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3-2024学年云南昆明西山区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2023-2024学年云南昆明西山区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第1页
    2023-2024学年云南昆明西山区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第2页
    2023-2024学年云南昆明西山区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第3页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2024学年云南昆明西山区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云南昆明西山区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选出下列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 鉴jiàn①镜子, 选出下列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让我们跟随文字一起去领略书中的美好,再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吧!
    第一部分 积累·运用
    任务一:发奋识别中国字
    活动一:识字音
    1. 看拼音写词语,把字写正确、规范。
    我的家乡昆明四季如春、风景如画:金殿风景区的大殿在阳光的照射下:呈贡斗南花市里,争奇斗艳的鲜花让人;海埂大坝上,人与海鸥和谐相处的画面充满……欢迎您到我的家乡来做客!
    【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拼写能力。
    解答此题时,要认真读给出的拼音,明确要写的词语,写完后再次检查是否有误。书写时要注意笔画与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注意“碧”“煌”“暇”“情”“意”的正确书写。
    2. 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 )
    A. 召集(zhā)B. 树杈(chā)C. 杀菌(jūn)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字音的辨析。
    A.召集(zhā)——zhà;
    B.树杈(chā)——chà。
    故选C。
    3. 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 )
    A. 平衡(hén)B. 侵略(qīn)C. 精巧(jīn)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字音辨析。
    A.平衡(hén)——héng;
    C.精巧(jīn)——jīng。
    故选B。
    4. 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 )
    A. 镜匣(jiá)B. 胆怯(qù)C. 脊背(jǐ)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字音的辨析。
    A.镜匣(jiá)——xiá;
    B.胆怯(qù)——qiè。
    故选C
    5. 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 )
    A. 强迫(qiáng)B. 间隔(jiān)C. 任丘(rén)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字音辨析。
    A.强迫(qiáng)——qiǎng;
    B.间隔(jiān)——jiàn。
    故选C。
    活动二:观字形
    6. 选出下列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 )
    A. 千真万却B. 难已置信C. 不可记数D. 一知半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
    A.千真万却——千真万确;
    B.难已置信——难以置信;
    C.不可记数——不可计数。
    故选D。
    7. 根据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我知道“剑”与 有关,“捡”与 有关,“睑”与 有关,“俭”与 有关,选出意思排列正确的一组( )
    ①动作 ②眼睛 ③品行 ④刀具
    A. ④③①②B. ①④②③C. ④①②③D. ③④②①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对偏旁部首的理解和掌握。
    解答本题我们需要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形声字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一个表示意义,称为“形旁”;另一个表示声音,称为“声旁”。通过形旁和声旁的组合,我们可以推断出这个字的含义。现在,我们根据这个规律来分析题目中的四个字:“剑”、“捡”、“睑”、“俭”。
    “剑”:这个字的形旁是“刀”,声旁是“佥”。根据形声字的规律,我们可以推测这个字与“刀具”有关,即选项④。
    “捡”:这个字的形旁是“手”,声旁是“佥”。手与动作有关,所以这个字与“动作”有关,即选项①。
    “睑”:这个字的形旁是“眼”,声旁是“睑”。眼与“眼睛”有关,所以这个字与“眼睛”有关,即选项②。
    “俭”:这个字的形旁是“人”,声旁是“佥”。人通常与品行有关,所以这个字与“品行”有关,即选项③。
