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人教版7.2 亚洲的人文环境(分层练)-【大单元教学】七年级地理下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人教版7.2 亚洲的人文环境(分层练)-【大单元教学】七年级地理下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第1页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人教版7.2 亚洲的人文环境(分层练)-【大单元教学】七年级地理下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第2页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人教版7.2 亚洲的人文环境(分层练)-【大单元教学】七年级地理下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七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 自然环境精品精练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七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 自然环境精品精练,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亚洲的地理位置描述正确的是,下列有关亚洲的叙述正确的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是,被称为“高原大陆”的是大洲是,关于亚洲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节 人文环境
    夯基知识梳理
    认识区域,首先要认识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大洲的地理位置,可以从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等方面加以描述,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亚洲的地理位置描述正确的是( )
    ①亚洲地跨东、西、南、北四个半球②亚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③亚洲地跨寒、温、热带④亚洲东、南、西三面直接濒临大洋
    ⑤亚洲西北方向与北美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
    ⑥亚洲占据着亚欧大陆的大部分,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
    A.①③④B.②⑤⑥C.①③⑥D.②④⑤
    2.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但人口分布不均。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区相比较人口比较稀疏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3.下列有关亚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亚洲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
    B.亚洲中部的锡尔河和阿姆河注入贝加尔湖
    C.亚洲平均海拔95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洲
    D.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大多数在亚洲
    如图为四大洲轮廓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是( )
    A.AB.BC.CD.D
    5.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是( )
    A.AB.BC.CD.D
    6.被称为“高原大陆”的是大洲是( )
    A.AB.BC.CD.D
    7.关于亚洲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
    B.目前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全部位于亚洲
    C.北部、西部和中部地区人口密度大,是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
    D.东部、东南部和南部沿海及大河中下游平原地区人口较为稀疏
    亚洲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亚洲自然环境复杂多样的原因主要有( )
    ①跨纬度广②经度范围大③长河众多④人口稠密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9.①②③④四地的自然或人文环境描述正确的是( )
    A.①地位于东南亚地区,终年高温多雨
    B.②地位于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气候区
    C.③地深居内陆降水少,死海位于这里
    D.④地的亚库特人穿毛皮服装,住冰屋
    10.下表是部分大洲某年制鞋业生产量和消费量占全球的百分比,你认为亚洲鞋业消费量占比最大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发达B.面积广大C.人口众多D.气候寒冷
    提优强化练习
    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广袤、人口最多的大洲,其人口分布不均,经济发展地区不平衡。读“亚洲人口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1.亚洲的人口主要分布在( )
    A.北亚、南亚和西亚B.中亚、西亚和南亚
    C.西亚、东亚和中亚D.东亚、南亚和东南亚
    12.图中甲地人口分布稀疏,主要是因为( )
    A.海拔高,气候寒冷B.纬度高,气候寒冷
    C.深居内陆,降水稀少D.气候炎热干燥
    13.乙地是亚洲人口稠密区,人口聚集的优越条件有( )
    ①交通便利 ②气候湿热 ③开发历史悠久 ④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读图“亚洲和欧洲人口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4.从图中可以看出亚洲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是( )
    A.亚洲的东部和南部B.亚洲的北部和东部
    C.亚洲的南部和西部D.亚洲的东部和西部
    15.图中M点人口稀疏的原因是地处( )
    A.极端干旱的沙漠B.气候潮湿的雨林
    C.极度严寒的极地D.地势高峻的高原
