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中考考点基础练】物理中考最新辅导资料
【中考考点基础练】第十五讲 斜面、滑轮组及机械效率 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教材复习(河北)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考点基础练】第十五讲 斜面、滑轮组及机械效率 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教材复习(河北),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斜面、滑轮组及其简单计算,机械效率的计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A 级 基础巩固
◆命题点一 斜面、滑轮组及其简单计算
1. 教材人八下 P84,T1 改编 使用如图所示的两种简单机械将同一重物匀速提起,不计滑轮重、摩擦和绳重,关于所用的力F 甲和 F 乙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
A. F 甲=F 乙 B. F 甲<F 乙
C. F 甲>F 乙 D. 无法判断
2. 质量是 10 kg 的物体 A 放在水平桌面上,小云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匀速拉动绳子自由端并在 10 s 内做了 60 J 的功,其中物体 A 的运动速度为 0.5 m/s,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绳子自由端移动了 5 m
B. 绳子自由端的移动速度为 1.5 m/s
C. 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 F 为 12 N
D. 绳子自由端拉力的功率为 6 W
3. 教材人八下 P84 原图改编 如图甲所示,上山的公路修成盘山公路, 是因为盘山公路相当于简单机械中的 _____。 如图乙所示, 沿斜面向上将一个重为 5 N 的物体匀速拉到斜面顶端,斜面长 1.0 m,高0.3 m,拉力做功为 2 J,则使用这个斜面时,拉力 F 做的有用功为 _____ J,物体所受摩擦力为 _____ N。
◆命题点二 机械效率的计算
4. 2024·烟台 如图所示, 小明用 20 N 的拉力 F 将重为 20 N 的物体匀速提高了10 m,用时 5 s,忽略绳重和摩擦,在这个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 4 m/s
B. 动滑轮所受的重力为 20 N
C. 小明所做的额外功为 200 J
D.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75%
5. 教材人八下 P88,T2 改编 如图所示,起重机以 1 m/s 的速度将重 1 500 N 的货物匀速提升 4 s, 穿过滑轮的钢丝绳的拉力 F为 600 N,则此过程中,有用功为 _____ J,拉力的功率为 _____ W;若改用 2 m/s 的速度提升重物, 则该起重机的机械效率将 _____(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6. 2024·自贡 如图所示,把重为 40 N 的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推到斜面顶端,斜面长 2 m,高 0.6 m,沿斜面的推力 F 为 20 N。 那-53-
么,此过程中有用功是 _____ J, 斜面的机械效率是_____。
7. 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 分别匀速提升甲、乙两个重物。 若重物甲被提升的速度为 v1,同时绳子自由端的速度为 v2,则v1 _____ v2。以 G 甲、G 乙分别表示甲、乙两个重物的重力,若 G 甲>G 乙,且不计绳重和摩擦,匀速提升甲、乙两个重物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 甲____ η 乙。(两空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8. 2024·扬州 如图所示,工人用动滑轮匀速
提升重为 400 N 的窗玻璃, 所用的竖直
拉力为 250 N, 窗玻璃上升的高度为 10 m,用时 50 s。 求:
(1)所做的有用功 W 有;
(2)工人所用拉力的功率 P;
(3)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η。
B 级 能力过关
9. 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一个质量 m=1 kg 的物体 A,通过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与三个总质量 m=1 kg 的钩码相连,动滑轮重 2 N,绳子的质量以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均可忽略不计, 并且物体A 以 0.4 m/s 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g 取 10 N/k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物体 A 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大小为 4 N
B. 绳子拉力对物体 A 做功的功率为 1.2 W
C. 2 s 内摩擦力做的功大小为 3.2 J
D. 若使物体 A 水平向左匀速运动,需施加向左的拉力 12 N
10. 2024·北京 用某滑轮组提升重物时,绳子自由端拉力做功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在 20 s 内绳子自由端竖直匀速移动 16 m,重物竖直匀速上升 4 m。 已知动滑轮总重 100 N,提升的物体重 800 N。关于该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绳子自由端拉力的功率为 0.2 W
B. 额外功为 400 J
C. 绳子自由端拉力的大小为 250 N
D.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约为 88.9%
