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5春七年级下册语文20.外国诗二首 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695760/0-17390935981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2025春七年级下册语文20.外国诗二首 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695760/0-173909359826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部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语文同步课件+教案
人教部编版(2024)未选择的路优质课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未选择的路优质课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课时安排,作者简介,字词积累,背景简介,一、导入,二、寻找座右铭,三、分享座右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自读诗歌,感受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蕴含的哲理
2.学习现代诗歌的朗读技巧,深入品味诗歌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作者简介】
普希金,俄罗斯伟大的民族诗人、小说家,被称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 “俄罗斯文学之父”“俄国文学的始祖”。
文学影响:①创造了新的朴素优美的俄罗斯文学语言;②文学创作结束了俄国文学的落后局面,为俄国19 世纪文学的繁荣创造了条件。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和俄罗斯近代文学的奠基人。
代表作品:诗歌《自由颂》《致恰达耶夫》《致大海》等,长篇诗体小说 《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篇小说《上尉的女儿》、童话诗《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等。
一生倾向革命,作品表现了对自由、生活的热爱,对光明必能战胜黑暗、理智必能战胜偏见的坚定信念。他的思想与诗作,赢得了民众的尊崇,也引起沙皇俄国统治者的不满和仇恨,他曾两度被流放,却始终不肯屈服。
【字词积累】
忧郁(yù):忧伤愁闷。
瞬(shùn)息:一眨眼一呼吸的短时间。
瞬息万变:形容极短的时间内变化快而多。
怀恋:怀念。
【背景简介】
这首诗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是以赠诗的形式写在他的邻居的女儿的纪念册上的。那时俄国革命正开展得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着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
【一、导入】
1 .关于座右铭,有这样一个故事:东汉崔瑗杀了仇人,只身逃亡。后来,遇朝廷赦免,才回到家乡。崔瑗知道自己犯了错,就作“铭”,放在座位的右边,用以自戒。这就是原始的座右铭。后来人们用座右铭来指能激励、警戒自己,作为行动指南的格言。历史上,许多中外名人都有自己的座右铭。
今天,我们自读的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名诗里面,很多句子曾是很多人的座右铭。 过渡:我们这节课,就是要在本诗中寻找属于自己的座右铭。
【二、寻找座右铭】
1.同学们先自读一遍诗歌,要求读得通顺。再按照示例,完成“寻找座右铭”学习活动。
提问:假如让你从《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中找一句座右铭,你想找哪一句?为什么?
寻找属于自己的座右铭
我找到的诗句是: 。
这句诗表达上的特点是: 。
我之所以把这句诗当作自己的座右铭,是因为
。
示例:
寻找属于自己的座右铭
我找到的诗句是: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这句诗表达上的特点是:用假设的对话的口吻,显得亲切自然;连用两个“不要”,强调了面对生活中的挫折,没必要灰心丧气。
我之所以把这句诗当做自己的座右铭,是因为这句诗给了我直面挫折的信心。
2.下面,请同学们自读诗歌,完成学习活动。可先与同桌分享,再在全班分享。
【三、分享座右铭】
(1)我找到的诗句是: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这句诗表达上的特点是:“忧郁的日子”和“快乐的日子”相对应,“相信吧”用确凿无疑的口吻坚定了读者对于“快乐的日子”的期待。
我之所以把这句诗当做自己的座右铭,是因为这句诗告诉我,无论处身何等境地,都要相信“相信的力量”。
【四、诵读座右铭】
最后,我们将通过小组诵读的活动来向普希金的不朽经典致敬。
要求:结合你们对于《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阅读心得,自选朗读形式,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朗读全诗。
建议:可以采用新颖的朗读形式
示范:
师领: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生合: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男合: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女合:现在却常是忧郁:
生合: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第二课时 《未选择的路》
【新课导入】
提问:同学们知道的和“路”有关的诗句或名言有哪些呢?
(预测学生回答)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李白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屈原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鲁迅
本节课,我们将自学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的名诗《未选择的路》。
【作者简介】
弗罗斯特(1874—1963),美国诗人。他经营过农场,徒步漫游过许多地方。他的诗往往以描写新英格兰(美国本土的东北地区)的自然景色或风俗人情开始,渐渐进入哲理的境界,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代表作有《白桦树》,诗集《少年的意志》等。
【字词积累】
涉足:指进入某种环境或范围。
伫(zhù)立:长时间地站着。
萋(qī)萋: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幽寂:幽静寂寞。
人迹罕至:人很少到的地方。
延绵:绵延;延续不断。
任务一、提问标题
我们本课的学习,主要围绕“学会提问”进行,请同学们观看朗读视频后,自由朗读诗歌两遍。
同学们在朗读诗歌的过程中, 不知道有没有产生一些疑问的地方?比如老师读到标题“未选择的路”时,就会产生一个疑问:未选择的路是指哪一条路?同时,既然有未选择的路,那么“选择的路”又是哪一条呢?还可以 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诗人笔下“选择的路”是哪一条?“未选择的路”又是哪一条呢?
小结:“学会提问”指的是针对你在读诗过程中的疑惑提出向题。这就要求我们带着思考去读诗。
下面,开始独立思考,每位同学针对你读本诗的疑惑至少提出一个问题。
任务二、问题交流
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问题进行交流。
(1)诗歌中的“路”仅仅指现实生活中的道路吗?
“路”作为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既指现实生活中的道路,也象征着人生道理。
(2)诗歌第1节中,“我”站在歧路口,为什么“久久伫立”?
这主要是为了表现出人生道路的选择对每个人的人生而言都是很重要的,因此要慎重选择,因为一旦选定,就不能回头。
(3)诗歌第2 节中,“我”为什么选了一条“更幽寂”“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的道路?
这主要是为了表现“我”希望“我”所选择的人生道路更有挑战性,更不平庸。
(4)全诗写“我”选择了一条路,为什么题目又叫做“未选择的路”呢?
这其实是生活中的一个普遍现象——未选择也是一种选择。生活中很多人出于对自己选择的不满,才会产生对于未选择的怀恋。所以这首诗中诗人念念不忘的是那一条未选择的路,而不是已经选择的路,这也正是人生的真实写照。这样写来给这首诗增加了忧郁的情绪。
(5)这两首诗写法有什么大的差异?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直抒胸臆,没有什么具体的形象; 《未选择的路》则用了许多具体形象来阐释人生哲理。
【四、比较研读】
小结:作为教材中第一次学的外国诗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未选择的路》对于我们开启外国诗歌的世界极有意义。在课堂结束的时候,我们不妨通过自主比较的方式,盘点一下本节课的学习成果。
提示:我们的比较,可以从诗歌的形式特点、语言风格和蕴含的哲理等各个角度去进行。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下册(2024)25活板优秀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第一课时,新课导入,作者简介,背景链接,第二课时,课堂小结,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爱莲说一等奖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自主学习, 任务一, 任务二,任务三,任务四——对比阅读,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1 邓稼先优秀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预习检查,初读感知,课堂训练,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