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部编2024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十六课《明朝的对外关系》检测卷

    部编2024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十六课《明朝的对外关系》检测卷第1页
    部编2024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十六课《明朝的对外关系》检测卷第2页
    部编2024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十六课《明朝的对外关系》检测卷第3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16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综合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16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综合训练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明朝前期,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成祖派遣郑和率领船队出使西洋。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不包括( )
    A. 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
    B. 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
    C. 加强对海外各国的殖民统治
    D. 显示中国富强
    2.郑和下西洋开始的时间是( )
    A. 1405年 B. 1433年 C. 1561年 D. 1662年
    3.郑和率领的船队,规模宏大,船上配备的先进航海仪器是( )
    A. 司南 B. 指南针 C. 罗盘 D. 航海图
    4.郑和的船队先后7次下西洋,最远到达( )
    A. 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B. 地中海沿岸
    C. 美洲
    D. 大洋洲
    5.郑和下西洋的意义不包括( )
    A. 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
    B. 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
    C. 加强了中国与欧洲国家的贸易往来
    D. 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6.明朝中期,东南沿海地区的倭患严重,倭寇主要是( )
    A. 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
    B. 荷兰殖民者
    C. 葡萄牙殖民者
    D. 西班牙殖民者
    7.戚继光率领的戚家军能够在抗倭斗争中取得胜利的原因不包括( )
    A. 戚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
    B. 戚继光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
    C. 戚家军与其他抗倭军队协同作战
    D. 明朝政府对沿海居民的镇压
    8.戚继光抗击倭寇的主要地区是( )
    A. 广东沿海 B. 福建沿海 C. 浙江沿海 D. 山东沿海
    9.明朝时期,在东南沿海地区抗击倭寇的著名将领除了戚继光,还有( )
    A. 俞大猷 B. 郑成功 C. 林则徐 D. 邓世昌
    10.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 )
    A. 居住权 B. 管辖权 C. 领土权 D. 行政权
    11.下列关于明朝对外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明朝前期实行海禁政策,后期积极开展对外交往
    B. 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欧洲的联系
    C. 戚继光抗倭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D. 葡萄牙殖民者长期占据澳门,对中国没有任何影响
    12.郑和下西洋时,所到之处,郑和及随行人员都要访问当地的首领,赠送物品,表达通好的意愿,同时与当地居民进行交易。这种交往方式体现了( )
    A. 中国的强大和霸气
    B. 和平友好、平等交往
    C. 殖民掠夺
    D. 经济侵略
    13.戚继光抗倭的斗争是一场( )
    A. 反侵略战争
    B. 国内民族战争
    C. 农民起义
    D. 宫廷斗争
    14.郑和下西洋的船队中,最大的船只被称为( )
    A. 宝船 B. 福船 C. 沙船 D. 广船
    15.明朝时期,为了应对倭寇的侵扰,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
    A. 加强海防建设
    B. 派遣将领抗击倭寇
    C. 实行海禁政策
    D. 与倭寇进行贸易
    16.郑和下西洋的船队中,有专门的船只用于装载货物,这些货物主要包括( )
    A. 丝绸、瓷器、茶叶等中国特产
    B. 金银珠宝等贵重物品
    C. 武器装备
    D. 粮食和淡水
    17.戚继光组建戚家军时,选拔士兵的标准不包括( )
    A. 身体强壮
    B. 武艺高强
    C. 忠诚勇敢
    D. 出身富贵
    18.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郑和第一次下西洋 ②戚继光抗击倭寇 ③葡萄牙殖民者攫取澳门居住权 ④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
    A. ①④②③
    B. ①②④③
    C. ①③②④
    D. ①④③②
    19.明朝时期,对外关系呈现出的特点不包括( )
    A. 对外交往既有和平友好的交流,也有反侵略的斗争
    B. 郑和下西洋使中国的影响力远播海外
    C. 戚继光抗倭维护了中国的沿海安全
    D. 明朝一直保持着开放的对外政策
    20.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所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 民族团结
    B. 对外扩张
    C. 中外交往与冲突
    D. 文化交流