    根据以上分析,这四个字的排列顺序应该为:④①②③。因此,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活动三:知字义
    8. 鉴jiàn①镜子。②照。③观看,审察。“鉴”的古文字是,字形像人俯首在盛水的器皿里照脸。“鉴赏”“光可鉴人”“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中“鉴”的意思分别是( )
    A. ③①②B. ③②①C. ①②③D. ①③②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解释。
    鉴赏:对文物、艺术品等的鉴定和欣赏。鉴:观察,欣赏。对应③。
    光可鉴人:闪闪的光亮可以照见人影,形容头发乌黑,肌肤润泽艳丽或器物光滑明亮。鉴:照,照亮。对应②。
    以人为鉴:将别人的成败得失作为自己的鉴戒。鉴:镜子。对应①。
    故选B。
    9. 选出下列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 )
    A. 随意春芳歇(休息)
    B.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智慧)
    C.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厌倦)
    D.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着急)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字词解释。
    A.“随意春芳歇”出自唐代王维的《山居秋暝》,意思是任凭春天的美景消歇,其中“歇”的意思是消散,消失。
    C.“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摘自《论语·述而篇》,意思是勤奋学习而不感到满足,教诲学生从不倦怠。其中“厌”是满足的意思。
    D.“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出自宋代朱熹的《读书要三到》,意思是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其中“急”的意思是重要。
    故选B。
    活动四:赏字体
    10. 选出关于右图书法作品的说法错误的一项( )
    A. 图中作品是欧阳询的楷书代表作之一。
    B. 欧阳询是宋朝著名的书法家。
    C. 欧阳询的楷书笔力刚劲,字形竖长,结构严谨。
    D. 此作品整体上平正端庄,险劲生动。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作家作品的了解。
    B.欧阳询,唐朝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字信本,是楷书四大家之一。他的代表作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化度寺碑》等楷书作品。欧阳询的楷书作品笔力刚劲,字形竖长,结构严谨。此作品是《九成宫醴泉铭》,作品整体上平正端庄,险劲生动。
    故选B。
    11. 选出下列抄写古诗时行款要求错误的一项( )
    A. 横向、竖向书写,都是从左到右。
    B. 每一行诗句都居中写。
    C. 诗句上下、左右要对齐。
    D. 注意笔画、结构等方面的细节。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诗句书写的规范。
    A.书写古诗时,横向书写时要注意从左到右写,竖向书写时从右到左。
    故选A。
    活动五:会运用
    12. 选出与“《水浒传》比《荡寇志》有意思多了”一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 )
    A. 天阴沉沉的,有要下雨的意思。
    B. 今天的队活动很有意思。
    C. 你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D. 大家受累了,我买点东西意思一下。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多义词辨析。
    题干“《水浒传》比《荡寇志》有意思多了”中“意思”指的是:意义,思想内容。
    A.句子中“意思”指的是:某种趋势或苗头。
    B.句子中“意思”指的是:意义,思想内容。
    C.句子中“意思”指的是:意见。
    D.句子中“意思”指的是:指表示一点心意。
    故选B。
    13. 选出下列句子中描写事物方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 )
    A. 这家店门庭若市,隔壁的那家店却门可罗雀。
    B. 太阳光芒万丈、热情四射,月亮则与之不同,总是默默地将清晖洒向火地,照亮夜归人回家的路。
    C. 春天的雨温柔细腻,不像夏天的雨热烈粗犷。
    D. 仙人是生命力极强的植物,它顽强不屈的精神被世人推崇。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描写事物的方法。
    A.使用了对比描写方法,将生意好的与生意差的做对比。
    B.使用了对比的描写方法,将太阳的光芒与太月亮的的光芒做对比,表达了对月亮的喜爱之情。
    C.使用了对比的描写方法,将春天的温柔的雨和夏天热烈粗矿的雨做对比。
    D.使用了特点描写,描写了仙人掌的生存的特点。
    故选D。
    14. 选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 )
    A. 要把故事讲得富有新鲜感,可以大胆想象,为故事增加合理的情节。
    B. “打开天窗说亮话”这个成语多用于书面,表达凝练、文雅。
    C. 《鸟的天堂》中,对大榕树的静态描写表现出榕树旺盛的生命力。
