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运城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6694758/0-173908000172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西省运城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6694758/0-173908000228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西省运城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6694758/0-173908000239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西省运城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山西省运城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监测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猕猴桃风味独特,酸甜适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监测时间6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3.答案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4.监测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 选择题
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1. 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盖盖玻片时,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其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下,这样做的目的是
A. 防止破坏盖玻片B. 避免盖玻片下产生气泡
C. 避免压破细胞D. 防止液体溢出
【答案】B
【分析】在制作临时装片是盖盖玻片一步很重要,要不然容易产生气泡,气泡与细胞重叠不易观察。
【详解】制作临时装片时,正确的盖盖玻片的方法是: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侧先接触滴液,然后缓缓地放下,这样可以通过水滴慢慢将空气排走,避免盖玻片下产生气泡,B符合题意。
故选B。
绿色的池塘水中有没有生物?如果有,会有什么样的生物呢?为了一探究竟,小晋同学取了一滴某池塘中绿色的池塘水,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用显微镜观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2. 为使反射光线经过通光孔、物镜、镜筒到达目镜,以通过目镜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小晋应进行的操作是下图中的( )
A. B.
C. D.
3. 小晋在视野中看到了如图所示的生物。该生物能进行摄食的结构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
4. 小晋在视野中还看到一个个球状的细胞,他认定这些是单细胞藻类,他判断的依据是该生物细胞内有( )
A. 细胞核B. 细胞质C. 细胞膜D. 叶绿体
【答案】2. D 3. B 4. D
【分析】显微镜是光学仪器,需让反光镜反射的光线穿过通光孔→玻片标本→物镜→镜筒到达目镜。对光时,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载物台上的通光孔。转动遮光器选用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然后一只眼注视目镜内,另一只眼睁开。转动反光镜使反射光线经过通光孔、物镜、镜筒到达目镜;以通过目镜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为宜。
【2题详解】
显微镜是光学仪器,需让反光镜反射的光线穿过通光孔→玻片标本→物镜→镜筒到达目镜。因此,为使反射光线经过通光孔、物镜、镜筒到达目镜,以通过目镜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小晋应该进行的操作是使通光孔、玻片标本、物镜、镜筒、目镜在一条直线上,光线才可达到目镜,看到清晰的像,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3题详解】
图中①是食物泡、②是口沟、③是收集管、④是细胞核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依靠②口沟摄食一些细菌和微小的浮游植物,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4题详解】
A.细胞核是真核细胞都有的,无法据此判断一个个球状细胞是单细胞藻类,故A错误。
B.细胞质是细胞生物都有的结构,无法据此判断一个个球状细胞是单细胞藻类,故B错误。
C.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但是是细胞生物都具有的结构,无法据此判断一个个球状细胞是单细胞藻类,故C错误。
D.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特有的,单细胞藻类含有叶绿体,单细胞的草履虫没有,故一个个球状细胞是单细胞藻类,故D正确。
故选D。
5. 猕猴桃风味独特,酸甜适口。《本草纲目》中记载:“其形如梨,其色如桃,而猕猴喜食,故有诸名。”猕猴细胞与猕猴桃细胞共有的结构不包括( )
A. 细胞膜B. 细胞质C. 细胞核D. 细胞壁
【答案】D
【分析】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等结构。
