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北京市朝阳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

    北京市朝阳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第1页
    北京市朝阳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第2页
    北京市朝阳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北京市朝阳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北京市朝阳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钪是极为稀有的战略性关键金属,下列方程式与所给事实不相符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14题,每题3分,共42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我国科学家在能源利用方面取得了诸多成果。下列对各成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2.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不正确的是
    A.NaCl的电子式:
    B.Al3+的结构示意图:
    C.2pz电子云图:
    D.激发态H原子的轨道表示式:
    3.下列物质的应用中,与水解反应无关的是
    A.用TiCl4制备TiO2·xH2O B.用可溶性铝盐作净水剂
    C.用饱和FeCl3溶液制备Fe(OH)3胶体 D.用BaSO4作X射线透视肠胃的内服药剂
    4.钪(21Sc)是极为稀有的战略性关键金属。翟钪闪石是在我国境内发现的第一个含钪新矿物,理想化学式为NaNa2(Mg4Sc)(Si8O22)F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负性:F>O B.Sc位于元素周期表ds区
    C.原子半径:Na>Mg D.Si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第IVA族
    锌粉和KOH
    的混合物
    MnO2
    金属外壳
    +
    ﹣—
    5.碱性锌锰电池是普通锌锰电池的升级换代产品,其构造示意图如下。下列关于该电池及其工作原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负极反应为:Zn - 2e− + 2OH− === Zn(OH)2
    B.MnO2作正极反应物,发生还原反应
    C.电池工作时,OH−向正极方向移动
    D.可储存时间比普通锌锰电池长
    6.下列事实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A.
    B.
    C.
    D.
    电解
    7.下列方程式与所给事实不相符的是
    A.用CuCl2溶液做导电性实验,灯泡发光:CuCl2 ==== Cu2+ + 2Cl−
    电解
    B.测得0.1 ml·L−1氨水的pH为11:NH3·H2O NH+ 4 + OH−
    C.电解饱和食盐水生产烧碱:2NaCl + 2H2O ==== 2NaOH + H2↑+ Cl2↑
    D.向AgCl中加入Na2S溶液,产生黑色沉淀:2AgCl(s) + S2−(aq) === Ag2S(s) + 2Cl−(aq)
    8.苯()与浓硝酸、浓硫酸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苯生成M的反应,H>0
    B.M生成X的反应,断裂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化学键释放的能量
    C.对于苯生成Y的反应,H2SO4作催化剂
    D.生成X的反应速率大于生成Y的反应速率
    9.用HCl标准溶液滴定NaOH溶液的操作中,合理的是
    10.高炉炼铁以铁矿石(主要成分为Fe2O3)、焦炭、空气为原料,发生反应:
    Fe2O3(s) + 3CO(g) 2Fe(s) + 3CO2(g)
    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根据表中数据判断,该反应的H<0
    B.利用空气将焦炭转化为CO,推测有利于增大铁的生成速率
    C.增加高炉的高度可以降低平衡气体中CO的含量
    D.1 000℃时测得尾气中CO和CO2的体积分数分别为25%和15%,则该反应未达到平衡状态
    11.下列“实验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能够达到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12.下列依据相关数据作出的推断中,不正确的是
    A.依据元素的电负性:H>Si,推断SiH4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B.依据Ksp[Fe(OH)3]≪Ksp[Mg(OH)2],推测通过调节溶液pH能除去Mg2+中少量Fe3+
    C.依据Ka(CH3COOH)>Ka1(H2CO3),推断CH3COOH能和NaHCO3反应产生CO2
    D.依据反应MnO2 + 4HCl === MnCl2 + Cl2 + 2H2O的K = 4 × 10-5,推测向MnCl2溶液中通入Cl2能生成MnO2
    13.酸碱指示剂是一些有机弱酸或弱碱。石蕊(以HIn表示)的电离平衡和颜色变化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向石蕊溶液中滴加浓盐酸至pH=3,c(In−)减小,c(HIn)增大,溶液呈红色
    B.向石蕊溶液中滴加浓NaOH溶液至pH=10,c(In−)增大,c(HIn)减小,溶液呈蓝色
    C.向石蕊溶液中加入蒸馏水,石蕊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c(In−)c(HIn) 增大
    D.向石蕊溶液中通入SO2,溶液变红,存在:c(H+) = 2c(SO2- 3) + c(HSO- 3) + c(OH−)
    14.用石墨电极电解KHCO3溶液,得到有机产物的法拉第效率随电压的变化如图所示。
