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8 力(测试)(原卷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694397/1-173906727224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08 力(测试)(原卷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694397/1-173906727226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08 力(测试)(原卷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694397/1-173906727230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08 力(测试)(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694397/0-173906726885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08 力(测试)(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694397/0-173906726889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08 力(测试)(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694397/0-173906726896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广东专用)
专题08 力(测试)-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广东专用)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08 力(测试)-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广东专用),文件包含专题08力测试原卷版docx、专题08力测试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9分)
1.(2024·四川宜宾·中考真题)如图所示的测量工具中,属于测量力的是( )
A.B.
C.D.
【答案】A
【详解】A.图中是弹簧测力计,是用来测量力的工具,故A符合题意;
B.图中是托盘天平,是用来测量质量的工具,故B不符合题意;
C.图中是温度计,是用来测量温度的工具,故C不符合题意;
D.图中是停表,是用来测量时间的工具,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2023·广东·一模)下列说法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9℃B.中学生的体重约为50N
C.一支全新的铅笔长约为19cmD.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0g
【答案】C
【详解】A.人在不同的状态下体温有所不同,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故A不符合题意;
B.中学生的质量一般约为50kg,则中学生的体重约为
G=mg=50kg×10N/kg=500N
故B不符合题意;
C.成年人手的一拃长度约为20cm,而一支全新的铅笔长度略小于此长度,约为19cm,故C符合题意;
D.十个鸡蛋的总质量约为500g,则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2024·广东江门·一模)文学中蕴含很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巴掌拍不响”说明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
B.“小扣柴扉久不开”中扣柴扉的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C.“飞流直下三千尺”是由于水受到惯性力作用向下运动
D.“卷我屋上三重茅”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答案】D
【详解】A.“一个巴掌拍不响”说明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一个力必须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故A错误;
B.“小扣柴扉久不开”中扣柴扉的力的施力物体是手,故B错误;
C.“飞流直下三千尺”是由于水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故C错误;
D.“卷我屋上三重茅”,屋上的茅受到风对它的力的作用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D正确。
故选D。
4.(2024·四川自贡·中考真题)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拿起两个鸡蛋需要的力约为1NB.一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400kg
C.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9℃D.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3m/s
【答案】A
【详解】A.两个鸡蛋的重力约1N,则拿起两个鸡蛋需要的力约为1N,故A符合题意;
B.一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40kg,故B不符合题意;
C.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6~37℃,故C不符合题意;
D.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2m/s,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2024·江苏盐城·三模)小华发现很多食品包装袋设计成“锯齿”状,她猜想袋口做成“锯齿”状要比“平边”状撕开时省力,为验证猜想,以下设计方案最佳的是( )