    二、材料分析题(共4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所历番国……大小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
    ——郑和
    材料二:“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有什么特点?(8分)
    (2)材料二反映了戚继光的什么愿望?他为实现这一愿望做出了哪些努力?(12分)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郑和船队带去了大量的中国瓷器、丝绸、茶叶等物品,又从各国换回了香料、珠宝、药材等特产。”
    材料二:“戚继光针对倭寇的作战特点和江南的地理情况,创造了‘鸳鸯阵’,使明军的战斗力大大提高。”
    材料三:“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以晾晒货物为由,骗取了在澳门的居住权。”
    (1)根据材料一,分析郑和下西洋对中外经济交流的影响。(6分)
    (2)根据材料二,说明戚继光抗倭取得胜利的原因。(8分)
    (3)结合材料三,分析葡萄牙殖民者攫取澳门居住权的影响。(6分)
    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C
    解析:明朝前期,国力强盛,明成祖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同时也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派郑和率领船队出使西洋。明朝没有对海外各国进行殖民统治的目的。
    2.答案:A
    解析:1405年,郑和率领船队第一次出使西洋。1433年是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的时间;1561年是戚继光在台州九战九捷的时间;1662年是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时间。
    3.答案:C
    解析:郑和率领的船队,规模宏大,船上配备了先进的航海仪器罗盘。司南是战国时期的指南工具;指南针在北宋开始应用于航海,但郑和下西洋时主要使用罗盘;航海图不是仪器。
    4.答案:A
    解析:郑和的船队先后7次下西洋,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当时并未到达地中海沿岸、美洲和大洋洲。
    5.答案:C
    解析:郑和下西洋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郑和下西洋主要是到达亚非地区,并没有加强中国与欧洲国家的贸易往来。
    6.答案:A
    解析:明朝中期,东南沿海地区的倭患严重,倭寇主要是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荷兰殖民者在明朝后期侵略台湾;葡萄牙殖民者在明朝时期攫取澳门居住权;西班牙殖民者在明朝时期主要在美洲等地殖民。
    7.答案:D
    解析:戚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戚继光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戚家军与其他抗倭军队协同作战,这些都是戚家军在抗倭斗争中取得胜利的原因。明朝政府对沿海居民进行镇压与戚家军抗倭胜利无关,且明朝政府是支持抗倭斗争的。
    8.答案:C
    解析: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在浙江台州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之后又前往福建、广东抗倭。戚家军主要在浙江沿海开始抗击倭寇。
    9.答案:A
    解析:明朝时期,在东南沿海地区抗击倭寇的著名将领除了戚继光,还有俞大猷。郑成功是明末清初收复台湾的将领;林则徐是清朝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邓世昌是甲午中日战争中牺牲的清朝将领。
    10.答案:A
    解析: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管辖权、领土权、行政权在当时并未被葡萄牙殖民者完全攫取。
    11.答案:C
    解析:明朝前期郑和下西洋,积极开展对外交往,后期实行海禁政策,A错误;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联系,B错误;戚继光抗倭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C正确;葡萄牙殖民者长期占据澳门,对中国的领土主权等方面有一定影响,D错误。
    12.答案:B
    解析:郑和下西洋时,所到之处,郑和及随行人员访问当地首领,赠送物品,表达通好意愿,与当地居民进行交易,体现了和平友好、平等交往。并非中国的强大和霸气,也不是殖民掠夺和经济侵略。
    13.答案:A
    解析:戚继光抗倭的斗争是一场反侵略战争,抗击的是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对中国沿海地区的侵扰。不是国内民族战争、农民起义和宫廷斗争。
    14.答案:A
    解析:郑和下西洋的船队中,最大的船只被称为宝船。福船、沙船、广船是不同类型的船只,但不是最大的船只。
    15.答案:D
    解析:明朝时期,为应对倭寇侵扰,加强海防建设,派遣将领抗击倭寇,实行海禁政策。与倭寇进行贸易会助长倭寇的势力,不是明朝采取的措施。
    16.答案:A
    解析:郑和下西洋的船队中,装载货物的船只主要装载丝绸、瓷器、茶叶等中国特产,用于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金银珠宝等贵重物品不是主要货物;武器装备主要用于自卫;粮食和淡水是船队航行所需物资,不是主要贸易货物。
    17.答案:D
    解析:戚继光组建戚家军时,选拔士兵注重身体强壮、武艺高强、忠诚勇敢。出身富贵不是选拔标准。
    18.答案:A
    解析:1405年郑和第一次下西洋;1433年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戚继光抗击倭寇主要在16世纪中期,如1561年台州九战九捷;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澳门居住权。所以顺序为①④②③。
    19.答案:D
    解析:明朝时期,对外交往既有郑和下西洋的和平友好交流,也有戚继光抗倭的反侵略斗争;郑和下西洋使中国的影响力远播海外;戚继光抗倭维护了中国的沿海安全。明朝后期实行海禁政策,并非一直保持开放的对外政策。
    20.答案:C
    解析:郑和下西洋体现了中外友好交往,戚继光抗倭体现了中外冲突,所以共同主题是中外交往与冲突。民族团结与这两个事件关系不大;郑和下西洋不是对外扩张;文化交流只是郑和下西洋的部分体现,没有涵盖戚继光抗倭。
    二、材料分析题
    1.
