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河北省沧州市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6686590/0-173893820657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2025学年河北省沧州市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6686590/0-173893820660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2025学年河北省沧州市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6686590/0-173893820663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2025学年河北省沧州市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河北省沧州市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试卷页数:8页,考试时间:60分钟,总分: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24年7月26日至8月11日在法国巴黎举行。8月3日晚,郑钦文在巴黎奥运会网球女单决赛中夺冠,她也成为中国首位奥运网球单打冠军。下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郑钦文夺冠时,巴黎(48°N,2°E)是晚上,北京(40°N,116°E)已是次日凌晨,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球体积巨大 B. 地球质量巨大 C. 地球自转 D. 地球公转
2. 巴黎奥运会比赛期间,地球公转到图中( )
A. ①—②之间 B. ②—③之间 C. ③—④之间 D. ④—①之间
3. 巴黎奥运会比赛期间,巴黎的情况是( )
A. 白昼渐短 B. 白昼渐长 C. 出现极夜 D. 有太阳直射现象
【答案】1. C 2. B 3. A
【解析】
【1题详解】
由于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时间更早。北京的经度是116°E,巴黎的经度是2°E,巴黎在北京的西边,经度更小,所以当北京已经是次日凌晨时,巴黎还是晚上,C正确;地球体积巨大、质量巨大与这种时间差异现象无关,AB错误;地球公转产生的是四季变化等现象,与时差无关,D错误。故选C。
【2题详解】
读图可知,①位置是春分日(3月21日左右),②位置是夏至日(6月21日左右),③位置是秋分日(9月23日左右),④位置是冬至日(12月22日左右),巴黎奥运会比赛是7月26日至8月11日,处于夏至日(6月21日左右)和秋分日(9月23日左右)之间,地球公转到图中②~③之间,B正确,ACD错误,故选B。
【3题详解】
7月26日至8月11日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向南移动。巴黎位于北半球,此时昼长夜短,由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所以巴黎的白昼渐短,A正确,B错误;巴黎不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所以没有阳光直射现象,D错误;巴黎也不在极圈以内,不会出现极夜现象,C错误。故选A。
“中国天眼”位于贵州省平塘县,是世界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贵阳某校学生准备暑假到此研学。临行前,同学们利用手机软件查询了“中国天眼”所在地的地形。下图为“中国天眼周围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中国天眼”所在地的局部地形为( )
A. 平原 B. 高原 C. 丘陵 D. 盆地
5. AB两地图上距离是3cm,则两地实际距离是( )
A. 400米 B. 600米 C. 800米 D. 1000米
【答案】4. D 5. B
【解析】
【4题详解】
读图可知,“中国天眼”所在地的高线闭合,数值从四周向中间逐渐减小,“中国天眼”所在地海拔范围为840-880米,且四周高,中间低,故“中国天眼”所在地的局部地形为盆地,D正确;平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宽广平坦,A错误;高原海拔在500米 以上,面积较大,外围较陡、内部起伏较为和缓,B错误;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较山地小,C错误。故选D。
【5题详解】
读图可知,该图的比例尺为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200米,若A、B两地的图上距离为3cm,则两地实际距离是600米,B正确,ACD错误。故选B。
滑雪作为一种兼具时尚性和挑战性的运动,经历了由专业走向大众的转变。下图是“东、西半球世界著名滑雪场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图中a经线的度数是( )
A. 20°W B. 180° C. 0° D. 160°E
7. 世界著名滑雪场多分布于( )
A. 亚洲和欧洲 B. 欧洲和北美洲 C. 非洲和欧洲 D. 亚洲和北美洲
8. 甲、乙两大洲的分界线是( )
A.苏伊士运河 B. 巴拿马运河 C. 白令海峡 D. 马六甲海峡
【答案】6. A 7. B 8. C
【解析】
【6题详解】
任何两条相对的经线(经度之和为180°),都组成一个经线圈;任何一个经线圈,都把地球分成相等的两个半球。国际上习惯用20°W和160°E这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图中a经线从非洲西侧穿过,故a经线度数是20°W,A正确,BCD错误;故选A。
【7题详解】
读图可知,世界著名滑雪场多分布于欧洲和北美洲;ACD错误,B正确;故选B。
【8题详解】
读图可知,甲是北美洲,乙是亚洲,北美洲与亚洲的洲界是白令海峡,沟通了太平洋和北冰洋,C正确。苏伊士运河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是南、北美洲是分界线,马六甲海峡不是洲界线;ABD错误。故选C。
台湾岛是我国最大的岛屿,东部的花莲县位于板块交界线上,历史上地震较为频繁。2024年4月3日花莲县海域发生了7.3级地震。下图示意“六大板块示意图及花莲县地震震中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台湾省花莲县海域地震震中位于北纬23.8°、东经121.7°,下列能正确表示此次地震震中位置的是( )
