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5 内能、内能的利用(测试)(原卷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694391/1-173906717429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05 内能、内能的利用(测试)(原卷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694391/1-173906717432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05 内能、内能的利用(测试)(原卷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694391/1-173906717435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05 内能、内能的利用(测试)(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694391/0-173906717125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05 内能、内能的利用(测试)(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694391/0-173906717135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05 内能、内能的利用(测试)(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694391/0-173906717139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广东专用)
专题05 内能、内能的利用(测试)-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广东专用)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05 内能、内能的利用(测试)-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广东专用),文件包含专题05内能内能的利用测试原卷版docx、专题05内能内能的利用测试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9分)
1.(2024·四川广元·中考真题)“女皇蒸凉面”是广元地方特色美食,凉面的口感、香气深受人们喜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油辣子附着在凉面上,说明分子间只存在引力
B.香气四溢,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
C.凉面条之间有空隙,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D.吃一口凉面,只有几个分子进入口中
【答案】B
【详解】A.油辣子附着在凉面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但分子间还存在斥力,故A错误;
B.香气四溢,是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故B正确;
C.凉面是看得见的物体,不是分子,所以凉面条之间有空隙,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隙,故C错误;
D.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和原子组成,吃一口凉面,有大量的分子进入口中,故D错误。
故选B。
2.(2024·广东·二模)有些自动洗衣机通过压力传感器来感知气体的压力,从而控制进水量。如图甲所示,某自动洗衣机进水时,与洗衣缸相连的细管中会封闭一定质量的空气,假设细管内气体温度不变,其压强与体积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当洗衣缸内的水位降低时,气体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洗衣缸和与之相连的细管构成了一个连通器
B.洗衣缸内水位降低时,细管内空气的压强变小
C.洗衣缸内水位降低时,细管内空气的密度变大
D.洗衣缸内水位降低时,细管内空气的分子热运动会变得更剧烈
【答案】B
【详解】A.由图甲可知,细管的上端是封闭的,洗衣缸和与之相连的细管不构成连通器,故A错误;
BCD.洗衣缸内水位降低时,液体压强减小,则与洗衣缸相连的细管中水面也会降低,所以被封闭的空气体积增大,气体压强减小,空气质量不变,由可知空气密度减小,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空气的分子热运动变得更缓慢,故B正确,CD错误。
故选B。
3.(2024·广东深圳·模拟预测)炎炎夏日,某同学想要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他来到深圳市光明区的“天然氧吧”——虹桥公园寻找素材,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走在林荫路上,阳光透过枝叶孔隙在地面形成光斑,光斑的形状和枝叶的形状有关
B.该同学看到碧绿的树叶,是因为树叶反射绿光
C.该同学可以选择不同植株、大小不同的叶片作为样本
D.植物利用蒸腾作用降低温度,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答案】B
【详解】A.走在林荫路上,阳光透过枝叶孔隙在地面形成光斑,光斑的形状实际上是太阳的形状,与枝叶的形状无关,故A错误;
B.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物体反射的色光决定的,该同学看到碧绿的树叶,是因为树叶反射绿光,故B正确;
