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重庆市铜梁中学、江津中学等七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重庆市铜梁中学、江津中学等七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化学试题(解析版)第1页
    重庆市铜梁中学、江津中学等七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化学试题(解析版)第2页
    重庆市铜梁中学、江津中学等七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化学试题(解析版)第3页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重庆市铜梁中学、江津中学等七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重庆市铜梁中学、江津中学等七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化学试题(解析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工业合成氨的反应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
    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第I卷(选择题 共42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航空航天技术与化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神舟十九号返回舱具有耐高温、耐摩擦的特性
    B. 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使用的燃料为偏二甲肼(C2H8N2)和N2O4,反应产物对环境友好
    C.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推进舱使用的太阳能电池板主要材料是硅酸盐
    D. 返回舱在返回地面时,打开尼龙缓降伞,其中尼龙缓降伞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答案】C
    【解析】飞船与大气摩擦产生大量的热,神舟十九号返回舱具有耐高温、耐摩擦的特性,故A正确;偏二甲肼(C2H8N2)和N2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8N2(l)+2N2O4(l)=2CO2(g)+3N2(g)+4H2O(g),反应产物对环境友好,故B正确;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推进舱使用的太阳能电池板主要材料是硅晶体,故C错误;返回舱在返回地面时,打开尼龙缓降伞,其中尼龙缓降伞为高分子化合物,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故D正确;答案选C。
    2.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强
    B. 化学平衡常数的值越大,反应正向进行的程度就越大
    C. 温度越高,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就越大
    D. 盐溶液的浓度越大,水解程度就越大
    【答案】B
    【解析】电解质溶液导电性与离子浓度和所带电荷数有关,与电解质强弱无关,故A错误;化学平衡常数越大,说明平衡时生成物浓度越大,反应物浓度越小,正向进行的程度就越大,故B正确;弱电解质电离不一定都是吸热过程,如HF的电离是放热的,故温度越高,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不一定增大,故C错误;盐溶液的浓度越大,水解程度就越小,故D错误;答案选B。
    3. 下列事实和说法与水解无关的是
    A. 实验室配制FeSO4溶液,常加入铁粉
    B. 使用明矾作净水剂
    C. 草木灰(主要成分K2CO3)与铵态氮肥不能混合施用
    D. 工业上使用NH4Cl溶液来除去铁锈
    【答案】A
    【解析】配制FeSO4溶液时,加入少量的Fe粉,目的是防止Fe2+被氧化,与盐类水解无关,故A选;明矾溶于水电离出的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该胶体吸附性强,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形成沉淀,则明矾净水与盐类水解有关,故B不选;草木灰主要成分为K2CO3,水解显碱性,而铵态氮肥水解显酸性,二者水解相互促进,降低了氮肥的利用率,与盐的水解有关,故C不选;NH4Cl溶液水解生成氢离子,氧化铁能与氢离子反应,则NH4Cl溶液可用于除铁锈,与盐类水解有关,故D不选;答案选A。