【详解】植物细胞和动物的细胞在结构上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不同点:植物细胞内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而动物细胞内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所以猕猴桃细胞具有而猕猴细胞不具有的细胞结构是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6. 萌萌同学把果冻装进一个透明的塑料袋,再将一粒葡萄放在琼脂中间,最后用线扎好袋口,一个简单的动物模型就做好了,与真实的动物细胞相比,这个模型中的塑料袋、葡萄、果冻分别代表细胞结构中的( )
A. 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膜B. 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
C. 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D. 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
【答案】B
【分析】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选择透过性)。细胞膜将细胞内部与外界环境分开,使细胞拥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内部环境。细胞膜能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有害的物质挡在外面,同时把细胞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
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细胞质是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部分,是流动着的,这利于物质交换,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
【详解】细胞膜具有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保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的作用;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遗传信息库;细胞质是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部分,是流动着的,这利于物质交换,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结合分析可知,在这个动物细胞模型中,塑料袋相当于细胞膜,葡萄相当于细胞核,果冻相当于细胞质,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7.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有关细胞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 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不同于人口腔上皮细胞的特有结构是叶绿体、液泡和细胞壁
C. 一般动植物细胞都具有细胞膜
D. 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可在载玻片上滴清水
【答案】C
【分析】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液泡,植物体绿色部分的细胞还有叶绿体。动物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和线粒体。
【详解】A.生物通常可分为五类:动物、植物、真菌、细菌、病毒,这五类生物中,只有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病毒结构简单,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A错误。
B.洋葱内表皮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液泡。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具有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和线粒体。可见,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不同于人口腔上皮细胞的特有结构是液泡和细胞壁,B错误。
C.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能控制物质进出。无论是动物细胞还是植物细胞,都有细胞膜,C正确。
D.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口腔上皮细胞如果放在清水中会吸水涨破,因此为了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需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D错误。
故选C。
8. 碧螺春由清明前后采摘的茶树幼嫩的叶和芽炒制而成。茶农能够在短时间内采摘多批新叶和新芽,主要因为茶树的芽中存在较多的( )
A. 分生组织B. 薄壁组织
C. 保护组织D. 输导组织
【答案】A
【分析】植物的组织主要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等。它们分布在不同的部位、各有一定的特点和功能。
【详解】A.分生组织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通过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形成其他组织。因此,茶农能够在短时间内采摘多批新叶和新芽,主要因为茶树的芽中存在较多的分生组织,A符合题意。
B.基本组织在植物体内占很大位置,分布在植物体的许多部分,是组成植物体的基础;它是由主要起代谢活动和营养作用的薄壁细胞所组成,所以又称薄壁组织,B不符合题意。
