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人教统编版9.1 念奴娇·赤壁怀古一等奖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统编版9.1 念奴娇·赤壁怀古一等奖教学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适用话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千百年来,苏轼给我们留下的远不止诗词,更是强大的精神力量。如今,苏东坡纪念馆即将落成,其中一个展厅的主题是“豪放东坡”。请你结合对《念奴娇·赤壁怀古》的理解,为展厅设计相关展板。
诗人简介: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苏轼打破了词为颜料的屏障,扩大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开创了豪放一派的词风。
文学成就: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诗: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
词: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
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书法四大家”
绘画:“湖州竹派” 代表人物,“朱竹” 别具一格
人生境遇:
自题金山画像(苏轼)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因遭遇“乌台诗案”,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元祐元年,旧党当权,召还为翰林学士;新党再度秉政后,又贬惠州,再贬儋州,后死于常州。
写作背景:
这首词是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苏轼谪居黄州时所写,当时作者四十五岁,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两年余。苏轼由于诗文讽喻新法,为新派官僚罗织论罪而被贬,心中有无尽的忧愁无从述说,于是四处游山玩水以放松情绪。正巧来到黄州城外的赤壁矶,这里壮丽的风景使作者感触良多,更是让作者在追忆当年三国时期周瑜无限风光,感叹时光易逝。
怀古诗,主要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这类诗,多写古人古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
观眼前之景——怀古人之事——抒一己之怀
(一)在诵读中感受豪情
1.播放视频朗读
2.入情入境,读出情感
(二)在品读中感受豪情
请同学们品读诗句,分析东坡的“豪放”体现在哪些方面?
请你为展厅分别设计三大展板
赏豪放之景、忆豪放之人、抒豪放之情
展牌一:赏豪放之景
思考:词中的哪些景物可以作为展板的背景图片?这些景物有何特点?请进行赏析。
景物:大江、浪、故垒、乱石、惊涛、千堆雪
特点:雄浑开阔、气势磅礴、充满力量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立于赤壁,由眼前的大江,想到什么?
“大江东去”将全词置于广阔的空间背景,笔力非凡。
“淘尽”二字有何妙处?
“淘尽”不仅写出了长江奔流的气势,更饱含对时光流逝、人生短促的喟叹,于豪迈雄浑中融入一丝苍凉悲叹。
诗人将眼前之景与历史的风流人物联系在一起,形象地表现了历史的沧桑变迁,为下阕英雄出场作铺垫。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1、有人说,苏轼之赤壁并非赤壁大战之地。苏轼写错了地方?
苏轼所到之处是黄州•赤壁矶。
“赤壁何须问出处,东坡本是借山川。”——朱日浚
2、“三国”“周郎”“赤壁”分别通过时代、人物、地点三个不同性质的名词,组成一幅历史风云的画卷。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此句正面描写赤壁的景色,历来为人所称道。哪些字最富有表现力?请简要分析。
乱:写出岩石山崖的险怪,参差不齐。
穿:夸张,突出山崖陡峭,高耸入云。
拍:拟人,突出惊涛骇浪的力度之大。
卷:写出浪花汹涌的气势之大。
雪:比喻,指浪花千层,绘形绘色,蔚为壮观。
寥寥13字,绘声、绘形、绘色,写出了赤壁壮丽的景色。
面对如此壮阔的大江奇景,词人发出了怎样的感慨?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承上:“江山如画”是对眼前之景的概括,如画江山,非多情之人,眼中岂有如此之江山。
启下:“一时多少豪杰”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如画的江山,正是英雄建功立业,驰骋征伐之处。
展牌二:忆豪放之人
赤壁英雄数不可计,而哪个英雄人物让东坡仰慕不已?请说明理由。
1.为何要插入小乔初嫁这一细节?
一个“初”字突出周瑜年少得志,年轻有为。以美人衬英雄,更显英雄本色。
2.赤壁之战,曹操号称八十万大军,周瑜可用兵力仅有三万,三万抵抗八十万,可想而知这是一场怎样凶险、血腥的战役。既然如此,作者为何说”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呢?
面对如此危局,周瑜却能用仅有的三万人马,轻而易举地战胜曹操八十万大军,更加突出周瑜的骁勇善战,足智多谋和才华横溢。
3.诗人从哪些方面塑造了周瑜的什么形象?
小乔初嫁了—— 年轻得志(侧面衬托)
雄姿英发—— 英俊潇洒 才干出众
羽扇纶巾—— 从容娴雅 儒将风度
谈笑间—— 作战指挥若定
樯橹灰飞烟灭——足智多谋
4.围绕赤壁可怀想的人物那么多,为什么词人独独怀念周瑜?
