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云南昆明盘龙区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707999/0-173944840859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云南昆明盘龙区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707999/0-173944840862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云南昆明盘龙区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707999/0-173944840866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云南昆明盘龙区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云南昆明盘龙区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共17页。
任务一:【积累与应用】 畅游汉字王国
开启文化之旅
1. 下面的书法作品是张继的诗《________》。姑苏城外的寒山寺里伫立着许多这样的碑帖,请你把框内的诗句用楷书美观地抄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枫桥夜泊 ②.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及汉字书写。
要在保证书写正确的基础上,做到字迹清晰、工整、美观,汉字间结构合理。要注意连贯书写,不能看一笔写一笔。
结合作品内容“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可知出自张继的《枫桥夜泊》,全诗为: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该题要注意“霜”“愁”“寒”“船”的写法。
2. 看拼音写词语,书写要工整、规范。
,华灯初上,的车来车往,让人。期待的到来,期待阳光的,期待让我们更有希望。
【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拼写能力。
解答此题时,要认真读给出的拼音,明确要写的词语,写完后再次检查是否有误。书写时要注意笔画与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注意“幕”“暇”“黎”“照耀”的正确书写。
3. 下列词语带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是( )
A. 侮辱(wǔ) 歇凉(xiē) 脊背(jǐ)
B. 床铺(pù) 削弱(xiā) 罕见(hǎn)
C. 胆怯(què) 镇定(zhèng) 龟裂(jūn)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辨析
B.削弱(xiā)——xuē;
C.胆怯(què)——qiè,镇定(zhèng)——zhèn。
故选A。
4. 下列词语没有错字的一组是( )
A. 追逐 狭窄 金壁辉煌
B. 爱幕 广播 鬼计多端
C. 腾写 煤炭 哀鸿遍野
D. 忍心 饱览 兵荒马乱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错别字。
A.金壁辉煌——金碧辉煌;
B.爱幕 ——爱慕,鬼计多端——诡计多端;
C.腾写——誊写。
故选D。
5. 下列词语加点字的解释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随意春芳歇(停歇)B. 难以置信(安置)
C. 敏而好学(聪敏)D. 万马齐喑(阴暗)
【答案】C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A.随意春芳歇意思: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歇”的意思是凋谢。
B.难以置信:不容易相信。置:使得,让。
D.万马齐喑: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旧时形容人民不敢讲话;现也比喻沉闷的政治局面。喑:哑。
故选C。
6. 下列语境中,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词语是( )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走在高速发展的路上,无数优秀的人物,为国家的______做出了不懈地努力和奋斗。幸运的我们恰逢______,过着______、______的生活,理应好好学习,将来更好地报效祖国。
A. 太平盛世 美好富强 丰衣足食 安居乐业
B. 美好富强 丰衣足食 太平盛世 安居乐业
C. 美好富强 太平盛世 安居乐业 丰衣足食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选词填空的能力。
丰衣足食:穿的丰富,吃的充足。形容生活富裕。
太平盛世:比喻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的时代。
