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写作品梗概》教学设计与指导(第二课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doc/images/p_f_2_p/16698185/3/1_17392964247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写作品梗概》教学设计与指导(第二课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doc/images/p_f_2_p/16698185/3/2_17392964247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统编版(2024)六年级下册习作:写作品梗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六年级下册习作:写作品梗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回顾习作要求,交流写作过程,检查习作,锤炼语言,倾听反馈,及时修改,小结习作,提出建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与同学分享自己写的作品梗概。
2.能根据同学的反馈修改自己的作品梗概。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引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将举办一次作品分享推荐会,看看谁的作品梗概令我们印象深刻。我期待着见到这样的作品。
二、回顾习作要求,交流写作过程
1.回顾写作方法、步骤。
2.交流“习作”内容及写作过程。
3.同桌合作,互听互评。
师生共同确定本次习作的评价标准:故事脉络是否清晰;主要情节是否突出;语言表达是否连贯。
4.小结:同学们应该养成习作后和同学互听互评的好习惯,因为写作就是为了交流,特别是写梗概,更是为了将好的文学作品推荐给他人,如果别人听不懂、不明白,我们的习作就没有意义了。所以每位同学都要养成写后和同学互读互评,并根据反馈修改习作的习惯。
设计意图:
鼓励学生习作后和同学互听互评,敢于分享自己的习作,旨在让学生懂得作者和读者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作者写作时要考虑到读者的需求。
三、检查习作,锤炼语言
1.学生自主朗读习作,根据评价标准检查自己的习作。
学生自主检查习作中语句表达不连贯、不通顺的地方,并在习作上做标记。
2.学生运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
设计意图:
习作是自己的事情,所以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养成完成习作后自读自评自改的良好习惯。
四、倾听反馈,及时修改
1.指名朗读范例,其他学生根据评价标准,认真倾听。
《青铜葵花》梗概
有一位城市雕塑家,专爱制作用青铜做的葵花,所以就给女儿起名叫葵花。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们来到了干校,住在一个叫大麦地的地方。葵花很孤单,没有一个小朋友和她玩耍。他的父亲特别痴迷大麦地的一大片葵花田景色,就常常去写生。有天在回来的船上一阵风把他的画刮到水中,为了抢救这些画,他不幸落入水中,葬身鱼腹。葵花成了孤儿。
后来,葵花被哑巴青铜一家收养。尽管青铜一家十分清贫,但并没有苦了葵花,供她吃穿,供她上学。家里只能供一个孩子上学,哥哥青铜就想出了用抓阄的方法让葵花上学。为了攒钱让葵花读书,全家一起编了一百双草鞋,青铜在冰天雪地里光着脚卖完了这些鞋,终于把葵花送进了学校。
后来市长听说用青铜制作葵花的艺术家的女儿生活在大麦地,坚持要把葵花接回城市。葵花走后,哥哥青铜便每天都坐在村头的草垛子上,遥望芦荡的尽头,遥望女孩葵花所在的城市……一天,青铜似乎看见葵花向大麦地跑来,他竟忘记了自己在高处,站起身跑过去,结果一下子摔了下来。醒来后,他说的第一句话竟然是喊“葵——花——”……
2.评价交流,提出建议。
根据评价标准,想一想:故事的来龙去脉说明白了吗?“主干”是否清楚?“枝叶”是否去除?语言是否简练?语意是否连贯?
预设1:故事的来龙去脉讲得很清楚,但是我觉得主干不够突出,比如第一部分对葵花的父亲描写过多。
预设2:我认为他抓住了故事的主要人物青铜和葵花,如果开篇就从葵花写起会更好。
预设3:我也读过这本书,它的章节特别多,有些章节的内容很重要。梗概作者可以借助目录,筛选概括,合并成段。
3.根据评价,进行修改。
《青铜葵花》梗概
葵花从小就没了妈妈,后来她跟着雕塑家爸爸来到了干校,住在一个叫大麦地的地方。他爸爸最喜欢用青铜制作葵花,所以特别痴迷大麦地的一大片葵花田,常常去写生。有一天他坐船回来时不幸落入水中被淹死了,葵花成了孤儿。
后来,葵花被哑巴青铜一家收养。尽管青铜一家十分清贫,但全家人节衣缩食,并没有苦了葵花。家里只能供一个孩子上学,哥哥青铜就想出了用抓阄的方法让葵花上学。为了攒钱让葵花读书,全家一起编了一百双草鞋,青铜在冰天雪地里光着脚卖完了这些鞋。为了让妹妹住上新房,青铜跟着父亲到海边去砍茅草盖房。为了让当上主持人的妹妹更好看,青铜用冰做了一串项链。三年自然灾害时,为了不让妹妹挨饿,青铜带着葵花一起挖芦根,抓野鸭,终于熬过了这段苦日子。葵花慢慢长大了,为了给家里省钱,她故意考不及格,跑到江南去捡银杏果卖钱补贴家用。
后来葵花被接回城市,哥哥青铜便每天都坐在村头的草垛子上,遥望葵花生活的地方……一天,青铜似乎看见葵花向大麦地跑来,他竟忘记了自己在高处,站起身跑过去,结果一下子摔了下来。醒来后,他说的第一句话竟然是喊“葵——花——”……
五、小结习作,提出建议
小结:今天我们听了很多同学的作品梗概,以及大家提出的修改建议,每个人都收获满满。希望课后大家继续修改梗概,并由语文课代表帮我们做成一本作品集,供大家互相学习、借鉴。我还要推选出我们班的优秀作品,通过广播的方式,推荐给全校师生。
设计意图:
强调同学之间的互读互评,减少教师的讲解,旨在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并引导学生关注读者对作品的反馈,从而更好地完成梗概。
设计意图:
延伸习作的任务,将习作结集成册,并通过广播推荐给大家,可让学生感受到习作与生活紧密相连,从而不断激发习作的兴趣。
板书设计: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六年级下册习作:写作品梗概第一课时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引入梗概,明确任务,交流习作意义,明确习作要求,学习方法,动笔习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写作品梗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素养目标,课前解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前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写作品梗概第二课时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