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第1页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第2页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第3页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全卷共8页,满分5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答案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 选择题(共15分)
    第Ⅰ卷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制作细胞模型是学习细胞基本结构的一种方法,为了更好地了解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同学们准备了以下材料:塑料袋、大枣、绿豆、塑料盒、琼脂凝胶,制作动植物细胞模型。请完成下面小题。
    1. 小宇选择上述部分材料制作了如下细胞模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细胞模型属于植物细胞模型
    B. 大枣代表细胞的线粒体
    C. 用滤纸替代塑料袋更加合理
    D. 该细胞需要进一步完善,可嵌入绿豆代表叶绿体
    2. 若要制作动物细胞模型,上述材料不需要选择的是( )
    A. 塑料袋、大枣B. 大枣、绿豆
    C. 塑料盒、琼脂凝胶D. 塑料盒、绿豆
    【答案】1. B 2. D
    【分析】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液泡,植物体绿色部分的细胞还有叶绿体。动物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和线粒体。
    【1题详解】
    A.塑料盒代表细胞壁,这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因此该细胞模型属于植物细胞模型,A正确。
    B.细胞核是细胞中最重要的结构之一,它包含了细胞的遗传信息,图中的大枣在这个模型中代表细胞核,B错误。
    C.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具有选择透过性。塑料袋不能透过物质,故用可透过物质的滤纸替代塑料袋更加合理,C正确。
    D.叶绿体是植物细胞中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绿豆的形状和颜色都与叶绿体相似,所以在这个模型中,可以嵌入绿豆来代表叶绿体,D正确。
    故选B。
    【2题详解】
    A.塑料袋可以代表动物细胞的细胞膜,大枣可以代表动物细胞的细胞核,A不符合题意。
    B.大枣可以代表动物细胞的细胞核;但绿豆代表叶绿体,动物细胞中没有叶绿体,B不符合题意。
    C.塑料盒代表植物细胞的细胞壁,而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琼脂凝胶可以代表动物细胞的细胞质,C不符合题意。
    D.塑料盒代表植物细胞的细胞壁,而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绿豆代表叶绿体,动物细胞中也没有叶绿体,D符合题意。
    故选D。
    3. 某生物学兴趣小组同学利用水滴、放大镜、平面镜、透明玻璃杯和可调支架等材料制作了“水滴显微镜”(如图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放大镜,相当于图乙中的①
    B. 图甲中水滴,相当于图乙中的④
    C. 图甲中上下调整支架的高度,相当于调节图乙的②
    D. 调节图甲中的平面镜,可以改变水滴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答案】D
    【分析】题图乙中:①目镜,②准焦螺旋(包括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③反光镜,④物镜。
    【详解】A.目镜是观察者眼睛直接看到的部分,对物像进行进一步的放大。结合题图可知,在图甲中的放大镜,它的作用是对物体进行进一步放大,这与显微镜中的目镜功能相似,A正确。
    B.物镜是显微镜中靠近被观察物体的镜头,它首先对被观察物体进行放大。在图甲中,水滴起到了放大物体的作用,这与显微镜中的物镜功能相似,B正确。
    C.准焦螺旋是显微镜的机械部分,用来调节焦距。粗准焦螺旋使镜头上升或下降的范围大;细准焦螺旋使镜头上升或下降的范围小,能使焦距更准确,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可见,图甲中上下调整支架的高度,相当于调节图乙的②准焦螺旋,C正确。
    D.平面镜在“水滴显微镜”中主要起到反射光线作用,它可以帮助将光线引导到水滴上,从而照亮被观察的物体。但是,平面镜并不能改变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由目镜和物镜的放大倍数共同决定的,D错误。