安居乐业: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
美好富强:美好富足而强盛。
结合“做出了不懈地努力和奋斗”来看第一个空应填写“美好富强”;结合“幸运的我们恰逢 ”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的时代,故选“太平盛世”;结合“理应好好学习,将来更好地报效祖国”可知,我们过着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美好富足而强盛的生活,故依次选择“安居乐业”“丰衣足食”。
故选C。
7. 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缩写故事时,为了让故事更有新鲜感,可以大胆想象。
B. 阅读时,品味印象深刻的场景、细节,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C. 说明性文章的语言风格多样,有的平实,有的活泼,但是无论哪种风格,描述都要准确、清楚、有条理。
【答案】A
【解析】
【详解】考查阅读方法和策略。
缩写是对全文内容的高度概括,通过缩写可以培养我们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也可以提高我们由繁化简、精炼语言的表达能力。
缩写一般要做到三个忠实:
一是要忠实原文的中心思想,不能另立主题。
二是要忠实原文的基本内容,不能任意增减,只能减掉不伤害主题的内容。
三是要忠实原文的骨架。这就是说,原文是叙述性的,有故事情节的,要保持原故事的基本构架。但是,又必须将原文缩短。缩后的文章仍然有头有尾,层次分明,前后连贯。
A.题干中“为了让故事更有新鲜感,可以大胆想象。”不符合缩写规则,此选项错误。
故选A。
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8. 大榕树被称作“鸟的天堂”,是因为它给鸟儿提供了舒适、安全且自由的空间。( )
【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
出自《鸟的天堂》,主要记叙了作者巴金和他的朋友们两次游历“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美丽的大榕树和群鸟欢闹的奇异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全文按游览顺序可以分为四个大段:第一段写作者和朋友们划船出去游玩,第二段写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情景,第三段写第二天又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情景,第四段写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留恋和赞美。 大榕树被称作“鸟的天堂”,是因为它给鸟儿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自由自在的生存环境、无忧无虑的生活、丰富的食物。故本题叙述正确。
9. 《忆读书》是冰心写的一篇叙事散文,表达了“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的感悟。( )
【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课内文章理解。
《忆读书》是冰心(原名谢婉莹)所著的散文,在这篇文章中主要向中小学生讲述有关读书的问题。不同于其它此类的文章大多是读书说教,这篇文章更像叙事,表达了读书是一种乐趣,是生命中最大的快乐。因而让读者不乏亲切感。在文章结尾得出结论:“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故本题叙述正确。
10. 《山居秋暝》描绘了晚秋薄雾、雨后初晴的山中图景。( )
【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诗词的理解。
《山居秋暝》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作。此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会美。故本题正确。
11. 《四季之美》中,作者用到了“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这样的动态描写,增强了美的独特韵味。( )
【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理解。
在《四季之美》这篇文章中,作者运用了生动的动态描写,如“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和“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这种动态美与大自然的宁静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美的独特韵味更加突出。这种动态美与静态美的结合,也让读者更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之处。因此,此题说法是正确的。