C.该同学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时,选择不同植株、大小不同的叶片作为样本会引入变量,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故C错误;
D. 植物利用蒸腾作用降低温度,主要是因为水分蒸发带走热量,而不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故D错误。
故选B。
4.(2024·内蒙古·中考真题)生活中很多人喜爱吃咸鸭蛋,下列关于咸鸭蛋所涉及的物理知识正确的是( )
A.煮熟鸭蛋是通过做功来增大鸭蛋的内能
B.蛋壳能轻松被敲碎,说明蛋壳分子间不存在引力
C.腌制鸭蛋就是通过扩散使盐进入蛋中
D.刚出锅的咸鸭蛋逐渐变凉,说明分子运动逐渐停止
【答案】C
【详解】A.煮熟鸭蛋的过程中,鸭蛋从热水里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加,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鸭蛋的内能,故A错误;
B.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而蛋壳能轻松被敲碎与蛋壳的结构有关,与分子间的作用力无关,故B错误;
C.一切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腌制咸鸭蛋就是通过扩散使盐进入蛋中, 故C正确;
D.因为分子运动是永不停息的,刚出锅的咸鸭蛋逐渐变凉是因为其与周围环境的温度差导致热量的流失,而不是分子运动停止。故D错误。
故选C。
5.(2024·广东深圳·模拟预测)深圳西乡盐田夜市上各种美食吸引人们前来打卡品尝,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烧烤摊,木炭燃烧为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B.砂锅粥离开火炉还在沸腾是由于热传递
C.干炒牛河是利用做功增加内能
D.钵钵鸡的串串浸在酱汁中入味是扩散现象
【答案】C
【详解】A.木炭燃烧时,发生化学变化,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砂锅粥离开火炉还在沸腾时因为砂锅还有余温,砂锅将热量传递给粥,这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粥的内能,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干炒牛河是利用热锅将热量传递给牛河,这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牛河的内能,故C错误,符合题意;
D.钵钵鸡的串串浸在酱汁中入味是扩撒现象,是因为酱料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2024·广东深圳·一模)如图所示是古人锻造铁器的情景,古代工匠们先将铁矿石放入熔炉得到铁水后,再经过冷却、锻打、淬火等工序制造出优质的铁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铁矿石变成铁水是熔化现象,需要放热
B.铁水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中温度不断的降低
C.烧红的铁器被锻打时温度仍降低,说明做功不能改变物体内能
D.成型的高温铁器进行淬火,水的内能增加
【答案】D
【详解】A.铁矿石变成铁水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故A错误;
B.铁水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中,属于凝固现象;金属铁是晶体,虽然铁水在凝固过程中要放热,但其温度不变,故B错误;
C.烧红的铁器被锻打时,通过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故C错误;
D.成型的高温铁器进行淬火,水吸收热量,水的内能增加,故D正确。
故选D。
7.(2024·广东广州·三模)汽车行驶过程中,发动机(汽油机)的冷却水温度升高,油箱里的油减少,则( )
A.油箱里的油热值变小
B.汽油机在图示是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某零件传热给冷却水,冷却水的内能变大
D.用水冷却是因为水比热容大,吸热时内能可以保持不变
【答案】C
【详解】A.热值是燃料的一种性质,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质量等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
B.两气门关闭,活塞上行,是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成内能,故B不符合题意;
C.某零件传热给冷却水,说明冷却水吸收了热量,冷却水的内能变大,故C符合题意;
D.水的比热容大,和同样质量的其他物质相比,升高相同的温度,从发动机处吸收的热量多,内能变大,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2024·广东汕头·一模)关于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的现象表明热的物体一定比冷的物体内能大
B.乙图中抽去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混合,这种扩散现象表明气体分子是运动的
C.丙图中活塞向下运动,这是内燃机的做功冲程,该过程中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丁图是2022年6月5日上午,长征2F火箭载着带有三名宇航员的神舟十四号飞船点火加速升空的场景,这个过程中火箭的机械能守恒