    故选D。
    4. 在低倍镜下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视野边缘有一排清晰的小细胞, 若要将细胞放大观察,应首先进行的操作是( )
    A. 更换高倍物镜B. 移动装片
    C. 调节细准焦螺旋D. 调节光圈
    【答案】B
    【分析】在低倍镜下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视野边缘有一排清晰的小细胞, 若要将细胞放大观察。首先把视野边缘那一排清晰的小细胞移到视野中央,然后换用高倍镜观察。
    【详解】高倍显微镜的操作顺序:使用高倍物镜之前,必须先用低倍物镜找到观察的物像,并将观察目标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再换上高倍镜,换用高倍镜后,视野内亮度变暗,因此一般选用较大的光圈并使用反光镜的凹面,然后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观察的物像清晰。即在低倍镜下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视野边缘有一排清晰的小细胞,若要将细胞放大观察,他首先应该进行的操作是移动装片。
    故选B
    5. 将黑色关西螈的体细胞核移植到白色美西螈的去核卵细胞中,形成融合细胞。在适宜的环境中,融合细胞发育成黑色美西螈个体。这说明控制美西螈皮肤颜色遗传的是()
    A. 细胞壁B. 细胞膜C. 细胞质D. 细胞核
    【答案】D
    【分析】细胞核是遗传的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在细胞的代谢、生长、分化中起着重要作用,是遗传物质的主要存在部位。在克隆的过程中,谁提供了细胞核,克隆出来的生物就像谁。
    【详解】把黑色美西螈胚胎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白色美西螈的去核卵细胞中,形成重组细胞。重组细胞发育形成的美西螈,全部都是黑色的,这说明:美西螈皮肤的颜色是由细胞核控制的。因此,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6. 下图表示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其中的 a、b、c、d 分别表示( )
    A. 组织、器官、动物体、植物体
    B. 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
    C. 器官、组织、动物体、植物体
    D. 器官、组织、植物体、动物体
    【答案】B
    【分析】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详解】细胞分裂使细胞的数目增多,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在一起构成器官;
    动物体中不同的器官又构成系统。植物不具有系统。因此,图中a是组织,b是器官,c是植物体,d是动物体。
    故选B。
    7. 草履虫生活在水中,它不会由于过度吸水而导致细胞涨破,原因是( )
    A. 草履虫的表膜能防止水分进入细胞
    B. 草履虫有细胞壁,起到保护和支持作用
    C. 收集管和伸缩泡能收集并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
    D. 草履虫可以通过胞肛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
    【答案】C
    【分析】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单细胞生物虽然个体微小,但也能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 大多数的单细胞生物生活在水中。
    【详解】A.氧气的摄入,二氧化碳的排出都通过表膜进行,A不符合题意。
    B.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没有细胞壁,B不符合题意。
    C.草履虫具有收集管和伸缩泡,它们能有效收集并排出细胞内多余的水分,从而避免细胞因为过量吸水而涨破,C符合题意。
    D.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由胞肛排出,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 我省是种植玉米和大豆的重要地区。下面是“观察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结构”的实验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乙所示的玉米纵切面,是某同学用刀片沿着图甲所示的b线剖开的
    B. 玉米纵切面滴加碘液后,乙图中的4变蓝
    C. 图乙中的2、3、4、5和图丙中的6、7、8、9都是种子的胚
    D. 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都具有的结构是果皮和胚
