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2024中考化学第九单元溶液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711572/0-173952795145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湖北省2024中考化学第九单元溶液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711572/0-173952795149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湖北省2024中考化学第九单元溶液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711572/0-173952795154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湖北省2024中考化学第九单元溶液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711572/0-173952795157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湖北省2024中考化学第九单元溶液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711572/0-1739527951597/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湖北省2024中考化学第九单元溶液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711572/0-1739527951625/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湖北省2024中考化学第九单元溶液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711572/0-1739527951647/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湖北省2024中考化学第九单元溶液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711572/0-1739527951671/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湖北省2024中考化学第九单元溶液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湖北省2024中考化学第九单元溶液课件,共4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KNO3,加快溶解速率,不饱和,②④⑤③①,继续添加氯化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2022·天门|情境题·生活应用]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 A. 牛奶 B. 生理盐水 C. 苏打水 D. 碘酒
2. [2022·宜昌|母题·人教下册P27 实验9-2]如图所示, 将5 mL 液体加入装有一小粒固体的试管中, 充分振荡, 所得结论错误的是( ) A. Ⅰ和Ⅱ对比——碘几乎不溶于水, 却能 溶解在汽油中B. Ⅱ和Ⅳ对比——汽油不能溶解高锰酸钾, 却能溶解碘C. Ⅱ和Ⅲ对比——不同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相同D. Ⅲ和Ⅳ对比——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3. [2023·宜昌]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 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4. [2023·天门]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B. 甲中混有少量的乙, 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C. 将t1 ℃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不考虑溶剂的挥发),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D. t1℃时, 将20 g 甲物质加入50 g 水中, 充分溶解后得到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点拨:没有指明温度, 无法比较溶解度大小, A 选项不正确; 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 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 甲中混有少量的乙, 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B 选项正确; 将t1℃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不考虑溶剂的挥发), 变成不饱和溶液,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C 选项不正确; t1℃时甲的溶解度是30 g, 将20 g 甲物质加入50 g 水中, 充分溶解后最多能溶解15 g, 得到的溶液为饱和溶液, D 选项不正确。
答案: B
5. [2022·荆州]向一定温度、一定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氧化钙, 下列图像符合实际变化过程的是( )
点拨: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溶剂被消耗且反应放热, 氢氧化钙溶解度减小, 有固体析出, 因此溶质质量减小, 完全反应后温度逐渐降低, 恢复至原温度, 氢氧化钙溶解度增大, 溶质质量增大, 但因为水的质量减少了, 故最终溶质质量小于原溶液中溶质质量, 故只有B 正确。
6. [2023·襄阳|母题·人教下册P40习题T5]下表是KNO3 和NaCl 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据表回答问题。(1) KNO3 和NaCl 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 (填“增大”或“减小”)。
(2) 20 ℃时, 各取KNO3、NaCl 固体3. 5 g 分别加入10 g 水中, 充分溶解后达到饱和状态的是 溶液。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从表中数据可以判断KNO3 和NaCl 的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20~30 ℃之间B. KNO3 的饱和溶液一定不能再溶解KNO3 固体C. 40 ℃时, KNO3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NaCl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D. 若要从KNO3 的饱和溶液中获得KNO3 晶体, 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
7. [2023·随州|新考法·图表信息题]列表法和作图法是常用的数据 处理方法。请根据下列图表进行分析: (1)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2)10 ℃时, KNO3的溶解度_________ (填“>”“<”或“=”)NaCl的溶解度。(3)t℃时, 将75 g KNO3的饱和溶液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溶液, 需加水的质量为_________g。
8. [2022·荆州]实验室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 配制过程包括如下操作。请回答: (1)图中使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量筒、玻璃棒、广口瓶四种。(2)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3) 该实验中量取的水的体积应为 _________mL。(水的密度为1 g/cm3) (4) 图示中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_________。A. ④②⑤①③ B. ①②③④⑤ C. ①②④③⑤ D. ④⑤②③①
