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年级语文学科二轮复习议论文阅读专题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九年级语文学科二轮复习议论文阅读专题教学设计,共6页。
课题
议论文专项复习
课
型
复习
课时
3课时
学习内容
分析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是议论文的核心,确定论点要求学生具备精准提炼和概括能力,能区分论点与论题。论据是论点的支撑,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学生需学会判断论据类型,并理解论据如何围绕论点增强说服力。论证是连接论点和论据的桥梁,学生要掌握论证过程,理解演绎、归纳、类比等论证方式,这是构建议论文逻辑框架的关键。
论证方法:常见论证方法包括举例、道理、对比、比喻论证。学生需熟悉不同论证方法的特点,能在文本中准确识别,并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从而深入理解作者如何运用这些方法增强论证效果,说服读者。
议论文结构与思路:“提出问题 - 分析问题 - 解决问题”是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学生要掌握这种结构特点,能准确划分段落层次,梳理文章论证思路,明确各部分如何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把握文章整体逻辑结构。
论据运用:学生要学会根据给定论点,选取真实、典型、有针对性的论据,通过恰当的表述,使论据与论点紧密结合,有效支撑论点,提升议论文写作说服力。
课标
分析
新课标要求学生阅读简单的议论文,能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这与教学中对议论文三要素的学习相契合,学生需精准把握论点,识别不同类型论据,理解论据对论点的支撑作用,从而提升批判性思维和逻辑判断能力。
思维能力培养:强调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在议论文学习里,梳理论证思路、分析论证方法,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的锻炼;对不同观点的探讨,能培养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在写作中运用独特论据,体现创新思维。
表达能力提升:要求学生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这要求学生在写作时,明确提出论点,围绕论点选择恰当论据,运用合理论证方法,清晰阐述观点,提升书面表达和逻辑论证能力。
学情
分析
初三年级学生虽有一定议论文学习基础,但在知识掌握与运用上存在明显短板。多数学生对论点判断仅停留在表面,复杂文本中难以精准提炼,常混淆论点与论题;能辨别常见论据类型,却无法深入剖析论据与论点的支撑关系,更难结合论点恰当补充论据;论证方法判断尚可,但阐述作用时要点不全、表述生硬;逻辑思维薄弱,梳理论证思路易混乱,难以把握文章整体逻辑架构。此外,部分学生对议论文存在畏难情绪,主动学习积极性欠缺,还有部分学生虽有学习意愿,但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复习效率不高。
学习
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精准阐述议论文三要素及其紧密关系,明确论点的提出方式;能快速且准确地辨别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常见论证方法,并结合具体文本深入透彻地分析其作用;牢固掌握“提出问题 - 分析问题 - 解决问题”的基本结构,熟练且有条理地梳理论证思路;能够结合给定论点,准确选取并运用恰当的论据进行论证。
过程与方法:通过深度剖析典型例题、组织小组合作探究、开展针对性课堂练习与及时巩固,全面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归纳能力以及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显著提升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克服对议论文的畏难情绪,培养其严谨、科学的思维习惯,激发学生对议论文阅读与写作的浓厚兴趣,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
学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深刻理解议论文三要素,精准把握论点的提出方式、论据的选择与运用原则、论证的过程与作用机制;熟练掌握论证方法的判断技巧,能够准确、全面地分析其作用;学会有条理地梳理论证思路,清晰把握议论文的逻辑结构;掌握根据论点选择和运用论据的方法。
教学难点:精准分析论证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具体作用,尤其是在结构复杂、内容深奥的文本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规范、准确地解答各类议论文阅读问题,大幅提高答题的准确率;能够根据不同论点,创造性地运用合适论据进行有效论证。
课前
准备
课本、笔记本
环节(目标)、学习内容及活动设计
评价活动设计
教学指导
(一)趣味导入
展示一些充满争议的热门话题,如“人工智能对人类未来的影响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中学生应不应该拥有自己的手机”等,让学生自由发表看法,引导他们思考如何清晰、有条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并说服他人。
