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讲义】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讲义
展开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课程标准 | 课标解读 |
了解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壮举;知道戚继光的抗倭斗争。 | 1、学习要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 2、学习提示:知道戚继光抗倭是反侵略斗争。 3、学习延伸:了解郑和下西洋在世界航海史上的重要地位。 |
知识点01 郑和下西洋
(1)背景 :明朝前期,社会安定,国力雄厚。
(2)时间: ,郑和率船队7次下西洋
(3)在位皇帝:
(4)目的:明成祖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同时也用中国的货物换取海外的奇珍(宣扬国威和到西洋“取宝”)
(5)路线:刘家港出发,最远到达
(6)经过哪些大洋大洲:太平洋和印度洋;亚洲、非洲
(7)会遇到困难:海盗;缺谈水、食物;大风大浪等
(8)特点:规模大、时间长、次数多、航程远、到达国家多
(9)带出货物及换回物品:带出丝绸、瓷器、茶叶;带回香料、药物、珍珠等
(10)地位: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11)意义(影响、作用):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
的亚非海上交通网,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即学即练1】郑和下西洋“展示了明朝前期中国国力的强盛,中国的海军纵横大洋,实现了万国朝贡,盛世追迹汉唐;加强了中国明朝政府与海外各国的联系,向海外诸国传播了先进的中华文明,加强了东西方文明间的交流。”下列关于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扩大了明朝的影响力 B.为明王朝带来了可观的经济利益
C.加强了明朝与他国的友好往来 D.有助于传播中华文明
知识点02 戚继光抗倭
(1)背景:
①倭寇猖獗:元末明初,日本的一些武士和奸商,组成海盗武装集团,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和抢劫,被时人称为“倭寇”。
②倭患严重:明朝中期,明朝国力减弱,海防松懈,倭寇与中国海盗、奸商等相互勾结,对中国沿海进行武装抢劫,中国沿海倭患严重。
(2)抗倭经过: 率领“戚家军”到东南沿海抗倭,南下浙江。1561年率军在浙江 九战九捷歼灭倭寇一万多人。此后又率军进入福建、广东,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3)性质:
(4)评价: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和爱国主义者
【即学即练2】“弘法僧盲志未移,终成东渡写传奇。”“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这三首诗词、对联分别对应的历史人物是( )
A.鉴真、戚继光、岳飞 B.戚继光、鉴真、文天祥
C.鉴真、文天祥、戚继光 D.郑和、岳飞、寇准
知识点03 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1)背景:①16世纪开始,欧洲殖民者到我国沿海侵略;②明朝国力转衰,日渐腐败。
(2)概况:1553年, 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即学即练3】明清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面临的严重威胁不同于以前的是
A.少数民族贵族的威胁
B.少数民族的分裂、叛乱
C.边疆危机
D.西方殖民者的侵略
考法01 郑和下西洋的条件
(1)经济:明朝前期,经济繁荣,国力雄厚。
(2)政治: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统治者的支持。
(3)对外政策:明朝政府前期实行积极的对外政策。
(4)技术:造船和航海技术发达(配备航海图和罗盘针)。
(5)个人:郑和本人的勇敢、不怕困难和卓越的组织领导能力。
【典例1】1405—1433年明成祖派郑和七次下西洋,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加强了与那里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关系。郑和下西洋的最主要条件是( )
A.明朝前期国力强盛 B.造船、航海水平高
C.郑和个人的素质 D.出航全体成员的努力
考法02 郑和下西洋的评价
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网,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典例2】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有着重大影响。下列历史人物与其事迹或评价搭配正确的是( )
A.司马迁--东汉史学家,他编写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B.隋文帝--581年,灭掉南方的陈朝,完成了全国统一
C.唐玄宗--进一步完善隋朝的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
D.郑和--开创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
考法03 戚继光
(1)事件:戚继光在台州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随后,进入福建、广东地区,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2)性质:反抗外来侵略的正义战争。
(3)评价: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
