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省贵阳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贵州省贵阳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九年级语文
评价等级______
同学们请注意:
1.全卷共8页,满分150分,答题时长150分钟。考试形式为闭卷。
2.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书写水平(5分)
1.请使用楷体字答题,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此项根据作文的书写水平计分。(5分)
二、基础积累(共4道小题,20分)
长期坚持运动,不仅能使身体变得jiàn ① 壮,也能调节心态和情绪。焦虑不安时,可以选择快走、游泳等抗压运动,平静神经系统;愤怒烦躁时,可以选择羽毛球、乒乓球等节奏稍快的运动,舒缓压力、平复心情;和颜悦色时,可以选择跑步、爬山等有氧运动,缓解悲观情绪。
在运动过程中,要zūn ② 循科学的锻炼方法,才能确保每一次运动都行之有效,比如,锻炼的时长并不是多多yì shàn ③ ,青少年每周锻炼3到5次,每次锻炼时间在45分钟左右较适宜。另外,要注意不能因为自我感觉良好而逞能,要量力而行,确保安全。
2.请根据上面文段的语境和拼音,用楷体字写出横线处的字词。(4分)
3.上面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烦躁B.和颜悦色C.行之有效D.逞能
4.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10分)
①将军百战死,______。《乐府诗集·木兰诗》
②______,落英缤纷。陶渊明《桃花源记》
③鸟下绿芜秦苑夕,______。许浑《咸阳城东楼》
④______,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⑤______,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⑥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______不倒……茅盾《白杨礼赞》
⑦《行路难》(其一)中体现诗人积极进取精神,抒发远大志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⑧《沁园春·雪》中表现山河美好,古今英雄为之倾倒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孟子》记录了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B.鲁迅,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呐喊》《彷徨》《倪焕之》等。
C.古人称谓有敬辞和谦辞的区别,《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家君”即为谦辞。
D.雨果,法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三、阅读能力(共15道小题,50分)
(一)整本书阅读
6.下列名著中的人物,面对困境却始终没有放弃抗争的是( )(3分)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朱赫来B.《朝花夕拾》中的陈莲河
C.《西游记》中的菩提祖师D.《骆驼祥子》中的二强子
7.《水浒传》中黄文炳向蔡知府告发宋江,理由是宋江在浔阳楼题的诗有推翻宋朝统治的想法。你觉得宋江是否真有此想法?结合后续情节简述。(2分)
(二)现代文阅读
早市烟火气①
孙黎
我第一次出来逛早市,我和丈夫老张早早地出门。
北方的十月,虽然晨曦已照在身上,但清晨的风还是带着明显的寒凉。坐在电动车后座的我,后悔没多套件风衣,双手便不由地伸向前环住老张的腰,身子贴着老张的后背。我知道,为我挡风多年的他,感觉冷也从不会说冷的。我们就这样,朝着早市的方向奔去。
突然,我听见老张喊出了“早市”两个字。一侧身,眼前,一条熙熙攘攘的街道,人山人海,望不到头。
我赶忙下车,A地向道边摊位跑去。呵,多么鲜嫩的蔬菜呀!我本就特别喜爱绿,看着眼前翠绿欲滴的蔬菜更是挪不开步子,仿佛这些生机蓬勃的绿意有一股夺我意志的强大魔力,让我内心跟着盈满活力的同时,也心甘情愿地付钱把它们买下。身后的老张拉着我:“咱不着急,你看这条街那么长,那么多好东西,咱多看看,多比比,买最中意的才好。”
确实如此,挤在人群中,一边走一边看。
你看!各类海鲜、肉、蛋、菜、瓜果等一应俱全,啥都想买点回家。你听!耳边不时传来阵阵叫卖声,“新鲜的大虾,保证鲜美!”“油条!葱花饼!现炸现卖!热乎着呢!”你瞧!还有那温乎乎的羊奶,你仿佛能感受到它的温度,新鲜得很呀!你再看看那些蔬菜,一筐筐一篓篓地盛着,一小堆一小堆地摆着,大有“携筐争早市,一路斗芬芳”之势。赤橙黄绿青蓝紫,哪个摊位,不是一个独立的五彩小菜园?芹菜、韭菜、辣椒、西红柿、豆角、茄子、花菜……它们全都带着各自的色彩,缤纷着小城的烟火气息,你仿佛能感受到每一颗蔬菜背后新鲜的故事。
那些菜好多都还带着晨露,亮晶晶的。一位卖主说:“蔬菜都得是当天采摘的,天刚放亮采完就要马上拉来早市。”看着她布满皱纹又黢黑的脸,我仿佛看到了东方泛起鱼肚白时她的种种辛劳。那辛劳,让我想起了离世的母亲。
小时候,母亲赡养着爷爷奶奶,抚养我们兄妹七个,日子过得异常艰难。日复一日在生产队里劳动,挣那可怜兮兮的一点工分,可是,就算省一分钱是一分钱,也难以解决家里的温饱。母亲说:“多亏有那六分菜园地,每个季节都被栽种得满满当当。”母亲一直自己保留各类菜种子,可以在应季的时候见缝插针地多栽种些,山地草堰边、门口鸡窝旁,甚至院子里的盆盆罐罐,盛点泥土,都是种子们开花结果的家。直到我们都成了家,吃的菜依然是母亲种的,七个儿女,个个都是母亲的牵挂。每次回到农村老家,那些半空悬垂的绿丝瓜,爬满院墙的紫梅豆,连着藤蔓攀到老屋草房顶的瓢葫芦,以及拎回来捎给这家、那家的那些大包小包,如今都变成了撼不动的乡根,像母亲慈爱的目光,成为我此生难以忘怀的温暖。
B间,突然,有人呼唤着我的名字拽住了我。一看,竟是两个多年未见的老邻居!