    4. 下列有关阿伏伽德罗常数说法正确的是
    A. T℃下,1L 0.01ml/L的H2C2O4溶液中,H+的数目为0.02NA
    B. 46g NO2气体,所含原子数目为3NA
    C. 2ml SO2和1ml O2反应,生成SO3的分子数目为2NA
    D. 1mlCl2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2NA
    【答案】B
    【解析】H2C2O4为弱酸,部分电离,因此1L0.01ml/L的H2C2O4溶液中,H+的数目小于0.02NA,故A错误;46gNO2的物质的量为1ml,1ml NO2中含有3ml原子,所含原子数目为3NA,故B正确;SO2和O2反应为可逆反应,因此2ml SO2和1ml O2反应,生成SO3的分子数目小于2NA,故C错误;若1ml Cl2与NaOH反应,转移电子数为NA,故D错误;答案选B。
    5. 下列有关实验装置及说法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D
    【解析】压缩容器,浓度增大,颜色加深,该反应为气体总物质的量不变的反应,改变压强,平衡不移动,故A错误;NaOH溶液不能盛放在图中酸式滴定管中,应改为碱式滴定管中,故B错误;不能在容量瓶中溶解固体,应在烧杯中溶解、冷却后,转移到容量瓶中定容,故C错误;秒表测定时间,针筒测定气体的体积,图中装置可测定反应速率,故D正确;答案选D。
    6. 常温下,下列离子组在指定条件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水电离出的c(H+)=1×10-13ml/L的溶液中:Fe2+、K+、SO、NO
    B.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NH、Na+、S2O、Cl-
    C. 加入铝粉有氢气生成的溶液:K+、Ba2+、Cl-、HCO
    D. 的溶液中:NH、Al3+、Cl-、SO
    【答案】D
    【解析】水电离出的c(H+)=1×10-13ml/L的溶液,水的电离受到抑制,溶液可能为碱性溶液,也可能为酸性溶液,碱性溶液中OH-与Fe2+不能大量共存,酸性溶液中H+、NO、Fe2+不能大量共存,故A不选;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为酸性溶液,含有大量氢离子,S2O在酸性环境下发生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和硫单质,故B不选;加入铝粉有氢气生成的溶液,可能为碱性溶液,也可能为酸性溶液,HCO与H+、OH-都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C不选;常温下,的溶液显酸性,NH、Al3+、Cl-、SO相互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故D选;答案选D。
    7. 工业合成氨的反应为:N2(g)+3H2(g)2NH3(g) △H= -92kJ/ml ΔS= -198.2J/(ml‧K)有关化学反应调控说法错误的是
    A. 合成氨气,理论上选用低温、高压的条件进行控制,有利于提高合成氨的产率
    B. 该反应在常温下可以自发进行
    C. 将生成的NH3进行液化,有助于提高反应速率
    D. 结合生产实际,可以适当提高原料气体中N2的含量
    【答案】C
    【解析】反应正向气体分子数减小,增大压强,有利于平衡正向移动,合成氨的产率提高,正向放热,降低温度,有利于平衡正向移动,合成氨的产率提高,故A正确;该反应的ΔS=-198.2J/(ml·K),ΔH=-92kJ/ml,常温(T=298K)时ΔH-T·ΔS=-92000J/ml+298K×198.2J/(ml·K)=-32936.4J/ml<0,故该反应常温时反应可以自发进行,故B正确;将生成的NH3进行液化,平衡正向移动,反应物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故C错误;适当提高原料气体中N2的含量,有利于平衡正向移动,可以提高氢气转化率,故D正确;答案选C。
    8. 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 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2Al3++3CO+3H2O=2Al(OH)3↓+3CO2↑
    B. FeCl3溶液制Fe(OH)3胶体: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C. 向K2Cr2O7溶液中滴加少量浓度较大的硫酸,溶液橙色加深:Cr2O(橙色)+H2O2CrO(黄色)+2H+
    D. NaHSO3溶液显酸性:HSOH++SO
    【答案】A