    【答案】C
    【分析】(1)经过传粉和受精以后,胚珠发育成种子。玉米种子由种皮、胚和胚乳三部分组成,菜豆种子由种皮和胚两部分;种皮有保护种子内部结构的作用,胚乳是种子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胚是新植物的幼体。
    (2)图乙、图丙中:1是胚乳,2是子叶,3是胚芽,4是胚轴,5是胚根;6是胚轴,7是胚根,8是胚芽,9是子叶。
    【详解】A.根据玉米种子的结构特点,我们应该沿着种子的中线(即a线)纵向剖开才能观察到完整的胚乳和胚的结构,A错误。
    B.玉米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里,其储存的营养物质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有遇碘变蓝色的特性,因此在玉米种子的剖面上滴一滴碘液,变成蓝色的部分是1胚乳,而乙图中的4是胚轴,B错误。
    C.雌蕊子房中的卵细胞受精后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可发育成胚,胚是种子的主要部分,是幼小的生命体,它能发育成新的植物体。胚由胚轴、胚芽、胚根、子叶四部分组成。结合分析和题图可知,图乙中的2子叶、3胚芽、4胚轴、5胚根和图丙中的6胚轴、7胚根、8胚芽、9子叶都是种子的胚,C正确。
    D.结合分析和题图可知,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都具有的结构是种皮(不是果皮)和胚,D错误。
    故选C。
    9. 扁形动物和线形动物中很多种类寄生在人或其它动物体内,因此把它们称为寄生虫。这些寄生虫适应寄生生活的共同特征是( )
    A. 身体细长,呈圆柱形
    B. 运动器官发达,运动能力强
    C. 生殖器官发达,繁殖能力强
    D. 都没有消化器官,直接从寄主体内吸收有机物
    【答案】C
    【分析】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口无肛门。
    线形动物:身体通常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由三胚层组成。有原体腔。消化管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
    【详解】与寄生生活相适应,寄生虫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运动器官和感觉器官也都退化,生殖器官特别发达;这些寄生虫之所以具有如此发达的生殖器官,产下如此数量的受精卵,目的就是为了增加感染寄主的机会。因此寄生虫的共同特征是生殖器官发达,繁殖能力强。
    故选C。
    10. 两栖动物中的毛蛙,在繁殖期皮肤会生出许多细毛辅助呼吸,繁殖期过后细毛消失。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A. 细毛中富含毛细血管B. 细毛增大气体交换面积
    C. 繁殖期耗氧量增多D. 非繁殖期只用肺呼吸
    【答案】D
    【分析】两栖动物的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既能在陆上生活,也能在水中生活,用肺呼吸,肺不发达,其皮肤裸露而湿润,粘液腺丰富,具有辅助呼吸功能。
    【详解】A.毛蛙属于两栖动物,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两栖动物的皮肤裸露且能分泌黏液,湿润的皮肤里密布毛细血管,可进行气体交换。毛蛙在繁殖季节皮肤会生出许多细毛,内含许多毛细血管,有助于呼吸,故A正确。
    B.毛蛙在繁殖季节皮肤会生出许多细毛,细毛内含许多毛细血管,这增大了气体交换面积,有助于毛蛙呼吸,故B正确。
    C.毛蛙繁殖期间需要大量能量,因此呼吸作用加强,需要的氧气量也增加,故C正确。
    D.毛蛙属于两栖动物,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无论是繁殖期还是非繁殖期,毛蛙的成体都需要皮肤辅助呼吸,故D错误。
    故选D。
    11. 扬子鳄、龟等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动物,它们的共同特征不包括( )
    A. 幼体水生,用鳃呼吸
    B. 肺发达,用肺呼吸
    C. 在陆地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D. 体表具有角质的鳞片或甲
    【答案】A
    【分析】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常见的两栖动物有青蛙、蟾蜍、大鲵和蝾螈等。
    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详解】A.幼体水生,用鳃呼吸是青蛙等两栖动物的特征,爬行动物的幼体用肺呼吸,A错误。
    B.爬行动物的肺非常发达,它们完全用肺进行呼吸,这是它们适应陆地生活的重要特征之一,B正确。
    C.爬行动物通常在陆地上产卵,并且卵壳非常坚韧,这可以保护卵在孵化过程中不受外界环境的破坏,C正确。
