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4.1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

    4.1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第1页
    4.1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第2页
    4.1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第3页
    4.1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第4页
    4.1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第5页
    4.1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第6页
    4.1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第7页
    4.1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第8页
    还剩3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第四课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教学演示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第四课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教学演示课件ppt,共4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议题一,议题二,不劳不得,P45相关链接,难点突破,知识体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单元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怎样完善个人收入分配?
    01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02 完善个人收入分配
    光影印记:“共同富裕”我见证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2、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
    一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决定性因素
    3、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与要求
     ①实行按劳分配,有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提高效率角度) ②实行按劳分配是对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体现了劳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促进公平角度)
    4、实行按劳分配的意义:
    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凭劳动所获得的工资、奖金、津贴等
    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必须参加劳动;在作了必要的扣除后,以劳动者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进行个人消费品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意义:这有利于让一切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推动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发展。
    注:(1)按劳分配只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但公有制经济中也存在其他非劳动收入,如技术入股、福利收入、社会保障收入等;(2)农民承包土地获得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但农民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获得的收入属于按要素分配。
    易错混淆1:判断分配方式的方法(1)判断各种分配方式要看它所存在的所有制经济形式(2)与公有制经济对应的一般是按劳分配,与非公有制经济对应的是按要素分配
    1.闽宁某一国有企业技术骨干的年收入主要由工资、奖金、股票投资收入等构成。下列对其各类收入说法正确的是(   )A.工资、奖金、股票投资收入都属于按劳分配B.工资、奖金、股票投资收入都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C.工资属于按劳分配,奖金、股票投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D.工资、奖金属于按劳分配,股票投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解析】某国有企业技术骨干,因此其工资、奖金属于按劳分配,而其股票收入则属于按生产要素中的按资本要素分配。D:由以上分析可知,D应选。ABC:由以上分析可知,ABC均不选。
    二 个人获取收入的途径
    闽宁镇王大爷生活“获得感”满满,他转让了自家承包地的经营权,一心一意经营农家乐,老伴还有养老金。儿子是一名国企技术人员,收入颇丰。
    老大爷一家获取收入的途径有哪些?
    财产性入 (土地要素)
    经营性收入(劳动、资本要素)
    劳动性收入(技术要素、按劳分配)
     指通过劳动所获得的收入,包括工资、奖金、津贴等。公有制经济中按劳分配收入,非公有制经济中按劳动要素收入。
    财产性收入:通过资本参与社会生产和生活动所产生的收入(利息、租金、股票等)
    经营性收入:通过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的收入(开店、摆摊、农家乐等)
    转移性收入: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住户的各种经常性转移支付和住户之间的经常性收入转移(养老金、社会救济和补助等) 
    2.闽宁镇村民小张去年承包村集体养殖场养殖肉牛收入8万元,今年把土地转包给他人获得租金2万元,对小张的收入以下认识正确的有(     )①前者属于劳动性收入,后者属于财产性收入②前者属于按劳分配,后者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③前者属于按劳分配,后者属于按土地所有权分配④前者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后者属于按土地要素分配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解析】①②:村民小张去年承包村集体养殖场养殖肉牛收入8万元属于按劳分配,属于劳动性收入;把土地转包给他人获得租金2万元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是财产性收入,①②正确。④:前者属于按劳分配,而不是按劳动要素分配,④错误。③:土地所有权属于村集体,不属于小张,③错误。
    聚焦人民:“共富班车”我参与闽宁政府如何带领我们走上“共富”道路?
    闽宁开出“共富班车”,每一站,村民都能享有更多“幸福感”
    为了让移民致富奔小康,近些年闽宁镇不断探索新机制新模式。比如“4+5”产业发展模式,即政府、企业(合作社)、贫困户、金融机构(保险公司)等4方利益联结构建产业扶贫闭环,产生了“5金”效益(土地流转得租金、参与务工得薪金、参与经营得现金、年终分红得基金、政策奖补得资金)。 实现用工有保障、就业有岗位;提升村民医保慢性病患统筹基金报销限额;建立健全回报社会的激励机制,鼓励引导高收入群体和企业家向上向善、关爱社会,全面打造“金滩村”。
    结合材料,运用个人收入分配的相关知识概括分析闽宁镇的共富班车是如何让村民享有更多“获得感”的?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名词点击】P45 国民收入,是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有常住单位(包括居民、企业、政府等)所获得的收入。
    1.是什么(内容):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根本原因: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决定的(补充)
    (二)个人收入分配方式
    不论工作态度、工作成绩、贡献大小、效率高低、干多干少干好干坏等等,实行大平均,大锅饭
    根据社会成员需求,对社会产品进行分配,即需要什么就分配什么
    按劳分配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按劳动要素分配存在于非公经济中。
    有利于让一切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推动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发展。
    (三)我国居民获得收入的途径
    二、 完善个人收入分配
    以下属于初次分配:人们的劳动收入(如工资、奖金、津贴);财产性收入(如存款利息、房屋租金、股票分红);按生产要素分配获得的收入(如个人经营收入)。
    再分配:政府通过财政、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手段进行的分配,属再分配。
    1、重要性:劳动是财富的源泉,我们获取的任何收入归根结底都来自劳动创造。
    2、要求:①弘扬劳动精神,崇尚劳动、尊重劳动,②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③要鼓励全体劳动得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致富

    相关课件

    政治 (道德与法治)必修2 经济与社会第二单元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第四课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精品课件ppt: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必修2 经济与社会第二单元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第四课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精品课件ppt,共4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核心素养,关于按劳分配的易错点,随堂小测,课堂小结,课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示范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示范课ppt课件,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探究与分享一,生产资料所有制,分配制度,生产关系,生产力,反作用,名词点击,方法技巧,相关链接,劳动生产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人教统编版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示范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示范课课件ppt,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外作业,预习检查,学习目标,课堂小结,新知探究,Part01,Part02,Part03,议学情境,议学评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