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辽西联合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694558/0-173907921940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辽宁省辽西联合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694558/0-173907921944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辽宁省辽西联合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694558/0-173907921948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辽宁省辽西联合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辽宁省辽西联合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卷共3道大题,共计52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卷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北京时间),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左图)。计划于2023年11月返回东风着陆场。右图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在澳大利亚悉尼(150°E,34°S)留学的小明想观看本次卫星发射直播,他打开电视的时间应为当地( )
A. 5月30日7时15分B. 5月30日11时15分
C. 5月30日7时31分D. 5月30日11时31分
2. 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接近右图中的( )
A. ①B. ②
C. ③D. ④
3. 在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运行期间,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和地球公转速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持续北移 先变慢后变快B. 持续南移 先变快后变慢
C. 先北移后南移 先变慢后变快D. 先南移后北移 先变快后变慢
【答案】1. D 2. B 3. C
【解析】
【1题详解】
由题干信息可知,卫星发射时间为北京时间5月30日9时31分,北京时间即为120°E的地方时,悉尼的经度为150°E,与120°E相差30°,即时间相差2小时,因此,此时悉尼的地方时为5月30日11时31分,则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题详解】
读右图可知,①为春分日,②为夏至日,③为秋分日,④为冬至日。5月30日,地球位于夏至日附近,为图中②附近,则B正确,ACD错误。故选B。
【3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运行期间为5月30日至11月,此时间段太阳直射点先北移至北回归线,后南移。飞船运行期间地球经过公转轨道的远日点(7月初),远日点时地球公转速度最慢,故据此可推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运行期间地球公转速度先变慢后变快。综上分析可知,C正确,ABD错误。故选C。
下图为“某地某水平面岩层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4. 图中甲处的地质构造为( )
A. 山地B. 背斜
C. 向斜D. 谷地
5. 若该地地表甲为谷地,丁为山岭,其成因主要是( )
A. 地壳运动B. 内力作用
C. 岩浆活动D. 外力作用
6. 2019年5月17日,黑龙江省黑河市逊克县翠宏山铁矿发生透水事故,造成43人被困。此次发生事故的地点其地质构造可能与图中的____处类似( )
A. 甲B. 乙
C. 丙D. 丁
【答案】4. B 5. D 6. D
【解析】
【4题详解】
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可判断出甲处岩层最老,而两翼岩层新,故甲处为背斜,B正确。向斜岩层应为中心新两翼老,C错误,AD选项为地貌形态,而不是地质构造,AD错误。故选B。
【5题详解】
背斜顶部因受到张力作用,常被侵蚀成谷地,而向斜由于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地表甲为谷地,丁为山岭主要是外力作用的结果,D正确,地壳运动、内力作用、岩浆活动不是背斜成谷,向斜成岭的直接因素,ABC错误。故选D。
【6题详解】