【答案】B
【详解】A.物体内能的大小与温度、质量、状态等因素有关,只根据温度无法判定内能的大小,故A错误;
B.图中抽去玻璃板后,下瓶中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上瓶中空气的,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不是浮沉现象,而是扩散现象,这表明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B正确;
C.图中两气门关闭,燃料燃烧,活塞向下运动时,是内燃机的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C错误;
D.飞船点火加速升空时,内能转化机械能,质量不变,速度变大,高度变大,重力势能和动能都变大,所以机械能增大,机械能不守恒,故D错误。
故选B。
9.(2024·山东泰安·中考真题)关于下列四幅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如甲图,试管中的水在升温过程中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内能的
②如乙图,两块表面光滑的铅块紧压后,下方可挂起重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③如丙图,燃气推动活塞向下运动,活塞的机械能转化为燃气的内能
④如丁图,水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A.只有①③正确B.只有①②④正确C.只有②④正确D.①②③④都正确
【答案】B
【详解】①如甲图,酒精灯给水加热,水吸收热量,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试管内的水内能增大,故①正确;
②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如乙图,两块表面光滑的铅块紧压后,下方可挂起重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故②正确;
③如丙图,燃气推动活塞向下运动,是做功冲程,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故③错误;
④如丁图,用酒精灯给水加热,水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故④正确。
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0.(2024·山东淄博·中考真题)如图,玻璃瓶内有少量水,用橡胶塞塞住瓶口,向瓶内打气,瓶塞跳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瓶内打气,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瓶内空气的内能
B.瓶塞跳起时,瓶内空气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C.瓶塞跳起时,瓶内出现“白雾”是汽化现象
D.瓶塞跳起过程与热机压缩冲程的能量转化相同
【答案】B
【详解】A.向瓶内打气,是通过压缩空气做功改变瓶内空气的内能,故A错误;
B.瓶塞跳起时,空气对瓶塞做功,将内能转化为瓶塞的机械能,所用瓶内空气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故B正确;
C.瓶塞跳起时,烧瓶内出现的白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C错误;
D.热机压缩冲程中把机械能转化成内能,瓶塞跳起过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能量的转化不同,故D错误。
故选B。
11.(2024·北京·中考真题)图甲为我国古代的“节能灯”——“省油灯”,图乙为其部分剖面示意图。向灯盏夹层内注水,有助于减慢油的蒸发,达到省油的目的。关于“省油灯”减慢油蒸发的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降低油的温度B.减小油的表面积
C.减慢油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D.减少油的体积
【答案】A
【详解】减慢蒸发的方法包括降低液体温度、减慢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和减小液体表面积。灯点燃后会加热灯盏,热量会通过热传递的方式转移给油,使油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加快油的蒸发,增加耗油量;如果在夹层中加水,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可以吸收更多的热量,使油的温度升高得慢些,减慢了油的蒸发,所以相对耗油量就少一些。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2.(2024·广东·中考真题)如图是古代省油灯的示意图。它下层盛水,能减慢上层油的消耗。点灯后,水在升温的过程中( )
A.吸热,内能增加B.吸热,内能减少C.放热,内能增加D.放热,内能减少
【答案】A
【详解】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点灯后,水在升温的过程中,水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3.(2024·广东广州·一模)如图所示,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与对应文字所描述的物理量不相符的是( )
A.质量B.路程
C.功率D.热量
【答案】C
【详解】A.由图像可知,阴影部分的面积为密度ρ与体积V的乘积,由可知,物体的质量m=ρV,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图像可知,阴影部分的面积为速度v与时间t的乘积,由可知,物体通过的路程s=vt,故B不符合题意;