A. B.
C. D.
10. 关于花莲县地震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 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B. 位于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C. 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
D. 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答案】9. A 10. D
【解析】
【9题详解】
由题可知,台湾省花莲县海域地震震中位于北纬23.8°、东经121.7°,震中花莲县位于处于北半球、东半球,A正确;选项B所示震中为北纬23.8°,西经121.7°,为北半球、西半球,B错误;选项C所示震中为南纬23.8°,东经121.7°,为南半球、东半球,C错误;选项D所示震中为南纬23.8°,西经121.7°,为南半球、西半球,D错误。故选A。
【10题详解】
读图可知,台湾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挤压碰撞处,地壳活跃,多地震,D正确,ABC错误。故选D。
山东潍坊风筝节于每年4月的第三个周六在潍坊举行,有来自世界各地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赛。下图是放风筝的情景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下列时间最适合放风筝的日期是( )
注:风向是指风的来向
A. 4月18日 B. 4月19日 C. 4月20日 D. 4月21日
12. 如果某日风向和风力为东南风3级,风筝起飞时,小明应拉着绳子向_____方向快速跑( )
A. 东南 B. 东北 C. 西南 D. 西北
【答案】11. C 12. A
【解析】
【11题详解】
读图可得,4月18日是晴天,无风,不适合放风筝,A错误; 4月19日大雨天气,东南风四级,不适合放风筝,B错误;4月20日是晴天,东南风3级,适合放风筝,C正确;4月21日是雷雨天气,东南风3级,不适合放风筝,D错误。排除ABD,故选C。
【12题详解】
风向是风吹来的方向,面朝风,风吹来的方向是风向,如果某日风向和风力为东南风3级,风筝起飞时,贝贝应拉着绳子向东南方向快速跑,A正确,BCD错误,故选A。
“回南天”是天气返潮现象,在我国南方地区2、3月常出现。“回南天”产生原因是冷空气走后,暖湿气流迅速反攻,气温回升,容易出现小雨或大雾天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该天气现象发生期间,天气预报中可能出现的天气符号是( )
A. B.
C. D.
14. 受此天气现象影响,当地店铺中的______可能会销售一空( )
A. 冰箱 B. 电视机 C. 加湿器 D. 除湿机
【答案】13. C 14. D
【解析】
【13题详解】
依据材料可知,“回南天”会形成连日的小雨或大雾;结合所学的天气符号知识判断,A是雨加雪、B中雪转小雨、C是小雨转雾、D是小雪转大雪,有雾使空气湿度加大,易出现返潮现象符合“回南天”发生的天气条件,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4题详解】
“回南天”时室内外空气湿度都比较大,使用除湿机是正确的做法,D正确;冰箱与电视机并不能除湿,AB错误;加湿器不仅不能降低空气湿度,反而增加空气湿度,C错误。故选D。
《一路向南》是一个穿越美洲的精彩传奇。一个自由探险家,一位纪录片导演,他们用一年多的时间,从北极圈出发,以阿根廷最南端为目的地,用各种靠谱及不靠谱的方法,完成了世界上最长的陆地穿越。左图是“活动宣传海报”,右图是“世界局部地区等温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从起点北极圈到终点阿根廷南端沿途气温变化趋势是( )
A. 逐渐升高 B. 逐渐降低 C. 先升后降 D. 先降后升
16. 两位探险家行进途中会穿越( )
A. 马六甲海峡 B. 巴拿马运河 C. 苏伊士运河 D. 白令海峡
17. 右图中与B地相比,A地的降水特点及成因是( )
A. 降水多,位于迎风坡 B. 降水少,位于背风坡
C. 降水多,纬度较低 D. 降水少,距海较远
【答案】15. C 16. B 17. A
【解析】
【15题详解】
由世界局部地区等温线示意图可知,世界气温分布规律是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减,从起点北极圈到终点阿根廷南端沿途先向低纬度、后向较高纬度变化,气温变化先升高后降低,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6题详解】
探险家从北极圈出发,以阿根廷最南端为目的地,穿过南、北美洲,途中必然会经过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B正确。马六甲海峡位于亚洲,白令海峡位于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位于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排除ACD,故选B。
【17题详解】
据图可知,A地位于山地西侧,降水较多,形成降水的原因是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多,A正确;B地位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BCD错误,故选A。
小明暑假要去泰国旅游,他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做好了旅游攻略。左图是“泰国的地形图”,右图是“曼谷的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 小明查阅资料后,发现清迈是泰国著名的避暑胜地,主要是因为该地区( )
A. 纬度较高 B. 降水较多 C. 临近河流 D. 海拔较高