向斜为储水构造,易发生透水事故,图中丁处符合事故发生地的地质构造特点,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炸弹气旋”,又称爆发性气旋,是指在短时间内急剧增强的温带气旋,其形成过程是冷空气快速南下,迫使暖湿空气抬升,空气进一步升温,进而加剧抬升。2022年12月下旬,美国多地迎来近40年最冷的圣诞节,如图是2022年12月23日美国地面天气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本次“炸弹气旋”给当地带来的影响有( )
A. 引发洪涝灾害B. 电力供应压力陡增
C. 河流结冰期延长D. 五大湖冬小麦遭受冻害
8. 在本次“炸弹气旋”发生期间,下列城市降温幅度最小的是( )
A. 旧金山B. 华盛顿
C. 奥斯汀D. 奥兰多
9. 据图文推测,“炸弹气旋”还可能发生在( )
A. 新西兰南部B. 渤海湾沿岸
C. 日本东部D. 里海沿岸
【答案】7. B 8. A 9. C
【解析】
【7题详解】
据材料“2022年12月下旬,在‘炸弹气旋’的影响下,美国多地迎来近40年最冷的圣诞节”分析,本次炸弹气旋发生在冬季,不会引发洪涝灾害,A错误。本次“炸弹气旋”使美国多地迎来近40年最冷的圣诞节,人们取暖需求增加,电力供应压力陡增,B正确。“炸弹气旋”,又称爆发性气旋,是指在短时间内急剧增强的温带气旋,持续时间短,不会使河流结冰期延长,C错误。五大湖西部的小麦区有两个,北部是春小麦,本次炸弹气旋爆发时还未播种,不受影响;南部的小麦区是冬小麦,冬季为休眠期,受其影响较小,D错误。故选B。
【8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示“炸弹气旋”发生在美国中东部区域,则中东部区域的华盛顿、奥斯汀和奥兰多均在冷锋前后,受“炸弹气旋”的影响大,BCD错误。旧金山位于美国西海岸,与炸弹气旋爆发地之间有高大的山系阻挡,基本上不受“炸弹气旋”的影响,A正确,BCD错误。故选A。
【9题详解】
据材料“炸弹气旋”是在短时间内急剧增强的温带气旋,其形成过程是冷空气快速南下,迫使暖湿空气抬升,水汽在高空凝结释放热量,空气进一步升温,进而加剧抬升”分析,日本东部受日本暖流影响,冬季气温较高,导致空气的对流强盛,且易受冷空气快速南下影响,所以C正确。新西兰常年受盛行西风的影响,冷空气较少,炸弹气旋难以形成,A错误。渤海湾沿岸冬季气温低,缺少暖湿气流,难以形成炸弹气旋,B错误。里海沿岸深居内陆,缺少暖湿气流,难以形成炸弹气旋,D错误。故选C。
下图为某河流中游一水库水量盈余率的年变化,其中水量盈余率是衡量水库蓄水量变化的重要指标(水量盈余率=流入量/流出量)。该水库上游没有水利设施。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 据图判断,水库储水量最大的月份是( )
A. 2月B. 3月
C. 6月D. 12月
11. 假设该水库每月的流出量是不变的,该水库最可能位于的国家是( )
A. 日本B. 北京
C. 意大利D. 哈萨克斯坦
【答案】10. B 11. C
【解析】
【10题详解】
因为水量盈余率=流入量/流出量,所以当水量盈余率大于1时,水库水量增加;当水量盈余率小于1时,水库水量开始减少。读图可知从9月到次年3月之间水量盈余率始终大于1,3月份水量盈余率等于1,说明水库水量始终在增加,到3月份达到最大;3月到9月之间水量盈余率始终小于1,9月水量盈余率等于1,说明水库水量一直在减小,到9月份达到最小。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1题详解】
如果该水库出水量固定不变,根据水量盈余率变化可知,该水库所在流域9月份-次年3月份水库入水量较大,3月到9月之间水库入水量较小。日本和北京位于北半球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夏季降水较多,水库入水量较大,AB错误;哈萨克斯坦位于北半球,深居内陆,降水稀少,主要靠冰川融水补给,夏季气温高,河流水量大,水库入水量大,D错误;意大利位于北半球地中海气候区,降水集中在冬季,冬季河流水量大,水库入水量大,C正确。故选C。
日本政府于2021年4月正式决定向海洋排放福岛第一核电站含有对海洋环境有害的核废水。中国、韩国等强烈反对。下图为日本附近海域洋流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处洋流,描述正确的是( )
A. ①处洋流流向随季节变化而变化
B. ②处洋流对沿岸有增温减湿作用
C. ③处浮游生物丰富.容易形成大渔场
D. ④处容易形成海雾,对航行不利
13. 国际社会反对日本排放核废水的主要原因是( )
A. 含有核废水的洋流会阻碍海洋运输
B. 含有核废水的洋流会改变流向
C. 洋流会扩大核废水的污染范围
D. 含有核废水的洋流会改变洋流性质
【答案】12. D 13. C
【解析】
【12题详解】
①处洋流为日本暖流,该洋流流向不随季节变化而变化,A错误。读图可知,②处洋流为暖流,对沿岸有增温增湿作用,B错误。③处受单一洋流控制,渔业资源较少,不具备形成大渔场的条件,C错误。④处位于寒暖流交汇处,容易形成海雾,对航行不利,D正确。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3题详解】
日本附近海域有多条洋流流经,核废水入海,必然会导致污染范围在洋流等作用下不断扩散,无法控制,C正确。核废水与海洋运输、洋流流向、洋流性质没有直接关系,ABD错误。C正确,ABD错误,故选C。