C中,我们相互诉说着近况,询问着一些老熟人的消息,然后一路感慨时光如梭,一路逛买生活所需。一个邻居买了两串编成辫子的大蒜,说是以前家里新刨的大蒜都是这样编好,挂在阴凉通风处,随吃随取,吃到下一季大蒜成熟也不会变坏变空。我见另一个邻居买了一小捆带着新鲜泥土的大葱,便问:“干嘛不磕掉泥土再称呢?”她说:“带点泥土的,回家好保存,又多不了几个钱,这样的葱一看就是小菜园里种出来的,无论是烹锅还是出锅撒葱花,味道都更鲜。”我瞬间感受到现在生活的美好,不必在意多花几个小钱,心仪就是喜悦。而早市,又给了多少人念旧的情怀啊!
这里商品的价格十分亲民,我和丈夫逛了一个多钟头,满载购买的D。一圈逛下来,早市已成了我想常来的地方。这里没有按喇叭、放尾气的汽车叫嚣,这里只有充满感情色彩的叫卖声、讨价还价声、熟人招呼声,弥漫着小城的烟火人情。朝气霞光中,一路挤挤挨挨的人潮,或腿跨电驴,或手扶自行车,或步行,人人手里提着的、车筐里载着的、车架上挂着的,都是心满意足。
热闹的早市,升腾着人间烟火气,为我带来了温暖,熏出了生活的好日子。
【注释】①选自《拂晓晚报》2022年10月24日。
8.根据选文推测,下列关于“我”去早市的原因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我”一直生活在农村,为了补贴家庭开支到早市摆摊卖菜。
B.“我”曾经生活在农村,和丈夫一起看望在早市摆摊的母亲。
C.“我”曾经生活在农村,和丈夫到早市购买肉蛋菜果等物品。
D.“我”一直生活在农村,和邻居相约到早市购买蔬菜等用品。
9.选文中ABCD四处,是体现作者心情感受的词语。根据选文内容,从下列词语中挑选四个最恰当的词语,依次填入相应的位置。注意:每个词语只选用一次。(4分)
恍惚 疑惑 惊喜 欢乐 兴奋 怀念
10.作者每次回到农村老家,看着那些再普通不过的蔬菜,却觉得是“我此生难以忘怀的温暖”。请根据选文相应内容分析原因。(3分)
11.“烟火气”本义是“炊烟”“烧煮食物的气味”,但选文所说的“烟火气”指的是浓厚的生活气息。选文中体现“早市烟火气”的内容有哪些?请参考示例,再写出四个。(4分)
早市中那些蔬菜瓜果、油条和葱花饼等常见生活物品是“烟火气”; ① ; ② ; ③ ; ④ 。
二十载嫦娥揽月①
千百年来,人类从未停止过对月球的渴望与探索。而今,探索浩瀚宇宙,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
自2004年1月正式立项,探月工程已走过20个春秋。
21世纪伊始,我国作出实施探月工程的重大战略决策,确定“绕、落、回”三步走总体规划,“嫦娥”奔月之旅由此开启。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腾空,迈出了“绕月”的第一步,解决了如何绕月的问题。
作为嫦娥一号的备份星,嫦娥二号为月面软着陆积累经验,创造我国航天乃至国际航天的多个“第一”。
“落月”,是嫦娥三号的重要任务。月球表面无大气,无法利用气动减速的方法着陆。科研人员采用变推力推进系统,设计出7500牛变推力发动机、破解了着陆减速的难题。应对月面环境不确定,科研人员创新研制出着陆缓冲系统,保障嫦娥三号顺利踏上月球。
如何实现月背和地面通信,是嫦娥四号任务的一大难题。嫦娥四号任务团队研制并发射了一颗名为“鹊桥号”的中继卫星,为月背着陆器、巡视器与地球之间搭建了通信纽带。
嫦娥五号探测器拥有“往返票”:在完成样品采集后,还需将月球样品带回地球。科研人员迎难而上,创造了在地球之外的天体采样与封装等5项“中国首次”。
嫦娥六号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次月球背面采样,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是我国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取得的又一标志性成果,是我国探月工程的重要里程碑。这些中国航天工程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彰显了中华民族探索宇宙的自信与豪迈。
链接材料
材料一:
月亮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被赋予了浓厚而丰富的内涵,中国人自古以来对月亮的遐想与崇拜丰富多样:古人想象月亮上有一座广寒宫,里面住着嫦娥仙子、玉兔和吴刚;农历七月初七是七夕节,又称为乞巧节,传说喜鹊在银河上搭起鹊桥,让牛郎和织女在桥上相会,女孩会在月下穿针引线,乞求拥有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对月亮的遐想、崇拜、歌颂已积淀为中国人独特的月亮情结。
来源于潘文彬《嫦娥探月工程》,有删改
材料二:
未来,中国还将发射嫦娥七号和嫦娥八号,最终实现载人登月,在月球上建立月球科研站。嫦娥七号计划2026年前后实施发射,主要任务是到月球南极寻找月球存在水的证据;嫦娥八号拟于2028年前后发射,主要任务是勘查月球上的资源。令人期待的载人登月,已于2023年正式立项,计划先期开展无人登月飞行,并在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登陆月球。
来源于《人民日报》,有删改
材料三:
随着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全面启动实施,新飞行器命名已经基本确定。新飞行器的名称同样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演绎了中国传统文化满满的自信。新一代载人飞船命名为“梦舟”,月面着陆器命名为“揽月”。当中华文化遇到现代科技,更多了几许浪漫。这些富有特色又浪漫的名称,使原本高深的航天科技成果变得生动可爱,每个名字都是隔了满满岁月而来,寄托了中国人对载人登月的美好期待。
来源于《人民日报》,有删改
【注释】①资料来源于《人民日报》,有删改。
12.下图是对我国“探月”历程的梳理,结合选文及链接材料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B.C.D.
13.如果将链接材料中的材料一、材料二分别作为选文的开头和结尾,并根据内容重拟选文标题,你会怎样拟取?请将标题写出,字数在15字以内。(2分)
14.每个探月卫星的命名都极具匠心。结合选文内容和链接材料,简要解释中继卫星为什么命名为“鹊桥号”。(3分)
15.某同学在阅读完选文和链接材料后,准备以“人生如探月”为题参加演讲比赛。请根据选文和链接材料完成下列提纲。(6分)
提纲
(三)古代诗文阅读
游林虑西山记
(金末元初)刘祁
又里馀,路穷,大岩合,若环屏幛。稍南,孤峰削成,拔地划出,号挂镜台。台西树林间,望山脊玉虹蜿蜒下垂,摇曳有声。迫视之,悬泉也。相与喑吒①,因列坐台趾方石纵观。【甲】其始来也,如飘风扇雪,弥漫一天。少焉,如骤雨落云,淋漓万壑,或如飞练千尺,腾掷不收,又如珠帘百幅,联翩下坠,乍散乍聚,乍缓乍急,乍去乍来,乍巨乍细,霏微滴沥,溅面洒肌,浩荡铿锵②,惊心动魄,可以起壮志,可以醒醉魂,可以洗尘纷,可以平宿愤,亦天下伟观。【乙】下潴③为潭,澄泓④湛碧,冰莹镜明,向之水声,皆其流派。迨③出山而洑②,不知其所往,此又异也。
【注释】①喑吒yīnzhā:惊呼。②铿锵hōng:钟鼓相杂之声。这里形容水声宏大。③㵬zhū:水积聚。④澄泓:水清而深的样子。⑤迨dài:及、等到。⑥泯:水潜行地下。
16.下列景象是作者亲眼看到的一项是( )(3分)
A.山岩聚合如屏障B.山路如彩虹下垂C.雨雪漫天的飞扬D.潭水结冰如明镜
17.下列语句放在选文【甲】【乙】哪一处更合适?结合选文内容分析。(4分)
盖泉自石门而下,初势甚微,已而散布半空,特诡异。
18.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一致的一项是( )(3分)
A.又里馀,路穷悲守穷庐诸葛亮《诫子书》
B.联翩下坠上下一白张岱《湖心亭看雪》
C.可以起壮志潭中鱼可百许头柳宗元《小石潭记》
D.亦天下伟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卜算子·席上送王彦猷
(宋)周少隐
江北上归舟,再见江南岸。江北江南几度秋,梦里朱颜换。
人是岭头云,聚散天谁管。君似孤云何处归,我似离群雁。
卜算子·和兴国守周少隐饯别万山堂
(宋)王彦猷
拄颊①看西湖,屡对纶巾岸。江上相从醉万山,六见年华换。
君唱我当酬,我醉君休管。明日醒时小艇东,莫负传书雁。
【注释】①拄颊,倚靠脸颊。