    已知:法拉第效率= QX(生成产物X所需的电量)Q(电解过程中通过的总电量) ×10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H4、C2H4、HCOO−均在电解池的阴极产生
    B.产生CH4的电极反应为:10HCO- 3 + 8e− === CH4↑+ 9CO2- 3 + 3H2O
    C.当电解电压为U1V时,阴极的主要产物为HCOO−
    D.当电解电压为U2V时,电解生成的C2H4和HCO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第二部分
    本部分共5题,共58分。
    15.(9分)
    金属储氢材料的研究是未来氢能利用的关键。镁基储氢材料具有储氢量高、镁资源丰富以及成本低廉等优点,被认为是极具应用前景的一类固态储氢材料。
    (1)基态Mg原子电子占据的最高能级的符号是_____,该能级电子的电子云轮廓图形状为_____(填序号)。
    吸氢
    放氢
    a.球形 b.哑铃形
    (2)Mg吸、放氢原理:Mg(s) + H2(g) MgH2(s) ∆H<0。为提高H2的平衡转化率,吸氢时选择_____(填序号)的条件。
    a.高温、高压 b.低温、高压 c.高温、低压 d.低温、低压
    (3)将Mg和Ni在Ar氛围下混合熔炼制成Mg2Ni合金,可降低MgH2放氢反应的温度。
    ① 基态28Ni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
    ② 使用Ar的原因是_____。
    (4)Al也可用于储氢。第一电离能:I1(Mg)>I1(Al),从电子排布角度解释原因:_____。
    16.(10分)
    电镀是增强金属抗腐蚀能力的一种方法。小组同学进行铁件电镀实验。
    (1)用砂纸打磨铁制镀件,用_____(填序号,下同)除去油污,用_____除去铁锈。
    a.Na2CO3溶液 b.盐酸 c.CuSO4溶液
    (2)将铁制镀件与直流电源的_____(填“正极”或“负极”)相连,铜片与电源另一极相连,将两极平行浸入CuSO4溶液中,装置如图。一段时间后,铁件表面镀上一层铜,但镀层不致密。
    (3)在CuSO4溶液中加入氨水制得铜氨溶液:Cu2+ + 4NH3 [Cu(NH3)4]2+ K=2 × 1011。用铜氨溶液代替CuSO4溶液重复电镀实验,铁件表面均匀镀上一层致密的铜。
    ① 写出铁制镀件表面析出铜的电极反应式:_____。
    ② 电镀过程中溶液中[Cu(NH3)4]2+的浓度_____(填序号)。
    a.减小 b.增大 c.几乎不变
    (4)将镀层状况不同的镀锌铁件置于稀硫酸中,实验现象如下。
    ii中未检出Fe2+的原因是_____。
    17.(14分)
    以黄铁矿为原料制取硫酸的原理示意图如下。
    (1)黄铁矿在通空气前需粉碎,其作用是_____。
    (2)反应 Ⅱ:2SO2(g) + O2(g) 2SO3(g) H= −196 kJ·ml−1是制硫酸的关键步骤。使用V2O5作催化剂,涉及如下反应:
    i.V2O5(s) + SO2(g) V2O4(s) + SO3(g) H1= +24 kJ·ml−1
    ii._____ + 2SO3(g) _____ H2= _____ kJ·ml−1
    iii.2VOSO4(s) + 12O2(g) V2O5(s) + 2SO3(g) H3= +277 kJ·ml−1
    ① 补全反应ii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 + 2SO3(g) _____ H2= _____ kJ·ml−1
    ②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反应i和iii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投入1 ml V2O5,最多制得1 ml SO3
    c.使用V2O5能提高SO2的平衡转化率
    (3)在体积可变的恒压密闭容器中投入8 ml SO2(g)、11.7 ml O2(g)和43.3 ml N2(g),不同条件下发生反应II。实验测得在0.1 MPa、0.5 MPa和5.0 MPa压强下,SO2平衡转化率(α)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 0.1 MPa、550 ℃时SO2平衡转化率α=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
    ② 工业上通常采用400~500℃和常压(0.1MPa)的条件,采用常压的原因是_____。
    ③ M点对应的平衡混合气体的体积为V L,计算该温度下反应Ⅱ的平衡常数K=_____。
    (4)测定尾气中SO2的含量。用氨基磺酸铵和硫酸铵的混合溶液吸收a L尾气,将SO2转化为H2SO3,然后用淀粉作指示剂,用c ml·L−1 I2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消耗I2标准溶液v mL。则尾气中SO2的含量为_____mg·L−1。
    已知:H2SO3 + I2 + H2O === H2SO4 + 2HI
    18.(12分)
    天青石的主要成分为硫酸锶(SrSO4),另外含有质量分数约为4.2 %的BaSO4、4.1%的SiO2。利用天青石制备高纯碳酸锶(SrCO3),流程示意图如下。
    已知:
    (1)Sr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五周期第IIA族。写出基态Sr原子价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_____。
    (2)酸浸
    写出SrCO3溶于盐酸的离子方程式:_____。
    (3)净化
    滤液C中含有Sr2+和少量Ba2+,(NH4)2SO4能除去溶液中97%以上的Ba2+,但几乎不损失Sr2+,其原因是_____。
    (4)沉淀
    ① 制得高纯碳酸锶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② 若反应温度较高(>90 ℃),SrCO3产率降低,原因是_____。
    (5)转化
    ① 分析“转化”过程中主要转化SrSO4的原因。
    计算反应SrSO4(s) + CO2- 3(aq) SrCO3(s) + SO2- 4(aq)的K =_____,该反应的K比BaSO4(s) + CO2- 3(aq) BaCO3(s) + SO2- 4(aq)的K大得多。