12. 读一读,选择一个成语把其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
左右为难 喋喋不休 奋不顾身 迫不及待
________________
【答案】喋喋不休——我每天要上学时,妈妈都会拉着我手,不停地说:“要注意安全,要认真听讲……”。我耳朵都起茧子了。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词语意思的理解。
结合题干要求,把成语的意思用具体情景表现出现。要求符合词义,意思表达完整。
左右为难:左也不好,右也不是。形容无论怎样做都有难处。由此选择令人为难的情境进行描述。
如:大家说秦王不过想把和氏璧骗到手罢了,不能上他的当;可是不答应,又怕他派兵来进攻。或:赵王和大臣们商议说:“去吧,怕有危险;不去吧,又显得太胆怯。”
喋喋不休:唠唠叨叨,说个没完没了。由此可选择某人没完没了说话的情境进行描写。
如:今天我们班去郊游,临走时妈妈一会儿问我带没带水瓶,一会儿问我午餐装没装好,一会儿又告诉我路上要小心,要听老师的话,不要和同学们做危险的游戏。或:这个偶然相遇的人竟然一口气跟他谈了三个钟头,而且说的还是同一个问题。
奋不顾身:奋勇直前,不考虑自己的安危。在进行情景描写时环境要符合奋不顾身的含义,此时一定是十分危急的时刻。
如:小战士纵身跳进冰冷的河水,拼命地游到落水的小孩身边,一把抓住小孩向岸边游来,渐渐地,他的体力耗尽了,但是他仍然用尽全身力气把小孩拉到岸边,在周围群众的帮助下,小孩终于得救了。或:洪水冲垮了一切,然而战士们却毫无惧色,连长一声令下,战士们毫不犹豫地跳入水中,用身体挡住汹涌的浊浪,保护人民群众。
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情急切。
如:我家的小狗最爱吃骨头了,每次吃饭的时候,我就把吃剩的肉骨头放小狗的饭碗里,它就会连忙跑到饭碗边,低下头拼命地吃。
13. 根据提示,按照原文填空。
(1)漫游在古诗词的海洋中,我们常被“情”所打动。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__________”的爱国情;朱熹“问渠那得清如许?________”的读书情;纳兰性德“风一更,雪一更,___________,故园无此声”的思乡情,都体现在其中。
(2)我们的成长离不开三个关键词:一是惜时,岳飞说“莫等闲,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会读书,《论语》有言:“____________,是知也。”三是勤俭,朱用纯说:“______________;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答案】 ①. 家祭无忘告乃翁 ②. 为有源头活水来 ③. 聒碎乡心梦不成 ④. 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⑤.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⑥.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诗词名句默写。
(1)书写时注意“祭”“翁”“碎”的正确写法。
(2)书写时注意“悲”“粥”“易”的正确写法。
14. 除了《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外,我还知道许多有趣的民间故事。完成民间故事推荐卡的内容。
民间故事推荐卡
故事《__________》
主要人物:___________
推荐理由: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梁山伯与祝英台 ②. 梁山伯、祝英台 ③. 它是四大民间故事之一,主要讲述了梁山伯与祝英台从相遇到相爱,最后双双化蝶的故事。赞美了二人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勇敢精神。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民间故事的理解。
如:《白蛇传》;主要人物:白素贞、许仙;它是中国四大民间故事之一,描述的是一个修炼成人形的蛇精与人的曲折爱情故事。故事包括篷船借伞,白娘子盗灵芝仙草,水漫金山,断桥,雷峰塔,许仙之子仕林祭塔等情节。赞扬了白素贞和许仙忠贞的爱情故事,表达了人们对婚姻自由和爱情生活的向往和对人性解放的追求。
《孟姜女哭长城》;主要人物:孟姜女;它是四大民间故事之一,主要写了孟姜女历经千难万险去寻找被抓到长城做工的丈夫,却发现丈夫已经被秦始皇害死了,最终哭倒了长城,找到了丈夫的尸首。在安葬丈夫后,孟姜女于绝望之中投海而亡。赞美了女子的坚强的性格,欣赏孟姜女身上这种坚贞不渝的爱情观。
《牛郎织女》;主要人物:牛郎、织女;它是四大民间故事之一,主要讲述了织女下凡洗澡,与放牛的牛郎相识,两人互生情愫。后因王母娘娘强行将织女带回天宫,造成了两人之间凄美的爱情悲剧。赞美了牛郎和织女之间美好的爱情,表达了勤劳善良的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之情。
任务一:【阅读与鉴赏】 厚植爱国情怀
阅读点亮未来