    D. 田螺姑娘、梁山伯与祝英台都是我国民间故事中的经典人物。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民间故事、词语的理解。
    B.“打开天窗说亮话”意思是直接坦率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或感受,不隐瞒或回避。这个成语的使用非常广泛,可以用于日常交流、写作、演讲等各种场合。故“多用于书面,表达凝练、文雅”表述错误。
    故选B。
    15. 选出下列句子推序正确的一项( )
    ①汉字可谓是人类一绝。
    ②例如“神州”“海内”“天涯”“芳草”等词,都能使受过中华文化教育的人浮想联翩、心潮难已。
    ③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
    ④这是靠翻译稿阅读中国文学作品的人无法体会的。
    ⑤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
    ⑥汉字整齐又灵动,特别适宜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
    A ①③⑥⑤②④B. ⑥③②⑤④①
    C. ①⑥③②⑤④D. ⑥③④⑤②①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排序。
    通读句子,这段话是围绕“①汉字可谓是人类一绝。”这句话来写的,因此排①;
    紧接着介绍汉字的形声义的信息量大雨拼音文字。即“③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排②;
    然后是汉字的整体介绍。即“⑥汉字整齐又灵动,特别适宜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排③;
    接下来是汉字的文化底蕴。即“⑤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排④;
    针对文化底蕴举出例子。即“②例如“神州”“海内”“天涯”“芳草”等词,都能使受过中华文化教育的人浮想联翩、心潮难已。”排⑤;
    正确的顺序是①③⑥⑤②④。
    故选A。
    活动六:善积累
    16. 选出下列诗句中表达情感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 )
    A.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B.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C.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D.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古诗词的理解。
    A.“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示儿》,意思是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表达了作者渴望祖国统一的心愿以及强烈的爱国热情。
    B.“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出自宋代诗人林升《题临安邸》,意思是暖洋洋的香风吹得游人如痴如醉,简直是把杭州当成了那汴州。表达了诗人对这些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激之情,也更加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而产生的忧伤之感。
    C.“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出自清代诗人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一二五》,意思是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规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表达了作者释放人才,变革社会,振兴国家的愿望。
    D.“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出自宋代诗人朱熹《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二》,意思是昨天夜晚江边的春水大涨,那艘庞大的战船就像一根羽毛一样轻。表达了作者目的不在单纯写景,而是因“观书有感”而联想到这些景象,从而揭示一种哲理。
    故选D。
    17. 填空。
    美好的时光转瞬即逝,“_________,________,空悲切。”珍惜时间吧,同学们!“_______,__________。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勤俭节约吧,同学们!“__________,戒奢以俭。”
    【答案】 ①. 莫等闲 ②. 白了少年头 ③. 盛年不重来 ④. 一日难再晨 ⑤. 居安思危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的理解与默写。
    书写时注意“莫、盛、晨、危”的正确写法。
    第二部分 阅读•鉴赏
    任务二:立志读尽人间书
    活动一:走近历史
    阅读。
    陆绩怀橘
    陆绩,三国时吴人也。绩年六,于九江①见袁术②。术令人出橘食③之。绩怀④三枚,临行拜辞术,而橘坠地。术笑曰:“陆郎作客而怀橘,何为耶⑤?”绩跪下对曰:“是橘甘,欲怀而遗母。”术曰:“陆郎幼而知孝,大必成才。”
    ——晋•陈寿《三国志》
    【注释】①九江:古代地名,今江西九江市。②袁术:袁绍的嫡弟。后被刘备击溃,吐血身亡。③食(sì):给……吃。④怀:装到怀里。⑤耶(yé):表示疑问,相当于“呢”。
    18. 联系上下文,选出加点字“遗”的读音和意思都正确的一项( )