    D.爬行动物的体表通常覆盖着角质的鳞片或甲,这有助于它们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并保护它们免受外界伤害,D正确。
    故选A。
    12. “过年吃鱼,年年有余”。下列有关鱼的描述,不符合实际的是( )
    A. 我国的“四大家鱼”生活在不同的水层,食性和生长周期不同
    B. 鱼在水中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C. 买鱼时若鳃的颜色暗红,则证明是新鲜的鱼
    D. ②处和①处的水相比,二氧化碳增多,氧气较少
    【答案】C
    【分析】我国的“四大家鱼”指的是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它们确实生活在不同的水层,有着不同的食性和生长周期。
    鱼类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详解】A.鳙鱼、鲢鱼、草鱼和青鱼通常称为“四大家鱼”。四大家鱼是中国一千多年来在池塘养鱼中选定的混养高产的鱼种。鲢鱼又叫白鲢,在水域的上层活动,吃绿藻等浮游植物;鳙鱼的头部较大,俗称“胖头鱼”, 又叫花鲢,栖息在水域的中上层,吃原生动物、水蚤等浮游动物;草鱼生活在水域的中下层,以水草为食物;青鱼栖息在水域的底层,吃螺蛳、蚬和蚌等软体动物。可见,“四大家鱼”生活在不同的水层,食性和生长周期不同,A正确。
    B.结合分析可知,鱼在水中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B正确。
    C.鱼通过鳃进行呼吸,当鳃的颜色暗红时,往往意味着鱼已经死亡较长时间了,而新鲜的活鱼或刚刚死亡不久的鱼,其鳃则是鲜红色的,C错误。
    D.当鱼张开嘴时,水从①口流入,经过鳃进行气体交换后,由②鳃盖后缘排出。在这个过程中,水中的部分氧气被鳃内的毛细血管吸收,同时毛细血管会释放出二氧化碳到水中。因此,②鳃盖后缘处和①口处的水相比,二氧化碳会增多,氧气会减少,D正确。
    故选C。
    13. 人体口腔中一般含有变形链球菌、葡萄球菌、乳酸杆菌等细菌,对人体口腔环境和健康有一定影响。它们与人口腔上皮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
    A. 无成形的细胞核B. 无细胞质
    C. 无细胞壁D. 无细胞膜
    【答案】A
    【分析】细菌的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组成,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组成。
    【详解】结合分析可知,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具有真正的细胞核。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故选A。
    14. 微生物虽然个体微小,但却分布广泛,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馒头变质长出的“毛”是细菌形成的菌落
    B. 三者都是单细胞生物
    C. 图中①是细胞壁,②和③是细胞核
    D. 酵母菌染色后,能看到染上颜色的③
    【答案】D
    【分析】微生物,就是用肉眼难以观察的一切微小生物的统称。它个体微小、种类繁多、与人类关系密切。一般的,人们将微生物分为细菌、真菌和病毒。
    图中,①是蛋白质外壳、②是遗传物质、③是细胞核。
    【详解】A.细菌的菌落比较小,而真菌的菌落比较大,馒头变质长出的“毛”肉眼可见,是由真菌形成的菌落,而不是细菌菌落,A错误。
    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因此不是单细胞生物;酵母菌和细菌是单细胞生物,B错误。
    C.①是病毒蛋白质外壳,不是细胞壁,②是病毒的遗传物质,③是酵母菌的细胞核,C错误。
    D.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具有细胞核,其细胞核可以被染色显示,D正确。
    故选D。
    15. 炎热的夏天,食物极易腐败变质。为探究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小林设置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若几天后两个试管中的肉汤都发生了变质,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 )
    A. 甲乙两个试管都用无菌棉封口
    B. 甲乙两个试管中的肉汤不等量
    C. 放置在低温的环境中
    D. 最初未对装置进行高温灭菌
    【答案】D
    【分析】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图中,甲与乙为微生物为变量形成对照实验。
    【详解】A.甲乙两个试管都用无菌棉封口,这一操作通常用于防止外界杂菌的进入,不会导致肉汤变质,A不符合题意。
    B.在对照实验中,变量是唯一的。甲乙两个试管中的肉汤应该是等量的,即使不等量,仅仅是数量上的差异,不会直接导致变质,B不符合题意。