阅读小古文,完成练习。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二岁而孤①,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②,辄③以水沃④面;食不给⑤,啖(dàn)⑥粥而读。既⑦仕,每⑧慷慨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⑩受贬,由参知政事谪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选自宋·欧阳修《资政殿学士户部侍郎文正范公神道碑铭并序》)
注释:①孤:幼年丧父之孤。②昏怠:昏沉困倦。③辄:往往,每每。④沃:浇,引中为“洗”。⑤给:供应。⑥啖:吃。⑦既:副词,不久,后来。⑧每:常常。⑨慷慨:形容慷慨激昂。⑩谗:说人坏话。⑪谪:贬谪,贬官。
15. 给句中加点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家贫无依
贫( ):A.贫穷 B.缺少 C.絮烦可厌
依( ):A.依靠 B.依赖 C.听从
(2)为“食”选择正确的义项(填序号)。
食不给⑤,啖(dàn)⑥粥而读。( )
食不重肉。( )
A.食物 B.吃 C.享受 D.喂养
16. 用“ ”在文中划出范仲淹勤奋努力的四字词。
17. 文中哪个句子表达了范仲淹的志向,用波浪线“﹏﹏﹏”划出。从中可以看出范仲淹是个 的人。
【答案】15. ①. A ②. A ③. A ④. B
16. 发愤苦读 刻苦自励
17. 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少有大志、一心为民、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词解释。多义字。
(1)家贫无依,意思是家里贫困没有依靠。结合句子翻译可知,“贫”的意思是贫穷,贫困;故选A。“依”的意思是依靠。故选A。
(2)食不给,啖粥而读。意思是有时连饭也吃不上,就喝粥读书。句子中“食”的意思是食物。故选A。
食不重肉。意思是吃东西不多吃肉。句子中“食”的意思是吃。故选B。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结合文章句子“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可知,表达范仲淹勤奋努力的四字词是“发愤苦读”“刻苦自励”。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文章结尾处句子“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意思是应当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都享乐之后才享乐。表达了范仲淹的志向。此句表现出范仲淹心忧国事,心系国家人民的伟大感受,从中可以看出范仲淹是个忧国忧民的人。
【点睛】参考译文:
范仲淹在他两岁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家里贫困没有依靠。他从小就有远大的志向,常常把治理天下作为自己责任。他发奋读书,有时晚上昏沉疲倦,就用凉水洗脸。有时连饭也吃不上,就喝粥读书。做官后,常常情绪激昂地谈论天下大事,不顾及自身的安危。以至于由于谗言而被贬官,因为参知政事降职作邓州太守。范仲淹刻苦磨炼自己,吃东西不多吃肉,妻子和孩子的衣服和食物仅仅自给自足罢了。他经常自己吟诵说:“应当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都享乐之后才享乐”。
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
【材料1】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
——《圆明园的毁灭》
【材料2】
和平宣言(节选)
冯亦同
巍巍金陵,滔滔大江,钟山花雨,千秋芬芳。一九三七,祸从天降,一二一三,古城沦丧。侵华倭寇,掳掠烧杀,尸横遍野,血染长江、三十余万,生灵涂炭,炼狱六周,哀哉国殇(shāng)。
【材料3】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少年中国说》
18. 把从材料中提取的关键信息补充完整。
(1)国家公祭日是______月_____日。
(2)南京大屠杀持续时间是______________,在此期间受害者的人数大约是___________。
(3)今天,我们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目的是___________
19. 阅读时要提高速度,你快速阅读这些材料时运用了_______的阅读方法,你还知道一种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20. 综合上述材料,下面表述恰当的一项是( )
A. 当时的中国人丧失了反抗的斗志。
B. 当时的中国还是很强大的。
C. 当时政府软弱,但许多人正在为复兴中华而努力。
21. 读了【材料1】,我想说:“_________________”
读了【材料2】,我想说:“________________”
读了【材料3】,我想说:“_____________”
【答案】18. ①. 12 ②. 13 ③. 6周(四十多天) ④. 三十余万 ⑤.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吸取战争的惨痛教训,珍惜和平。
19. ①. 带着问题读 ②. 抓关键词句,搜索法,中心法 20. C