C.保护组织是覆盖在植物体表面起保护作用的组织,由一层或数层细胞构成,C不符合题意。
D.输导组织包括在茎、叶脉、根尖成熟区等处的导管和筛管,具有运输营养物质的作用,如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 同学们在课堂上观察了番茄的①果实、②果实的表皮、③果肉细胞和④番茄植株。以上所属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依次为( )
A. ①②③④B. ②①③④
C. ③②①④D. ④③②①
【答案】C
【分析】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详解】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由细胞再组成组织,构成植物体的主要组织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和分生组织。不同的组织再组成器官,绿色开花植物有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由这六大器官直接构成整个植物体。①果实属于器官,②果实的表皮属于保护组织,③果肉细胞属于细胞,④番茄植株属于植物体,因此图中番茄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依次是:③②①④,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10.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中的“苍苔”主要是指苔藓植物。下列关于藓植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植株一般都很矮小B. 茎、叶中具有输导组织
C. 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D. 大多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
【答案】B
【分析】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体内无输导组织,生活在阴湿的环境。
【详解】A.苔藓植物通常没有真正的根、茎、叶分化,其结构相对简单,且没有像高等植物那样的维管束组织来支撑植物体,因此苔藓植物一般都很矮小,A正确。
B.苔藓植物虽然具有茎和叶的分化,但这些结构并不包含输导组织。输导组织是高等植物体内负责运输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的组织,而苔藓植物由于结构相对简单,并不具备这样的组织,B错误。
C.苔藓植物的叶由一层细胞构成,对有毒气体非常敏感,当空气中存在有毒气体时,苔藓植物的生长会受到严重影响甚至死亡。因此,苔藓植物常被用作监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C正确。
D.苔藓植物没有真正的根,无法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水分和无机盐,因此它们通常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依靠叶状体来吸收水分和进行光合作用,D正确。
故选B。
11. 鹿角蕨(如图)是一种蕨类植物,株型美观大方、叶片酷似鹿角,叶色素雅,观赏价值极高。下列关于鹿角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具有根、茎、叶的分化B. 具有输导组织
C. 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D. 通过种子进行繁殖
【答案】D
【分析】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具有真正的根、茎、叶,具有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植株比较高大;靠孢子繁殖后代,生殖过程离不开水。
【详解】AB.鹿角蕨有根、茎、叶的分化,并且根、茎、叶里有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输导组织能为植物输送大量的有机物供植株利用,机械组织有支持作用,能支撑地上部分,适应陆地生活的能力较强,AB正确。
C.鹿角蕨属于蕨类植物,靠孢子繁殖后代,生殖过程离不开水,适于生活阴暗潮湿环境里,C正确。
D.鹿角蕨属于蕨类植物,靠孢子繁殖后代,孢子在适宜的条件下发育为新的个体,属于孢子植物,D错误。
故选D。
12. 兰花螳螂(如图)是螳螂目中最漂亮、最抢眼的成员、是世界上进化得最完美的生物之一、兰花螳螂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初生幼体呈现特殊的红黑二色组合,在第一次蜕皮之后才会转变为白色和粉红色相间的兰花体色。结合所学知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根据上述对兰花螳螂的描述并结合图片,推断兰花螳螂属于( )
A. 节肢动物B. 软体动物
C. 线虫动物D. 环节动物
(2)在兰花螳螂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一般不涉及( )
A. 细胞分裂B. 细胞生长
C. 细胞分化D. 细胞癌变
(3)下表是三种螳螂的分类关系。据表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表中所列的最小分类单位是目
B. 三种螳螂中兰花螳螂和刺花螳螂共同特征最多
C. 亲缘关系较近的是兰花螳螂和中华大刀螳
D. 三种螳螂的形态结构不可以作为分类的依据
【答案】(1)A (2)D (3)B
【分析】根据兰花螳螂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蜕皮的习性,可知,它是昆虫,昆虫属于节肢动物。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详解】(1)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根据兰花螳螂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蜕皮的习性,可知,它是昆虫,昆虫属于节肢动物。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2)兰花螳螂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会经历细胞分裂、细胞生长和细胞分化等过程以个体的发育,但细胞癌变是细胞的一种异常不受控制的生长形式,与正常的生长发育无关,因此一般不涉及细胞癌变,故ABC正确,D错误。