    C.放置在低温的环境中,低温环境通常会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减缓腐败速度,故不是导致变质的原因,C不符合题意。
    D.如果装置未经过高温灭菌,试管内可能已经存有细菌等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会导致肉汤发生变质,D符合题意。
    故选D。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35分)
    第Ⅱ卷共3个小题,共35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
    16. 观察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升入初中的小玮等四位同学,在学习《生物学》之后,从不放过生活中的每一次观察。下面是他们对周边环境中的部分生物进行的观察,识图并回答问题。
    【观察与记录】
    观察对象
    观察过程记录
    (1)取长有青霉的橘皮,用放大镜观察,看到直立生长的[②]______。
    (2)用解剖针挑取少许长有①的菌丝,制成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看到了[①]______,颜色呈______色。
    观察对象
    观察过程记录
    (3)苔藓植物矮小,有类似______的分化,但无输导组织;蕨类植物较高大,有根、茎、叶的分化。
    (4)二者生活在阴湿环境,其共同点是都有__________,能进行光合作用;都能产生孢子。
    观察对象
    观察过程记录
    (5)蚯蚓和蝗虫的身体都是分节的。蚯蚓腹面有______,与肌肉配合完成运动;蝗虫体表有______,起到保护和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
    【交流与讨论】
    (6)小玮:我们在观察时除了用肉眼,还借助了______等观察工具;
    小雪:观察植物时,我们注意了植株的______、形态、生长环境等;观察动物时,注意了它们的形态特点、运动方式和生活环境等;
    小彤:观察动植物时还要特别注意: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小沐:观察有害微生物时应注意:_____(答出一点即可)。
    假期就要到了,让我们运用生物学课上学到的科学方法,对你身边的生物进行观察吧。
    【答案】(1)直立菌丝
    (2)①. 孢子 ②. 青绿 (3)茎和叶
    (4)叶绿体 (5)①. 刚毛 ②. 外骨骼
    (6)①. 放大镜、显微镜 ②. 高度 ③. 生命活动特征(写1条,合理即可)④. 注意安全,避免直接接触或吸入有害微生物(写1条,合理即可)
    【分析】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
    曲霉结构示意图中:①是孢子,②是气生菌丝(直立菌丝),③是营养菌丝。
    苔藓植物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没有真正的根,因此无法支持很高的地上部分,虽然有了茎和叶,但茎、叶内无输导组织,不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其利用,所以苔藓植物比较矮小;蕨类植物也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有了根、茎、叶的分化,根能吸收大量的水和无机盐,并且体内有输导组织,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植物生长利用,也有了机械组织,能支撑地上部分,因此蕨类植物一般长的比较高大。
    蚯蚓的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辅助运动,属于环节动物;蝗虫是节肢动物里的昆虫,蝗虫的体表有外骨骼,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蝗虫的胸部生有足三对;蝗虫还有两对翅,前翅革质、狭长,有保护作用,后翅柔软宽大,适于飞行。
    【详解】(1)青霉的③营养菌丝生长在营养物质的内部,从营养物质的内部吸收营养;②气生菌丝(直立菌丝)在营养物质的表面生长,直立菌丝的顶端生有产生孢子的结构。
    (2)用解剖针挑取少许长有孢子的菌丝制成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可以看到孢子,对应题图中的①。孢子的颜色通常呈青绿色,这是青霉孢子的典型特征。
    (3)结合分析可知,苔藓植物矮小,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但它们的体内没有输导组织。相比之下,蕨类植物较高大,并且具有根、茎、叶的分化。
    (4)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是绿色植物细胞特有的一种能量转换器。可见,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都具有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构——叶绿体。