A.撕开不同“锯齿”状的包装袋,比较所用力大小
B.在同一包装袋的不同“锯齿”位置撕开,比较用力的大小
C.在同一包装袋的“锯齿”状位置和“平边”状位置撕开,比较用力大小
D.撕开“平边”状和“锯齿”状的不同材质包装袋,比较用力大小
【答案】C
【详解】想要探究的是袋口做成“锯齿”状是否要比“平边”状撕开时省力,根据控制变量法,要控制除了袋口形状之外的条件相同,即袋子的材料要相同,撕开的位置也要相同。
故选C。
6.(2024·贵州黔东南·二模)如图所示,张继的《枫桥夜泊》描绘了枫桥附近的夜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霜”是水蒸气遇冷吸热后形成的B.“月”和“渔火”都属于光源
C.以“寺”为参照物,“桥”是运动的D.敲钟的力越大,钟发生的形变越大
【答案】D
【详解】A.霜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凝华需要放热,故A错误;
B.月亮不能自身发光,不是光源,渔火是光源,故B错误;
C.以“寺”为参照物,“桥”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桥”是静止的,故C错误;
D.敲钟的力越大,钟声的响度越大,即钟的振幅越大,说明钟发生的形变越大,故D正确。
故选D。
7.(2024·湖南娄底·模拟预测)如图所示是运动员撑竿跳高的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撑竿不受力的作用
B.使撑竿发生形变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C.撑竿是施力物体,但不是受力物体
D.运动员能高高跃起,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答案】D
【详解】A.撑竿受到重力和运动员施加的压力作用,故A错误;
B.使撑竿发生形变的施力物体是运动员的压力,故B错误;
C.撑竿是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故C错误;
D.在撑杆弹力的作用下,运动员能跃起,说明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故D正确。
故选D。
8.(2024·四川成都·二模)小杰同学用重垂线检查画是否挂平,当重垂线静止时,发现重垂线与画的长边不重合,如图所示。为把画挂平,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
A.把画框左边调高一些
B.把画框右边调高一些
C.换用质量较大的重锤
D.调整重垂线,使线与画框底边垂直
【答案】B
【详解】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如果这幅画的长边和重垂线是重合的,则画是竖直的(即放正),否则画不竖直;所以为了把画贴正,应调整画的位置,使画的长边与重垂线平行,也就是需要将画的右边调高一些,综上分析知,故B正确,故ACD错误。
故选B。
9.(2024·黑龙江哈尔滨·中考真题)测量是实验的重要环节,下列测量仪器的测量结果或使用方法不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0NB.铅笔的长度为4.10cm
C.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D.读取温度计示数
【答案】C
【详解】A.图中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2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2.0N,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铅笔的长度是4.10cm,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图中左盘放砝码,右盘放物体,是错误的,并且用手拿砝码,也是错误的,故C错误,符合题意;
D.温度计在读数时,视线与液柱上表面相平,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2024·四川绵阳·模拟预测)保持安全车距对于防止追尾事故至关重要。如图所示,是一辆小汽车A未保持安全车距,未能及时刹住,追尾了另一辆小汽车B,未造成人员受伤,仅造成两车不同程度损坏。对事故分析正确的是( )
A.A车对B车的撞击力使B发生了形变
B.A车对B车的撞击力使A发生了形变
C.两车损坏程度不同,说明A对B的力小于B对A的力
D.两车损坏程度不同,说明A对B的力大于B对A的力
【答案】A
【详解】A.A车对B车的撞击力直接作用在B车上,这个力使B车发生了形变,即B车被撞出了凹陷或破损。故A正确;
B.A车对B车的撞击力并没有直接作用在A车上,而是作用在B车上。A车之所以发生形变,是因为B车对A车产生了反作用力(即B车对A车的撞击力),故B错误;
CD.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A车对B车的撞击力与B车对A车的撞击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它们的大小是相等的。两车损坏程度不同,并不是因为这两个力的大小不同,而是由于两车的材质、结构、质量等因素不同,导致它们对撞击力的抵抗能力不同。故CD错误。
故选A。
11.(2024·江苏南通·一模)如图所示,在一块倾角固定不变的斜面上,一小球由静止开始沿着斜面自由滚下,则小球离开斜面后,其运动的轨迹可能是( )
A.①B.②C.③D.④
【答案】C
【详解】小球离开斜面时速度方向沿着斜面方向,离开斜面后小球只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力的方向和速度不在同一直线上,小球做曲线运动,运动轨迹向重力方向偏转,所以其运动的轨迹可能是③,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2024·广东广州·二模)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经常要进行估测。我们也可以在生活中对估测的能力进行有意地培养。在观摩一场篮球比赛时,小楠对相关数据进行了估测,其中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运动员奔跑时的步幅约为10mB.篮筐的高度约为6m