C.由图像可知,横坐标表示时间t,纵坐标表示功W,横、纵坐标之积是功和时间之积,而功率是功和时间之比,故C符合题意;
D.由图像可知,若横轴表示燃烧质量,纵轴表示燃烧热值,则阴影部分面积等于燃烧质量与燃烧热值的乘积,根据Q=mq可知,此时阴影部分面积表示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14.(2024·广东深圳·模拟预测)如图所示的雁鱼铜灯,是汉代灯具中的杰作。它采用传统的禽鸟衔鱼的艺术造型。灯整体作鸿雁回首衔鱼伫立状,由雁衔鱼、雁体、灯盘和灯罩四部分分铸组合而成。雁颈修长,回首衔一鱼;雁体肥硕,其身两侧铸出羽翼,短尾上翘,双足并立;灯盘带柄,位于雁背;灯罩为两片弧形板。
(1)灯盘、灯罩可转动开合以调整光照,利用了 原理;
(2)鱼身、雁颈和雁体中空相通,可纳烟尘,雁腹内可盛清水,灯烟经雁颈溶入水中,可减少油烟污染,体现了 原理;
(3)它静静伫立在站台上,稳稳当当,说明它的重心较 。构思设计精巧合理,雁鱼铜灯达到了功能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答案】(1)光沿直线传播
(2)一切分子都在做无规则运动
(3)低
【详解】(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灯盘、灯罩可转动开合可以遮挡部分光照,可以调整光照,所以其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
(2)根据扩散现象可知,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鱼身、雁颈和雁体中空相通,可纳烟尘,雁腹内可盛清水,灯烟经雁颈溶入水中,可减少油烟污染,体现了一切分子都在做无规则运动。
(3)重心越低,越稳定,它静静伫立在站台上,稳稳当当,说明重心低。
15.(2024·广东清远·一模)如题图所示,是用相同加热器加热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甲、乙两种不同液体时(忽略散热)得到水温与加热时间的图线。则在甲乙两种液体比热容之比是 。在甲、乙两种液体升高温度相同时,吸收热量之比是 ;所以比较适用于冷却物体是 液体。(选填甲、乙)。
【答案】 2∶3 2∶3 乙
【详解】[1][2]用两个相同的加热器分别给质量、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当温度从20℃升高到40℃时,甲所用的时间2分钟,乙所用的时间是3分钟,加热时间反映吸收热量的多少,所以吸收热量之比是2∶3,根据可知,甲乙两种液体比热容之比是2∶3。
[3]由图像知,相同质量,升高相同的温度,乙需要加热的时间更长,吸收的热量更多,乙的比热容较大,所以作冷却液效果较好。
16.(2024·广东·三模)如图所示,其中一瓶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瓶装有空气。二氧化氮应装在 (选填“A”或“B”)瓶,抽去玻璃板一段时间后,两瓶内气体颜色逐渐变为一样了,这是气体的 现象,温度高时,两瓶内气体颜色变化更快,说明了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 。
【答案】 B 扩散 剧烈
【详解】[1] 二氧化氮密度大于空气,为消除重力对实验的影响,二氧化氮应装在下面的B瓶。
[2] 把玻璃板抽掉一段时间后,上下两个两瓶内气体颜色逐渐变为一样了,这说明气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种现象是气体的扩散现象。
[3] 温度高时,两瓶内气体颜色变化更快,说明了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17.(2024·广东东莞·三模)小明在探究“物质的放热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分别用质量均0.5kg的水和另一种液体进行对比实验,并用图象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处理,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水和另一种液体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分析图象可以得出: (选填“甲”或“乙”)物质为水,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为 J/(kg·℃)。[c水= 4.2×103 J/(kg·℃)]
【答案】 甲 2.52×103
【详解】[1]由图可知,质量相等的甲、乙液体放热时间20min时,放出的热量相同,甲的温度变化
乙的温度变化
则
根据可知
c甲>c乙
故甲物质是水。
[2]根据可知,在质量和放热相同的情况下,比热容与降低的温度之积为一定值,降低的温度与比热容成反比,则水和乙液体的比热容之比
则乙液体的比热容为
18.(2024·广东东莞·一模)汽车四冲程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一般分为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在这四个冲程中,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冲程。某单缸四冲程内燃机飞轮转速为,该内燃机每秒钟对外做功的次数为 次,每秒冲程数为 。
【答案】 压缩 10 40
【详解】[1]汽车四冲程内燃机,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压缩冲程,做功冲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2][3]四冲程内燃机曲轴转2圈,完成4个冲程,对外做功1次。飞轮的转速是
1200r/min=20r/s