苏轼内心解读:
周瑜:情场、官场、战场,场场得意。
苏轼:黄州、惠州、儋州,州州失意。
借周瑜年少有为的形象,表达对英雄的赞颂和敬仰,渴望建功立业却壮志难酬之情。
5.由周瑜想到自身,诗人发出了怎样的感慨?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由凭吊周郎而联想到作者自身,借周瑜的“雄姿英发”反衬自己的“早生华发”,表达了词人壮志未酬的郁愤和感慨。
展牌三:抒豪放之情
请你从本词中选出最能体现豪放东坡的人生态度的诗句,并研读其人生态度,设计“抒豪放之情”展牌。
讨论:如何理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是积极还是消极?
苏轼虽遭贬斥,但仍积极进取,渴望建功立业,虽感慨“人生如梦”,但情感并不消极。与周瑜的政治功业对比,自己是失败的,但上片写道“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像周瑜那样的英雄,如今也不复存在。和无尽的江水比起来,和天上的月亮比起来,那么一己之荣辱穷达复何足悲叹!人类既如此殊途而同归,则汲汲于一时功名,不免过于多愁善感了。
在江月、江风中举杯逍遥,词人在失落中得到了暂时的解脱。在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中,从感叹自己转为自我劝解。
人生几何,何必太计较得失?不如放眼大江,举杯赏月!自此,苏轼旷达洒脱的人生态度跃然纸上。
“在黄州的苏东坡是成熟了的苏东坡。这种成熟是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伸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余秋雨《东坡突围》
小结:本词的“豪放”体现在哪些方面?
景物描写得豪放
周瑜形象的豪放
诗人情感的豪放
教师播放并欣赏歌曲《念奴娇·赤壁怀古》
课堂结语:
纵观苏轼的一生,可以说是历尽艰辛、大起大落的一生。然而苏轼的一生,又是乐观的、积极进取的一生。身处逆境之中,仍能保持超然物外、随遇而安的达观态度,又始终不放弃对人生的热爱,正是苏轼的人格魅力所在。
千百年来,苏轼正是以这种旷达、洒脱的精神气度影响着后人,吸引了无数中国士大夫文人的仰慕。
旷达是一种处世哲学,也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风顺,种种失败都需要我们勇敢地面对。当挫折、失败来临时,不是一味地埋怨生活,而是对生活保持热爱。学会旷达,我们才能站在人生另一个高度上去看待和审视周围的人和事。
板书设计:
课堂训练:
(1)《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描写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风华正茂的英雄形象的词句是:“ , 。”
(2)《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词人从视觉、听觉角度,同时运用比喻生动描写赤壁之雄奇壮阔的景物的词句是:“ , , 。”
(3)《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赤壁战场上,周瑜从容不迫,指挥若定的儒将风度形象的词句“ , , 。”
【答案】(1)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2)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3)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素材积累:
苏东坡的一生极尽坎坷:仕途的不顺,政治旋涡的挣扎,满腹冤屈的难鸣。对他充满希望的家人,和他共历劫难的友人,受他关爱的世人,无一不期望他能才显四方,济世为民。但是官场的黑暗永远容不下这个生性放达的苏东坡。于是,他将功名利禄换了“竹杖芒鞋”,他在“缺月挂疏桐”之夜,高唱“大江东去”,深感“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他不为“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触动,只愿“江海寄余生”。认识自我的苏东坡,从政治的窄门中从容地走出来,他虽与众人所望有悖,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豪放、淡泊、豁达、开明的苏大学士文豪。
【适用话题】:乐观与悲观、心态与人生、微笑着生活、逆境与成才、环境与成功、功名与理想、从容、心态、穷与达、得与失、坚持与放弃等。
课题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第三单元《念奴娇·赤壁怀古》
课 程
新授课
课 时
2课时
教材分析
纵观苏轼的一生,可以说是历尽艰辛、大起大落的一生。然而苏轼的一生,又始终是乐观的一生,积极进取的一生。《念奴娇·赤壁怀古》境界宏阔,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曾被誉为“古今绝唱”。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苏轼其人与写作背景;把握本词豪放的风格特点。
思维发展与提升:把握词中周瑜形象特点,体会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特点。
审美鉴赏与创造:品味语言,感受诗词的壮阔意境。
文化传承与理解:学习苏轼旷达洒脱、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学习苏轼旷达洒脱、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
把握词中周瑜形象特点,体会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特点。
。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9.2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优秀教案设计,共9页。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9.1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课堂,解题,内容感知,拓展延伸,留存心中之美,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9.1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共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