21. ①. 落后就会挨打,我国一定要大力增强科学技术和国防军事水平! ②. 这场血的教训,我们要永远铭记心上,以史为鉴,振兴中华! ③. 少年时期正是成长的好时机,我要努力学习,长大后为国家发展出谋划策!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关键信息的提取。
(1)国家公祭日:是指一个国家为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纪念活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以立法形式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材料2中“一九三七,祸从天降,一二一三,古城沦丧。”可知国家公祭日是12月13日。
(2)本题考查关键信息的提取。
从材料2“炼狱六周”“三十余万”中可知,南京大屠杀持续时间是为六周,期间受害者的人数大约是三十万余人。
(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
根据材料一可知,清政府软弱任凭侵略者烧杀抢掠;根据材料三可知当时许多人正在为复兴中华而努力。当时的中国不强大才会受侵略,任人宰割。因此本题可从本观点来作答,语言通顺即可。
如: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阅读策略。
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有一是“用较快的速度默读”,阅读时要有意识的提高速度,同时记录自己的阅读时间,用于对自己阅读效果的检测。二是“集中注意力”和“遇到不懂的词语,不要停下来,不要回读”。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
根据材料一可知,清政府软弱任凭侵略者烧杀抢掠;根据材料三可知当时许多人正在为复兴中华而努力。当时的中国不强大才会受侵略,任人宰割。故选C。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
根据选文主旨扩展写话,言之有理即可。
材料一中主要写了英法联军入侵北京的种种罪行,被人欺负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当时不强大,由此展开表达即可。
如:崛起吧,中国,不然永远会被欺负。
材料二中主要写了南京大屠杀的惨烈场景,国家上下举国哀伤,设立国家公祭日,由此展开表达即可。
如:忆往昔国耻,锐意振兴中华。
材料三中是《少年中国说》中的一段话,主要表达了对少年的美好期许,希望少年奋发图强。由此展开表达即可。
如:青春如火,奋发图强,少年强则国强。
课外阅读。
祖国颂
我爱祖国大自然的风景。祖国的山川大地,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一砖一瓦,都让我感到亲切,值得我留恋和爱抚。
我们有头顶千年积雪的珠穆朗玛峰,有莽苍的黄土高原,有草木茂密的西双版纳,有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有一泻千里的黄河,有浩浩荡荡的扬子江,有兴安岭的原始森林,有海南岛的椰林碧海,有大西北广阔无垠的青青牧场,还有说不尽的江湖沼泽……祖国的大地山河哟!哪一个地方不是经过劳动者苦心的经营?哪一个地方没有流过劳动者的汗,淌过战士们的血?
我爱祖国的土地!狂风曾经扫荡过它,冰雹曾经打击过它,霜雪曾经封锁过它,大火曾经烧灼过它,大雨曾经冲刷过它,敌人的炮火曾经轰击过它。不过,尽管受了这些磨难,它还是默默地存在着。一到春天,它又苏醒过来,万卉争荣,满怀信心地焕发出盎然的生机。
这是祖国大地对劳动者的回答:光秃秃的群山穿起了墨绿色的长袍;冈峦变成了翠绿的堆垛;沟谷变成了辽阔的田园,长满了葱绿的禾苗;沼泽变成了明镜般的湖泊……
我爱祖国的劳动人民,是他们种植庄稼,挑来河水,把我哺育成长。我怀念我的乳母,她用她的乳汁哺养我,她用宽厚的手掌抚摸我的头。直到今天,我的身上还能感受到她的体温。
我爱祖国的语言。她的每一个词每一个字,都同我的生活血肉相连,同我的心一起跳跃。从最简单的一句话中( )我可以联想到一长串的人和画廊( )联想到一系列的山川( )树林( )村舍( )田野( )池塘( )湖泊( )
我曾远离祖国几年,那些日子,我对祖国有难以言说的怀念。这怀念既痛苦又幸福。痛苦,是因为远离了祖国的父老乡亲、祖国的山川风物;幸福,是因为有这样伟大的祖国值得我怀念。
22. 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一泻千里:_______________。
(2)广阔无垠:______________。
23. 在短文中的方框里填入合适的标点符号。
24. 短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热情地歌颂了劳动者和战士们为建设祖国所付出的_______和_______。
25. 短文第2~4自然段都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分别表现了祖国( ) (多选)
A. 自然景观的美丽B. 土地遭受的磨难
C. 劳动人民的疾苦D. 山河面貌的变化
26. 曾经远离祖国的作者为什么说对祖国的怀念“既痛苦又幸福”?用横线在短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27. 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
