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2024中考化学第十单元酸和碱第2课时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711566/0-173952789401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湖北省2024中考化学第十单元酸和碱第2课时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711566/0-17395278940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湖北省2024中考化学第十单元酸和碱第2课时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711566/0-173952789411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湖北省2024中考化学第十单元酸和碱第2课时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711566/0-1739527894163/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湖北省2024中考化学第十单元酸和碱第2课时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711566/0-1739527894203/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湖北省2024中考化学第十单元酸和碱第2课时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711566/0-1739527894232/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湖北省2024中考化学第十单元酸和碱第2课时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711566/0-1739527894259/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湖北省2024中考化学第十单元酸和碱第2课时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711566/0-1739527894307/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湖北省2024中考化学第十单元酸和碱第2课时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湖北省2024中考化学第十单元酸和碱第2课时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课件,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猜想一,NaCl和HCl,有气泡产生,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新物质生成,试管内液面上升,为无色,不合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2022·恩施|新趋势·人体健康]下表是人体内一些液体的正常PH 范围, 其中显酸性的是( ) A. 血浆 B. 胰液 C. 胃液 D. 胆汁
点拨:本题考查 PH 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A 项, 血浆的PH 为7. 35~7. 45, 大于7, 显碱性, 错误; B 项, 胰液的PH 为7. 5~8. 0, 大于7, 显碱性, 错误; C 项, 胃液的PH 为0. 9~1. 5, 小于7, 显酸性, 正确; D 项, 胆汁的PH 为7. 1~7. 3, 大于7, 显碱性, 错误。
答案: C
2. [2022·黄石|情境题·生活应用]如表为四种植物适宜生长的 PH 范围, 不适宜种植在酸性土壤中的是( )
点拨:本题考查溶液的酸碱性与溶液PH 的关系。杨梅、菠萝、甘薯适宜生长的PH 范围均小于7, 适宜在酸性土壤中生长, A、B、C 项不符合题意; 冬枣适宜生长的PH 范围为8. 0~8. 5, 适宜在碱性土壤中生长, D 项符合题意。
答案: D
3. [2023·宜昌|新趋势·环境保护]智慧小组的同学取刚降到地面的雨水水样, 每隔几分钟测一次PH, 其数据如下: 据表中数据分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地区所降雨水为酸雨B. 在测定期间, 雨水的酸性逐渐减弱C. 表中数据由PH 试纸测得D. 该地区一定有一氧化碳排放到空气中
4. [2023·荆州]取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后的溶液进行实验, 下列能说明两者恰好完全反应的是( ) A. 加氢氧化铜固体生成蓝色溶液B. 加入镁粉, 没有气体生成C. 测得该溶液的PH=7 D. 滴入酚酞溶液, 溶液显红色
点拨:加氢氧化铜固体生成蓝色溶液, 说明溶液中含有盐酸, 即盐酸过量, 故A 选项错误; 加入镁粉, 没有气体生成, 不能说明两者恰好完全反应, 也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过量, 故B 选项错误; 测得该溶液的PH=7, 说明溶液显中性, 能说明两者恰好完全反应, 故C 选项正确; 滴入酚酞溶液, 溶液显红色, 说明溶液显碱性, 则氢氧化钠溶液过量, 故D 选项错误。