    ② 分析“转化”过程中NH3·H2O和(NH4)2SO4的作用。
    i.NH3·H2O和NH+ 4调控溶液pH,进而调控c(CO2- 3),提高SrSO4转化率。
    ii._____。
    19.(13分)
    某小组同学向1 ml·L−1 CuSO4溶液中分别加入锌粉和镁粉,探究产物。
    已知:i.Mg(OH)2的溶度积常数为5.6×10−12
    ii.1 ml·L−1 CuSO4溶液pH=3
    (1)实验I产生红色物质的原因是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探究实验II比实验I产生H2多的原因。
    ① 提出猜想。CuSO4水解使溶液呈酸性:_____(写离子方程式),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Mg更容易与H+反应产生H2。
    ② 实验III:向_____(填试剂)中分别加入等量锌粉和镁粉,锌粉表面几乎无气泡,镁粉表面产生较多气泡。
    实验证实猜想合理。
    (3)探究沉淀X的成分。
    实验IV:取洗涤后的沉淀X,加入足量盐酸,沉淀部分溶解,上层溶液为浅黄绿色,取上层溶液于试管中,_____,证明沉淀X中含有SO2- 4。进一步研究证实,沉淀X中含有碱式硫酸铜[Cu2(OH)2SO4](蓝绿色)。
    ① 补全实验IV的操作和现象:_____。
    ② 实验II反应后溶液的pH=3,通过计算说明沉淀X中是否可能含有Mg(OH)2(忽略温度对Kw和Ksp的影响,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_____。
    经检验,沉淀X中除Cu2(OH)2SO4外,还含有Cu等物质。
    (4)探究实验II产生Cu2(OH)2SO4的原因。
    实验V:加热1 ml·L−1 CuSO4溶液,未观察到蓝绿色沉淀。
    ① 设计实验V的目的是_____。
    ② 对比实验I和II,结合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实验II中产生Cu2(OH)2SO4的原因_____。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15.(9分)
    (1)3s(1分) a(1分)
    (2)b(2分)
    (3)① [Ar]3d84s2(2分)
    ② 防止加热条件下Mg、Ni与O2反应(1分)
    (4)Mg的第一电离能失去的电子是3s能级的,Al的第一电离能失去的电子是3p能级的,3p能级电子的能量比3s能级电子的能量高(2分)
    16.(10分)
    (1)a(1分) b(1分)
    (2)负极(2分)
    (3)① [Cu(NH3)4]2+ + 2e− === Cu + 4NH3(2分)
    ② c(2分)
    (4)形成原电池,锌比铁活泼,铁作正极被保护(2分)
    17.(14分)
    (1)增大矿石的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2分)
    (2)① V2O4(s) + 2SO3(g)2VOSO4(s) H2= −399 kJ·ml−1(2分)
    ② bc(2分)
    (3)① 0.85(1分) 该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减少的反应,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SO2的平衡转化率增大,p3=0.1MPa(2分)
    ② 400~500℃、0.1MPa时,SO2的平衡转化率已经较高,增大压强对材料、设备、动力的要求更高,生产成本增加(2分)
    ③ 10V(2分)
    (4)64cv/a(1分)
    18.(12分)
    (1)(2分)
    (2)SrCO3 + 2H+ === Sr2+ + CO2↑ + H2O(2分)
    (3)Ksp(BaSO4)<Ksp(SrSO4),Ba2+先沉淀(2分)
    (4)① Sr2+ + 2HCO- 3 === SrCO3↓ + CO2↑ + H2O(2分)
    ② NH4HCO3受热分解(1分,合理给分)
    (5)① 3 × 103(2分)
    ② SO2- 4抑制反应BaSO4(s) + CO2- 3(aq) BaCO3(s) + SO2- 4(aq)(1分)
    19.(13分)
    (1)Zn + Cu2+ === Cu + Zn2+(2分)
    (2)① Cu2+ + 2H2O Cu(OH)2 + 2H+(2分)
    ② pH=3的H2SO4溶液(2分)
    (3)① 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2分)
    ② 不可能。反应后溶液pH=3,c(OH−)≈1.0×10−11 ml·L−1,c(Mg2+)<1 ml·L−1,Q[Mg(OH)2]<1×10−22,Q[Mg(OH)2]<Ksp[Mg(OH)2](2分)
    (4)① 排除反应放热导致CuSO4水解产生Cu2(OH)2SO4的可能(1分)
    ② 实验I中Zn主要与Cu2+反应,实验II中Mg主要与H+反应,促进平衡
    2Cu2+ + 2H2O + SO2- 4 Cu2(OH)2SO4 + 2H+正向移动,产生Cu2(OH)2SO4沉淀(2分)
    选项
    成果
    能源利用分析
    A
    提出了“解耦式”海水直接电解制氢新策略
    电解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
    刷新了全钙钛矿光伏电池光电转化效率世界纪录
    光伏电池将光能转化为电能
    C
    发射了用N2O4和偏二甲肼(C2H8N2)作火箭推进剂的神州十八号载人飞船
    推进剂的化学能最终转化为飞船的动能
    D
    取得了秸秆等生物质催化转化制乙二醇(HOCH2CH2OH)技术的中试成功
    有望降低煤炭和石油的消耗,减少碳排放
    温度/℃
    25
    50
    100
    水的离子积常数/10−14
    1.01
    5.31
    54.5
    c(HCl)/(ml·L−1)
    0.1
    0.01
    0.001
    pH
    1
    2
    3
    A.润洗滴定管
    B.量取25.00 mL NaOH溶液
    C.用HCl标准溶液滴定NaOH溶液
    D.记录滴定管液面的示数