    【解析】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为铝离子与碳酸氢根离子发生双水解生成氢氧化铝和二氧化碳,离子方程式为Al3++3HCO=Al(OH)3↓+3CO2↑,故A错误;饱和FeCl3溶液滴加到沸水中制Fe(OH)3胶体,化学方程式为FeCl3+3H2OFe(OH)3(胶体)+3HCl,故B正确;K2Cr2O7溶液中存在化学平衡Cr2O(橙色)+H2O2CrO(黄色)+2H+,滴加少量浓度较大的硫酸,氢离子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溶液橙色加深,故C正确;亚硫酸氢根离子为弱酸的酸式根离子,以电离为主,电离方程式为:HSOH++SO,故溶液显酸性,故D正确;答案选A。
    9. H2在石墨烯负载型Pd单原子催化剂(Pd/SVG)上还原NO生成N2和 NH3的路径机理及活化能Ea(kJ/ml)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H2还原NO生成N2过程中,速率最快的步骤为②
    B. Pd/SVG上H2还原NO,更容易生成NH3、不容易生成N2
    C. 由图可知H2还原NO生成NH3的过程中,有非极性键断裂和生成
    D. 由图可知相同催化剂条件下反应可能存在多种基元反应
    【答案】C
    【解析】步骤②的活化能最小,所以H2还原NO生成N2过程中,速率最快的步骤为②,故A正确;由图可知,在Pd/SVG上H2还原NO,经过①到⑤,生成氨气,经过①到⑦,生成氮气,而决速步反应⑥的活化能最大,反应最困难,所以更容易生成氨气,不容易生成氮气,故B正确;由图可知,H2还原NO生成NH3的过程中,有极性键断裂和生成,无非极性键的生成,故C错误;由图可知,相同催化剂条件下反应可能存在多种基元反应,且产物也可能不同,故D正确;答案选C。
    10. 为了达到下列实验结论,实验方案设计及现象均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D
    【解析】久置氯水中含有HCl,与Fe反应生成Fe2+,溶液为浅绿色,滴加KSCN溶液,颜色不变;但是向新制氯水中加入过量铁粉,过量的铁会和生成的Fe3+反应生成Fe2+,滴加KSCN溶液,颜色也不变,则不能说明氯水为久置氯水,故A错误;CH3COONa溶液和NaCN溶液的浓度未知,应测定等浓度盐溶液的pH,故B错误;亚硫酸溶液与H2O2溶液反应无明显现象,不能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故C错误;氯化铁溶液不足,充分反应,再加入几滴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可知少量的铁离子不能完全转化,则2Fe3++2I-⇌2Fe2++I2存在限度,故D正确;答案选D。
    11. 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室温下测得溶液的pH如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已知:Ka(CH3COOH)=1.75×10-5,Kb(NH3·H2O)=1.75×10-5)
    A. a L溶液②和b L溶液④混合后,溶液pH=10,则a>b
    B. 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大小顺序为:②=④>③=⑤>①
    C. 将溶液①、②稀释100倍后,pH:①>②
    D. 向溶液②中加入醋酸钠固体,水电离出c(H+)增大
    【答案】A
    【解析】因为氨水和醋酸电离程度相同,pH=2的醋酸和pH=12的氨水浓度相同,若等体积混合,则溶液呈中性,此时溶液pH=10,则应该氨水更多一些,即a<b,故A错误;pH=2的盐酸c(H+)=0.01ml/L,pH=12的氢氧化钠c(OH-)=0.01ml/L,则盐酸和氢氧化钠的浓度相同,即③=⑤,由A项知,pH=2的醋酸和pH=12的氨水浓度相同,即②=④,盐酸是强酸,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成氢离子和氯离子,而弱酸醋酸(CH3COOH)则部分电离。因此,在相同pH值下,弱酸需要更高的浓度来提供相同数量的氢离子‌,即②>③,而硫酸是二元强酸,盐酸是一元强酸,当pH相同时,盐酸浓度更大,即③>①,连起来的顺序为②=④>③=⑤>①,故B正确;CH3COOH是弱酸,存在电离平衡,当加水稀释时,电离平衡会向生成氢离子方向移动,则弱酸中氢离子浓度变化幅度较小。而H2SO4是强酸,无电离平衡,加入等体积的水时,不会有新生成的氢的补充,所以氢离子浓度变化幅度较大,强酸的ph值会大于弱酸的,即pH:①>②,故C正确;向溶液②中加入醋酸钠固体,醋酸钠会电离出醋酸跟离子,由同离子效应知,会抑制醋酸的电离,则醋酸电离出的c(H+)减小,对水的电离抑制作用减小,进而使水电离出的c(H+)增大,故D正确;答案选A。
    12. 下列关于平衡图象,说法正确的是
    A. 已知:X(g)+Y(g)2Z(g),在恒容容器中,X、Y起始加入量一定的情况下,相同时间内测得Z的产率和Z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产率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则达到平衡的点有Q、N点