19.两首词的作者是一对好友,下面对这两首词写作背景推测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王彦猷即将离开此地,周少隐作词为他饯行。
B.周少隐即将离开此地,王彦猷作词为他饯行。
C.两人即将一起离乡远走,他们彼此作词勉励。
D.两人的好友将奔赴他乡,他们作词送别好友。
20.面对离别,两位诗人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4分)
四、综合运用(共3道小题,15分)
某班组织学生前往贵州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开展研学活动。贵州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红飘带)是中国首个以长征为主题的全域行浸式数字体验馆。该馆采用最新科技手段,结合场馆空间和影像变化,数字化全景视角呈现红军长征经典场景。
21.下面是某同学在研学手册中写下的感悟,根据诗歌内容和韵脚判断,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我的感悟
A.①历史的车轮被叩响②倾听这些感人的声响
B.①播下了革命的火种②追寻铭心的长征之路
C.①在艰难的长征路上②让青春在奋进中绽放
D.①一盏马灯点亮前方②感受历史风光的闪耀
22.学校广播站记者准备针对研学活动写一则新闻报道,撰稿前要进行采访。下面是采访提纲,请你再提三个采访问题。(6分)
23.研学活动结束后,学校打算开展以“革命精神·我来传承”为主题的征文比赛,下面是某同学文章的片段,其中有两处语言文字运用不当,请找出并修改。(6分)
革命精神·我来传承
①革命先辈用热血谱写的壮丽史诗,是我们不断汲取精神力量的宝库。②我们要深入学习革命历史,让革命记忆在心中扎根的这件事。③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可以怎么做呢?④我们可以阅读革命历史书籍,回顾革命的辉煌历程;⑤我们也可以观看相关影片,直观感受革命历史的波澜壮阔;⑥我们还可以走进革命纪念馆,瞻仰珍贵的历史文物。⑦这些记忆是建设当下的不竭动力,也是过去奋斗的坚实足迹,更是照亮未来道路的璀璨灯塔。⑧我们要传承革命精神,承担新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五、写作能力(60分)
24.生活中的许多事,往往有复杂性和多面性,利弊共存。例如,教室座位有两种常见的安排方式:一是两人一桌,同桌相处可以培养沟通合作能力,但也难免产生摩擦;一是单人单座,个人有充足的空间,但也减少了沟通合作的机会。当然,这两种方式还有其他利弊。如果班主任针对座位安排方式,向全班征求意见。你认为哪一种方式更有助于我们成长?写一篇600—700字的文章,向班主任表达自己的意见,说服班主任采纳。
写作提示及要求:
(1)自拟作文标题:
(2)观点明确,明确表达你认为哪一种排座方式更合适;
(3)理由充分,充分结合所在班级的具体情况多角度论证你的观点;
(4)逻辑自洽,理由与观点之间有严密的逻辑关系,思路清晰;
(5)注意表达的语气措词要得体,有利于达到说服的沟通目的:
(6)符合生活常理,内容积极向上,不得抄袭、套作,不得泄露姓名、学校等个人信息。
保密★开考前
贵阳市普通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考试
九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一、书写水平(5分)
1.(5分)略
二、基础积累(共4道小题,20分)
2.(4分)①健 ②遵 ③益善
3.(3分)B
4.(10分)①壮士十年归 ②芳草鲜美 ③蝉鸣黄叶汉宫秋 ④但愿人长久 ⑤夕阳西下
⑥压迫 ⑦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⑧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5.(3分)B
三、阅读能力(共15道小题,50分)
6.(3分)A
7.(2分)示例一:(概括主要情节)没有,宋江上梁山后多次表达过想受朝廷招安的意愿,受招安后还带领梁山好汉们征伐辽国和方腊,平复叛乱维护宋朝政权。