19. 泰国的气候类型属于( )
A. 热带雨林气候 B. 热带季风气候 C. 热带草原气候 D. 热带沙漠气候
20. 小明打点行囊需要准备的物品有( )
①羽绒服 ②防晒霜 ③雪地靴 ④雨伞 ⑤遮阳帽 ⑥氧气袋
A. ①②⑤ B. ③⑤⑥ C. ②④⑤ D. ②③④
【答案】18. D 19. B 20. C
【解析】
【18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清迈位于泰国北部,地形图显示该地区海拔较高,高海拔地区通常气温较低,夏季较为凉爽,因此清迈成为避暑胜地,D正确;与纬度因素无关,A错误;清迈由于海拔高导致夏季气温较低,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因素,降水和河流对气温的影响较小,排除BC;故选D。
【19题详解】
读曼谷的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图可知,泰国的气候类型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季,B正确,ACD排除,故选B。
【20题详解】
泰国属于热带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季,小明是暑假去旅游,正当雨季。所以带的物品有雨伞,当地气候炎热,太阳辐射强,要带遮阳帽和防晒霜,东南亚海拔低,不需要携带氧气袋;热带地区也不需要羽绒服、雪地靴;因此②④⑤正确;故选C。
红树林是一种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海岸线的特殊植被,它们被称为“海岸的守护者”,它们能够调节气候并提供生态服务,如保护海岸线免受风暴和海啸的侵蚀。下图是“世界红树林海岸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 从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可归纳出( )
A. 气温自南向北逐渐升高
B. 气温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C. 同纬度地带,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气温
D. 陆地上的等温线较海洋平直
22. 红树林主要分布在( )
A. 欧洲海岸 B. 非洲内陆地区 C. 高海拔地区 D. 低纬度地区的海岸
23. 推断红树林喜欢在______的环境中生长( )
A. 炎热潮湿 B. 寒冷潮湿 C. 温暖干燥 D. 炎热干燥
【答案】21. B 22. D 23. A
【解析】
【21题详解】
读图可得,受纬度因素的影响,世界年平均气温从赤道向两极逐渐递减,B正确;北半球气温自南向北逐渐降低,A错误;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海洋气温高于陆地,C错误;陆地上的地形、植被等因素复杂多样,导致陆地上的气温差异较大,所以陆地上的等温线比海洋曲折,D错误。故选B。
【22题详解】
读图可知,红树林分布主要分布在0°~30°之间的低纬度、热带沿海地区,主要分布在年平均气温20℃以上的海岸地区,A错误,D正确;非洲内陆、高海拔地区无红树林分布,BC错误。故选D。
【23题详解】
读图可知,红树林分布主要分布在0到30°之间的低纬度地区热带沿海地区,这里气候炎热潮湿,适合红树林的生长,A正确,BCD错误。故选A。
开普敦位于非洲的南部,是南非第二大城市,面临大西洋,风景优美,为世界著名旅游城市。下图是“开普敦位置及气候资料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 关于开普敦气候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夏季温和多雨,冬季高温少雨
B.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C. 夏季高温少雨,冬季寒冷多雨
D. 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25. 植被景观的形成受气候影响显著,开普敦地区的地带性植被是( )
A. 温带落叶阔叶林 B. 热带稀树草原
C.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 热带常绿阔叶林
【答案】24. D 25. C
【解析】
【24题详解】
从图中开普敦的气候类型图可以看出,该城市属于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的地中海气候,该气候因在地中海沿岸最典型而得名,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5题详解】
一个地方的植被受当地气候因素的影响,如图中所示的开普敦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当地的植被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其树叶较硬且许多植物表层有蜡质,是为防水分蒸发,C正确,D错误;温带落叶阔叶林是温带季风气候的地带性植被,热带稀树草原是热带草原气候的地带性植被,AB排除。故选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个小题,共35分)
26. 2024年春天,江西省婺源县篁岭梯田上,金灿灿的油菜花竞相开放,蔚为壮观。当地大力打造以“赏花经济”为特色的“农业+旅游”融合新业态,助推乡村经济发展。下图为“婺源部分村落及周边地区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最高山峰海拔是______米。
(2)游客从图中A处出发,沿路线①前往山顶丙地,他们前进的方向大致是______,这条路线位于______(山体地形部位)。
(3)为了发展乡村旅游业,在图中a、b两条河中开展了夏季漂流活动,漂流速度较快的是______河,主要原因是什么______?