    B. 平衡时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用表示,则2NH3(g)N2(g)+3H2(g) △H>0满足图乙变化趋势
    C. 若丙图表示不同温度下水溶液中H+和OH-的浓度变化曲线,则a点对应温度高于b点
    D. 丁图为向冰醋酸中加水后溶液导电能力变化,其中pH:ad
    D. 25℃时 ,NH4Cl水解平衡常数为(q-1)×10-7 (用q表示)
    【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c点温度为25℃,溶液呈中性,c(H+)=c(OH-),电荷守恒关系为c(H+)+c(NH)=c(Cl-)+c(OH-),则c(NH)=c(Cl-),故A正确;由图可知,b点温度为最高,此时恰好反应,溶液溶质为NH4Cl,铵根水解使溶液呈酸性,故离子浓度关系为c(Cl-)>c(NH) >c(H+)>c(OH-),故B正确;由图可知,b点溶液的温度最高、溶质为NH4Cl,酸或碱过量均抑制水的电离,则图中b点水的电离程度最大,故C错误;由图可知,c点溶液温度为25℃,滴入10mL氨水,氨水过量,溶质为NH4Cl和NH3•H2O,溶液呈中性、c(H+)=c(OH-)=10-7ml/L,c(NH3•H2O)=,c(NH)=c(Cl-)=0.5ml/L,则NH4Cl水解平衡常数Kh===(q-1)×10-7 ,故D正确;答案选C。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8分)
    二、非选择题(共58分)
    15. I.请结合图回答问题。
    (1)图中所示反应为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该反应的△H=_______kJ/ml(用含E1、E2的代数式表示)。
    (2)下列结论中,符合图中描述的是_______(填字母代号)。
    A. 加入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H
    B. 升高温度可以提高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C. 若反应中存在气体,增大压强可以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
    D. 反应物总键能大于生成物总键能
    Ⅱ.某化学兴趣小组受中和热测定的启发,在实验室进行蔗糖(化学式:C12H22O11,M=342g/ml)燃烧热的测定。经查阅资料,实验室测定有机物的燃烧热常用弹式量热计(装置结枃如下图所示)。实验原理:间接法测定水吸收的热量即为物质燃烧释放的热量(忽略装置吸热)。
    实验步骤:
    ①用分析天平称取蔗糖样品0.6840g制成压片;
    ②将压片放入样品盘,密封氧弹;
    ③向氧弹中充入过量氧气;
    ④向量热计中注入3kg H2O,记录初始温度;
    ⑤用电火花引发燃烧反应并立即打开搅拌器;
    ⑥记录终了温度,重复实验三次。
    回答下列问题:
    (3)小孔M中插入的仪器是_______;蔗糖压片太松,样品容易脱落,太紧容易造成的结果是_______;步骤⑥中记录的“终了温度”是变化过程中温度的_______ (填“最高值”或“稳定值”)。
    (4)“弹式量热计”若无绝热外套,测得的燃烧热数值比实际数值_______(填“大”或“小”);小组同学三次实验测得的量热计中水温的平均变化为0.80℃(已知水的比热容)根据所测数据写出蔗糖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
    【答案】(1)①.放热 ②.E2-E1[写成-(E1-E2)也可以] (2)B
    (3)①.玻璃搅拌器(搅拌器也可以给分) ②.压片太紧会使燃烧不充分,实验结果不准确(答到燃烧不充分即给分) ③.最高值
    (4)①.小 ②.C12H22O11(s)+12O2(g)=12CO2(g)+11H2O(l) △H=-5016kJ/ml(或者-5000也算对)
    【解析】Ⅱ.蔗糖点燃后产生的热会传递给水,通过测量水的温度差值来计算燃烧热。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ΔH=生成物总能量-反应物总能量=(E2-E1)kJ/ml;
    【小问2详解】
    加入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活化能,但是不改变反应的△H,故A错误;升高温度给分子提供能量,可以提高活化分子的百分数,故B正确;对于气体反应来说,压缩体积,增大压强,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个数,但是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故C错误;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物总键能小于生成物总键能,故D错误;答案为B;
    【小问3详解】
    小孔M中插入的仪器是玻璃搅拌器,蔗糖压片太松,样品容易脱落,太紧容易造成燃烧不充分,实验结果不准确;骤⑥中记录的“终了温度”是变化过程中温度的最高值;
    【小问4详解】