【答案】22. ①. 形容江河水势奔腾而下 ②. 辽阔无边,形容面积极其广大
23. , , 、 、 、 、 、 ……
24. ①. 反问 ②. 智慧 ③. 心血 25. ABD
26. 痛苦,是因为远离了祖国的父老乡亲、祖国的山川风物;幸福,是因为有这样伟大的祖国值得我怀念。
27. 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以及因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的感情。
【解析】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1)一泻千里:形容江河水势奔腾而下;文中指黄河的水势奔腾而下。
(2)广阔无垠:辽阔无边,形容面积极其广大;文中指大西北的青青牧场的面积及其广大。
【23题详解】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
“从最简单的一句话中”后面表示短暂停顿,所以用逗号(,);“我可以联想到一长串的人和画廊”后面表示短暂停顿,所以用逗号(,);“树林”“村舍”“田野”“池塘”“湖泊”这五个词语之间表示并列关系,所以中间用顿号(、);联系上下文,联想到的事物还有很多种,所以“湖泊”后面用省略号(……)。
【24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赏析及修辞手法。
“哪一个地方不是经过劳动者苦心经营?哪一个地方没有流过劳动者的汗,淌过战士们的血?”这两句话属于反问句,因此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热情地歌颂了劳动者和战士们为建设祖国所付出的智慧和心血。
【25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第②自然段写了“珠穆朗玛峰”、“黄土高原”、“西双版纳”、“华北平原”、“黄河”、“扬子江”、“兴安岭”、“海南岛”、“大西北”这些表现了祖国自然景观的美丽。
第③自然段写了“狂风暴雨”、“冰雹”、“霜雪”、“大火”、“大雨”、“敌人的炮火”,这些表现了祖国土地遭受的磨难。
第④自然段“光秃秃的群山穿起了墨绿色的长袍;冈峦变成了翠绿的堆垛;沟谷变成了辽阔的田园,长满了葱绿的禾苗;沼泽变成了明镜般的湖泊”表现了祖国山河面貌的变化。
综上所述,答案选ABD。
【26题详解】
本题考查信息获取能力。
根据文章最后一段的内容“痛苦,是因为远离了祖国的父老乡亲、祖国的山川风物;幸福,是因为有这样伟大的祖国值得我怀念。”这句话写出了作者说对祖国的怀念“既痛苦又幸福”的原因。
【27题详解】
本题考查思想感情。
结合文章内容,作者写到“我爱祖国大自然的风景。”“我爱祖国的土地”“我爱祖国的劳动人民”“我爱祖国的语言”表达出作者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再结合文章内容“幸福,是因为有这样伟大的祖国值得我怀念。”表达了作者因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的感情。
任务三:【表达与交流】 妙笔生花润心
榜样力量践行
28. 习作。
选择一个内容完成习作,题目自拟。
(1)二十年后的你会在哪里?从事什么工作?请发挥大胆、合理的想象,用具体的人、事、景、物,按照一定的顺序,把家乡的巨大变化写具体。可写家乡住房、道路、公园等环境的变化,也可写人们生活、工作的变化。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400字。
(2)袁隆平、于敏、屠呦呦等是民族的脊梁,是我们的榜样。在你的生活中,有一些普通人虽然没有伟大的事迹,但同样也是我们的榜样。请你以“榜样”为话题,结合你的生活经历,写一写你心中的榜样。注意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400字。
【答案】例文1:
二十年后家乡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时间过得真快,我已经离开家乡二十年了。带着浓浓的回忆,我乘着舒适豪华的新型私人飞机,回到了我的家乡。
家乡的道路已经不再是拥挤的公路,而是宽敞的智能公路。这些公路可以自动调整交通流量,保证交通顺畅。同时,道路上也不再有车辆的嘈杂声和尾气排放,取而代之的是静谧和清新。
突然,一辆会飞的汽车展示在我的眼前。这辆车既能飞,又能在陆地上跑,车的大小适中,长得像一只大鸟,车顶上铺满了太阳能板,车门上长着一对“翅膀”,我坐在车里面的电动椅子上,感觉很舒服。这辆车最大的优点就是对环境没有污染,因为它是太阳能发电。而且它在天上和地上都能行驶,既环保又便利。
公园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前的公园只是供人们休息,散步,现在公园里有智能的植物园,可以根据季节和天气自动调节温度和湿度,保证植物的生长。
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的房子只是砖瓦和混凝土的结构,但现在已经成为高科技的智能房屋。这些房屋可以根据主人的需求自动调节温度、湿度和光线,保证居住的舒适度。
这就是我二十年后的家乡,这就是未来科技的变化,这就是一座科技发达的城市,欢迎大家来参观!