示例二:(具体情节为例)没有,题诗只是为了表达心中的不满,例如后面在忠义堂见到高俅时,他慌忙下堂扶住,纳头便拜,这些行为表明他不想推翻宋朝政权。(若答“有”,理由合理,最高得1分。)
8.(3分)C
9.(4分)A兴奋 B恍惚 C惊喜 D欢乐
10.(3分)小时候日子艰难,母亲在院子里种满蔬菜,以帮助解决家庭温饱;长大后,生活条件改善,母亲仍然继续种菜并送给儿女们。这些与蔬菜相关的回忆体现了母亲的慈爱,成为“我此生难以忘怀的温暖”。
11.(4分)示例:早市中叫卖声、讨价还价声等声音是“烟火气”;早市人山人海的热闹是“烟火气”;早市熟人相见时的亲切交谈是“烟火气”;夫妻相伴逛早市的温情是“烟火气”。
12.(3分)D
13.(2分)示例一:从嫦娥奔月到载人登月
示例二:嫦娥奔月从遐想到现实
14.(3分)“鹊桥号”为月背的着陆器、巡视器与地球之间搭建了通信纽带,就像传说中的喜鹊搭建的“鹊桥”,让牛郎和织女在桥上相会。这个名字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演绎了中国传统文化满满的自信,寄托了中国人对载人登月的美好期待。
15.(6分)示例:①人生要有合理的整体规划
②人生贵在持之以恒/人生要勇于突破
③探月工程走过了20年的艰难历程/嫦娥一号到六号突破多项关键技术
(要求:分论点与中心论点有逻辑关联,清晰明确;论据来自选文和链接材料,能论证对应分论点。)
16.(3分)A
17.(4分)示例一:放在甲处,这句话提到,作者发现瀑布是从石门流下,承接上文作者发现悬泉并列坐石上“纵观”:“初势甚微,已而散布半空”是对后文泉水样态多变的概述,以引出下文。
示例二:放在乙处,“初势甚微,已而散布半空”是对泉水样态多变的总结概述,于是发出“特诡异”的感慨;接着后文写这样声势浩大的泉水,却又一出山就潜行地下,归于平静,不知所往,是“又异”。
18.(3分)D 19.(3分)A
20.(4分)面对离别,周少隐感叹人生聚散无常,友人像“孤云”,自己像离群的大雁,孤独寂寞,不知归处,体现出离别的孤寂、伤感;而王彦猷却吟出“我醉君休管”,还宽慰周少隐离别后依旧可以书信来往,除惜别之情外,还体现了诗人的豁达和坦然。
四、综合运用(共3道小题,15分)
21.(3分)C
22.(6分)示例:①本次研学都安排了哪些活动?
②本次研学活动令你印象深刻的环节有哪些?
③同学,请问用科技手段再现经典场景的这种方式,给你带来了怎样的研学体验?
(要求:紧扣采访目的;符合被采访者身份;不可重复。)
23.(6分)②删掉“的这件事”
⑦把“建设当下的不竭动力”和“过去奋斗的坚实足迹”调换位置
五、写作能力(60分)
24.(60分)略
开头
直接提出中心论点:人生如探月
正文
分论点1:人生要有远大的目标
论据:探月工程的最终目的
分论点2: ①
论据:探月从绕月到登月的整体安排
分论点3: ②
论据: ③
结尾
向听众表达对人生的美好祝愿
时光之河流淌
烽火的战争岁月
难忘
在光影交错中
我们与红军战士们一起
①
共同面对 雪暴风狂
我们 年轻的一代
站在先烈的肩膀
灵魂里
蓄满先辈们留下的力量
创造
更光明的时代风光
②
时间地点
××年××月××日研学活动结束后,贵州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门口
采访对象
1.预约采访组织活动的老师
2.随机和预约结合,采访参加此次研学的同学
采访目的
研学活动过程及同学们参加活动的情况
采访方式
访谈、对话
采访用具
纸、笔、录音设备
采访问题
1.老师,请问组织这次研学活动的目的是什么?
2.老师,请问 ①
3.同学,请问参加这次研学活动,你对“长征”有哪些新的认识和了解?
4.同学,请问 ②
5.同学,请问参加这次研学活动,你对传承革命精神有怎样的感悟?
6. ③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贵州省贵阳市清镇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共4页。
这是一份贵州省贵阳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共2页。
这是一份贵州省贵阳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共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