    A. yí 丢失B. yí 丢失的东西
    C. yí 漏掉D. wèi 赠予;送给
    19. 选出与文中画线句子意思相同的一项( )
    A. 陆绩装着三枚钱向袁术拜年并告辞,袁术的橘子掉到地上。
    B. 陆绩临走时装着橘子再三叩拜袁术,橘子掉在地上。
    C. 陆绩在怀里装了三个橘子,临走时向袁术叩拜告别,橘子掉在地上。
    D. 陆绩在怀里装了三个橘子,向袁术告辞时将橘子放在地上。
    20. 选出“陆郎作客而怀橘”的原因正确的一项( )
    A. 绩年六B. 术令人出橘食之
    C. 绩喜食橘D. 橘甘,欲遗母
    21. 你怎么看待“陆绩怀橘”这一行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8. D 19. C 20. D
    21. 通过写陆绩才六岁就会在怀里揣着橘子回家孝敬母亲的事,可以看出他是个十分孝顺的孩子,他孝顺懂事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字词的解释。
    遗[yí]①丢失。②丢失的东西。③漏掉。④漏掉的东西。⑤留下。⑥特指死者留下的。⑦不自主地排泄(粪便或精液)。[wèi]①赠予。②送给。
    结合文章中“欲怀而遗母”的意思是我想要送给母亲吃。“遗”读wèi,意思是赠给。故选D。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文章内容的理解。
    结合注释和日常的积累,“怀”意思是装到怀里。“拜辞”意思是告别。“坠”意思是掉落。可知此句的意思是陆绩把三个橘子藏在了胸怀,等到告别的时候,跪着向袁术拜谢。不料这三个橘子从袖子里滚落到地上。与C项所表达意思相同。
    故选C。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文章内容的理解。
    结合文章中句子“是橘甘,欲怀而遗母。”意思是这橘子很甜,我想起带几只橘子回去给母亲吃。故选D。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结合文章中句子“陆郎幼而知孝,大必成才。”意思是陆郎你那么小就知道要孝敬父母,长大后必定是人才。可知陆绩年纪虽小,但特别有孝心,体现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结合文章中句子“绩怀三枚”意思是陆绩把三个橘子藏在了胸怀。可知陆绩在主人不知的情况下把橘藏入怀里,这种行为是不对的。
    如:我认为陆绩的孝顺固然不错,但这样直接取物且不通知主人的行为还是不太好的,所以我觉得表现孝情也要用适当的方式在适当的地点。
    【点睛】参考译文:
    陆绩是三国时期的吴国人。陆绩六岁时,到九江去拜见袁术。袁术命令下人拿出许多橘子来给陆绩吃。陆绩把三个橘子藏在了胸怀,等到告别的时候,跪着向袁术拜谢。不料这三个橘子从袖子里滚落到地上。袁术笑着说:“陆绩,你来别人家做客,竟暗地里藏了主人的橘子,这是为什么呢?”陆绩跪在地上,回答道:“这橘子很甜,我想起带几只橘子回去给母亲吃。”袁术说:“陆郎你那么小就知道要孝敬父母,长大后必定是人才。”
    活动二:走近生活
    阅读。
    蓝藻
    ①蓝藻是地球上最早山现的生物之一。亿万年来,蓝藻默默地为地球提供着氧气,是目前地球大气圈的主要缔造者之一,在地球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②蓝藻大约出现在距今35-33亿年前:现在已知约2000种,中国有记录的约900种,蓝藻是生命力最旺盛的生物之一,它能存在于90°C高温的温泉中,也能存在于冰山里。
    ③蓝藻家族成员众多。有的蓝藻可以直接固定大气中的氮,以提高土壤肥力,使作物增产;有的蓝藻成为了人们的食品,如著名的发菜和地木耳等。但是,当水温为25~35C°,水体富营养化时,蓝藻会大量繁殖,在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有腥臭味的浮沫,称为“水华”,甚至有的蓝藻会产生一些毒素,加剧水质恶化,对鱼类等水生动物,以及人、畜均有很大危害。所以,有人说水华是“生态癌症”,一旦产生就很难清除。
    ④蓝藻的治理办法很多。一旦蓝藻爆发,打捞是应急处理的第一步,但不能清除水中的所有蓝藻。另一种应急方法是“物理吸纳法”,往水里添加黏土,让蓝藻吸附在黏土颗粒上,令其沉入水底。这也没法治本,因为水底的蓝藻仍然会继续爆发。化学方法也可以应用于蓝藻的清除,比如在水中投放杀藻剂或絮凝剂。不过,这些化学药剂可能对湖泊产生污染,因此对化学药剂有着很高的要求。此外,生态治理上还有利用微生物直接侵入蓝藻细胞这一方法,非常有效,但是价格昂贵。
    22. 带着问题读可以提高阅读的速度。看到课文题目,你产生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你还知道一种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_______________
    23. 选出下列关于短文内容的说法正确的一项( )
    A. 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力最旺盛的生物是蓝藻。
    B. 地球上的氧气都是蓝藻提供的,没有蓝藻就没有大气圈。
    C. 任何温度,蓝藻都可以生存。
    D. 不是所有蓝藻都对环境有害。
    24. 选出第②自然段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 )
    A. 作比较B. 列数字C. 举例子D. 打比方
    25. 选出下列关于蓝藻治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 )
    A. 蓝藻爆发后,应急处理只有打捞这一种方法。
    B. “物理吸纳法”可以清除水底的蓝藻,效果最佳,值得推广。
    C. 化学药剂会污染湖泊,因此化学方法无法用于消除蓝藻。
    D. 利用微生物直接侵入蓝藻细胞属于生态治理,效果很好。
    26. 下面关于蓝藻的介绍和短文第①自然段相比,你喜欢哪种表达方式?为什么?