点拨:本题考查溶液的配制。(1)配制溶液的步骤: 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称量固体时需要托盘天平、药匙; 量取液体时需要量筒、胶头滴管; 溶解时需要玻璃棒、烧杯; 装瓶时需要细口瓶; 图中使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广口瓶 四种。(2)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加快溶解速率。(3)配制50 g 质量分数为6% 的NaCl 溶液, 需要氯化钠的质量=50 g ×6%=3 g, 需水的质量=50 g-3 g=47 g, 即47 mL。
9. [2022·荆州]硫酸铜对过氧化氢(H2O2)的分解有催化作用。取8. 5% 的过氧化氢溶液40 g 倒入锥形瓶中, 向其中加入15% 的硫酸铜溶液6. 6 g, 使过氧化氢完全分解, 若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 请计算: (1)过氧化氢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2)产生氧气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3) 反应后所得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10. [2023·辽阳|情境题·生活应用]厨房里的下列物质放入水中, 能形成溶液的是( ) A. 面粉 B. 白糖 C. 植物油 D. 辣椒面
11. [2023·云南]下列溶液中, 溶质不是固体的是( ) A. 食盐溶液 B. 硝酸钾溶液C. 酒精溶液 D. 蔗糖溶液
12. [中考·营口]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 正确的是( ) A. 溶质一定为固体B. 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C.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D. 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点拨:溶质不一定为固体, 也可能是液体或气体, 故A 选项说法错误; 饱和溶液还可以再溶解其他的物质, 故B 选项说法错误;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故C 选项说法正确; 溶液是否饱和与溶液的浓稀没有必然联系, 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也可能是饱和溶液, 故D 选项说法错误。
答案: C
13. [2023·河南|母题·人教下册P45 习题T8]实验室用蔗糖配制50 g 质量分数为6% 的蔗糖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所需蔗糖的质量为3 g B. 蔗糖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量C. 量取水时仰视读数会使溶液浓度偏大D. 所需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等
14. [2023·衡阳]溶液具有广泛的用途, 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 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C. 硝酸铵固体在溶于水形成溶液的过程中, 吸收热量D. 降低饱和溶液的温度后,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点拨: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但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 也可能是水等纯净物, 故A 选项说法错误; 没有指明温度、溶质的种类, 饱和溶液的浓度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故B 选项说法错误; 硝酸铵固体在溶于水形成溶液的过程中, 会吸收热量, 故C 选项说法正确; 如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降低其饱和溶液的温度后, 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故D 选项说法错误。
15. [2023·云南|情境题·生活应用]夏季下雨之前, 天气闷热, 水中的含氧量降低, 养鱼池中的鱼往往会浮出水面。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氧气的溶解度会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B. 氧气的溶解度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 为了增加养鱼池中的含氧量, 可以向养鱼池中通入空气D. 为了增加养鱼池中的含氧量, 可以把养鱼池中的水喷向空中
点拨: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 则氧气的溶解度会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 故A 正确; 夏季下雨之前, 养鱼池中的鱼往往会浮出水面, 是因为夏季温度升高, 氧气的溶解度减小, 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减少, 故B 错误; 空气中含有氧气, 为了增加养鱼池中的含氧量, 可以向养鱼池中通入空气, 故C 正确; 把养鱼池中的水喷向空中, 增大了水和氧气的接触面积, 可增加养鱼池中的含氧量, 故D 正确。
16. [2023·益阳]小敏向100 g 溶质质量分数为10. 6% 的Na2CO3 溶液中, 加入110 g CaCl2 溶液, 恰好完全反应, 理论上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A. 5. 85% B. 4. 76% C. 5. 54% D. 11. 7%
17. [2023·陕西|新趋势·学科综合]试管内盛有20 ℃的饱和硝酸钾溶液, 其上漂浮一小木块。如图所示, 将试管插入烧杯内的冰水共存物中, 一段时间后,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试管内溶液的质量 变小B. 试管内有固体析出C. 试管内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D. 小木块浸入溶液内的体积变大
点拨: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 将试管插入烧杯内的冰水共存物中, 温度降低, 有硝酸钾晶体析出, 试管内溶液的质量变小, 故A、B 选项说法正确; 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 将试管插入烧杯内的冰水共存物中, 温度降低, 有硝酸钾晶体析出, 溶质质量减少, 溶剂质量不变, 则试管内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故C 选项说法错误; 温度降低, 有硝酸钾晶体析出, 溶质质量减少, 溶液的密度变小, 小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大, 浸入溶液内的体积变大, 故D 选项说法正确。
18. [2023·抚顺]用质量分数为98% 的浓硫酸配制100 g 质量分数为10% 的硫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需要98% 的浓硫酸的质量为10 g, 水的质量为90 g B. 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仰视读数, 会导致配制的溶液质量分数偏大C. 混匀时应将水注入浓硫酸中, 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D. 装瓶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会导致配制的溶液质量分数偏小