因为飞轮转动两圈对外做功1次,所以该内燃机每秒对外做功10次,完成冲程40个。
19.(2024·广东汕头·二模)如图为航母上简化的蒸汽弹射装置,能带动舰载机在两秒钟内达到300km/h的起飞速度,蒸汽推动活塞时将内能转化为 能,这与内燃机 冲程的能量转化相似,若航母的起飞跑道长为105m,则舰载机起飞阶段的平均速度是 m/s。
【答案】 机械 做功 52.5
【详解】[1][2]弹射器是利用蒸汽的内能对外做功,因此在此过程中,弹射器将蒸汽的内能转化为飞机的机械能,相当于内燃机的做功冲程。
[3]若航母的起飞跑道长为105m,则舰载机起飞阶段的平均速度是
20.(2024·四川巴中·中考真题)小丽去郊游,上车时闻到汽油味,这是 现象。通过交流得知该车的发动机为汽油机,若某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转速为1200r/min,在1s内汽油机对外做了 次功。如果汽油机在某段时间内消耗了500g汽油,这些汽油完全燃烧可释放的热量为 J(q汽油=4.6×107J/kg)。
【答案】 扩散 10 2.3×107
【详解】[1]当小丽上车时,她能够闻到汽油的味道,这是因为汽油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是扩散现象。
[2]四冲程汽油机飞轮的转速
因为完成四个冲程是一个工作循环,飞轮转2r,对外做功一次。所以1s内飞轮转20r,对外做功10次。
[3]根据公式知道,汽油放出的热量
21.(2024·黑龙江大庆·中考真题)如图所示是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则这种物质是 (填“晶体”或“非晶体”),在段物质处于 (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时物体的内能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时物体的内能。若相同时间内该物质吸收热量相等,由图像可知,这种物质液态时的比热容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固态时的比热容。
【答案】 晶体 固液共存状态 小于 大于
【详解】[1][2]AB段为该物质熔化过程,由于熔化过程其温度保持不变,故该物质为晶体,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3]t1到t2时刻物质正在熔化,固体熔化过程中要吸热,内能增大,故t1时刻内能小于t2时刻内能。
[4]因为在相同时间内该物质吸收热量相等,质量不变,由图像可知,OA段为固态,BC段为液态,且BC段温度上升较慢,故液态比热容较大。
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10分)
22.(2024·广东珠海·二模)小明了解到“用燃气炉烧开水时大火快烧比小火慢烧更节能”。于是他采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用相同的烧杯装上质量相同的水,放在相同的石棉网上,分别用大火和小火进行加热,用温度计测烧杯中热水的温度,用电子秤测量酒精灯(含酒精)的质量,每隔1min测得有关数据如表所示。
(1)安装实验器材应按照 (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
(2)由实验可知:水的沸点是 ℃,由此可知当地大气压 (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
(3)根据实验,用大火加热至水沸腾消耗的酒精更 。你认为“用燃气炉烧开水时大火快烧比小火慢烧更节能”的原因可能是 ;
(4)家里煨炖食物时,正确的做法是 ;
A.先用大火将食物烧开,然后改用小火慢炖
B.先用小火将食物烧开,然后改用大火快炖
C.一直用大火
D.一直用小火
【答案】 自下而上 99 低于 少 见解析 A
【详解】(1)[1]安装实验器材时要根据酒精灯外焰的高度来确定烧杯所在的位置,故应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
(2)[2][3]由表格数据可知:水温在99℃保持不变,则水的沸点是99℃,水的沸点和气压有关,气压越小,沸点越低,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故可知当地大气压低于1标准大气压。
(3)[4]由表格数据可知,用大火加热至水沸腾消耗的酒精为
用小火加热至水沸腾消耗的酒精为
则用大火加热至水沸腾消耗的酒精更少。
[5]由实验可知,用小火慢烧时,消耗的时间更长,消耗的燃料更多,散失在空气中的热量更多,因此用燃气炉烧开水时大火快烧时比用小火慢烧时更节能。
(4)[6]家里煨炖食物时,并不是火越大越旺就煮熟得越快,因为水沸腾时的温度是不变的,即使加大火力,也不能提高水温,只是加快了水的汽化,浪费了燃料,正确的做法是先用大火将食物烧开,然后改用小火慢炖,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3.(2024·山东济宁·中考真题)小明在“探究水的奥秘”主题学习活动中,组装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
(1)三个实验都选用酒精灯作热源,通过 的方式改变烧杯内液体的内能;
(2)将装冰的试管置于水中加热(如图甲所示),而不用酒精灯直接加热,这样做的好处是 ;(写出一条即可)
(3)利用装置乙进行实验探究,通过观察比较,发现:水沸腾时,自杯底产生的气泡上升过程中逐渐变大,至水面处破裂。破裂前,气泡内是 ;
(4)利用装置丙探究物质吸热性质时,调整两只酒精灯的灯芯,使其火焰相同(相同热源),目的是用 表示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
【答案】(1)热传递
(2)使冰均匀受热
(3)水蒸气
(4)加热时间
【详解】(1)用酒精灯作热源给物质加热,火焰的温度高于被加热物质的温度,内能由火焰传递给被加热的物质,这种改变内能的方法叫热传递。
(2)将装冰的试管置于水中加热,这种方法叫水浴加热法,可以使试管内的冰能均匀受热,