    我是一枚蓝藻。早在35亿年前,我的祖先就出现在地球上,比凶猛的恐龙和遍布五湖四海的三叶虫都要古老。我们蓝藻一族个头虽小,却是这个星珠上非常古老的生物,为生命的进化做出过巨大贡献。
    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2. ①. 什么是蓝藻?蓝藻有什么作用? ②. 集中注意力读、不回读。 23. D 24. B 25. D
    26. 我喜欢第①自然段的表述,第①自然段语言严谨、准确、科学,能够给我们以知识,让我们准确具体地了解蓝藻这种生物。
    【解析】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标题的理解。
    读到标题“蓝藻”,产生的问题,如:什么是蓝藻?蓝藻的特点是什么?
    提高阅读的速度的方法:带着问题阅读,默读,跳读,集中注意力读、不回读。
    【23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
    A.结合文章第①段“蓝藻是地球上最早山现的生物之一”,第②段“蓝藻是生命力最旺盛的生物之一可知”,可知该项表述过于绝对,故错误。
    B.结合文章第①段“亿万年来,蓝藻默默地为地球提供着氧气,是目前地球大气圈的主要缔造者之一,在地球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可知,蓝藻为地球提供氧气,但地球上的氧气不是都由蓝藻提供,表述过于绝对,故错误。
    C.结合文章第②段“它能存在于90°C高温的温泉中,也能存在于冰山里。”可知,蓝藻可以耐高温和高寒,但是不是任何温度都可以生存,故表述错误。
    故选D。
    【24题详解】
    本题考查说明方法的辨析。
    画线句“蓝藻大约出现在距今35-33亿年前:现在已知约2000种,中国有记录的约900种”,该句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列“35-33亿年”“2000种”“900种”这些数字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故选B。
    【25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A.结合第④段“一旦蓝藻爆发,打捞是应急处理的第一步,但不能清除水中的所有蓝藻”可知,打捞是应急处理的第一步,不是唯一方法,故表述错误。
    B.结合第④段“另一种应急方法是‘物理吸纳法’,往水里添加黏土,让蓝藻吸附在黏土颗粒上,令其沉入水底。这也没法治本,因为水底的蓝藻仍然会继续爆发。”可知,“物理吸纳法”并不是最佳方法,因为水底的蓝藻仍然会继续爆发。故表述错误。
    C.结合第④段“化学方法也可以应用于蓝藻的清除,比如在水中投放杀藻剂或絮凝剂。不过,这些化学药剂可能对湖泊产生污染,因此对化学药剂有着很高的要求。”可知,化学方法可以应用于清除海藻,但是要控制化学药剂的量,不然会对水质造成污染。故表述错误。
    故选D。
    【26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第①自然段以第三人称介绍蓝藻,语言严谨、准确、科学,让读者对蓝藻有一个准确具体的了解;蓝藻的自我介绍,语言生动形象,“比凶猛的恐龙和遍布五湖四海的三叶虫都要古老”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表现蓝带出现在地球上时间早,运用拟人的手法,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本题为开放性作答,理由充分,语句通顺即可。
    如:我喜欢蓝藻自我介绍。语段以蓝藻第一人称的视角,通过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蓝藻在地球上出现很早,语言生动形象,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活动三:走近家乡
    阅读。
    材料一:
    如今的滇池,无论是水量还是自净能力都不及古滇池,其变化特征主要为:水面缩小,湖底沉积物增多,湖盆变浅,蓄水能力下降,水流速度缓慢。
    远古时期滇池水域 当代滇池水域
    滇池水域面积变化
    远古:1260km²
    唐宋:520km²
    元代:410km²
    明代:350km²
    清代:320km²