    (5)蚯蚓和蝗虫的身体都是分节的。蚯蚓是环节动物,其腹面有刚毛,这些刚毛与肌肉配合完成运动。而蝗虫是节肢动物,其体表有外骨骼,这不仅可以起到保护作用,还能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6)小玮提到,在观察时除了用肉眼外,还借助了放大镜、显微镜等观察工具。
    小雪注意到,在观察植物时,需要关注植株的高度、形态以及生长环境等方面;而在观察动物时,则需要关注它们的形态特点、运动方式和生活环境等。
    小彤强调,在观察动植物时,要特别注意它们的生命活动特征,比如呼吸、进食、繁殖等。
    小沐提醒,在观察有害微生物时,应注意安全,避免直接接触或吸入这些微生物,以防止感染或中毒。(合理即可)
    17. 美丽的绵山风景区
    近期,《黑神话:悟空》的爆火出圈引发了山西旅游热潮。山西绵山风景区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也是我省自然保护区,景区内物种资源丰富,主要植被为天然林和天然草地。有侧柏、油松、山桃、山楂、酸枣、野核桃等植物,还有灵芝、猪苓、党参、黄芪等200余种中药材。植物地表覆盖率在90%以上。绵山上的动物有丹顶鹤、猫头鹰、布谷鸟、喜鹊、啄木鸟、黄鹂等飞禽和金钱豹、灰狼、狐狸、野兔、豺、獐等走兽。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山,景区的仿古建筑群更是靓丽的风景线,是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
    下图一是绵山风景区中的部分生物,请观察图片并结合资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二是小华对这五种生物按照一定特征进行分类的图表,请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生物名称: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
    (2)绵山上生活着金钱豹、灰狼和狐狸等动物,图三表示这三种动物在分类中的位置,从图中可以看出,分类的最基本单位是______。在金钱豹和狐狸中,与灰狼亲缘关系较近的是______,你判断的依据是______。
    (3)金钱豹与野兔同属于______(填写动物类群),它们的牙齿都有门齿和臼齿的分化,与野兔不同的是,金钱豹(见图一)还分化出[①]______齿。牙齿的分化提高了动物的摄食能力和消化能力。
    (4)金钱豹与丹顶鹤都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它们都是______(填“恒温”或“变温”)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生物都具有适应其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主要特征。请写出丹顶鹤与其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征: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答案】(1)①. 丹顶鹤 ②. 金钱豹 ③. 灵芝 ④. 侧柏
    (2)①. 种 ②. 狐狸 ③. 灰狼与狐狸都属于犬科,科的分类单位地位更小,亲缘关系更近
    (3)①. 哺乳动物 ②. 犬
    (4)①. 恒温 ②. 身体呈流线型、前肢变成翼、有气囊辅助肺呼吸、胸骨上的龙骨突很发达等(写1条,合理即可)
    【分析】图一中:野核桃是被子植物,侧柏是裸子植物,丹顶鹤是鸟类,灵芝是大型真菌,金钱豹是哺乳动物(①是犬齿)。
    图二中:A细胞无细胞壁、卵生,对应丹顶鹤;B无细胞壁、卵生,对应金钱豹;C细胞有细胞壁、用孢子繁殖,对应灵芝;D细胞有细胞壁、用种子繁殖、种子无果皮包被,对应侧柏;细胞有细胞壁、用种子繁殖、种子有果皮包被,对应野核桃。
    图三中:灰狼和狐狸都属于犬科,金钱豹、灰狼和狐狸都属于食肉目。
    【详解】(1)结合分析和题图可知:侧柏是裸子植物,丹顶鹤是鸟类,灵芝是大型真菌,金钱豹是哺乳动物;A细胞无细胞壁、卵生,对应丹顶鹤;B无细胞壁、卵生,对应金钱豹;C细胞有细胞壁、用孢子繁殖,对应灵芝;D细胞有细胞壁、用种子繁殖、种子无果皮包被,对应侧柏。
    (2)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结合题图三可知,图中的生物分类最基本的单位是“种”。在金钱豹、灰狼和狐狸中,灰狼与狐狸都属于犬科,而灰狼与金钱豹同属于食肉目但不同科。因此,与灰狼亲缘关系较近的是狐狸,判断的依据是它们同属于犬科,科的分类单位地位更小,同科的生物之间亲缘关系更近。
    (3) 金钱豹与野兔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都属于哺乳动物。它们的牙齿都有门齿和臼齿的分化,但金钱豹作为肉食性动物,还分化出了尖锐的[①]犬齿用于撕咬猎物。牙齿的分化提高了哺乳动物的摄食能力和消化能力。