点拨:设需要98% 的浓硫酸的质量为x, 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则100 g×10%=x× 98%, x ≈ 10. 2 g; 需水的质量为100 g-10. 2 g=89. 8 g, 故A 选项说法错误; 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仰视读数, 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小, 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浓硫酸的体积偏大, 会导致配制的溶液质量分数偏大, 故B 选项说法正确; 稀释浓硫酸时, 要把浓硫酸慢慢地沿器壁注入水中, 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以使热量及时扩散; 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 以防酸液飞溅, 故C 选项说法错误; 溶液具有均一性, 装瓶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配制的溶液质量分数不变, 故D 选项说法错误。
19. [2023·河北]20 ℃和60 ℃时KCl 的溶解度分别为34. 0 g 和45. 5 g, 如图所示为对KCl 进行的溶解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①中溶液为KCl 的饱和溶液B. ②中溶液的质量为25. 0 g C.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①<② = ③ D.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①<② = ③
点拨:20 ℃时KCl 的溶解度为34. 0 g, 则20 ℃ 时10. 0 g 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钾3. 4 g, 则①中溶液为KCl 的饱和溶液, 故A 选项说法正确; 20 ℃时KCl 的溶解度为34. 0 g, 则20 ℃时20. 0 g 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钾6. 8 g, 则5. 0 g 氯化钾能全部溶解, ②中溶液的质量为5. 0 g+20. 0 g=25. 0 g, 故B 选项说法正确; 由图示可知,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①<② = ③, 故C 选项说法正确; ①是20 ℃时KCl 的饱和溶液, ②是20 ℃ 时KCl 的不饱和溶液, 则溶质质量分数①>②; ②、③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均相等, 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①>② = ③, 故D 选项说法错误。
答案: D
20. [2023·贵州|新视角·项目探究题] “果蔬洗盐”是一种果蔬清洁剂, 某“果蔬洗盐”的部分标签如图1 所示, 配料中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 所示。(1) 取15 g“果蔬洗盐”放入1 Kg 20 ℃的水中, 加快溶解的方法是________, 形成的溶液是NaCl 的_________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 “果蔬洗盐”溶液可除去果蔬上残留的酸性有害物质, 若配制的“果蔬洗盐” 溶液过稀, 会影响清洁效果,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配制的“果蔬洗盐”溶液过稀, 不能除尽果蔬上残留的酸性有害物质
(3)利用溶解性的差异, 可提纯和分离混合物。 ① 分别将50 ℃ 时NaCl、NaHCO3、Na2CO3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 ℃,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除去NaCl 样品中少量的Na2CO3, 可用溶解→蒸发→过滤的方法, 其中过滤要在 40 ℃左右进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Cl > Na2CO3 > NaHCO3
40 ℃左右, 碳酸钠的溶解度大, 能减少碳酸钠的析出
21. [2023·株洲]化学实验室现有98% 的浓硫酸, 但在实验室中常需要用较稀的硫酸, 要把100 g 上述浓硫酸稀释成质量分数为5% ~ 14% 的硫酸。请计算: (1) 稀释后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2) 需要水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解:(1)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稀释后的溶液中含有溶质的质量为100 g×98%=98 g。(2) 若稀释成质量分数为5% 的稀硫酸, 设要加水的质量为x, 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则(100 g+x)×5%=98 g, x=1 860 g。 若稀释成质量分数为14% 的稀硫酸, 设要加水的质量为y, 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则(100 g+y)×14%=98 g, y=600 g。答:(1)稀释后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98 g; (2)需要水的质量是600 ~ 1 860 g。
22. [母题·人教下册P40 习题T5]根据KNO3、NaCl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 ℃时, KNO3 和NaCl 的溶解度相等B. NaCl 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比KNO3 大C. 通过升温可使NaCl 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D. KNO3 中混有少量NaCl, 可采用蒸发结晶法提纯KNO3
23. [母题·人教下册P47 实验活动5]某同学欲配制120 g 质量分数为10% 的氯化钠溶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需称取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____g。(2) 图示实验中, 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__ (填序号)。
(3) ①若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其他操作均正确, 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② 若称量氯化钠固体时托盘天平指针向右偏转, 则应_____________________直到天平平衡。(4) 欲配制60 g 质量分数为5% 的氯化钠溶液, 需要10% 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
24. 将34. 6 g 氯酸钾和氯化钾的混合物充分加热至质量不变, 收集到 9. 6 g 氧气。(1)求上述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2) 将反应后的固体溶于一定量水, 配成100 g 溶液, 求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3) 将(2)的溶液降温至20 ℃, 通过计算判断有无晶体析出(20 ℃时, 氯化钾的溶解度为34 g)。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复习第九单元溶液课件,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C>B>A,乙>甲>丙,丙>乙>甲,KNO3或硝酸钾,NaCl或氯化钠,玻璃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复习第九单元溶液课件,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玻璃棒,胶头滴管,加快氯化钠溶解,细口瓶,氯化钠溶液,药品和砝码位置颠倒,含有杂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湖南中考复习 人教版化学 第九单元 溶液 课件,共4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清单·理脉络,溶解与乳化,考点突破·释疑难,甲乙丙,3∶10,蒸发结晶,乙甲丙,实验探究·培素养,托盘天平,玻璃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