    (1)答案:材料一反映了郑和下西洋的历史事件。特点:时间长,从1405年到1433年,前后共7次;规模大,船队庞大,船只众多,人员配备齐全;航程远,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到达国家和地区多,共到达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解析:从材料一“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等内容可知是郑和下西洋,结合所学知识,从时间、规模、航程、到达地区等方面阐述其特点。
    (2)答案:材料二反映了戚继光希望国家沿海地区海疆安宁的愿望。努力:组建戚家军,选拔身体强壮、武艺高强、忠诚勇敢的士兵;训练戚家军,使其纪律严明,作战勇敢;根据倭寇的作战特点和江南的地理情况,创造了“鸳鸯阵”,提高明军战斗力;率领戚家军在浙江台州九战九捷,平定浙东地区倭患,之后又前往福建、广东抗倭,与其他抗倭军队协同作战,基本解除了东南沿海的倭患。
    解析:从材料二“但愿海波平”可知戚继光的愿望,结合所学知识,从组建军队、训练军队、战术创新、作战成果等方面阐述他的努力。
    2.
    (1)答案:郑和下西洋对中外经济交流的影响: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将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叶等特产大量输出到国外,又从各国换回香料、珠宝、药材等特产,丰富了中国和亚非国家人民的物质生活;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经济联系,推动了中外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中国手工业的发展,为了满足对外贸易的需求,中国的瓷器、丝绸等手工业生产规模扩大,技术水平提高。
    解析:根据材料一及郑和下西洋在经济交流方面的相关知识,从贸易往来、经济联系、手工业发展等方面阐述其影响。
    (2)答案:戚继光抗倭取得胜利的原因:戚继光卓越的军事才能,他创造了“鸳鸯阵”,针对倭寇作战特点和江南地理情况,提高了明军战斗力;戚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士兵忠诚勇敢,听从指挥;戚继光与其他抗倭军队协同作战,形成合力;得到了当地人民的支持,人民为戚家军提供情报、物资等支持。
    解析:根据材料二及戚继光抗倭胜利原因的相关知识,从军事才能、军队素质、协同作战、人民支持等方面阐述。
    (3)答案:葡萄牙殖民者攫取澳门居住权的影响:对中国领土主权造成一定损害,虽然只是居住权,但开了西方殖民者侵略中国领土的先例;使澳门地区开始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在建筑、宗教、生活习俗等方面逐渐出现中西文化交融的现象;随着时间推移,对中国的对外贸易等方面也产生了一定影响,澳门成为中国与西方贸易的一个特殊窗口。
    解析:结合材料三及葡萄牙殖民者攫取澳门居住权的相关知识,从领土主权、文化、贸易等方面阐述其影响。

    相关试卷

    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九年级下册第16课 冷战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九年级下册第16课 冷战课后作业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材料分析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同步讲义】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讲义:

    这是一份【同步讲义】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讲义,文件包含同步讲义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讲义学生版docx、同步讲义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讲义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一课一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