5. [2023·宜昌|新视角·对比实验]为了证明中和反应是否发生,小文同学做了如图所示四个实验, 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甲实验中, 溶液仍为无色B. 乙实验中, 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C. 丙实验中,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D. 丁实验中,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点拨: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 能使酚酞变红,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无法证明有反应物消失, 也无法证明有新物质生成, 故B 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答案: B
6. [2022·荆门节选|新视角·结论开放题]基本实验及原理分析: 某实验小组同学在实验活动中对溶液的酸碱性进行检验, 分别检验以下溶液的酸碱性: a. 稀盐酸 b. 稀硫酸 c. 氢氧化钠溶液 d. 澄清石灰水 e. 食盐水 f. 碳酸钠溶液(1) 在该实验中检验溶液的酸碱性最合适的是______(填字母)。A. PH 试纸 B. 酚酞溶液 C. 石蕊溶液
(2) 该组同学在活动中发现溶液酸碱性规律: 酸溶液呈酸性, 碱溶液呈碱性, 盐溶液中氯化钠溶液呈中性, 而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同学们对碳酸钠溶液呈碱性的原因产生了分歧: 猜想一: 碳酸钠溶液自身呈碱性。猜想二: 碳酸钠溶液中混有氢氧化钠。进一步设计实验来探究: 在以上碳酸钠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钙溶液(经检验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充分反应后再检测溶液的酸碱性。实验结果: 溶液呈中性, 则_______ (填“猜想一”或“猜想二”)成立。请你对盐溶液的酸碱性进行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盐溶液不一定呈中性(或部分盐溶液呈碱性, 其他答案合理均可)
点拨:本题考查溶液酸碱性的鉴别。(1)溶液酸碱性不同, 对应的 PH 也不同, 可用 PH 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酚酞溶液遇碱性溶液变红, 遇中性、酸性溶液都不变色: 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 遇碱性溶液变蓝, 遇中性溶液不变色(即仍是紫色), 但蓝色和紫色的区分度很小, 所以最合适的是PH 试纸, 故选A。(2)加入足量的氯化钙溶液, 充分反应后, 所得溶液呈中性, 说明碳酸钠溶液中没有氢氧化钠, 碳酸钠溶液自身呈碱性, 即猜想一成立; 氯化钠溶液呈中性, 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说明盐溶液不一定呈中性。
7. [2022·鄂州]化学精灵提供的实验仪器和药品还有很多。某同学在做“稀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时, 发现向烧杯中滴加稀盐酸前忘了加入指示剂, 导致无法判断该中和反应进行的程度, 他赶紧补滴酚酞溶液, 发现溶液仍然为无色。于是他和同学们一起对烧杯内溶液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的溶质除酚酞外还有什么? 【提出猜想】猜想一: 只有NaCl; 猜想二: 有_______________ (填化学式); 猜想三: 有NaCl 和NaOH。
【分析与思考】根据已有的实验现象, 小爱认为其中猜想_______肯定不正确。【进行实验】为进一步确认溶液的溶质成分, 小荷进行了如下实验: 取样, 加入适量的碳酸钠溶液, 观察到_____________。【得出结论】上述现象说明猜想二正确。【反思与交流】小平认为, 另选与小荷实验中不同类别的物质, 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一种物质的名称即可), 也能得到上述相同的结论。
锌(或氧化铜、氢氧化铜、石蕊溶液、PH 试纸等)
8. [中考·云南|情境题·社会热点]天宫课堂中, 宇航员通过实验呈现了“奥运五环”。实验中使用了指示剂——溴百里酚蓝, 溴百里酚蓝溶液在不同环境中的显色情况如下: 下列溶液能使绿色溴百里酚蓝溶液变为黄色的是( ) A. 氯化钠溶液 B. 醋酸溶液C. 氢氧化钾溶液 D. 碳酸钠溶液
9. [中考·包头|母题·人教下册P65 习题1(3)题]下列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利用了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 A. 生石灰用作食品干燥剂B. 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C. 用小苏打作面点发酵剂D. 服用含Al(OH)3 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点拨:生石灰用作食品干燥剂, 是利用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反应物是金属氧化物和水, 不是利用酸与碱的反应, 不是利用中和反应原理, 故A 选项错误; 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 是利用氢氧化钙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钙, 反应物是碱和盐, 不是酸与碱的反应, 不是利用了中和反应原理, 故B 选项错误; 用小苏打作面点发酵剂, 是利用小苏打和酸反应, 反应物是盐和酸, 不是酸与碱的反应, 不是利用了中和反应原理, 故C 选项错误; 服用含Al(OH)3 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该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属于中和反应, 故D 选项正确。
10. [2023·株洲|新趋势·人体健康]健康人的体液必须维持在一定的酸碱度范围内, 如果出现异常, 则可能导致疾病。如表是人体内的一些体液和排泄物的正常PH 范围。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胆汁PH < 7. 1 或PH > 7. 3 时, 人体可能导致疾病B. 胃液一定显酸性, 尿液一定显碱性C. 可使用PH 试纸测定血浆的PH 是否在正常范围内D. 胆汁、血浆都呈碱性且胆汁的碱性比血浆强