C.球场的面积约400m2D.篮球的重力约600N
【答案】C
【详解】A.运动员正常步行的步幅在60cm=0.6m左右,其跑步的步幅稍大,在0.8m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
B.一层楼的高度约3m,一个标准篮筐离地高度与此差不多,在3m左右,故B不符合题意;
C.标准篮球场的长度为28m,宽为15m,面积约为
接近400m2,故C符合题意;
D.三个苹果的质量约600g,一个标准比赛用篮球的质量与此差不多,约为600g,重力约为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2024·广东深圳·一模)一学生乘坐高铁去旅游,关于高铁中涉及的物理问题表述合理的是( )
A.高铁的运行速度约为250km/h
B.高铁车厢内的温度约37℃
C.高铁车厢高约7m
D.学生乘坐高铁时对座位的压力约为50N
【答案】A
【详解】A.高铁的运行速度很快,约为250km/h,甚至可达300km/h以上,故A符合题意;
B.高铁车厢内的温度约25℃,故B不符合题意;
C.高铁车厢高约2m,故C不符合题意;
D.学生乘坐高铁时对座位的压力约为500N,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7分)
14.(2024·广东中山·三模)2023年9月21日,“天宫课堂”第四课开讲,神舟十六号航天员面向全国青少年进行太空科普授课。请运用有关物理知识,如题图甲所示,中国空间站内航天员将一个球拍放在空中,松手后球拍仍能悬停在空中,以空间站为参照物,球拍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如图乙所示,一位航天员用球拍将水球拍向另一位航天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水球运动的轨迹是 (选填“直线”或“曲线”)。
【答案】 静止 运动状态 直线
【详解】[1]球拍悬停在空中,以空间站为参照物,球拍和空间站没有位置的变化,以空间站为参照物,球拍是静止的。
[2]用球拍拍水球,水球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空间站中球拍不受重力作用,故小球沿直线运动。
15.(2024·广东河源·二模)如图甲所示,几个孩子在草地上做游戏,当站在大树旁的小女孩转过身来时,每个人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比较图甲、乙可知,1号和2号小孩 (选填“运动”或“静止”)了,你判断的根据是以 为参照物;突然一阵大风吹来,树叶漫天飞舞,说明力能使物体的 发生改变。
【答案】 运动 路灯和石头 运动状态
【详解】[1][2]由图甲和图乙可知,1号小孩相对于路灯的位置发生改变,以路灯为参照物,1号小孩是运动的;2号小孩相对于石头的位置发生改变,以石头为参照物,2号小孩是运动的。
[3]突然一阵大风吹来,树叶漫天飞舞,树叶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说明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16.(2024·广东茂名·二模)2022年3月23日王亚平老师在“天宫课堂”为我们演示了“液桥实验”,实验中,分别附着在两块玻璃板上的水球接触后合成一个(如图所示),说明了水分子间存在 (填“引力”或“斥力”);空间站无重力,根据公式可知,是 =0(m或g),所以;如图A和B是不同科学家提出的原子模型,其中 (填“A”或“B”)是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答案】 引力 g B
【详解】[1]水分子间存在引力,所以分别附着在两块玻璃板上的水球接触后会合成一个球。
[2]物体的质量不会随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所以当g为零时,G为零,空间站无重力。
[3]原子模型是由居于中心的原子核和围绕原子核运动的电子共同组成的,图B是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17.(2024·辽宁铁岭·二模)下面是物理实验中常用的测量工具,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小明用一把刻度尺,测量物理书的宽度,他的测量的方法如图所示,图中A是他观察读数时眼睛的位置。针对这情景,除了尺没有与课本的宽边平行,尺的刻度线没有贴近课本外,他读数时的视线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这个刻度尺 (选填“适合”或“不适合”)测量物理书的宽度。
(2)如图所示是某种机械秒表的实物图,图中记录的时间为 s。
(3)如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测量M的重力,其分度值为 ,其读数为 N。
【答案】(1) 不正确 适合
(2)337.5
(3) 0.2N 3
【详解】(1)[1][2]观察题图可知,视线没和尺面垂直,他读数时的视线不正确;这个刻度尺就是学生日常学习用的直尺,量程远远大于书的宽度,适合测量物理书的宽度。
(2)[1][2]停表中的小表盘是以分钟为单位的,每一格表示0.5分钟;大表盘是以秒为单位的,每一小格表示0.1s,图中小表盘的指针在5分钟到6分钟之间,且超过5.5分钟,大表盘的指针在37.5s,所以停表的读数为
5min37.5s=337.5s
(3)[1][2]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一个大格是1N,一个大格有5个小格,所以它的分度值是0.2N,此时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指在3N上,读数为3N。
18.(2024·广东深圳·模拟预测)(1)我国正在实施登月计划,而月球表面附近的物体受到的吸引力仅是地球上的;一个150g的苹果,它在月球上的质量是 ,在月球上受到的引力为 ;(g取10N/kg)
(2)弹簧测力计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一根长10cm的弹簧,受到6N的拉力时,伸长了3cm,若要弹簧伸长5cm,受到的拉力是 N。
【答案】 150g 0.25N 10
