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人教版 (2019)一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导学案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一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导学案及答案,共2页。
第三节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
种群
(1)概念: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种群中的个体并不是机械地集合在一起,而是彼此可以交配,并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给后代。
(2)特点: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中个体彼此之间可以交配,并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给后代。
(3)生物进化的实质:基因频率的改变。
种群基因库
概念: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基因频率
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所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
×100%
可表示为:基因频率 =
某个基因的数目
控制同种性状的等位基因总数
【例如】某个种群中随机抽出100个个体,基因型为AA的30个、Aa的60个、aa的10个
×100% = 60%
A基因的频率=
2×30+60
100 × 2
×100% = 40%
a基因的频率=
2×10+60
100 × 2
基因型频率
某个特定基因型的个体占群体内全部个体的比率。
可表示为:基因型频率=特定基因型的个体数/总个体数×100%
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
(1)突变的频率虽然很低,但一个种群往往由许多个体组成,而且每一个个体中的每一个细胞都含有成千上万个基因,所以在种群中每一代都会产生大量的突变。
(2)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等位基因,通过有性生殖过程中的基因重组,可以形成多种多样的基因型,从而使种群中出现大量的可遗传变异。
(3)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都能产生新的基因型,都属于可遗传的变异,但只有基因突变能产生新的基因(等位基因)
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随机的,不定向的。
自然选择决定进化方向:是定向的
物种的概念
概念:把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
隔离的概念
不同种群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实质:)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叫作隔离。
隔离的类型
1、地理隔离:地理空间上的隔离,使得种群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如东北虎与华南虎。
2、生殖隔离:不同物种间的个体不能自由交配或交配后不能产生可育后代的现象。(这种隔离主要是由遗传组成上的差异造成的。)
隔离与物种的形成
(1)新物种形成标志:产生生殖隔离。
(2)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
①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②自然选择:使种群发生定向改变
③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长期地理隔离,可形成生殖隔离,形成新物种。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一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学案设计,共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一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第1课时学案设计,共36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6章 生物的进化第3节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一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学案及答案,共2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主干知识梳理,教材微点发掘,拓展·深化,典题·例析,应用·体验,探究·深化,素养评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