    16.下列关于亚洲和欧洲人口说法正确的是( )
    A.目前欧洲是世界上人口分布最均匀的大洲
    B.在各大洲中,亚洲人口最多,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
    C.除南极洲外,欧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少的大洲
    D.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大多数在欧洲
    17.下列关于亚洲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邻大西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
    B.地跨寒、温、热三带,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C.西北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邻
    D.全部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18.关于亚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面积最大的大洲B.跨纬度最小的大洲
    C.跨经度最大的大洲D.纬度最高的大洲
    19.2023年4月25日,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正式成立。守护亚洲文化遗产,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是亚洲各国的共同责任。下图示意亚洲三大文明发祥地,据此完成下题。
    亚洲三大文明发祥地大都位于( )
    A.海拔较高的地区B.降水充沛的地区
    C.大河的中下游地区D.纬度较高的地区
    亚洲古文明多姿多彩,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图为亚洲古文明发祥地位置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0.亚洲古文明多姿多彩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发展水平不同B.自然环境多样
    C.海陆交通便利D.人口数量众多
    21.亚洲古文明发祥地主要分布在( )
    A.河流中下游平原B.中高纬度地区
    C.亚洲大陆内部D.热带地区
    22.亚洲三大古文明发祥地形成的共同有利条件是( )
    ①季风气候,温和湿润 ②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③临近河流,水源充足 ④人口密集,经济发达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
    素养能力培优
    23.亚洲是我们生活的大洲,地域辽阔,文化多样。读下图,回答问题。
    (1)从海陆位置看,亚洲南临丙 洋,亚洲东北隔乙 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2)亚洲主要位于 带(五带),亚洲的A地区被赤道穿过,终年高温,B地区气候终年严寒,两地气候的差异主要是受 因素的影响。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D.人类活动
    (3)亚洲东部的居民主要是 人种。
    (4)亚洲人民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下列名胜古迹位于亚洲的是( )
    A.B.C.
    24.陕西省某中学社团的同学们利用网络资源分组开展“游学亚洲”的地理活动,进一步了解和熟悉亚洲。读亚洲地形示意图(图1),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图2)和北亚亚岸特人生活景观图(图3),完成下列问题。
    【发现组】
    (1)认识了亚洲的位置:亚洲北邻 洋,西南隔 运河与非洲相邻。
    【实践组】
    (2)游览了位于图中 (填“②”或“③”)处的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亚洲的地势具有 的特点。
    【探索组】
    (3)通过对气候资料图的分析,发现亚洲气候类型复杂 , 气候分布面积最广。亚洲东部和南部 气候显著。雨热同期。
    【求真组】
    (4)去往①地,她们拍摄了当地的民居(如图3),并发现当地人口 (填“稠密”或“稀疏”),其原因是 。
    2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河·和·合”诠释了亚洲文明从形成到发展的丰富内涵,“河”——亚洲河流孕育人类文明发祥地:“和”——亚洲自然环境复杂多样,独具特色的民居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合”——共建‘一带一路’促进国家之间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材料二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沙特阿拉伯的合作日益频繁。中国积极参与沙特阿拉伯的基建项目,如红海新城,国王港,麦麦高铁等,“中国智慧”帮助沙特人民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沙特独特的旅游资源同样也吸引众多中国游客,如将床铺放在屋顶的酒店。
    材料三:图左为“亚洲文明古国地理位置示意图”,图右为“阿拉伯半岛民居及屋顶酒店景观图”。
    (1)描述亚洲文明古国的纬度位置(纬度带及热量带)。
    (2)分析河流对文明古国形成与发展创造的有利条件。
    (3)分析沙特屋顶酒店的独特建筑设计与气候的关系。
    (4)简述中国与沙特的合作为沙特带来的益处。
    大洲
    亚洲
    北美洲
    欧洲
    南美洲
    生产量
    87.4%
    1.8%
    3.2%
    4.7%
    消费量
    54%
    14.8%
    14.8%
    6.1%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七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二节 人文环境
    夯基知识梳理
    1.C【解析】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亚洲地跨东、西、南、北四个半球,①正确;亚洲地跨地跨寒、温、热带,③正确;亚洲占据着亚欧大陆的大部分,且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⑥正确;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②错误;亚洲东北方向与北美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⑤错误;亚洲东、南、北三面直接濒临大洋,西面连接欧洲,④错误。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A【解析】从图中可知甲是西亚、乙是南亚、丙是东南亚、丁是东亚,其中亚洲的东亚、南亚和东南亚,气候温和、农业历史发展早,形成人口稠密地区;西亚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旱,所以人口稀少。根据题意,A正确,BCD错误,故选A。