    (4)根据动物的体温是否恒定,可以把动物分为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恒温动物只有鸟类和哺乳动物,其它动物都为变温动物。可见,金钱豹与丹顶鹤都是恒温动物,它们能够保持相对恒定的体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丹顶鹤作为飞行动物,其身体结构特征与其飞行生活相适应。例如: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空气阻力;前肢变成翼,翼是飞行器官;有气囊辅助肺呼吸,可以提供充足的氧气供飞行使用;胸骨上的龙骨突很发达,附着着发达的胸肌,为飞行提供动力。(写1条,合理即可)
    18. 制作酸奶
    酸奶是我们经常饮用的健康发酵食品。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制作酸奶的活动,并针对相关问题进行探究。
    【制作】
    方法步骤:
    (1)制作酸奶需要的微生物是______,它属于______(填“原核”或“真核”)生物。
    (2)步骤③将适量酸奶加入牛奶中,相当于细菌、真菌培养方法中的______。步骤④玻璃杯需要加盖密封,原因是______。
    【品鉴】
    品质好的酸奶,酸度适宜,凝乳质地良好,且无乳清析出。酸奶的口感与个人喜好有关,一般酸奶的适宜酸度为60~95°T,通常酸度在70~80°T时被认为口感最佳(°T是衡量酸奶酸度的一种单位)。同学们对各组制作的酸奶进行了品鉴,发现酸奶在品相、口感等方面都存在差异,于是大家改进装置,从发酵的条件控制方面进行了探究。
    【探究】
    制作酸奶的最适宜温度是多少?同学们准备了六组如下装置,分别控制不同发酵温度,发酵4小时。
    (3)实验中除控制的发酵温度不同外,真空袋内的酸奶制作原料、发酵的时间等必须相同,原因是______。
    (4)发酵终止后,将制作的酸奶放入冰箱冷藏24小时,取出观察,结果如下表:
    根据同学们的实验结果可推测,制作酸奶的最适宜温度是______℃。
    (5)细菌和大部分真菌个体微小,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除利用某些细菌和真菌制作发酵食品外,细菌、真菌与人类生活还有哪些关系呢?请联系实际加以说明(答出一点即可):______。
    【答案】(1)①. 乳酸菌 ②. 原核
    (2)①. 接种 ②. 制造无氧环境 (3)控制单一变量
    (4)43 (5)细菌和真菌可以用于制药,例如用于生产抗生素##细菌参与有机物的分解,在物质循环中起作用
    【分析】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制馒头或面包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制醋要用到醋酸杆菌,制酱要用到曲霉,制味精要用到棒状杆菌,利用青霉可以提取出青霉素等。
    【详解】(1)制作酸奶所需的微生物是乳酸菌,其主要作用是将糖类发酵为乳酸。乳酸菌属于细菌类,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而细菌属于原核生物。
    (2)步骤③中,将含有乳酸菌的酸奶加入牛奶中,相当于细菌培养中的接种。步骤④密封玻璃杯的目的是制造无氧环境,以促进乳酸菌的发酵作用,因为乳酸菌在缺氧条件下活性更高,有助于酸奶的发酵过程。
    (3)在科学实验中,为了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通常只更改一个变量,即控制单一变量,其它条件保持不变,以确保任何变化的效果归因于该变量的变化。因此,在该实验中,除了发酵温度不同,其他条件必须相同,以确保酸奶性质的变化是由温度变化导致的。
    (4)根据提供的实验数据,发酵温度在43℃时,酸奶的酸度为79°T,凝乳质地良好且无乳清析出,这表明在这个温度条件下酸奶的品质最佳,符合通常口感最佳的酸度范围(70~80°T)。
    (5)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广泛,除了用于发酵食品外,细菌还广泛应用于药品的生产,比如链霉菌可用来生产链霉素等抗生素。真菌如青霉菌可用于生产青霉素。此外,细菌和真菌参与有机物的分解和土壤肥力的形成,在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中扮演重要角色。
    发酵温度/℃
    酸奶酸度/°T
    凝乳质地
    乳清析出
    37
    56
    良好

    39
    60
    良好
    较少
    41
    72
    良好
    较少
    43
    79
    良好

    45
    96
    较软
    较多
    47
    98


    相关试卷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读图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读图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学试题:

    这是一份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学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