11. 如图所示的滑轮组, 用 F=60 N 的拉力, 拉动放在水平地面上重为 400 N的物体,使物体匀速前进了 2 m,物体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为 90 N, 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拉力做的功是 30 J
B.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 2 m
C.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75%
D. A 点受到的拉力为 400 N
-54-
12. 难点 如图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滑轮和细绳组成的滑轮组,在细绳的自由端用力竖直向上将重为 G 的物体匀速提升一定高度,物体上升的速度为 v,滑轮组的效率为 η,不计摩擦、细绳和木杆F的重。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使用该滑轮组一定省力
13. 2024·陕西 工人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提升物料,该装置中的滑轮为 _____ 滑轮。 已知滑轮重 80 N,货篮重 120 N,不计绳重及摩擦。 工人用该装置匀速提升空货篮时的拉力为 _____ N。 若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 520 N, 每根钢条重 100 N,该装置匀速提升钢条时, 所能达到的最大机械效率为 _____。
14. 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
(1)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钩码,用手 _______________ 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动滑轮下的钩码缓缓上升。改变钩码的数量,重复操作,记录实验数据如下:
(2)通过对上表中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可得到结论:同一滑轮组,______________,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3)上表中第③次实验时,若钩码上升的速度为 5 cm/s,则拉力的功率为 _____ W;若静止时读数,F 的大小应 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0 N。
(4)小聪组装的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提升重为 6 N 的钩码时,拉力 F 的大小为3.2 N,他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__________。
(5)小聪也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为 7 N 的钩码,并使钩码上升 5 cm,在不计绳重及滑轮之间摩擦的情况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应为 __________%(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
15. 2024·邢台三模 如图所示,提篮及物体总重为 1 140 N,其中物体重为 1 020 N,提篮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为 1.5 ×104 cm2 ,工人师傅用 600 N 的力匀速提升物体,物体速度为 0.2 m/s。(不计绳重及摩擦)
(1)求工人师傅拉绳的功率;
(2)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若体重为 450 N 的小明站在提篮内提升重物,但物体没有被提动,求提篮对地面的最小压强。
-55-
第十五讲 斜面、滑轮组及机械效率
A 级 基础巩固
1. B 提示:题图甲中为动滑轮,题图乙中为定滑轮,因不计滑轮重、摩擦和绳重 ,所以 F 甲 =G,F 乙=G,则F 甲<F乙,故 B 项正确,A、C、D 项错误。
2. D 提示:10 s 内物体移动距离:s 物=v 物 t=0.5 m/s×10 s=5 m;由题图知,n=2,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ns 物=2×5 m=10 m,绳子自由端移动速度:v=nv 物=2×0.5 m/s=1.0 m/s,故 A、B 项错
3. 斜面 1.5 0.5 提示:盘山公路相当于简单机械中的斜面,加长了运动距离,但可以省力。拉力做的有用功:W 有 =Gh=5 N×0.3 m=1.5 J,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额外功:
W 额=W 总 -W 有=2 J-1.5 J=0.5 J;由 W 额=fs 得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4. D 提示:由题图可知,n=2,绳子自
知, 动滑轮所受的重力:G 动 =nF G=2×20 N-20 N=20 N, 故 B 项正确;忽略绳重和摩擦,克服动滑轮重所做的功为额外功,则小明所做的额外功 :W 额 =G 动 h =20 N×10 m =200 J,故 C 项正确;该滑轮组的机
5. 6 000 1 800 不变 提示:起重机以 1 m/s 的速度将重 1 500 N 的货物匀速提升 4 s, 货物上升的高度:h=vt=1 m/s×4 s=4 m,则该起重机做的有用功:
W 有=Gh=1 500 N×4 m=6 000 J;
由图可知,n=3,拉力的功率: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提升的速度无关,故改用 2 m/s 的速度提升重物时,该起重机的机械效率不变。
6. 24 60% 提示 :克服物体重力做的有用功:
W 有=Gh=40 N×0.6 m=24 J;
推力做的总功:
W 总=Fs=20 N×2 m=40 J,
斜面的机械效率:
7. 小于 大于
8. 解:(1)由题意可知,克服窗玻璃的重力做的功即为有用功:W 有=G 物 h=400 N×10 m=4 000 J;