    加少量所要盛装的试剂,上下振荡滴定管
    将液面位于“0”刻度的溶液全部放出
    眼睛注视锥形瓶中的液体
    记录V=16.0 mL
    温度/℃
    1 000
    1 150
    1 300
    平衡常数
    64.0
    50.7
    42.9
    实验
    目的
    A.测定中和反应
    的反应热
    B.将化学能转化
    为电能
    C.将粗盐水中的
    SO2- 4沉淀完全
    D.探究铁钉的
    析氢腐蚀
    实验
    装置
    电离平衡
    HIn(红色) H+ + In−(蓝色)
    变色范围
    pH<5
    5<pH<8
    pH>8
    红色
    紫色
    蓝色
    序号
    镀层状况
    实验现象
    i
    镀层完整的镀锌铁件
    锌表面产生气泡,未检出Fe2+
    ii
    镀层破损的镀锌铁件
    锌、铁表面均产生气泡,未检出Fe2+
    物质
    SrSO4
    SrCO3
    BaSO4
    BaCO3
    Ksp
    3.3 × 10−7
    1.1 × 10−10
    1.1 × 10−10
    2.6 × 10−9
    实验
    金属
    现象及产物
    I
    过量Zn
    锌粉表面产生少量气泡,有光亮的红色物质生成

    过量Mg
    镁粉表面产生大量气体(经检验为H2),反应放热,有蓝绿色沉淀(X)生成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A
    D
    D
    B
    C
    C
    A
    D
    C
    C
    B
    A
    D
    C

    相关试卷

    北京市朝阳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北京市朝阳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试题,共11页。

    北京市朝阳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北京市朝阳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共10页。

    北京市朝阳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北京市朝阳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共10页。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