    3.D【详解】结合所学知识,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A错误;亚洲中部的锡尔河和阿姆河注入咸海,B错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是南极洲,C错误;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大多数在亚洲,D正确。故选D。
    4.A【详解】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是亚洲,图示A为亚洲,故选A。B为非洲,C为欧洲,D为北美洲,均不符合题意。
    5.C【详解】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一般较低,世界上人口增长率最低的大洲是欧洲,C是欧洲,故选C。
    6.B【详解】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被称为“高原大陆”,故答案选B。
    7.A【详解】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6.7% ,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A正确。目前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全部位于亚洲人口超过1亿的亚洲国家有6个,北美洲的美国,欧洲的俄罗斯都超过1亿,B错误。亚洲北部、西部和中部地区气候恶劣,人口密度小是世界人口最稀疏的地区,C错误。亚洲东部、东南部和南部沿海及大河中下游平原地区人口较为稠密,D错误。故选A。
    8.A【详解】读图可知,从纬度位置来看,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地跨寒、温、热三带,纬度范围广, 经度跨度大,气候复杂多样。亚洲河流多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辐射状流向周边海洋,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起伏大,造成亚洲是世界上自然地理环境最复杂的大洲。故答案选A。
    9.B【详解】读图可得,①地位于东南亚地区,该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故A错误。②位于青藏高原地区,该地位于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气候区,故B正确。③地位于亚洲中部,该地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死海位于西亚地区,故C错误。④地的因纽特人穿毛皮服装,住冰屋,故D错误。故选 B。
    10.C【详解】亚洲鞋业消费量占比最大的主要原因是人口众多,消费市场广阔,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约占世界人口的60%。与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和气候寒冷无关,排除ABD,故选C。
    提优强化练习
    11.D【详解】读图可知,,亚洲的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是亚洲的东部、东南部和南部即东亚、东南亚、南亚。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2.B【详解】读图可知,图中甲地人口分布稀疏,主要是因为甲地位于北冰洋沿岸,纬度高,气候寒冷,不适宜人类的生存和发展,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3.C【详解】读图可知,乙地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开发历史悠久,气候适宜,交通便利,适宜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故人口稠密;①③④正确。乙地以季风气候为主,雨热同期,气候适宜,②错误。综上,C①③④项正确,ABD错误。故选C。
    14.A【详解】读图可知,亚洲人口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南部,A正确;亚洲北部纬度位置较高,气候寒冷,不适合人类居住,人口稀少,B错误;西部属热带沙漠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不适合人类居住,人口稀少,CD错误。故选A。
    15.C【详解】世界上的人口稀疏区有;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热带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和地势高峻的高山高原地区。据图可知,M地位于北极圈以北地区,纬度高,气候寒冷,属于极度严寒的极地地区,不适合人类居住。故排除ABD,故选C。
    16.B【详解】在各大洲中,欧洲人口西多东少,南多北少,分布不均匀,A错误;在各大洲中,亚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欧洲以发达国家为主,人口老龄化严重,因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B正确;大洋洲是世界上除南极洲以外,人口最少的大洲,C错误;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印度、中国、美国、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巴西、孟加拉国、俄罗斯、埃塞俄比亚、墨西哥、日本、菲律宾、埃及、刚果民主共和国和越南,这些国家中只有俄罗斯位于欧洲,其余位于亚洲、北美洲、南美洲等大洲,D错误。故选B。
    17.B【详解】从海陆位置来看,亚洲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西部与欧洲接壤,A错误;从纬度位置来看,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B正确;亚洲西南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邻,C错误;从半球位置来看,亚洲大部分于东半球,少部分向东越过了160°E,位于西半球,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少部分向南跨越了赤道,位于南半球,D错误。故选B。
    18.A【详解】亚洲是面积最大的大洲,A正确;跨经度最小的大洲是大洋洲,B错误;跨经度最大的大洲是南极洲,C错误;纬度最高的大洲是南极洲,D错误;故选A。
