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数学西师大版(2024)四年级下册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西师大版(2024)四年级下册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背景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材分析:在西师大版 2024 数学四年级下册中,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是数与代数领域的关键内容。乘法运算律包括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是对乘法运算规律的高度概括和总结。这些运算律不仅是学生进行简便运算的依据,还能帮助学生理解数学运算的本质,为后续学习小数、分数乘法运算以及代数运算奠定基础,对构建完整的数学运算体系起着重要作用。
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已掌握了基本的乘法运算,对乘法的意义有了一定理解。但乘法运算律相对抽象,学生在理解和运用上可能存在困难。此阶段学生好奇心强,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但在抽象思维和知识迁移方面还需要教师引导。他们渴望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
人文关怀的融入点: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猜想和疑问,尊重学生的独特见解;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予更多的耐心和指导,通过分层练习、个别辅导等方式,帮助他们逐步掌握知识,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组织多样化的课堂活动,如小组竞赛、趣味游戏等,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用字母表示这些运算律;能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提高计算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猜想、验证、归纳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让学生经历乘法运算律的探索过程,体会数学研究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运算规律的探索兴趣,感受数学的简洁美和规律性;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以及合作交流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难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和灵活运用,能根据算式特点合理选择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四、教学方法
情境创设法: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购物、植树等情境,将乘法运算律融入实际问题中,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运算律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自主探究法:引导学生自主观察乘法算式,提出猜想,通过计算、举例等方式进行验证,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讨乘法运算律的特点和应用,促进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练习巩固法:设计有层次、多样化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展示超市购物的情境图,提出问题:“超市里的苹果每千克 8 元,小明买了 5 千克,小红买了 3 千克,他们一共花了多少钱?” 引导学生用不同方法列式计算。
学生可能列出:(8×5) + (8×3) 和 8×(5 + 3),计算后发现结果相同。
提问学生:“这两个算式有什么联系?为什么结果会一样呢?” 引发学生思考,从而导入本节课关于乘法运算律的学习。
(二)探究新知
乘法交换律
教师出示一些乘法算式,如 3×5 = 5×3,7×8 = 8×7 等,让学生观察这些算式的特点。
引导学生提出猜想: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让学生自己举例验证猜想,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教师总结乘法交换律,并用字母表示为:a×b = b×a。
乘法结合律
出示算式:(2×3)×4 和 2×(3×4),让学生分别计算结果。
观察这两个算式,引导学生发现: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积不变。
学生自己举例验证,小组讨论后教师总结乘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为:(a×b)×c = a×(b×c)。
乘法分配律
结合导入时超市购物的情境,深入分析 (8×5) + (8×3) = 8×(5 + 3) 这个等式。
让学生观察等式两边的形式和计算过程,小组讨论其中的规律。
引导学生总结: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这就是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为:(a + b)×c = a×c + b×c 。
再通过多个不同的例子,如 (4 + 6)×5 = 4×5 + 6×5 等,帮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
(三)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
出示一些填空题,如:4×( ) = 7×4;(2×3)×5 = 2×( )×5;(3 + 5)×4 = 3×( )+ 5×( )等,让学生运用乘法运算律填空。
给出一些乘法算式,让学生判断运用了哪种运算律。
简便运算练习
出示题目,如 25×17×4,125×32×8,36×99 + 36 等,引导学生观察算式特点,选择合适的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请几位学生上台板演,其他学生在座位上完成,教师巡视指导,然后进行点评和讲解。
拓展练习
设计一些实际问题,如:学校要为每个班级购买 25 套桌椅,每套桌椅价格为 48 元,全校有 12 个班级,一共需要多少钱?让学生运用乘法运算律解决问题。
提出开放性问题,如:你能想出几种不同的方法计算 12×25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四)课堂总结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的内容和字母表达式。
请几位学生分享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收获和体会,如对运算律的理解、在简便运算中的技巧等。
教师进行总结和评价,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观察、思考,发现更多的数学规律。
六、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创设生活情境,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地接触到乘法运算律。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知识的探索过程中,培养了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到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予了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然而,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小组合作探究乘法分配律时,部分学生对其理解不够深入,讨论效果不理想;在拓展练习环节,部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不能准确地选择合适的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进一步优化小组合作的组织和引导方式,加强对乘法分配律等难点内容的教学,采用更多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同时,增加实际问题的练习量,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持续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情感体验,营造更优质的数学课堂。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西师大版(2024)四年级下册乘除法的关系教案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背景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适级而上,回归生活,温故而知新,总结升华,扩大战果,板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悬念导入,探究新知,巩固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