    “弹式量热计”若无绝热外套,燃烧产生热量会散失,测得的燃烧热数值比实际数值小,根据ΔH===-5016kJ/ml,故蔗糖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12H22O11(s)+12O2(g)=12CO2(g)+11H2O(l) △H=-5016kJ/ml。
    16. 研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能了解它的存在形式。
    ①纯碱 ②冰醋酸 ③熔融NaCl ④Ba(OH)2溶液 ⑤氨水 ⑥盐酸 ⑦乙醇 ⑧硫酸
    (1)上述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 (填序号,下同),能导电的是_______。
    (2)①的水溶液显碱性的原因是_______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常温下,0.1ml/L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中,下列表达式的数据变大的是______(填序号)。
    A.c(H+) B.c(OH-) C.
    D. E.
    (4)下列事实能说明CH3COOH是弱酸的是_______。
    A. 常温下,0.1ml/L的CH3COOH溶液,pH>1
    B. 相同浓度、相同体积的CH3COOH溶液与盐酸溶液比较,中和NaOH的物质的量相同
    C. 相同pH、相同体积的CH3COOH溶液与H2SO4溶液比较,加入足量的锌粒,CH3COOH溶液产生的氢气多
    D. 相同体积的pH=3的CH3COOH溶液与H2SO4溶液,加水稀释10倍,CH3COOH溶液的pH变化较小
    (5)请写出向NaCN溶液中通入少量CO2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已知:H2CO3 Ka1=4.3×10-7,Ka2=5.6×10-11 ,HCN Ka=6.2×10-10)。
    (6)T℃时,将V1L pH=12的0.05ml/L的Ba(OH)2溶液与V2L pH=2的H2SO4溶液反应(忽略溶液混合体积变化),反应后溶液pH=11,则=_______。
    【答案】(1)①.①②③⑧ ②.③④⑤⑥
    (2)CO+H2OHCO+OH-
    (3)BC (4)ACD
    (5)CN-+CO2+H2O=HCN+HCO
    (6)2:9
    【解析】
    【小问1详解】
    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故属于电解质的有①纯碱、②冰醋酸、③熔融NaCl、⑧硫酸;导电的条件是要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或电子,则能导电的是③熔融NaCl、④Ba(OH)2溶液、⑤氨水、⑥盐酸中都有自由移动的离子,都能导电;
    【小问2详解】
    纯碱水溶液显碱性的原因是碳酸根水解,离子方程式为CO+H2OHCO+OH-;
    【小问3详解】
    醋酸溶液稀释时,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减小,故A不选;稀释过程中c(H+)变小,而Kw=c(H+)c(OH-)不变,故 c(OH-)变大,故B选;溶液中=,稀释中Ka不变,醋酸根离子浓度减小,则变大,即变大,故C选;=Ka,稀释中Ka不变,故D不选;=,稀释时Kw和Ka均不变,故不变,故E不选;答案为BC;
    【小问4详解】
    常温下,0.1ml/L的CH3COOH溶液,pH>1,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小于醋酸,所以说明醋酸部分电离,为弱电解质,故A符合;相同浓度、相同体积的CH3COOH溶液与盐酸溶液比较,中和NaOH的物质的量相同,说明醋酸和HCl一样都是一元酸,不能说明醋酸为弱酸,故B不符合;相同pH、相同体积的CH3COOH溶液与H2SO4溶液比较,加入足量的锌粒,CH3COOH溶液产生的氢气多,说明在反应过程中醋酸不断补充氢离子,电离平衡正向移动,故能证明醋酸是弱酸,故C符合;相同体积的pH=3的CH3COOH溶液与H2SO4溶液,加水稀释10倍,CH3COOH溶液的pH变化较小,说明在稀释时醋酸电离平衡正向移动,证明醋酸是弱酸,故D符合;答案为ACD;
    【小问5详解】
    由电离常数可知,酸和酸式根离子在溶液中的电离程度的大小顺序为H2CO3>HCN>HCO,由强酸制弱酸的反应原理可知,氰化钠溶液与少量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氢氰酸和碳酸氢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N-+CO2+H2O=HCN+HCO;
    【小问6详解】
    0.05ml/L的Ba(OH)2溶液c(OH-)=0.1ml/L,此时pH=12,c(H+)=10-12ml/L,Kw=,反应后溶液pH=11,即c(OH-)=0.01ml/L,列式有=0.01,解得V1:V2=2:9。