    当代:299km²
    材料二:
    滇池的污染有多种原因。首先,从地势来看,滇池位于昆明盆地的低洼地带,形成一个蓄水池。其次,滇池与外界江河缺少连通,导致入湖的污染物难以被及时排出、置换,最终越积越多。最后,上个世纪的“围海造田”破坏了滇池的湿地,能净化水质的植被由原先的90%减少到了不足20%。
    滇池水质变化表
    27.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远古至唐宋时期,滇池水域面积大幅缩小。( )
    (2)Ⅰ、Ⅱ、Ⅲ、Ⅴ类水都可以作为饮用水源。( )
    (3)如果滇池的湿地得到保护,滇池就不会被污染。( )
    28. 选出下列不属于滇池变化特征的一项( )
    A. 水流缓慢
    B. 水面缩小
    C. 地势变低,湖底沉积物增多
    D. 湖盆变浅,蓄水能力下降
    29. 选出下列滇池治理建设中不合理的一项( )
    A. 增加外界江河与滇池的连通,引入清洁水源。
    B. 增设污水处理厂,净化流入滇池的生活污水。
    C. 禁止游人到滇池边游览,以防垃圾入滇。
    D. 在滇池边建设湿地,广泛种植能净化水质的植被。
    30. 阅读以上材料,为保护滇池写一句打动人心的宣传语。
    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7. ①. √ ②. × ③. × 28. C 29. C
    30. 保卫滇池,绿色出行,低碳生活,从点滴做起。
    【解析】
    【27题详解】
    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理解分析。
    (1)从材料一“滇池水域面积变化远古:1260km²;唐宋:520km²”这些内容表明远古时期的滇池水域面积为1260km²,而到了唐宋时期则缩小到了520km²。这说明在这段时间内,滇池的水域面积发生了大幅度的减少。说法正确。
    (2)根据材料二中滇池水质变化表,我们可以看到滇池的水质分为Ⅰ、Ⅱ、Ⅲ、Ⅳ、Ⅴ类,其中只有Ⅰ类和Ⅱ类水质被认为是良好的,可以作为饮用水源。而Ⅲ类水质虽然经处理后能供生活饮用,但已经受到了轻度污染,Ⅳ类和Ⅴ类水质则被认为恶劣,不能作为饮用水源。说法错误。
    (3)从材料二内容可知,滇池的污染有多种原因,包括地势低洼、与外界江河缺少连通以及上个世纪的“围海造田”破坏了滇池的湿地。即使湿地得到了保护,仍然可能会有其他因素导致滇池被污染。说法错误。
    【28题详解】
    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理解。
    阅读材料一内容可知滇池变化特征主要为:水面缩小,湖底沉积物增多,湖盆变浅,蓄水能力下降,水流速度缓慢。滇池的变化特征中并没有提到地势变低。
    故选C。
    【29题详解】
    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理解分析。
    阅读材料内容可知滇池的污染有多种原因。①滇池位于昆明盆地的低洼地带,形成一个蓄水池。②滇池与外界江河缺少连通,导致入湖的污染物难以被及时排出、置换,最终越积越多。③上个世纪的“围海造田”破坏了滇池的湿地。
    滇池的污染有多种原因,其中当然也包括游客丢弃垃圾的行为,但这并不意味着应该完全禁止游客游览滇池。在治理滇池污染的同时,也应该保护和合理利用旅游资源,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禁止游客进入,而是需要通过科学管理和宣传教育等途径,引导游客保护环境、减少污染行为。
    故选C。
    【30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
    为保护滇池写一句打动人心的宣传语,首先要明确宣传语的目标受众是广大市民和游客,目的是提高他们对滇池环境保护的认识和参与度。宣传语既要突出滇池的美丽与重要性,又强调了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并调动人们的情感参与。
    如:为了滇池的美好,让我们共同守护这片绿水青山。
    第三部分 表达•交流
    任务三:下笔成章如有神
    31. 口语交际。
    1985年至今,每年冬天,昆明人都会来到海埂、大观河畔、翠湖等地观鸥喂鸥、与鸥同乐。今年11月10日,一位游客强抓海鸥拍照,引发关注。你会怎样劝告这位游客?