故选D。
(3)A.生物的分类单位由大到小:界、门、纲、目、科、属、种,表中所列的最小分类单位是种,故A错误。
B.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多,兰花螳螂和刺花螳螂同属于花螳科;兰花螳螂和中华大刀螳同属于螳螂目,故B正确。
C.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多,亲缘关系越近。兰花螳螂和刺花螳螂同属于花螳科;兰花螳螂和中华大刀螳同属于螳螂目,所以亲缘关系较近的是兰花螳螂和刺花螳螂,故C错误。
D.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或生活习性上的特点,都可作为分类的依据,故D错误。
故选B。
13. 铁线虫是一种常常寄生在螳螂等昆虫体内的寄生虫,其身体细长,体表有角质层。下列动物中,与铁线虫属于同一类群的是( )
A. 蚯蚓B. 蛔虫C. 蜘蛛D. 蜗牛
【答案】B
【分析】铁线虫属于线形(线虫)动物,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详解】A.蚯蚓属于环节动物,它的身体由许多相似的体节组成,这与铁线虫的身体结构不同,A不符合题意。
B.蛔虫属于线形(线虫)动物,它的身体细长,体表有角质层,这与铁线虫的特征相符,B符合题意。
C.蜘蛛属于节肢动物,它的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两部分,体表有外骨骼,这与铁线虫的身体结构不同,C不符合题意。
D.蜗牛属于软体动物,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呼吸器官是鳃,这与铁线虫的身体结构不同,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024年2月2日是第28个“世界湿地日”,生物进化史上的“老寿星”扬子鳄组织开展了中国区代表会。参会动物(如图)有食虫虻、水田鼠……正在东北招待游客的丹顶鹤也匆匆赶来参加了会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4. 如图是以上参会代表动物的分类表图解,其中表示扬子鳄的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
15. 下列丹顶鹤的特征中,与其飞行生活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
A. 骨骼薄而坚固,长骨中空B. 通过产卵繁殖后代
C. 有气囊辅助呼吸D. 前肢变成翼
16. 参会动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A. 扬子鳄B. 食虫虻C. 水田鼠D. 丹顶鹤
【答案】14. B 15. B 16. C
【分析】鸟类的主要特征有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利于飞行;心脏四腔,用肺呼吸,用气囊辅助完成双重呼吸,体温恒定,体内受精,卵生,有发达的神经系统,直肠很短,能减轻体重,有的骨很薄,有的骨愈合在一起,长骨中空等。
【14题详解】
扬子鳄是爬行动物,体内具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脊椎动物,且体温会随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属于变温动物,因此根据分类图解可知,扬子鳄对应②,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5题详解】
A.骨骼薄而坚固,长骨中空有利于减轻体重,利于飞行,故A正确。
B.通过产卵繁殖后代与飞行生活无关,故B错误。
C.有气囊辅助肺进行双重呼吸有利于提高气体交换的效率,满足氧气的供应,有利于飞行,故C正确。
D.鸟类的前肢变成翼,翼的飞行器官,故D正确。
故选B。
【16题详解】
水田鼠是哺乳动物,与人类同属哺乳纲,亲缘关系最近,而扬子鳄、食虫虻、丹顶鹤分别属于爬行类、昆虫类和鸟类,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7. 1962年,英国霍林斯等人利用电子显微镜在所栽培的蘑菇中发现了与病害有关的三种病毒。蘑菇和病毒的共同点是( )
A. 都有细胞核B. 都含叶绿体
C. 都是单细胞生物D. 都有遗传物质
【答案】D
【分析】(1)真菌的细胞内都有细胞核,真菌和动植物都属于真核生物。与细菌一样,蘑菇等真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只能利用现成有机物生活。
(2)病毒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病毒要是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
【详解】A.蘑菇是真菌,有细胞核,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没有细胞核,A错误。
B.蘑菇和病毒都没有叶绿体,B错误。
C.蘑菇是多细胞真菌,病毒没有细胞结构,C错误。
D.蘑菇的细胞核中含有DNA,DNA储存着遗传信息,是蘑菇的遗传物质;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因此,蘑菇和病毒都有遗传物质,D正确。
故选D。
18. 猴头菇是一种食用真菌,因外形酷似猴头而得名。下列关于猴头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能形成芽孢B. 属于多细胞真菌
C. 能制造有机物D. 靠分裂进行生殖
【答案】B
【分析】真菌有单细胞的个体,也有多细胞的个体。真菌的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没有叶绿体,营养方式为异养。多细胞的真菌由细胞形成菌丝,有些菌丝位于营养物质的上面,称为气生菌丝(直立菌丝);有些菌丝深入到营养物质内部,称为营养菌丝。大多数真菌用孢子繁殖后代。