(4)诗句: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
【典例3】“由秀才封王,主持半壁旧河山,为天下读书人顿生颜色:驱外夷出境,自辟千秋新事业,语中国有志者再鼓雄风。”这段文字评价的是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
A.文天祥 B.郑和 C.戚继光 D.郑成功
题组A 基础过关练
1.派遣郑和下西洋的明朝皇帝是( )
A.明太祖 B.建文帝 C.明成祖 D.崇祯帝
2.印度尼西亚有个港口三宝垄,马来西亚有座三宝山,这些是为了纪念明朝远航至此的航海家。他是( )
A.岳飞 B.郑和 C.戚继光 D.郑成功
3.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 )
A.印度洋沿岸和红海沿岸 B.印度洋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C.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D.大西洋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4.戚继光抗倭取得九战九捷的地点是( )
A.台州 B.福建 C.广东 D.杭州
5.戚继光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为了保卫东南沿海人民的财产生命安全,因此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反侵略战争。该历史事件发生于( )
A.汉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6.戚继光是著名的民族英雄,其诗句“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反映了他( )
A.抗元的决心 B.抗倭的决心 C.抗清的决心 D.收复台湾的决心
7.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在我国哪个地区的居住权( )
A.福建厦门 B.广东澳门 C.浙江杭州 D.香港
8.最早侵占中国领土的西方殖民国家是( )
A.英国 B.西班牙
C.荷兰 D.葡萄牙
题组B 能力提升练
1.15世纪初,一位航海家七次远洋航海,留下千古佳话,而他开拓的事业之所以能名垂青史,主要是因为他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他是( )
A.张骞 B.郑和 C.戚继光 D.鉴真
2.1416年,郑和完成第4次下西洋任务后,出现了亚洲、非洲17个国家和地区派遣使节来华的盛况。这说明郑和下西洋( )
A.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 B.增进了中外友好往来
C.引进了高产量农作物 D.解除了东南沿海倭患
3.许多人认为“世界海洋第一人”不是哥伦布、麦哲伦,而是600多年前从刘家港出发,远航30多个国家和地区,航程10万余里的航海家郑和。郑和远航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 )
A.红海沿岸 B.英吉利海峡 C.大西洋沿岸 D.波罗的海沿岸
4.下图历史人物为抵抗侵路,率军在东南沿海平定匪患的事迹是( )
A.台州九捷 B.虎门销烟 C.郾城大捷 D.雅克萨之战
5.“万众一心兮,群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与这首豪迈雄壮的《凯歌》有关的人物是( )
A.岳飞 B.郑成功 C.戚继光 D.文天祥
6.以下不太可能成为戚继光抗倭胜利原因的是( )
A.戚家军纪律严明,英勇善战 B.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C.戚继光卓越的指挥才能 D.倭寇实力不堪一击
7.1925年闻一多先生挥笔写下组诗《七子之歌》,诗人将当年被列强侵占的七块土地比作离开母亲怀抱的七个儿女。其中七子之一的澳门在16世纪被哪个国家攫取了居住权( )
A.英国 B.法国 C.葡萄牙 D.西班牙
8.2020年一场新冠肺炎蔓延全球,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战而胜之。回顾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史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20年2月在中国武汉疫情肆掠之际,日本汉语水平考试事务所捐赠给湖北的2万只口罩和一批红外体温计,物资外包装上写着八个字“山川异域,风月同天”。3月25日当日本疫情严重时,中国无锡市新吴区采购5万只口罩寄往日本丰川市疫所,其相关负责人告诉新京报记者,“中日友好关系正在加深中,感谢中国的厚意。”
--摘自《新华网》
(1)材料一体现了疫情之下中日之间的守望相助。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唐朝时期中日友好交往的表现?(两件即可)
材料二:“广南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庶蕃商肯来,动得百十万缗,皆宽民力也。”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2)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宋代政府对海外贸易持什么态度?宋代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
材料三:自永乐三年(1405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所历番国……大小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
--《中国古代史资料选集》
(3)材料四中“奉使西洋”的人是谁?他“奉使西洋”有什么重要影响?
材料四:明代绘图《抗倭图卷》
(4)结合图片和所学知识回答,明代率领军队在台州抗倭取得九战九捷战果的将领是谁?他领导的这场战争具有怎样的性质?