例文2:
我的榜样
榜样,是每个人心中的标杆,是每个人追求卓越的动力。我的榜样,并非那些光芒万丈的英雄人物,而是我身边一位普普通通的人。
他是我们小区的清洁工。他每天默默无闻地工作,无论风雨,无论寒暑,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他的工作并不轻松,但他总是面带微笑,那种乐观和坚韧的精神深深地感染着我。
记得有一次,我在公园里散步,看到他正在清理垃圾。一个孩子不小心将冰淇淋掉在了地上,孩子想捡起来扔进垃圾桶,但看着洒落一地的冰淇淋,却又不知道从而入手。他看到了这一切,迅速跑过去,笑着对孩子说:“没事,小朋友,我可以用手套捡呦,看我给你变个魔法。”说着,他弯下腰,麻利捡起冰淇淋扔进了垃圾桶,又过来认真清洗着地面,直到一尘不染。孩子看着干净的地面,脸上露出了笑容,他的笑容也更加灿烂。
那一刻,我被他深深地感动了。他的工作虽然平凡,但他的品质却是不平凡的。他乐于助人,他对工作的敬业和热诚,都让我看到了榜样的力量。
每个人的生活都有自己的色彩,有人光芒万丈,有人默默无闻。无论在哪个岗位上,只要我们用心去做,用心去爱,都能成为别人的榜样。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书面表达能力。
例文1:本题是想象作文,要大胆想象,展望未来。要把二十年后想象成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样子,具有真情实感。同时也要注意把个人的情感体验融入具体叙述中,在字里行间渗透自己的感情。写作时要注意交待清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注意用词准确。注意人物语言的描写,真实、生动、感人。写出自己对家乡的感情,体现主题。还要注意情景交融,通过对二十年后家乡的环境、景色以及家乡的人们,来描绘二十年后回到家乡时的所见所闻。运用自己的感觉和印象,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自己回到家乡后的喜悦、激动、自豪的心情,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作文构思:
开头:开门见山式开头或梦幻遐想式开头引出下文。
中间:这是本次作文的重点,我们需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详细的写一下二十年后家乡的变化、人的变化、生活的变化、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什么变化等等。
结尾:点题,结束全文。抒发自己的感情。
例文2:本题考查话题作文。
一、审题与立意:本次写作的话题是“榜样”。榜样,是那些值得我们学习、模仿的人。他们可能是历史上的伟人,也可能是我们身边熟悉的普通人。重点是他们身上所展现出的优秀品质或行为,能够激励我们前行。在审题时,首先需明确“榜样”的定义,然后确定自己要写的榜样是谁,为什么他是你的榜样,以及他给你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二、选材与构思选择人物:你可以选择历史上的伟人,如:袁隆平、于敏、屠呦呦等,也可以选择身边的普通人,如:你的老师、同学、亲人等。确保所选人物有足够的素材支撑,并且确实是你心中的榜样。
三、素材准备:收集有关这个榜样的资料,包括他/她的生平、事迹、成就等。特别是他/她身上展现出的优秀品质或行为,这是写作的重点。
四、构思:
开头:简述榜样给你的初步印象,为何他成为了你的榜样。
主体:详细介绍榜样的优秀品质或行为,如何影响了你。可以采用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来组织材料。
结尾:总结文章,表达你从榜样那里获得的启示,以及未来的行动计划。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云南昆明西山区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选出下列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 鉴jiàn①镜子, 选出下列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云南昆明五华区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云南昆明市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结合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根据特点选一选, 制作书签, 选出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组, 按要求用“温暖”写句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