点拨:胆汁的正常PH 范围是7. 1 ~ 7. 3, 当胆汁PH < 7. 1 或PH > 7. 3 时, 人体可能导致疾病, 故A 选项说法正确; 胃液的PH 范围是0. 9 ~ 1. 5, PH 小于7, 一定显酸性; 尿液的PH 范围是4. 7 ~ 8. 4, 不一定显碱性, 也可能显酸性或中性, 故B 选项说法错 误; 使用PH 试纸所测得的溶液酸碱度为整数, 不能使用PH 试纸测定血浆的PH 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故C 选项说法错误; 当溶液的PH 大于7 时, 呈碱性, 且PH 越大, 碱性越强, 胆汁、血浆都呈碱性, 且血浆的碱性比胆汁强, 故D 选项说法错误。
答案: A
11. [新考法·数字化实验]化学学习小组用盐酸和烧碱探究中和反应中PH 的变化。实验时将一定量的盐酸加入锥形瓶中, 再逐滴加入烧碱溶液, 边滴边振荡, 通过传感器测定并绘制出PH 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a 点到b 点, 锥形瓶中溶液温度逐渐升高B. 取a 点溶液滴加石蕊溶液, 溶液变为红色C. 取b 点溶液加入小苏打固体, 有气泡产生D. c 点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Cl 和NaOH
点拨:a 点到b 点, PH 的变化是从小于7 逐渐增大到等于7, 中和反应属于放热反应, 则锥形瓶中溶液温度逐渐升高, 故A 选项说法正确; a 点时溶液的PH 小于7, 显酸性, 取a 点溶液滴加石蕊溶液, 溶液变为红色, 故B 选项说法正确; b 点时溶液的PH 等于7, 显中性, 溶质是氯化钠, 取b 点溶液加入小苏打固体, 不反应, 没有气泡产生, 故C 选项说法错误; c 点时溶液的PH 大于7, 显碱性, c 点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Cl 和NaOH, 故D 选项说法正确。
12. [中考·金华]推理是根据已有的事实与结论推出新的判断的思维方法。下列根据已有事实或结论进行的推理正确的是( )
点拨:酸性溶液PH 小于7, PH 小于7 的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 故A 选项推理正确; 碱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但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不一定是碱, 也可能是碳酸钠等盐, 故B 选项推理错误; 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酸与碱的反应, 如CO2+2NaOH ====Na2CO3+H2O, 故C 选项推理错误; 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 但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都是氧化物, 如C2H5OH, 故D 选项推理错误。
13. [2023·包头]常温下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 测得水的质量、氯化钠的质量随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乙表示的物质为氯化钠B. 加入b g NaOH 溶液时, 恰好完全反应C. 加入c g NaOH 溶液时, 所得溶液中的阴离子为Cl- D. NaOH 溶液的质量由a g 递增到b g , 所得溶液的酸性逐渐减弱
点拨: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随着反应的进行, 生成氯化钠的质量逐渐增加, 至完全反应后不再发生改变, 水的质量逐渐增加, 至完全反应后, 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由于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水, 故水的质量仍在增加。乙表示的物质为氯化钠, 故A 选项说法正确; 加入b g NaOH 溶液时, 恰好完全反应, 故B 选项说法正确; 加入c g NaOH 溶液时, 氢氧化钠溶液过量, 所得溶液是氯化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 溶液中的阴离子为Cl-、OH-, 故C 选项说法错误; NaOH 溶液的质量由a g 递增到b g, 稀盐酸的质量逐渐减少, 至恰好完全反应, 所得溶液的酸性逐渐减弱, 故D 选项说法正确。
14. [2023·眉山|新考法·数字化实验]实验小组用传感器探究稀NaOH 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温度和PH 的变化, 测定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B. 30 s 时, 溶液中溶质为HCl 和NaCl C. 60 s 时, 加入1 ~ 2 滴紫色石蕊溶液, 溶液变成蓝色D. 该实验是将稀盐酸加入稀NaOH 溶液中
点拨:由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图可知, 反应过程中温度升高, 有热量放出, 故A 选项说法正确; 30 s 时, 溶液的PH 小于7, 溶液显酸性, 溶液中溶质为HCl 和NaCl, 故B 选项说法正确; 60 s 时, 溶液的PH 大于7, 显碱性, 加入1 ~ 2 滴紫色石蕊溶液, 溶液变成蓝色, 故C 选项说法正确; 图像中PH 的变化是从小于7 逐渐增大到大于7, 可知原溶液显酸性, 然后不断地加入碱性溶液, 使PH 增大, 说明是把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稀盐酸中, 故D 选项说法错误。