【详解】A.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猴头菇属于多细胞真菌,不能形成芽孢,故A错误。
B.猴头菇属于多细胞真菌,每个细胞结构为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等,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故B正确。
C.猴头菇的细胞内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为异养,必须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故C错误。
D.猴头菇能产生大量的孢子,靠孢子来繁殖新个体,而不是靠分裂进行生殖,故D错误。
故选B。
19. 下列关于微生物与人类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腐生细菌是大地的“清洁工”
B. 利用酵母菌可以生产酸奶
C. 所有真菌都会引起植物、动物或人患病
D. 动物病毒杀虫剂的使用,会破坏生态环境
【答案】A
【分析】细菌和真菌分布广泛,无处不在,与人类关系密切。
【详解】A.腐生细菌通过分解有机物质,帮助清理环境并促进物质循环,故被称为大地的“清洁工”,故A正确。
B.制作酸奶需要乳酸菌的发酵,故B错误。
C.并非所有真菌都会引起疾病,有些真菌对人类和动植物是有益的,故C错误。
D.动物病毒杀虫剂通常是特定针对害虫的,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但不一定会破坏生态环境,故D错误。
故选A。
20. 如图中1-4表示某些生物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不属于图中所示关系的是( )
A. 1脊椎动物、2鸟类、3哺乳动物、4信鸽
B. 1微生物、2真菌、3细菌、4酵母菌
C. 1孢子植物、2苔藓植物、3裸子植物、4葫芦藓
D. 1无脊椎动物、2环节动物、3节肢动物、4沙蚕
【答案】C
【分析】题图中:1包含2与3,2包含4。
【详解】A.1脊椎动物包括2鸟类、3哺乳动物,4信鸽属于2鸟类,符合图示关系,A正确
B.1微生物包括2真菌、3细菌,4酵母菌属于2真菌,符合图示关系,B正确。
C.1孢子植物包括2苔藓植物、但不包括3裸子植物,裸子植物属于种子植物,4葫芦藓属于2苔藓植物,故不符合图示关系,C错误。
D.1无脊椎动物包括2环节动物、3节肢动物,4沙蚕属于2环节动物,符合图示关系,D正确。
故选C。
21. 生物入侵对生物多样性造成破坏的主要原因是( )
A. 外来物种的适应性太弱
B. 外来物种捕食了大量的本地物种
C. 生物入侵后没有天敌,其繁殖后代数量过多
D. 外来物种改变了原来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答案】C
【分析】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
【详解】引进外来物种,一般不引进它的天敌,因此外来物种就会因为缺少天敌,而数量大增,进而与其它生物争夺生存资源,从而影响了其它生物的生存,甚至引起其它生物的死亡,就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C符合题意。
故选C。
22. 由于乱砍滥伐、乱捕滥杀等原因,生物多样性面临严重威胁。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
A. 迁出原地,移入动植物园B. 建立濒危动物繁育中心
C. 建立自然保护区D. 颁布相关法律和文件
【答案】C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有:①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②迁地保护:把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③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植物的种子库、动物的精子库等),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④加强法制和教育管理。
【详解】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也叫就地保护,因此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23. 小娟发现家里的橘子特别容易发霉,于是她在老师的引导下,设计如表所示的“橘子发霉受哪些环境因素影响”的探究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为对照组,乙、丙为实验组
B. 甲与丙对照探究的问题是水分和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
C. 实验所需的橘子大小、品种、购买的时间都与本实验无关
D. 该实验告诉我们,低温和干燥条件下有利于食品的储存
【答案】D
【分析】实验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根据科学研究的目的,尽可能地排除外界的影响,突出主要因素并利用一些专门的仪器设备,而人为地改变、控制或模拟研究对象,使某一些事物(或过程)发生或再现,从而去认识自然现象、自然性质、自然规律。
【详解】A.对照组是指实验对象中未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反之,则为实验组,甲组将橘子进行了晒干处理,属于实验组;乙未经任何处理,属于对照组;丙改变了温度,属于实验组,A错误。
B.甲和丙有水分和温度两个变量,不能构成一组对照,B错误。
C.实验所需的橘子大小、品种、购买的时间都属于无关变量,但会影响实验结果,需要控制单一变量,C错误。
D.由甲和乙、乙和丙两组实验,对我们保存食品的启示:食品保存时应注意低温、干燥,D正确。
故选D。
第Ⅱ卷 非选择题
本卷共4个小题,共5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