(2)由题图可知,该动滑轮有 2 段绳子,所以拉力方向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10 m×2=20 m所以工人所用拉力做的功:W 总=Fs=250 N×20 m=5 000 J,
拉力的功率:
(3)由机械效率公式可得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B 级 能力过关
9. D 提示:物体 A 向右匀速直线运动时 ,受到绳子的拉力和向左的摩擦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钩码的重力:G1=mg=1 kg×10 N/kg=10 N,动滑轮的重力 G2=2 N,所以钩码及动滑轮的总重 G 总=G1+G2=10 N+2 N=12 N,绳的质量以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均可忽略不计,题图中使用的是动滑轮,n=2,绳子的拉
受到的摩擦力为 6 N,方向水平向左,故 A 项错误;此时拉力做功的功
2. 4 W,故 B 项错误;2 秒内物体 A移动的距离:s=vt=0.4 m/s×2 s=0.8 m,且 A 受到的摩擦力为 6 N,则 2 s 内物体 A 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W 摩=fs=6 N×0.8 m=4.8 J,故 C 项错误;A向左匀速直线运动时 ,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故其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不变,方向水平向右,此时 A 受到水平向左的拉力和水平向右的绳子的拉力及摩擦力的作用。 水平向左的拉力:F 拉=F+f=6 N+
6 N=12 N,故 D 项正确。
10. C 提示:由题图可知,20 s 内绳子拉力做的功:W 总=4×103 J,则绳子
做的有用功:W 有=Gh=800 N×4 m=3 200 J, 根据 W 总=W 有+W 额可知,额外功:W 额 =W 总 -W 有 =4×103 J -3 200 J=800 J,故 B 项错误 ;根据 W 总=Fs 可知,绳子自由端拉力的大
11. C 提示:由题图知道,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段数 n=2,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 s 绳=2s 物=2×2 m=4 m,拉力做的功为 W 总=Fs 绳=60 N×4 m=240 J,故 A、B 项错误;克服物体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做的功为有用功,则有用功为 W 有=fs 物=90 N×2 m=
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运动,则此时A 处绳子的拉力与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A 点受到的拉力为 FA=f=90 N,故 D 项错误。
12. A 提示:由题图可知,滑轮组由1 个定滑轮、2 个动滑轮组成,n=4,不计摩擦 、细绳和木杆的重 ,拉力
是费力的,故 A 项错误;不计摩擦、细绳和木杆的重,滑轮组的机械效
14.(1)竖直向上匀速
(2)提升物体的重力越大
(3)0.3 小于
(4)93.75%
(5)93.3
提示:(1)题图甲中使用弹簧测力计应竖直匀速拉动,此时弹簧测力计处于平衡状态。
(2)从实验表格中可以看出,实验时钩码的重力增大,机械效率也增大,故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的物体的重力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3)由题图甲可知,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为 3,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v 绳=3v 物=3×5 cm/s=15 cm/s=0.15 m/s,拉力的功率:
若静止时读数,因为在静止时拉力不克服摩擦力做功,则测出的拉力偏小,即小于 2 N。
(4)题图乙中,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
(5)题图甲中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为 3, 实验中没有考虑绳子的重力和摩擦力, 由表格三次实验数据可知,G 动=nF-G=0.5 N, 用题图甲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为 G′ =7 N 的钩码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5. 解:(1)由题图可知,与动滑轮连接的绳子段数 n=2。 根据
Fv 可知工人师傅拉绳的功率:P=Fv=F·nv 物 =600 N×2×0.2 m/s=240 W;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不计绳重及摩擦,动滑轮的重力:G 动=nF-G=2×600 N-1 140 N=60 N;要使提篮对地面的压强最小,则小明所用的拉力就应该最大,小明所用的最大拉力等于小明的重力,即F′=G 小明=450 N,此时小明站在提篮内提升重物,但物体没有被提动,将动滑轮、提篮、物体和小明看做一个整体,且整体受到3 段绳子对它向上的拉力,则根据整体受力平衡可得整体受到的支持力:
F 支=G 动+G 提篮与物体+G 小明-3F′=60 N+1 140 N+450 N-3×450 N=300 N,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提篮对地面的最小压力为 F 压小=F 支=300 N,则提篮对地面的最小压强为 p 最小=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二轮复习题型专项复习专题10 斜面、杠杆、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含解析),共17页。
这是一份备考2024年中考物理重难点精讲精练:100-热点51 滑轮组、斜面机械效率的计算(精讲),共5页。
这是一份备考2024年中考物理重难点精讲精练:101-热点51 滑轮组、斜面机械效率的计算(精练),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