    17. 滴定实验是化学学科中最重要的定量实验之一。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氧化还原滴定,测定某市售洁厕剂中草酸的浓度,实验如下:
    ①购买一瓶洁厕剂,取25.00mL加水配制成250mL溶液。
    ②将上述样品溶液按照正确步骤加入到滴定管中,利用滴定管量取一定体积的草酸样品溶液于锥形瓶中。
    ③将配制好的0.1000ml/L酸性 KMnO4标准溶液装入滴定管中,调整液面,记录读数。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用盛放高锰酸钾溶液的是______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盛放草酸溶液的是______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
    (2)有关滴定管的正确操作顺序为:_______。
    A.蒸馏水洗涤 B.装入滴定液至零刻度以上
    C.调整滴定液液面至零刻度或零刻度以下 D.检漏
    E.排除气泡 F.用滴定液润洗2至3次
    G.记录起始读数
    (3)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4)判断达到滴定终点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
    (5)乙学生按照滴定步骤进行了3次实验,分别记录有关数据如表;
    依据表格中的数据计算该市售草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ml/L(保留4位有效数字)。
    (6)下列操作会造成测量结果偏大的是_______。
    A.滴定前KMnO4溶液无气泡,滴定后KMnO4溶液有气泡。
    B.滴定前未润洗盛装KMnO4溶液的滴定管
    C.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
    D.滴定终点后,半分钟内溶液又变回原来的颜色
    E.滴定过程中,有部分标准溶液滴到锥形瓶外面
    【答案】(1)①.酸式 ②.酸式
    (2)DAFBECG (3)5H2C2O4+2MnO+6H+=10CO2↑+2Mn2++8H2O
    (4)滴入最后半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紫色,且半分钟不恢复原色
    (5)2.610 (6)BE
    【解析】利用氧化还原滴定,测定某市售洁厕剂中草酸的浓度,原理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滴定草酸,根据消耗的高锰酸钾的量计算草酸的量,从而计算草酸的浓度。
    【小问1详解】
    高锰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会腐蚀碱式滴定管的橡胶,应选用酸式滴定管盛装,草酸溶液呈酸性,应该选择酸式滴定管盛装;
    【小问2详解】
    有关滴定管的正确操作顺序为:D.检漏→A.蒸馏水洗涤→F.用滴定液润洗2至3次→B.装入滴定液至零刻度以上→E.排除气泡→C.调整滴定液液面至零刻度或零刻度以下→G.记录起始读数,故答案为:DAFBECG;
    【小问3详解】
    KMnO4酸性溶液具有氧化性,草酸具有还原性,则滴定H2C2O4的离子方程式为5H2C2O4+2MnO+6H+=10CO2↑+2Mn2++8H2O;
    【小问4详解】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滴入草酸,溶液中高锰酸钾被草酸还原为锰离子而褪色,当滴加最后半滴标准溶液时,混合液由无色变成了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说明此时达到滴定终点;
    【小问5详解】
    3次消耗KMnO4的体积分别为:26.11mL、28.74mL、26.09mL,第二次数据误差大、舍去,消耗KMnO4的平均体积(26.11mL+26.09mL)=26.10mL,反应为5H2C2O4+2MnO+6H+=10CO2↑+2Mn2++8H2O,则n(H2C2O4)=n(KMnO4),即25.00mL洁厕剂中n(H2C2O4)=0.1000ml/L×0.0261L×=0.06525ml,其浓度c(H2C2O4)==2.610ml/L;
    【小问6详解】
    滴定前KMnO4溶液无气泡,滴定后KMnO4溶液有气泡,使消耗KMnO4的体积读数偏小,测定结果偏小,故A不符合;滴定前未润洗盛装KMnO4溶液的滴定管,使消耗KMnO4的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大,故B符合;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使消耗KMnO4的体积读数偏小,测定结果偏小,故C不符合;滴定终点后,半分钟内溶液又变回原来的颜色,使消耗KMnO4的体积读数偏小,测定结果偏小,故D不符合;滴定过程中,有部分标准溶液滴到锥形瓶外面,使消耗KMnO4的体积读数偏大,测定结果偏大,故E符合;故答案为:BE。