    19.C【详解】亚洲三大文明发祥地大都位于大河的中下游地区,水源充足,土壤肥沃,适合农业发展,从而孕育了早期的文明,C正确;亚洲三大文明发祥地大都位于大河的中下游平原地区,A错误;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气候干旱,降水少,B错误;亚洲三大文明发祥地大都位于中低纬度地区,D错误。故选C。
    20.B【详解】亚洲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各地居民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民俗风情、民族文化,B正确。古文明多姿多彩和经济发展水平、海陆交通便利关系不大,人口数量众多不是最主要的原因,ACD错误。故选B。
    21.A【详解】世界上有四大文明古国,其中位于亚洲的文明古国有古中国、古印度和古巴比伦。读图可知,亚洲古文明发祥地主要分布在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A正确;中高纬度地区、亚洲大陆内部无古文明发祥地分布,BC错误;亚洲古文明发祥地主要分布在北温带,D错误。故选A。
    22.D【详解】亚洲三大古文明发祥地形成的共同有利条件是②地形平坦,土壤肥沃③临近河流,水源充足,②③正确。古巴比伦属于热带沙漠气候,不属于季风气候,①错误。古巴比伦人口比较稀少,经济不发达,④错误。故选D。
    素养能力培优
    23.(1) 印度 白令
    (2) 北温 A
    (3)黄色
    (4)B
    【详解】(1)结合所学知识,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从海陆位置看,亚洲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图中丙为印度洋;乙为白令海峡,是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
    (2)由图可知,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主要位于北温带。图中A地区为马来群岛,被赤道穿过,B地区为俄罗斯的西伯利亚,纬度高,气候终年寒冷,所以造成AB气候差异的原因为纬度因素。A正确,BCD错误。故选A。
    (3)结合所学知识,亚洲东部的居民主要是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中国、日本、朝鲜、蒙古等国。
    (4)由图可知,A展示的是埃及金字塔,位于非洲,A错误;B展示的是长城,位于亚洲,B正确;C展示的是悉尼歌剧院,位于大洋洲,C错误。故选B。
    24.(1) 北冰 苏伊士
    (2) ② 中部高,四周低
    (3) 多样 温带大陆性 季风
    (4) 稀疏 气候寒冷
    【详解】(1)亚洲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亚洲西南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相邻。
    (2)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位于图中②地;亚洲的高原和山地分布在中部,平原分布在四周,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3)亚洲跨纬度广,东西距离长,再加上地形复杂多样,所以形成了亚洲复杂多样的气候;亚洲陆地面积广,大部分地区深居内陆,距海较远,形成了亚洲分布最广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亚洲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4)图中①地所处纬度较高,气候寒冷,不适合人类居住,所以人口分布稀疏。
    25.(1)位于中纬度地区和北温带
    (2)地处河流沿岸,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3)沙特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墙厚是为了隔热。窗小是为了防风沙,顶平是降水少
    (4)给沙特带来的益处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贸易互补性
    【分析】本题亚洲文明为材料,涉及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等知识,考查分析运用能力。
    【详解】(1)据图可知,亚洲文明古国位于23.5°N以北区域,位于北温带和中纬度地区。
    (2)文明古国位于河流附近,地处河流沿岸,塑造了平原,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提供了生活、农业用水。
    (3)阿拉伯半岛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气候特点为全年高温少雨,炎热干燥。该地的传统民居多为墙厚、窗小的平顶屋;墙厚有利于隔热,窗户小有利于减少风沙的侵入,平顶房说明降水少。
    (4)中国与沙特合作,沙特阿拉伯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着巨大的需求,而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实力。可以推进沙特基础设施升级改造,提高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沙特阿拉伯作为中东地区重要的石油生产国,与中国在贸易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两国之间的贸易互补性很强,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化工、机械制造等领域具有优势,而沙特则在这些领域有着巨大的需求。因此,贸易合作可以促进两国之间的互利共赢。

    相关试卷

    初中地理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二节 人文环境精品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二节 人文环境精品当堂检测题,文件包含人文环境分层作业原卷版docx、人文环境分层作业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第二节 学习与探究——亚洲的人文环境和地域差异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地理第二节 学习与探究——亚洲的人文环境和地域差异课后测评,文件包含52亚洲的人文环境和地域差异达标训练原卷版doc、52亚洲的人文环境和地域差异达标训练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东南亚精品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东南亚精品课时训练,文件包含72东南亚作业-2022-2023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解析版doc、72东南亚作业-2022-2023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