24.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从“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的诗句中,我们能联想到生机勃勃的江南水乡画面。在这个画面中,莲和鱼各自展现着独特的生命之美。下图中,①~④表示莲的四种组织(“横线上”填文字,【 】里填图中标号)。
(1)莲由小长大与图中过程【 】________和过程【 】________密切相关。
(2)莲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16条,经过两次分裂后,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________条。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是先________,然后均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再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中,这样可以保证生物遗传的稳定性。
(3)丁中所示的藕所属的结构层次为________,它是由多种组织构成的,人们常从藕中获取淀粉,可见其内部含有③所代表的________;丁中“藕断丝连”的“丝”属于丙中的【_____】输导组织。
(4)戊中莲的结构层次为________。与鱼相比,莲没有________这一结构层次。
(5)小李同学用显微镜观察莲的细胞临时装片时,发现视野很暗,原因可能有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答案】(1)①. a细胞分裂 ②. b细胞分化
(2)①. 16 ②. 复制##复制加倍
(3)①. 器官 ②. 薄壁组织##营养组织 ③. ②
(4)①. 植物体##个体 ②. 系统
(5)室内光线过暗、物镜未对准通光孔、所选遮光器上的光圈太小(答出一点即可)
【分析】图中甲和乙表示细胞,丙表示组织,丁表示器官,戊表示植物体;a表示细胞分裂,b表示细胞分化,①是机械组织,②是输导组织,③是薄壁组织(营养组织),④是分生组织。
【详解】(1)生物体从小长到大,与细胞生长、分裂和分化密不可分。因此莲由小长大与图中过程a细胞分裂和过程b细胞分化密切相关。
(2)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最明显,染色体首先要完成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这样,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和原细胞的染色体相同和数目也相同。
所以莲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16条,经过两次分裂后,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16条。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是先复制,然后均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再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中,这样可以保证生物遗传的稳定性。
(3)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丁中所示的藕所属的结构层次为器官,它是由多种组织构成的,人们常从藕中获取淀粉,可见其内部含有③薄壁组织(营养组织);丁中“藕断丝连”的“丝”属于丙中的②输导组织。
(4)戊中莲的结构层次为植物体(个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因此与鱼相比,莲没有系统这一结构层次。
(5)小李同学用显微镜观察莲细胞临时装片时,发现视野很暗,原因可能有室内光线过暗、物镜未对准通光孔、所选遮光器上的光圈太小等。
25. 保护生物多样性
资料一:地球上自从35前出现生命以来,已有5亿种生物存在,如今绝大多数已经消失。地质年代物种灭绝的速度极为缓慢,鸟类平均300年灭绝1种,兽类平均8000年灭绝1种。据专家评估,由于人类的活动,目前地球上的生物物种正在以比自然淘汰高达1000倍的速度灭绝。
资料二:伊犁鼠兔体表被毛,是我国新疆的特有物种,现仅分布于天山山脉的高寒山区,靠采食天山雪莲、红景天、金莲花等高山植物生存。由于这些植物多生长于高海拔的岩壁石缝间,伊犁鼠兔常常饿肚子。伊犁鼠兔一年可能仅繁殖一胎,它们有许多天敌,如白鼬、石貂、狐狸和各种猛禽。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天山冰川处于衰退状态,这对于伊犁鼠兔等耐寒性动物会产生致命的影响。加之人类的捕猎、对雪莲等药用植物的盗采和对环境的破坏,伊犁鼠兔的数量已经从1983年的约3000只,下降到了目前的不足1000只,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已接近极危的边缘。
分析以上资料,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资料一中体现了目前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主要是______,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2)伊犁鼠兔属于小型的______动物,你判断的依据是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3)以下是伊犁鼠兔在动物分类中的地位:
以上表解中,伊犁鼠兔所属的最小分类单位是______。在以上各种“兔”中,伊犁鼠兔与______的共同特征更多一些,原因是______。
(4)分析资料,你认为导致伊犁鼠兔数量下降的原因可能是_____(答出一点即可)。
(5)你认为保护伊犁鼠兔的有效措施有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答案】(1)①. 物种灭绝速度加快 ②. 人类活动的影响
(2)①. 哺乳 ②. 胎生、体表被毛
(3)①. 种 ②. 北美鼠兔 ③. 它们属于同一属,在分类上更接近
(4)气候变暖导致栖息地的冰川消退
(5)加强对高山植物的保护
【分析】(1)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鸟类和哺乳动物都属于恒温动物。