模式图是表达地理事物运动规律的重要方式之一。图可表示大气或海水运动规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 若图为大气运动模式图,甲、乙代表近地面,丙、丁代表高空,则( )
A. 若此图表示南半球低纬环流,则③气流是东北风
B. 若此图表示北半球高纬环流,则乙附近易形成锋
C. 若此图表示夜晚海陆间热力环流,则甲地代表陆地,乙地代表海洋
D. 若此图表示北半球夏季中纬环流,则乙处气压带被陆地上的低压切断
15. 若图为太平洋部分海区洋流分布模式图,则( )
A. ②洋流使沿岸增温增湿B. 乙海域易形成大规模渔场
C. ④洋流从低纬流向高纬D. ①和③洋流的性质为寒流
【答案】14. D 15. C
【解析】
【14题详解】
若此图表示南半球低纬环流,则③气流是东南风,A错误;若此图表示北半球高纬环流,则甲附近易形成锋,B错误;若此图表示夜晚海陆间热力环流,则甲代表海洋,乙代表陆地,C错误;若此图表示北半球夏季中纬环流,则乙处气压带为副热带高气压带,被陆地上的低压切断,D正确。故选D。
【15题详解】
若为太平洋部分海区洋流分布模式图,则可判断出属于北太平洋中低纬大洋环流,②洋流为寒流,使沿岸降温减湿,A错误;丙海域易形成大规模渔场,B错误;④洋流由低纬流向高纬,C正确;①洋流为暖流,③洋流为暖流,D错误。故选C。
16. 下图是我国三个地区甲、乙、丙三条河流各月流量(立方米/秒)图。下列有关甲、乙、丙三条河流所在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丙河位于东北地区 ②乙河位于青藏地区
③甲河位于东南地区 ④乙河位于华北地区
A. ①②B. ③④
C. ①③D. ②④
【答案】C
【解析】乙河流流量最小,且夏季较大,而冬季出现断流,判断为西北地区的河流。华北地区由于在季风区夏季流量较大;青藏高原地区是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且部分区域处于夏季风的影响下,河流流量总体比西北地区要大,②④错误。东北地区的河流有春汛和夏汛,由图可知丙有春汛和夏汛,因此丙是东北地区的河流,①正确。甲河流流量大,并且在7月形成汛期,由此判断是南方地区的河流,③正确。综上所述,①③正确,C符合题意,ABD错误,故选C。
二、(综合题)本卷共3道大题,共计52分。
17. 读锋面气旋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天气系统位于____半球,气压P1、P2、P3的大小关系:____。
(2)该天气系统属于____气压中心,从气流运动状况看是____。
(3)A,B,C,D四地中,多雨的是____两地。E地为____天气。未来24小时内气温下降幅度最大的是____。
(4)A地风向为____,C地风向为____。
【答案】(1)北 P1>P2>P3 (2)低 气旋
(3)A、D 阴雨 B (3)西北风##偏北风 西南风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由图中锋面的移动方向可知此气旋呈逆时针方向旋转,故此气旋为北半球。此天气系统为低压中心(气旋),所以气压P1、P2、P3的大小关系为P1﹥P2﹥P3。
【小问2详解】
从气压状况看,该天气系统属于低气压中心,从气流运动状况,该天气系统属于气旋。
【小问3详解】
锋面降雨都集中在冷气团一侧,A,B,C,D四地中,多雨的是AD两地。E地为气旋中心,盛行上升气流,为阴雨天气。B地目前为暖气团控制,未来24小时内会受冷气团控制,气温下降幅度最大。
【小问4详解】
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近地面在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基础上向右偏转一个锐角即为风向。结合A地等压线的分布,可知A地此时盛行西北风(偏北风),C地此时盛行西南风。
18. 读下面四幅图,其中图1和图2中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所示节气为北半球的______,可能在图2①、②、③、④中的____位置,这时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与图4中abc三条曲线的________曲线相符。
(2)图1中B点的昼长为________小时;图2中当地球位于①位置时,图3中昼最长的是________市。
(3)图1的BAC线为晨昏线中的______线,ABC三点角速度______。
(4)图2中,当地球从①位置公转至④位置期间,地球的公转速度变化情况是_____。
(5)图3中武汉位于五带中的______带;当地球在图2中由③位置向④位置移动期间,武汉市昼夜长短变化情况______。
【答案】(1)夏至日 ② c
(2)24 海口
(3)昏 相等(或15°/h)
(4)先变快后变慢
(5)北温 先变短再变长
【解析】
【小问1详解】
图1中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为北半球夏至;图2中②为夏至日、③为秋分日、①为冬至日、④为春分日,因此可能在图2中的②位置;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该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对应图4中的c。