    18. 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研究碳、氮、硫化合物的反应对缓解环境污染、能源危机具有重要意义。
    I.冶金工业、硝酸工业的废气废液中含氮化合物污染严重,必须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用活性炭处理工厂尾气中的氮氧化物C(s)+2NO(g)N2(g)+CO2(g)△H
    (1)已知:4NH3(g)+5O2(g)=4NO(g)+6H2O(l) △H1=akJ/ml
    4NH3(g)+3O2(g)=2N2(g)+6H2O(l) △H2=bkJ/ml
    C(s)+O2(g)=CO2(g) △H3=ckJ/ml
    则反应I的△H=_______(用a、b、c表示)。
    (2)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NO与足量的C发生反应I,平衡时c(NO)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一定温度下,容器内压强不再改变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温度为T2时,若反应体系处于状态D,则此时v正>v逆
    c.该反应的△HKa(HCN)
    用酸度计分别测定CH3COONa溶液和NaCN溶液的pH,CH3COONa溶液的pH小于NaCN溶液的pH
    C
    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向均盛有4mL 0.1ml/L的亚硫酸溶液的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6mL 0.1ml/L的H2O2溶液和6mL 0.2ml/L的H2O2溶液,后者产生的气泡快
    D
    2Fe3++2I-2Fe2++I2存在限度
    向10mL0.1ml/L的FeCl3溶液中,加入10ml 0.2ml/L 的KI溶液后,充分反应,再加入几滴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
    编号





    溶液
    H2SO4
    CH3COOH
    HCl
    氨水
    NaOH
    pH
    2
    2
    2
    12
    12
    滴定次数
    待测H2C2O4溶液的体积/mL
    0.1000ml/L KMnO4的体积/mL
    滴定前刻度
    滴定后刻度
    第一次
    25.00
    0.00
    26.11
    第二次
    25.00
    1.56
    30.30
    第三次
    25.00
    0.22
    26.31

    相关试卷

    重庆市铜梁中学、江津中学等七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重庆市铜梁中学、江津中学等七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化学试题,文件包含重庆铜梁中学江津中学等7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化学试题docx、重庆铜梁中学江津中学等7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化学试题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铜梁中学、江津中学等七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重庆市铜梁中学、江津中学等七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化学试题,文件包含重庆铜梁中学江津中学等7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化学试题docx、重庆铜梁中学江津中学等7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化学试题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江津中学等七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重庆市江津中学等七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文件包含重庆市江津中学等七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docx、重庆市江津中学等七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pdf、高二化学答案pdf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