    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亲爱的游客,您好!请您文明观鸥。因为直接抓住海鸥拍照,可能会惊吓或弄伤海鸥;它们以后就不来昆明过冬了,我们就看不到这些可爱的小精灵了。所以,请保持适当的观鸥距离。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口语交际。
    结合题意,一位游客强抓海鸥拍照,引发关注。我们在劝说他的时候要尊重对方,要礼貌用语,语气要委婉,让对方欣然接受。如:先生您好,我们要文明拍照,拍照本来是一件让人觉得非常开心的事情,直接抓着海鸥进行拍照,丝毫不顾及是否会给海鸥带来伤害,会影响到海鸥的身体健康。
    32. 习作
    2023年11月,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在昆明成功举办,7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展。为了让大家深入了解云南,请你选取云南的一处美景或一种特产写一写。
    要求:题目自拟。如果介绍美景,按一定顺序记录一种自然现象或自然景观,将景物的变化写具体。如果介绍特产,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分段介绍不同方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350字左右。
    题目
    【答案】例文:
    如画的丽江古城
    云南,是一个景色优美的地方。有高耸入云的玉龙雪山,有树木葱葱茏茏、鲜花争奇斗艳的普达措国家森林公园,有古典雅致、白墙黑瓦的丽江古城,有风景秀丽、湖光山色的泸沽湖,哟,真让人数也数不清!不过,最让我流连忘返的莫过于丽江古城。
    清晨,乳白色的浓雾把古城搂在怀中。古城犹如一位刚刚从梦中醒来的少女,伸着懒腰,从浓雾中钻了出来。渐渐的,古城的身姿清晰了。一些房屋的烟囱里,已冒出了几缕炊烟。“啪嗒,啪嗒”,早起人们的脚步声唤醒了太阳。太阳升起来了,千万缕金光照在青石板路上,像撒上了一层金粉。
    下午,人们悠闲地在街上溜达。这时的古城犹如一位懒洋洋的少女,揉着眼睛,打着哈欠,正准备睡午觉哩!院子里的鸡鸭把头伸到了翅膀底下;牛羊卧在阴凉处大瞌睡;人们有的在茶馆里聊天,有的在树荫下休息,还有的倚在树旁,聆听者蝉声;儿童有的在树下追逐嬉戏,有的坐在椅子上听老人讲故事,还有的爬上树,准备捉一只蝉。
    傍晚,暮色降临了。古城又犹如一位还没玩尽兴的少女,城中回荡着一声又一声呼唤孩子回家的喊声。渐渐的,星星一颗又一颗地来到了天上,而月亮则在众多星星的陪伴下,穿上银白色的长裙,来到天空,把自己柔和的光芒撒向古城。一条小溪流过青石板路旁的水沟,偶尔溅起几颗水珠,滴落在石板上,发出了“叮叮咚咚”的声音。
    云南还有许多美丽的地方:洒满马铃声的茶马古道,蓝宝石般的月亮湖,气势磅礴的虎跳峡……真是多极了。
    云南的每一处景色都是一副绝妙的山水画。云南,是一本美丽动人的画册!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书面表达。
    一、审题
    本次习作为自命题作文,要求围绕“2023年11月,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在昆明成功举办,7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展。为了让大家深入了解云南,请你选取云南的一处美景或一种特产”写一篇习作。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定题材和写作思路,拟定好题目后再进行写作。
    二、立意
    可以写云南的美景(丽江古城)和特产,向大家从不同的角度介绍它的由来,有什么样的寓意。
    三、写作思路
    开头:开门见山法表明云南是一个景色优美的地方。。
    中间:详细介绍,阐述云南景色的美丽写具体,适当运用一些修辞手法,为文章增色,注意详略得当。
    结尾:可以表达自己的感想或引用一些名言名句来总结。
    1950年
    1970年
    1980年
    1990年
    2000年
    2015年
    2016年
    2018年
    Ⅰ-Ⅱ类
    Ⅲ类
    Ⅴ类
    劣Ⅴ类
    劣Ⅴ类
    劣Ⅴ类
    Ⅴ类
    Ⅳ类
    说明:Ⅰ类水质良好 Ⅱ类水质受轻度污染 Ⅲ类水质经处理后能供生活饮用 Ⅳ类水质恶劣,不能作为饮用水源 Ⅴ类仅适用于农业及景观

    相关试卷

    2023-2024学年云南昆明五华区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云南昆明五华区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云南昆明市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云南昆明市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结合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根据特点选一选, 制作书签, 选出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组, 按要求用“温暖”写句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云南昆明盘龙区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云南昆明盘龙区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共17页。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