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八年级下册 第六章 力和机械 6.5 杠杆 课件35页ppt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711607/1-173952883472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物理 八年级下册 第六章 力和机械 6.5 杠杆 课件35页ppt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711607/1-17395288347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物理 八年级下册 第六章 力和机械 6.5 杠杆 课件35页ppt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711607/1-173952883478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物理 八年级下册 第六章 力和机械 6.5 杠杆 课件35页ppt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711607/1-1739528834808/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物理 八年级下册 第六章 力和机械 6.5 杠杆 课件35页ppt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711607/1-1739528834848/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物理 八年级下册 第六章 力和机械 6.5 杠杆 课件35页ppt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711607/1-173952883488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物理 八年级下册 第六章 力和机械 6.5 杠杆 课件35页ppt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711607/1-1739528834918/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物理 八年级下册 第六章 力和机械 6.5 杠杆 课件35页ppt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711607/1-1739528834988/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八下物理 第六章 力和机械 6.5 杠杆 教学设计 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711607/0-173952881927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八下物理 第六章 力和机械 6.5 杠杆 教学设计 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711607/0-173952881936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八下物理 第六章 力和机械 6.5 杠杆 教学设计 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711607/0-173952881939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新教材核心素养】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教学课件+同步教案
初中物理沪粤版(2024)八年级下册(2024)6.5 杠杆优秀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粤版(2024)八年级下册(2024)6.5 杠杆优秀教学课件ppt,文件包含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力和机械65杠杆课件35页pptpptx、八下物理第六章力和机械65杠杆教学设计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整个地球
大人和小朋友分别坐在跷跷板的两端,怎样才能使跷跷板保持水平呢?
下图所示的器材是我们日常中常见的杠杆,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点?
共同点:①都有一个固定的点 ②能绕着固定点转动 ③足够坚固
物理学中,把在力的作用下能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直棒或曲棒), 叫做杠杆。
将图片模型化,作力的分析……
让杠杆转动力叫做动力(F1)
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叫做阻力(F2)
杠杆绕着转动的点叫做支点(O)
从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叫动力臂( L1)
从支点到阻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叫阻力臂(L2 )
通常,我们会通过作图分析杠杆中力的作用……
①确定支点,即杠杆转动的点
③画出动力和阻力力的作用线,即在力的方向(或反向)作延长线(用虚线表示)
④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即作支点到作用线的垂线(用虚线表示),标出垂足和力臂
尝试下列各图的力臂……
注意:作用线、支点到作用线的的垂线要用虚线 不要忘记标注垂足
知识点2——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杠杆在什么状态下为平衡?
杠杆的平衡状态:杠杆静止不动或绕支点匀速转动时,我们则认为此时杠杆的状态为平衡状态
回到前面所说的跷跷板场景,为了便于探究跷跷板怎样才能保持水平状态,需要对它进行简化。如右图所示,用带有等分刻度的均质木尺代替跷跷板,用钩码代替人……
将杠杆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接着在杠杆两侧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调整钩码的位置,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进行多次实验。设左侧钩码对杠杆施加的力为动力F1,右侧钩码对杠施加的力为阻力F2;杠杆平衡时的动力臂为L1,阻力臂为 L2。
为什么要使杠杆处于水平平衡?
怎么使杠杆处于水平平衡?
为什么要进行多次实验?
①消除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
①实验前,调节平衡螺母(左偏右调右偏左调)
避免实验结论的偶然性,得到普遍性规律
多次改变杠杆两端钩码的数量和挂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 将各次实验所得的数据填入表中。
分析表中的数据,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实验结果表明,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在《墨经》中,墨子对杠杆定理有着精妙的描述。墨子指出 “衡而必正,说在得。”“衡,加重于其一旁,必捶,权重相若也,相衡,则本短标长,两加焉,重相若,则标必下,标得权也。”
例如在称重物时,秤杆之所以会平衡,原因就是 “本” 短 “标” 长,这里的 “本” 即为阻力臂,“标” 即为动力臂。
那么前面所说的跷跷板场景, 中大人所受的重力大小为 750N,小朋友所受的重力大小250N。当大人坐在离跷跷板的转轴0.5m处时,小朋友应该坐在哪里才能使跷跷板水平平衡?