【详解】(1)[1] 物体的质量与位置无关,所以一个150g的苹果,它在月球上的质量是150g。
[2] 在月球上受到的引力为
(2)[3] 弹簧的伸长量和拉力成正比,设若要弹簧伸长5cm,受到的拉力为F,则有
解得。
19.(2023·广东珠海·一模)(1)图1秒表的读数为 s;
(2)如图2所示,物体的长度为 cm;
(3)如图3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
【答案】 17 1.40 3.4
【详解】[1]如图1,停表的小圈为分针,分度值为0.5min,指针在0~0.5min之间,大圈为秒针,分度值为0.5s,指针指在17s处,所以秒表的读数为17s。
[2]如图2,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其起始端对应的是2.00cm,末端对应的是3.40cm,则物体的长度是
[3]如图3,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其示数为3.4N。
20.(2024·广东中山·二模)(1)如图所示,图甲中物体的长度为 cm,图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
(2)如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为 ℃。读数时,体温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答案】 3.10 2.8 36.5 可以
【详解】(1)[1]图甲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物体A左侧与1.00cm对齐,右侧与4.10cm对齐,所以物体A的长度为
[2]图乙中,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指针指在2.8的位置,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8N。
(2)[3][4]由图可知,体温计上1℃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0.1℃,即此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此时的温度为36.5℃;体温计的下端有一个极细的弯管,体温计离开人体后,水银遇冷收缩,使上方的水银不能够回到玻璃泡内,因此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人体来读数。
21.(2024·陕西西安·模拟预测)2024年4月24日是第九个“中国航天日”,主题是“极目楚天,共襄星汉”。25日晚,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托举着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点火发射,26日5时04分,在轨执行任务的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欢迎远道而来的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入驻“天宫”。随后,两个航天员乘组拍下“全家福”,共同向牵挂他们的全国人民报平安。如图所示,当火箭托举着飞船一起飞行时,相对于火箭,飞船是 的。拍“全家福”时,航天员到镜头的距离 镜头的二倍焦距(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太空舱底的脚限位套环可以防止航天员因 (选填“受到”或“不受”)重力的作用而飘起来。
【答案】 静止 大于 受到
【详解】[1]当火箭托举着飞船一起飞行时,火箭与飞船之间没有位置的变化,所以相对于火箭,飞船是静止的。
[2]拍“全家福”时,航天员到镜头的距离大于镜头的二倍焦距,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3]空舱底的脚限位套环可以防止航天员因(受到)重力的作用而飘起来。在太空中,航天员处于失重状态,并不是不受重力,而是重力充当了向心力,导致物体好像失去重力一样飘起来,所以需要脚限位套环来防止这种情况。
三、作图题(每题3分,共6分)
22.(2024·辽宁·中考真题)如图(a),“陶甗(yǎn)”是辽宁省沈阳新乐遗址出土的古代蒸食器,请在简化图(b)中画出其所受重力G的示意图(O为重心)。
【答案】
【详解】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如下图所示:
23.(2024·广东珠海·一模)在图中,作出重为1200N海豚所受重力的示意图(重心已经标出)。
【答案】
【详解】海豚所受重力大小为1200N,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在它的重心,故作图如下:
24.(2024·广东深圳·模拟预测)画出挂在桌边静止的雨伞所受力的示意图。
【答案】
【详解】挂在桌边静止的雨伞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桌面竖直向上的支持力,两力使平衡力,大小相等。过雨伞的重心做竖直向下的带箭头的直线表示重力G,过桌面对雨伞的支持力的支持力,即雨伞与桌面的作用点做竖直向上的带箭头的直线表示支持力F,两力的线段等长,如图所示:
四、实验题(每空3分,共28分)
25.(2024·广东·模拟预测)小明想用弹簧制作一个密度秤,他先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弹簧伸长的长度与拉力的关系。弹簧原长为2.00cm,将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有7cm刻度的木板的“0”刻度处,把木板竖直放置,在弹簧下端挂钩码(每个钩码的重力是0.5N),记录弹簧下端指针所指位置。
(1)当弹簧下端挂3个钩码时,指针所指刻度如图乙所示,此时弹簧伸长的长度是 cm。改变弹簧下端所挂钩码个数,记录弹簧长度和伸长的长度,得到数据如表格所示,由表格数据可知,在一定限度内,弹簧伸长的长度与所受拉力成 。
(2)完成探究后,小明将重为0.5N、容积确定的小桶挂在弹簧下端,通过在桶中加满液体,根据弹簧稳定时指针指示的位置,在相应刻度位置刻上该液体的密度值,即可得到简易密度秤,已知ρ水=1×103kg/m3,g取10N/kg,在桶中加满水时指针指在3cm刻度处,如图丙所示,然后在3cm刻度处标上水的密度.应用该条件推理:
①该“密度秤”的零刻度线应在 cm刻度处;
②小桶的容积是 cm3;
③若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长度最长为7.00cm,则该“密度秤”能测量的最大密度是 g/cm3;
④小明若想要提高该“密度秤”的精度,在不更换弹簧的前提下,你给他的建议是 (写出一种即可)
【答案】 1.50 正比 2.50 50 9 增大桶的容积
【详解】(1)[1]弹簧的原长是2.00cm,由图乙可知,弹簧下端挂3个钩码时,弹簧的长度是3.50cm,所以弹簧伸长的长度
l=l1-l0=3.50cm-2.00cm=1.50cm
[2]由表中数据可知,弹簧伸长的长度与所受拉力的比值
比值是定值,所以在一定限度内,弹簧伸长的长度与所受拉力成正比。
(2)[3]小桶的重力是0.5N,当弹簧下端所挂钩码是0.5N时,弹簧伸长的长度是0.50cm,弹簧长度长度是2.50cm,此时小桶是空的,即液体密度为零,故该“密度秤”的零刻度线应在2.50cm处。
[4]在桶中加满水时指针指在3cm刻度处,由表中数据可知,此时小桶和小桶中水的重力是1N,则小桶中水的重力
G水=G总-G桶=1N-0.5N=0.5N
桶中水的体积即小桶的容积
[5]弹簧的长度最长为7.00cm,所以弹簧伸长的长度
l'=l2-l0=7.00cm-2.00cm=5.00cm根据弹簧伸长的长度与所受拉力成正比可知,此时桶和液体的总重力为5N,桶中液体的重力为
G=G总'-G桶=5N-0.5N=4.5N最大密度
[6]增大桶的容积,会使装有同一密度液体时,弹簧的伸长量变大,从而可提高该“密度秤”的测量精度。
26.(2024·广东佛山·三模)(1)如图所示物体的重力是 N;
(2)如图是“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为了便于测量时间,应选择坡度 (选填“较缓”或“较陡”)的斜面;该实验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cm,AB 段的路程 cm,则 AB 段的平均速度 m/s;
(3)如图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此实验应选择比较 (选填“粗糙”或“光滑”)的硬纸板。实验时,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将纸板 放置于平面镜上。
【答案】 2.6 较缓 1 40.0 0.2 粗糙 垂直
【详解】(1)[1]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示数为2.6N,则物体的重力是2.6N。
(2)[2]为了便于测量时间,应该让小车运动的速度慢一些,所以应选择坡度较缓的斜面。
[3][4][5]由图可知,该实验所用刻度尺每10cm分为10等份,分度值是1cm,AB 段的路程
小车通过AB段的时间为2s,则 AB 段的平均速度
(3)[6][7]为了能从各个方向都能观察到光线,此实验应选择比较粗糙的硬纸板,使光线在纸板上发生漫反射;实验时,为了能在硬纸板上看到反射光线,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将纸板垂直放置于平面镜上。
27.(2024·广东广州·中考真题)实验小组在探究弹簧伸长量(x)与弹簧受到拉力(F)关系的实验中,得到如图甲所示的关系图像(图线记为a)。
(1)分析图甲的数据,得到实验结论:,则比值k的单位是 ,这根弹簧k的大小为 ;
(2)把这根弹簧截去一部分,剩余部分弹簧的k是否会发生变化?实验小组的同学对此产生了兴趣并提出了各自的猜想:
甲同学:因为是同一根弹簧,所以k不变;
乙同学:因为弹簧变短了,所以k变小;
丙同学:因为弹簧变短了,所以k变大;
为验证猜想,他们对剩余部分弹簧进行如下探究:
①把弹簧悬挂在竖直的刻度尺旁,静止时如图乙,则此时弹簧长度为 cm;
②在弹簧下端挂上钩码,某次弹簧静止时如图丙所示,每个钩码的重力为,则弹簧下端受到钩码的拉力 N,此时弹簧的伸长量 cm;
③多次改变悬挂钩码的数量,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④根据表中的数据,请在甲图中描点,并画出图像(对应图线记为b);
⑤比较图线a、b,可以判断 (选填“甲”、“乙”或“丙”)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
【答案】 N/cm 0.5N/cm 3.00 2.5 2.50 丙
【详解】(1)[1][2]拉力的单位是N,弹簧的伸长量单位是cm,则比值k的单位是N/cm;这根弹簧k的大小为
(2)①[3]如图乙,此时弹簧长度为
11.50cm-8.50cm=3.00cm
②[4][5]如图丙所示,每个钩码的重力为,5个钩码的总重力为2.5N,则弹簧下端受到钩码的拉力为2.5N,此时弹簧的伸长量
④[6]在图甲中依次找到并标出表格中数据对应的各点,然后连接起来,如图所示:
⑤[7]图线b的k值为
大于原来图线a的k值,可以判断丙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
钩码个数
钩码总重/N
弹簧长度/cm
弹簧伸长的长度/cm
0
0
2.00
0
1
0.5
2.50
0.50
2
1
3.00
1.00
4
2
4.00
2.00
6
3
5.00
3.00
8
4
6.00
4.00
弹簧受到的拉力F/N
0
1.0
2.0
3.0
4.0
5.0
弹簧的伸长量x/cm
0
1.00
2.00
3.00
4.00
5.0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11 浮力(测试)-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广东专用),文件包含专题11浮力测试原卷版docx、专题11浮力测试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10 压强(测试)-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广东专用),文件包含专题10压强测试原卷版docx、专题10压强测试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09 运动和力(讲义)-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广东专用),文件包含专题09运动和力讲义原卷版docx、专题09运动和力讲义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