(2)生物分类从大到小的等级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最小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等级越高,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点越少;分类等级越低,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点越多。
(3)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详解】(1)资料一中提到,目前生物物种以比自然淘汰高达1000倍的速度灭绝,这一现象表明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主要威胁是物种灭绝速度的加快。其主要原因则是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如污染、栖息地破坏、过度捕捞捕猎等。
(2)由资料可知,伊犁鼠兔利胎生,体表被毛,则结合分析可知,伊犁鼠兔属于小型哺乳动物,依据是胎生,体表被毛。
(3)生物分类的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以上表解中,伊犁鼠兔所属的最小分类单位是种。在以上各种“兔”中,伊犁鼠兔与北美鼠兔的共同特征更多一些,原因是属于同一属,共同特征较多。
(4)根据资料二,伊犁鼠兔适应寒冷环境,气候变暖导致冰川消退,不利于它们生存,加之人类的捕猎、对雪莲等药用植物的盗采和对环境的破坏等其他威胁,数量大幅下降。
(5)伊犁鼠兔依赖高山植物生存,而这些植物因盗采和环境破坏减少,通过保护这些植物,可以间接保护伊犁鼠兔。
26. 警惕“来者不善”,防范外来物种入侵
近年来,外来物种的入侵给我们的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危害。我国颁布实施的《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办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引进、释放或者丢弃外来物种。下图为我国部分外来物种,请你据图回答:
(1)槐叶萍原产巴西,是生活在水中的一种植物,其茎细长,部分叶子漂浮水面上,水下根状体为沉水叶,起着根的作用,茎、叶中有输导组织,孢子果4、8枚聚生于水下叶的基部。根据以上描述可推测出槐叶萍属于________植物,常见的该类型植物还有________(答出一种即可)。
(2)加拿大一枝黄花繁殖力极强,生长优势明显,会与周围植物争阳光、争肥料,直至其他植物死亡,从而对生物多样性构成严重威胁。该植物具有根、茎、叶、________、________、种子等器官,用种子繁殖后代,与银杏、水杉等植物相比,其种子外________(选填:有;没有)果皮包被。
(3)美国白蛾的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________。其体表的外骨骼不仅是保护自己的盔甲,还能起到________的作用。
(4)鳄雀鳝的身体可分为________、躯干和尾三个部分,其中尾部与其他雀鳝一样,为古老鱼类独有的圆尾,它的身体呈流线型,体表被覆________,这些特征与其水生生活相适应。你还知道鳄雀鳝有哪些特征与其水生生活相适应?_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
(5)美洲牛蛙属于两栖类动物,其幼体生活在水中,用________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用________呼吸,________有辅助呼吸的作用。由于其强大的适应能力和繁殖能力,引入我国后,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了一定影响。
(6)为了控制外来物种入侵,作为一名公民应当怎么做?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答案】(1)①. 蕨类 ②. 满江红##石松##肾蕨
(2)①. 花 ②. 果实 ③. 有
(3)①. 分节 ②. 减少水分蒸发
(4)①. 头 ②. 鳞片 ③. 用鱼鳃呼吸
(5)①. 鳃 ②. 肺 ③. 皮肤
(6)不随意引进外来物种##加强宣传和教育
【分析】藻类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生活在阴湿处,一般都很矮小,通常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叶中也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根能吸收大量的水和无机盐,并且体内有输导组织,用孢子繁殖后代。
鱼类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鸟类的主要特征是:有喙无齿,身体被覆羽毛,前肢特化为翼,长骨中空,心脏四腔,用肺呼吸,有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卵生。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被毛,具保温作用,体温恒定,体内有膈,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大脑发达,用肺呼吸,心脏四腔,胎生、哺乳。
【详解】(1)结合分析,槐叶萍,生活在水中,具有茎、叶和输导组织,且通过孢子繁殖,这是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因此,可以推测槐叶萍属于蕨类植物。常见的蕨类植物还有肾蕨、卷柏等。
(2)种子植物根据种子外是否有果皮包被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加拿大一枝黄花属于被子植物,该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器官,用种子繁殖后代,种子外面有外果皮形成果实,可见加拿大一枝黄花与银杏、水杉等植物相比,其种子外有果皮包被,能形成果实。
(3)美国白蛾属于节肢动物,节肢动物特征有体表具有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外骨骼既可以保护身体内部结构,又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有利于在陆地生活。