解: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F2L2,得
答:小朋友应该坐在离跷跷板的转轴1.5 m处。
知识点3——杠杆的类型及应用
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已经应用杠杆进行劳作,例如捣谷的舂和汲水的桔槔。
它们都让人们更加省力进行劳作 是否所有杠杆都是省力的呢?
分析下列几种平衡状态下的杠杆模型,根据F1L1=F2L2,分析总结它们的特点及用力情况。
∵L1>L2,∴F1<F2
∵L1<L2,∴F1>F2
∵L1=L2,∴F1=F2
根据省力杠杆的特点,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有……
根据费力杠杆的特点,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有……
根据等臂杠杆的特点,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有……
杠杆的定义:物理学中,把在力的作用下能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直棒或曲棒), 叫做杠杆。
五要素: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
特点:省力,但是费距离
应用:扳手、撬棒、开瓶器、羊角锤等等
特点:费力,但是省距离
应用:船桨、筷子、镊子、钓鱼竿等等
特点:既不省力也不省距离
应用:天平、跷跷板等等
1、关于杠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杠杆一定是一根直的硬棒 B.杠杆的支点一定在杠杆上,且在杠杆的中间位置 C.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一定与杠杆的阻力方向相反 D.力臂可能在杠杆上也可能不在杠杆上
2、如图所示,用力打开夹子过程中,标注的夹子支点、动力、阻力正确的是( ) A. B. C. D.
3、如图表示的是《墨经》中最早记述了杆秤的杠杆原理模型。图中“标”“本”表示力臂,“权”“重”表示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权”小于“重”时,A端一定上扬 B.“权”小于“重”时,若要使杠杆水平平衡,“标”一定小于“本” C.增大“重”时,若要使杠杆水平平衡,应把“权”向左端移 D.增大“重”时,若要使杠杆水平平衡,应换用更小的“权”
4、如图所示,一轻质杠杆被细绳系在O点,在A处挂一实心金属块甲,B处挂一石块乙时恰好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已知OA=2OB,金属块甲的重力为G甲,石块乙的重力为G乙,则( ) A.G甲:G乙=1:2 B.G甲:G乙=2:1 C.G甲:G乙=1:3 D.G甲:G乙=3:1
5、如图所示,小明和爸爸坐在跷跷板上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小明和爸爸都向中间的O点移动相同的距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跷跷板仍然平衡 B.爸爸端下降 C.小明端下降 D.可能爸爸端下降,也可能小明端下降
6、简单机械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简单机械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门把手 B.筷子 C.天平 D.开瓶扳手
7、如图是搬运泥土的独轮车,独轮车属于 杠杆(选填“省力”或“费力”)。设车箱和泥土的总重G=1000N,运泥土时从A点提起独轮车把手的力是F,F的大小至少是 N。
8、如图所示的杠杆,有相同钩码若干,现在距支点右侧四格的A点处挂了四个钩码,如要保持在水平位置平衡,最少将 个钩码挂在支点左侧 格处。
9、请在图中作出杠杆静止时L1对应的力F1和F2的力臂。
10、日常生活中的门把手如图1所示,握住门把手向下压可以打开门,此时门把手可以看成如图2所示的一个杠杆,O为支点,请在图2中画出作用在B点的最小动力F1的示意图。
11、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1)实验前,杠杆在图甲所示的位置静止,此时杠杆处于 (选填“平衡”或“非平衡”)状态;实验时,小明没有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就开始实验, (选填“能”或“不能”)探究得到正确结论;请说出你的理由: ;(2)改变钩码的位置和个数,使杠杆平衡收集多组数据,其目的是 ;(3)如图乙,用测力计在A处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测力计逐渐向左倾斜到虚线位置的过程中,为了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测力计的示数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杠杆的自重对平衡有影响
避免偶然性,寻找普遍规律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粤版(2024)八年级下册(2024)7.1 运动的描述优秀教学ppt课件,文件包含八下71运动的描述课件29页pptpptx、八下物理71运动的描述教学设计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八年级下册(2024)6.6 滑轮完美版教学课件ppt,文件包含八下物理沪粤66滑轮课件48页pptpptx、八下物理66滑轮教学设计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粤版(2024)八年级下册(2024)6.4 摩擦力获奖教学课件ppt,文件包含64摩擦力课件共39张PPT八下pptx、64摩擦力教学设计表格式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