15. [2023·河南]为了探究氢氧化钠与盐酸是否发生化学反应, 某化学小组向滴有几滴酚酞溶液的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搅拌, 他们通过溶液颜色的变化, 得出了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的结论。溶液颜色的变化过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__________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HCl+NaOH ====NaCl+H2O
16. [2023·黑龙江|新视角·项目探究题]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整理归纳反应规律时发现, 有些化学反应发生时没有伴随明显的现象, 他们就此进行了以下探究。【提出问题】怎样证明NaOH 溶液分别与CO2、稀盐酸发生了反应? 【分析讨论】同学们讨论后认为, 可以用两种思路探究上述反应是否发生。思路Ⅰ: 验证有_____________; 思路Ⅱ: 验证反应物减少或消失。
【实验探究】同学们分两组分别设计方案进行探究。
【实验结论】(1) 第一组同学将充满CO2 气体的试管倒扣在NaOH 溶液中, 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 认为NaOH 溶液和CO2 发生了反应。但有同学指出, 还应进行CO2 与__________反应的对比实验才能得出这一结论。
(2) 第二组的小明同学向丙中滴入无色酚酞溶液后, 观察到溶液颜色__________, 得出NaOH 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反应的结论。小亮同学向丁中滴入AgNO3 溶液后, 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 由此他认为NaOH 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了NaCl, 你认为小亮的结论是__________ (填“合理”或“不合理”)的。(3) 第二组同学进一步讨论后认为, 如果将乙中的溶液蒸发结晶, 再将得到的晶体溶于水, 若在室温下测得该溶液的PH________ (填“>”“<”或“=”) 7, 则能证明有氯化钠生成。
【反思与拓展】(4) 氢氧化钠在空气中易变质, 为了防止该药品变质, 该药品要__________保存。(5) 下列物质, 能进一步证明第二组的实验中“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的是__________ (填字母)。 A. 铜片 B. 氧化铜 C. 紫色石蕊溶液
17. [新趋势·人体健康]人体内的一些体液的正常PH 范围如下表所示, 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A. 血浆 B. 唾液 C. 胆汁 D. 胃液
18. [母题·人教下册P60 实验10-8]下列实验, 不能证明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A. 向滴有酚酞溶液的稀盐酸中, 逐滴加入稀氢氧化钠溶液B. 向滴有酚酞溶液的稀氢氧化钠溶液中, 逐滴加入足量的稀盐酸C. 取稀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混合后的溶液, 蒸干得到白色固体D. 向稀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并不断测定混合溶液的PH
点拨:取稀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混合后的溶液, 蒸干得到白色固体, 因蒸干稀氢氧化钠溶液也能得到白色固体, 故不能证明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故C 选项符合题意。
19. [新考法·数字化实验]某化学兴趣小组三位同学在学习了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后, 分别结合自己在实验室中所做的实验, 从不同方面对其进行图像描述。图A 是实际操作图, 图B 是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图, 图C 是微观粒子结合过程的示意图。根据以上图示, 回答下列问题: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中考化学复习第十单元酸和碱第2课时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学课件,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溶液变红,逐渐变浅,OH-,不变色可能酸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稀HCl,NaOH溶液,NaOH,NaCl,HCl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中考化学复习第十单元酸和碱第2课时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学课件,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溶液变红,逐渐变浅,OH-,不变色可能酸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稀HCl,NaOH溶液,NaOH,NaCl,HCl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复习第十单元酸和碱第2课时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学课件,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溶液变红,逐渐变浅,OH-,不变色可能酸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稀HCl,NaOH溶液,NaOH,NaCl,HCl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