(4)鳄雀鳝属于鱼类,鱼类生活在水中,体表覆盖有鳞片,可以减少在水中的阻力,用鳃呼吸。鳄雀鳝的身体结构与其水生生活相适应,它的身体可分为头部、躯干和尾三个部分,体表被覆鳞片,这有助于减少水中的阻力。此外鳄雀鳝用鳃呼吸,这也是水生动物的一个典型特征,因为鳃可以有效地从水中获取氧气。
(5)美洲牛蛙属于两栖类动物,生殖发育离不开水。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还需要湿润的皮肤辅助呼吸。
(6)为了控制外来物种入侵,作为公民,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措施。例如,不随意引进外来物种,因为很多外来物种的入侵都是由于人为的引进造成的。同时,我们也可以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外来物种入侵的认识和警惕性。此外,对于已经入侵的外来物种,我们可以采取生物防治或机械防治等方法来控制其数量和扩散范围。
27. 舌尖上的泡菜
蔬菜经过发酵制成的泡菜,不仅可以长时间保存,而且味道酸脆可口,深受人们喜爱。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查阅资料后,尝试制作泡菜。
【知识储备】
(1)泡菜制作原理:蔬菜表面的天然菌种——________在无氧的条件下,分解有机物产生乳酸。
(2)菌种特点:该菌种和酵母菌相比,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________。发酵过程中,此菌种通过________的方式大量繁殖。
【泡菜的制作】
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分工合作,按照以下流程制作泡菜:
(3)步骤②中,向泡菜坛中加“母水”(上次制作泡菜后留下的汤水),可提高泡菜制作的效率,原因是________。步骤③中密封坛口的目的是________。
【探究泡菜的食用安全】
泡菜虽好吃,但在制作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短时间内摄入过量亚硝酸盐,会引起食物中毒。为了探究泡菜制作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随时间的变化,同学们在泡菜制作过程中,每天定时取等量样品进行榨汁,测量其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并绘制了右图所示的曲线。
(4)同学们其实同时做了两个探究:
①探究用不同蔬菜制成的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差异,变量是______。
②探究用某种蔬菜(如萝卜)制作泡菜的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随时间的变化,变量是_______。为了控制变量,同学们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答一点即可)。
(5)分析曲线可知,萝卜在腌制_______天后食用比较合理,理由是_______。
【答案】(1)乳酸菌 (2)①.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②. 分裂
(3)①. “母水”中含有大量的乳酸菌 ②. 避免空气中的氧气进入坛中,以便形成无氧环境
(4)①. 蔬菜种类 ②. 时间 ③. 每天定时取等量样品进行榨汁
(5)①. 7 ②. 亚硝酸盐含量降至较低水平
【分析】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
【详解】(1)制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在无氧的条件下,乳酸菌发酵分解有机物产生乳酸,呈现一种特殊的风味。蔬菜表面具有天然的乳酸菌,可用于发酵。
(2)乳酸菌是细菌,该菌种和酵母菌相比,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细菌是单细胞生物,通过分裂的方式大量繁殖。
(3)步骤④中,若向泡菜坛中加入“母水”能加快发酵速度,原因是“母水”中含有大量的发酵菌种乳酸菌,有助于迅速启动发酵过程。乳酸菌是厌氧细菌,步骤⑤密封坛口的目的是防止空气进入,保持厌氧环境,以利于乳酸菌的生长繁殖,抑制有害菌的生长。
(4)①探究用不同蔬菜制成的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差异,变量是蔬菜种类。
②探究用某种蔬菜(如萝卜)制作泡菜的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随时间的变化,变量是时间。对照实验需遵循单一变量的原则,为了控制变量,同学们采取的措施有在泡菜制作过程中,每天定时取等量样品进行榨汁等。
(5)根据图中显示的萝卜的亚硝酸盐含量变化曲线,在腌制经过7天后,亚硝酸盐含量已经降至较低的水平,此时食用更为安全。发酵初期,亚硝酸盐含量较高,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产生的亚硝酸盐被逐渐消耗,因此第7天食用较为合适。
种
兰花螳螂
刺花螳螂
中华大刀螳
属
花螳属
刺花螳属
大刀螳螂属
科
花螳科
螳螂科
目
螳螂目
组别
甲
乙
丙
实验处理
将晒的较干的橘子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暖气边
将新鲜的橘子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暖气边
将新鲜的橘子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冰箱里
实验结果
不发霉
发霉
不发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西省运城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共4页。
这是一份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提交答题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