提问:“当我们想要说服别人认同自己的观点时,需要具备哪些要素?”由此引出本节课的复习主题——议论文专项复习,强调议论文在表达观点、阐述理由方面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二)知识梳理
论证方法
- 举例论证:列举《谈骨气》中“文天祥宁死不屈”“穷人不食嗟来之食”“闻一多横眉怒对国民党手枪”等具体事例,详细说明举例论证是通过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来证明论点,具有具体、真实、说服力强的特点。
- 道理论证:展示“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知识就是力量”等名言警句,阐述道理论证是用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使论证更具权威性和说服力。
- 对比论证:以“勤奋学习的学生成绩优异,而懒惰懈怠的学生成绩落后”为例,讲解对比论证是将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进行对比,在对比中突出强调论点,使读者更清晰地认识到正确观点的重要性。
- 比喻论证:以《敬业与乐业》中“把没有职业的懒人比作蛀米虫”为例,说明比喻论证是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使抽象的道理变得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结构与思路
- 基本结构:以《怀疑与学问》为例,深入分析议论文“提出问题(引论) - 分析问题(本论) - 解决问题(结论)”的基本结构。详细讲解引论部分如何提出论点或论题,引发读者思考;本论部分如何运用各种论证方法展开论证,从不同角度深入分析问题;结论部分如何总结全文,强调论点或提出希望、建议。
- 论证思路:通过展示具体文本,引导学生关注段落之间的衔接、过渡词以及论证的推进方式。指导学生按照“首先提出……观点,接着通过……进行论证,然后……,最后总结得出……结论”的模式梳理论证思路,使学生学会把握文章的整体逻辑结构。
(三)典例剖析
展示一篇精心挑选的议论文《谈坚持》:
- 坚持,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是成功的基石。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用他们的亲身经历诠释了坚持的力量。
- 司马迁遭受宫刑后,并没有一蹶不振,而是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他的坚持,让后人得以了解那漫长的历史岁月。爱迪生为了寻找合适的灯丝材料,进行了成千上万次的实验,面对一次次的失败,他始终没有放弃,最终成功发明了电灯,为人类带来了光明。他们的事例充分证明,只要坚持,就有可能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 然而,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却缺乏坚持的精神。遇到一点挫折就轻易放弃,结果往往一事无成。比如有些同学在学习上遇到难题,不是努力思考、尝试解决,而是马上求助他人或者干脆放弃,这样永远无法真正提高自己的能力。
- 坚持并非盲目固执,而是在明确目标后的坚定前行。我们要学会在坚持中调整方向,不断积累经验,这样才能离成功越来越近。
- 总之,坚持是一种信念,是一种力量。让我们都拥有坚持的品质,在人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迎接属于自己的辉煌。
设置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分析:
- 论点探寻:让学生仔细阅读文本,思考并找出文章的论点。学生回答后,教师明确论点为“坚持,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是成功的基石”,并再次强调寻找论点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引导学生关注论点在文中的位置和语言表述特点。
- 论据剖析:请学生找出文中的论据,判断其类型并详细分析作用。如“司马迁遭受宫刑后完成《史记》”和“爱迪生发明电灯”是事实论据,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只要坚持,就有可能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这一观点;“有些同学在学习上遇到难题轻易放弃”是反面事实论据,与正面事例形成对比,突出强调了坚持的重要性。通过详细分析,让学生深刻理解论据与论点之间的紧密联系。
- 论证方法解析: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找出文中运用的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小组代表发言后,教师总结:文中运用了举例论证,列举司马迁和爱迪生的事例,具体生动地论证了坚持的重要性;运用了对比论证,将坚持的人和轻易放弃的人进行对比,突出强调了坚持才能成功的观点;运用了道理论证,如“坚持是一种信念,是一种力量”,增强了论证的权威性和说服力。通过具体分析,让学生掌握不同论证方法的判断技巧和作用分析方法。
- 论证思路梳理:先让学生自主思考文章的论证思路,然后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按照“首先提出……观点,接着通过……进行论证,然后……,最后总结得出……结论”的模式进行梳理。本文首先提出“坚持,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是成功的基石”这一论点,接着通过列举司马迁和爱迪生的正面事例以及现实中部分同学轻易放弃的反面事例进行对比论证,然后阐述坚持的正确方式,最后总结全文,强调坚持的重要性,呼吁大家拥有坚持的品质。通过详细梳理,让学生学会把握文章的整体逻辑结构。
(四)课堂练习
发放精心设计的练习题,涵盖不同类型的议论文阅读题目:
- 论点概括题:给出一篇议论文,要求学生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
- 论据分析题:提供一段文字,让学生判断其是否能作为给定论点的论据,并说明理由;或者要求学生根据给定论点,补充一个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
- 论证方法识别与作用分析题:指出文中某段运用的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 论证思路阐述题:简述文章的论证思路。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密切观察学生的答题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在知识掌握和解题方法上存在的问题,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五)课堂总结
全面回顾本节课复习的议论文知识要点,重点强调议论文三要素的内涵、论证方法的判断及作用、论证思路的梳理方法以及论据的选择与运用。
系统总结学生在课堂练习中出现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解答,提醒学生在今后的练习和考试中注意避免类似错误。
鼓励学生在课后多阅读优秀的议论文,积累素材,学习作者的论证技巧和写作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包括是否积极回答问题、参与小组讨论的热情与贡献度。关注学生在讨论中能否清晰表达自己观点,倾听他人意见并进行有效互动,对积极参与且有独特见解的学生给予及时表扬。
练习评价:针对课堂练习,从答题准确性、完整性、规范性等方面进行评价。对于论点概括题,看学生能否准确提炼且语言简洁;论据分析题,关注论据类型判断是否正确,作用阐述是否到位,补充论据是否恰当;论证方法题,考察判断是否精准,作用分析是否结合文本深入全面;论证思路题,评价梳理是否逻辑清晰、有条理。及时反馈练习结果,详细讲解错题,针对普遍问题集中分析,个别问题单独辅导。
作业评价:布置课后作业,包括议论文阅读与写作。阅读作业评价学生对复杂文本的理解能力,写作作业评价学生运用知识进行论证的能力,从论点明确度、论据丰富性、论证逻辑性、语言表达准确性等方面综合打分并给出评语,提出改进建议。
方法指导:针对找论点困难的学生,指导他们先关注文章标题、开头结尾的关键句,若无明确表述,再综合段落大意归纳;分析论据作用时,引导学生先找准论点,从论据对论点的支撑角度阐述;梳理论证思路,教学生借助过渡词、段落主旨划分层次,按论证步骤梳理。
思维指导: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在分析论证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论据与论点关联,不同论证方法如何服务论点,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养成深度思考习惯;对于写作中论据运用,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选材,使论证更全面。
心理指导:针对畏难学生,多鼓励肯定,课堂上设计简单问题让他们体验成功;展示议论文在生活和考试中的实用性,增强学习动力;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错误,将错题视为学习机会,克服恐惧心理。
作业布置
写作作业:以“挫折是人生的财富”为论点,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要求:
- 围绕论点选取至少两个不同类型的论据进行论证。
- 至少运用两种论证方法,使论证过程逻辑清晰、富有说服力。
- 注意文章结构的完整性,开头提出论点,中间展开论证,结尾总结升华。
板书设计
论证方式
论证思路
论据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高度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和知识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方法。对于理解困难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耐心和指导,通过个别辅导、小组互助等方式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在讲解练习题时,要注重思路和方法的传授,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根据学生的课堂反应和作业情况,及时反思教学效果,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优化和改进,强化薄弱环节的训练,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议论文的相关知识和解题技巧,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部编版九年级语文学科二轮复习散文、小说专题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驱动任务, 任何老师和资料所讲的技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版九年级语文学科二轮复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题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驱动任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教学设计】在思辨中提升能力 ——初中语文 议论文阅读训练之论证思路,共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