶1;b
≥2a。
(5) 写出溶液 A 中具有还原性的含铁离子是 Fe2+,与酸性 KMnO4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Fe2++MnO4-+8H+=5Fe3++Mn2++4H2O
19.(1) 、
(2)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再滴加 溶液,如果产生白色沉淀,
证明混有 。
(3)
(4)
(5)
【详解】(1)由图 2 可知,M、N 分别代表+6 价的和-2 价的含硫元素的盐类物质,在图 1
中,对应的是 CaSO4•2H2O、Na2SO4•10H2O 与 CuFeS2;
10
(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2)Na2SO3 溶液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 Na2SO4,实验室检验 Na2SO3 溶液是否变质的基
本操作是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再滴加 BaCl2 溶液,如果产生白色
沉淀,证明混有 Na2SO4;
(3)令 Cr 元素在产物中的化合价为 a 价,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则:24×103L×0.05ml/L×(6-4)
=20×10-3L×0.02ml/L×2×(6-a),即还原产物为 Cr3+,根据电荷守恒与元素守恒,写出该反应
的离子方程式为: ;
(4) 中含有过氧键,在碱性条件下 溶液能将 氧化成 ,且反应后的溶
液滴入 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盐酸的白色沉淀,说明有硫酸根生成,根据电子守恒、电荷
守恒以及元素守恒可以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5)①As2S3 和 SnCl2 在盐酸中反应转化为 As4S4 和 SnCl4 并放出 H2S 气体,则反应为 2As2S3
+2SnCl2+4HCl=As4S4+2SnCl4+2H2S,故答案为:1:1;
②As4S4 中 As 为+2 价、S 为-2 价,且生成 As2O3,1mlAs4S4(其中 As 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
参加反应时,As 失去 4ml 电子,转移 28mle-,则 4mlS 元素化合价从-2 价升高,一共升
高 6 价,则生成物化合价为+4 价,应为 SO2,转移 28mle-,消耗氧气 7ml。
11
(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省三门峡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化学试卷(PDF版附答案),文件包含河南省三门峡市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高一化学试题docx、河南省三门峡市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高一化学试题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南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 化学试卷,共4页。
这是一份河南省南阳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化学试卷(PDF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河南省南阳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化学试卷高二年级化学试题参考详解答案docx、河南省南阳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化学试卷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