题组C 培优拔尖练
1.“15世纪初期的中国将领,几乎于葡萄牙人乘船绕过非洲抵达印度一百年前,就率领海军对印度洋做过七次远征。”材料描述的事件是
A.鉴真东渡 B.玄奘西行 C.郑和下西洋 D.戚继光抗倭
2.历史解释是在史事的叙述和理解的基础上,对历史事物进行的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下列对郑和下西洋的表述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1405—1433年,郑和率船队7次下“西洋” B.郑和的船队在航行中以吹喇叭作为通信手段
C.郑和的船队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D.郑和下西洋为人类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3.明朝顾起元评价说:按此-役,视汉之张骞、常惠等凿空西域,尤为险远。后此员外陈诚出使西域,亦足以方驾博望,然未有如和等之泛沧溟数万里,而遍历二十余国者也。说明郑和下西洋( )
A.扩大了明朝的影响力 B.增加了明朝的财政收入
C.为“丝绸之路”开通奠定基础 D.使明朝放弃了海禁
4.“号令明兮赏罚信,赴水火兮敢迟留?上报天子兮下教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与这首明朝军歌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霍去病北击匈奴 B.戚继光抗击倭寇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左宗棠收复新疆
5.戚继光曾写道∶“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表现了一位民族英雄高尚的思想和崇高的情操。我们尊称戚继光为民族英雄,是因为他( )
A.从荷兰手中收复台湾 B.组织了两次雅克萨之战
C.抗击了东南沿海倭寇 D.抗沙俄收复新疆
6.《明神宗实录》中,对戚继光的评价是:“血战歼倭,勋垂闽浙,壮猷(俞大猷)御虏,望著幽燕(现北京一带)。”此评价提到戚继光的两项功绩是( )
A.开凿灵渠,统一岭南 B.出使西域,北击匈奴
C.收复台湾,营建北京 D.平定倭患,镇守北方
7.戚继光抗倭和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二者说明的现象是
A.当时中国面临严峻的阶级矛盾 B.明朝中后期中外冲突加剧
C.中央集权的制度出现了衰退 D.广东是中国经济的重心
8.遍览中国古代史,有很多对外交往的史实。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曾积极同世界各国交流。唐朝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历尽艰难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又矢志不渝地把盛唐文化传播四方。
(1)材料一中体现的文明交流方式是请进来和走出去,请分别列举相关史实说明。
材料二 远洋航行的中外航海家
航海家 项目 | 郑和 | 哥伦布 | 达·伽马 | 麦哲伦 |
时间 | 1405— 1433年 | 1492— 1504年 | 1497— 1524年 | 1519— 1522年 |
航海次数 | 7次 | 4次 | 3次 | 1次 |
航海的船只 | 41—310艘 | 3—17艘 | 4—14艘 | 5艘 |
每次航行人数 | 2.7— 2.8万人 | 90—1500人 | 未知 | 270人 |
(2)根据材料二,与西方航海家相比,郑和下西洋有何特点?居于何种地位?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谈谈你对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认识。
材料三 元末明初,一些日本武士和不法奸商,组成海盗武装集团,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武装抢劫,时人称之为“倭寇”。明朝中期以后,我国海防松弛,东南沿海一带的倭患愈演愈烈。戚继光被调往浙东抗倭。1561年,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取得了抗倭斗争的重大胜利。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4)根据材料三,指出“倭寇”主要是些什么人。戚继光在抗倭斗争中取得了怎样的战绩?
倭寇:
战绩:
(5)根据材料三,说说戚继光的历史功绩。
【同步讲义】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讲义: 这是一份【同步讲义】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讲义,文件包含同步讲义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讲义学生版doc、同步讲义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讲义教师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同步讲义】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6课《北宋的政治》讲义: 这是一份【同步讲义】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6课《北宋的政治》讲义,文件包含同步讲义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6课《北宋的政治》讲义学生版doc、同步讲义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6课《北宋的政治》讲义教师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同步讲义】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讲义: 这是一份【同步讲义】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讲义,文件包含同步讲义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讲义学生版doc、同步讲义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讲义教师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