(3)水沸腾时,杯底的水不断变为水蒸气,形成大量的气泡,气泡上升时周围的水又不断汽化,气泡内的水蒸气越来越多,气泡体积约来越大。所以破裂前,气泡内是水蒸气。
(4)用火焰相同的酒精灯加热,相等时间内酒精等放出的热量相等,这样可以用加热时间比较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利用了转换法。
四、计算题(共27分)
24.(2024·山东东营·中考真题)休渔政策有利于海洋渔业持续、稳定、高质量发展。5月1日起,我市开始进入海洋伏季休渔期;9月1日休渔期结束后,各渔港码头“千帆竞发”,渔船可出海进行捕捞作业。如图为某型号渔船,其部分参数如表。(g取10N/kg)
(1)该渔船满载时,求它受到的浮力;
(2)满载时,求船底受到海水的压强;(海水取1×103kg/m3)
(3)为方便保鲜,现需要将质量为3×103kg、温度为19℃的海水降低到4℃,求此过程放出的热量;[c海水取4.2×103J/(kg·℃)]
(4)若发动机以额定动力输出功率运行1h,消耗燃油60kg,求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q油取4.2×107J/kg)
【答案】(1)
(2)
(3)
(4)40%
【详解】(1)渔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
因渔船漂浮,渔船满载时受到的浮力
(2)满载时,船底受到海水的压强
(3)此过程放出的热量
(4)发动机输出的机械能,即动力所做的功
消耗燃油产生的内能,即完全燃烧燃油释放的热量
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
25.(2024·广东深圳·三模)中国自主研制的“鲲龙”AG600M灭火飞机成功完成1.2×103kg投汲水试验。若该飞机某段时间内消耗航空燃油1t,飞机发动机做的功为2×1010J。航空燃油的热值为4×107J/kg,水的密度为1.0×103kg/m3。问:
(1)1.2×103kg水的体积有多大?
(2)消耗的航空燃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有多大?
(3)发动机的效率是多大?
【答案】(1);(2);(3)
【详解】解:(1)1.2×103kg水的体积为
(2)消耗的航空燃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3)发动机的效率是
答:(1)1.2×103kg水的体积为;
(2)消耗的航空燃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3)发动机的效率是。
26.(2024·广东佛山·二模)2023年10月11日,国内首艘氢燃料电池动力船“三峡氢舟1号”完成首航,如图所示,该船采用氢燃料实现全程零污染排放。“三峡氢舟1号”输出功率为500kW,其匀速巡航的航速为10m/s,吃水深度为1.85m。已知ρ水=1.0×103kg/m3,g取10N/kg, q氢取1.4×108 J/kg。求:
(1)巡航时船的最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2)2kg氢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3)匀速巡航时船所受的阻力。
【答案】(1)1.85×104Pa;(2)2.8×108J;(3)5×104N
【详解】解:(1)船底在水下1.85m时受到水的压强
p=ρ水gh=1.0×103kg/m3×10N/kg×1.85m=1.85×104Pa
(2)2kg氢气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
Q放=m氢q氢=2kg×1.4×108J/kg=2.8×108J
(3)输出功率为
P=500kW=5×105W
由P=Fv可得动力
由于是定速巡航时则所受的阻力与动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阻力为
f=F=5×104N
答:(1)巡航时船的最底部受到水的压强是1.85×104Pa;
(2)2kg氢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2.8×108J;
(3)匀速巡航时船所受的阻力是5×104N。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大火加热
温度/℃
85
87
91
99
99
99
99
99
99
台秤示数/g
200
199.6
199.2
198.8
198.4
198.0
197.6
197.2
196.8
小火加热
温度/℃
85
86.5
87
89
91
93
99
99
99
台秤示数/g
200
199.7
199.4
199.1
198.8
198.5
198.2
197.9
197.6
总长度(m)
34.2
宽度(m)
6
排水量(t)
200
最大吃水深度(m)
2.1
发动机额定动力输出功率(kW)
280
鱼舱容量(m3)
147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05 内能、内能的利用(讲义)-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广东专用),文件包含专题05内能内能的利用讲义原卷版docx、专题05内能内能的利用讲义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专题05 内能、内能的利用(测试)(解析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专题05 内能、内能的利用(练习)(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专题05内能内能的利用练习原卷版docx、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专题05内能内能的利用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