【小问2详解】
图1中B位于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昼长为24小时;图2中当地球位于①位置时,为冬至日,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短,因此图3中昼最长的是纬度最低的海口市。
【小问3详解】
图1的BAC线为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昏线;除南北两极点,地球各地自转角速度都相等,因此ABC三点角速度相等,都为15°/h。
【小问4详解】
图2中,①为冬至日、④为春分日,中间经过了近日点。地球公转速度是近日点出较快,因此当地球从①位置公转至④位置期间,地球的公转速度先变快后变慢。
【小问5详解】
武汉位于北半球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处于北温带;图2中③为秋分日、④为春分日,当地球在图2中由③位置向④位置移动期间,太阳直射点先往南移动在往北移动,武汉市昼长先变短再变长。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世界洋流的分布受盛行风、大陆轮廓等因素综合影响。下图示意白令海海域洋流分布,该海域海水会北流入北冰洋。
(1)简析冬季甲海域附近暴风雪多发的原因。
(2)简述乙、丙洋流相遇产生的自然现象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3)判断白令海海水北流进入北冰洋最多的季节,并简述该现象对北冰洋海域造成的影响。
【答案】(1)冬季极地高气压带冷空气迅速南下,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水域获得充足水汽,温度极低的冷空气与相对温暖的水面接触交汇形成暴风雪。
(2)寒暖流交汇易于形成海雾,影响海上航行的安全性;寒暖流交汇,海底营养物质被带至表层,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利于鱼类提供丰富饵料,形成渔场,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渔业资源。
(3)夏季。白令海海水温度较高,进入北冰洋使其水温升高,加速海冰融化;白令海海水温度较高,为北冰洋海域增温增湿;白令海海水携带较低纬度海域的营养物质进入北冰洋,利于浮游生物生长,促进渔业资源繁殖。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图所知,甲位于白令海峡附近,冬季暴风雪多发的原因可以从水汽来源、风力来源、降温过程等方面考虑。结合冬季这一时间思考,冬季北方冷空气频繁南下,南下过程中会途径甲海域,冷空气与温暖海面接触,获得水汽来源且达到降温条件,因此冷凝,水汽饱和,从而降落。
【小问2详解】
由图可知乙洋流是千岛寒流,丙洋流是日本暖流,寒暖流交汇容易产生海雾现象以及营养物质富集的现象,由此得到结论。寒暖流交汇,海底营养物质被带至表层,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利于鱼类提供丰富饵料,形成渔场,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渔业资源;寒暖流交汇易于形成海雾,影响海上航行的安全性。
【小问3详解】
根据材料“世界洋流的分布受盛行风、大陆轮廓等因素综合影响”,由此可知洋流流动受到盛行风向影响较大,白令海海水要流入北冰洋需要受到偏南风的影响。结合此处大气环流状况,可知冬季极地高气压强盛,极地东风(东北风)强劲,夏季极地东风势力(东北风)减弱,偏南风较强,因此白令海海水北流进入北冰洋最多的季节是夏季。白令海海水流入北冰洋,对北冰洋海域的影响可以结合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知识点回答。白令海海水温度较高,进入北冰洋会使其水温升高,加速北冰洋海冰融化;白令海海水温度较高,进入北冰洋影响气候特征,增温增湿;白令海海水会携带较低纬度海域的营养物质进入北冰洋,利于浮游生物生长,促进渔业资源繁殖。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辽宁省辽西联合校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Word版附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中甲处的地质构造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辽宁省辽西联合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中甲处的地质构造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辽宁省辽西联合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卷命题范围,清源山上奇石的形成过程是,与诗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