(4)游客沿着山路登上山顶。沿途大家发现山下的槐花已经盛开,但是山上的槐花却含苞待放,请你解释其主要原因。
(5)为了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政府决定修建一条从张村到李村的公路,设计师设计了②③两条路线,你认为哪条路线更合适?说明理由。
【答案】(1)882
(2)正东 山脊
(3)a a河经过的地形等高线较密集,坡度陡,河水流速快。
(4)地形因素影响,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春天来得越晚。
(5)更适合的是线路②,线路②是沿等高线修建,地形平坦,行车更安全。(或者更适合的是线路③,线路③沿直线修建,修建路程更短,节省通行时间。)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图中地形落差大,海拔最高882米,地形以山地为主。
【小问2详解】
图中有指向标,根据指向标确定方向,沿路线①前往山顶丙地,他们前进的方向大致是向东;这条路线经过处等高线相海拔低的方向凸出为山脊。
【小问3详解】
等高线密集为陡坡,稀疏为缓坡。由图可知,为了发展乡村旅游业,在图中a、b两条河中开展了夏季漂流活动,漂流速度较快的是a河,主要原因a河经过的地形等高线较密集,坡度陡,水流速快。
【小问4详解】
山下的槐花已经盛开,但是山上的槐花却含苞待放,是地形因素对气候的影响,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春天来得晚,槐花开得迟。
【小问5详解】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合理即可。由图知,更适合的是线路②,因为线路②是沿等高线修建,坡度小,地形较平坦,行车也更安全。(或者更适合的是线路③,线路③沿直线修建,修建路程更短,节省通行时间,节约费用。)
27. 石家庄市第二中学气象爱好小组的同学们,为了解等温线的相关知识,到附近的西山进行了研学活动,并亲手绘制了“西山等温线图”(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A处等温线闭合,此处为______中心,推测地形类型可能为______。
(2)AB两地气温相差可能是______(填下列选项的代表字母),两地气温差是受______因素影响。
A.20℃ B.24℃ C.30℃ D.32℃
(3)E处气温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F处气温,请说明判断依据______。
(4)C区域的温差比D区域______(选填“大”或“小”),请说明判断依据______。
【答案】(1)高温 盆地
(2)C 地形
(3)等于 EF两点位于同一条等温线上
(4)小 C处等温线稀疏,温差小;D处等温线密集,温差大
【解析】
【小问1详解】
读图可知,A处等温线闭合,如果中心气温高,表示这里是高温中心,根据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可以推测该处的地形类型可能为盆地。
【小问2详解】
读图可知,相邻两条等温线的温度相差4℃,可判断A地温度范围是0℃-4℃,B地温度范围是28℃-32℃,故AB两地气温相差范围是24℃(不含24℃)-32℃(不含32℃),选项中只有C选项符合,C正确,ABD错误。两地气温差是受地形因素影响。
【小问3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同一条等温线上的温度相等,EF在同一条等温线上,E处气温等于F处气温。
【小问4详解】
读图可知,C处附近的等温线更稀疏,温差小;D处等温线更密集,温差大,C区域的温差比D区域小。
28. 北京动物园是中国开放最早、饲养展出动物种类最多的动物园。饲养展览动物500余种5000多只;海洋鱼类及海洋生物500余种10000多尾。今年,北京动物园又迎来了四位新成员:北极熊、东北虎、骆驼、黑猩猩。下图是“世界部分地区气候类型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从海陆位置来看,骆驼原居住地的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______(选填“内陆”或“沿海”)地区;东北虎居住在我国东北地区,属于______气候;北极熊生活在北极圈以内,身上长着厚厚的毛皮,可以适应北极______(气温)的气候环境。
(2)黑猩猩原居住地在______(重要纬线)附近,喜欢什么样的环境______?(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描述)。
(3)依据气温分布规律,甲地比丙地气温______(选填“高”或“低”),判断依据是什么______?
(4)根据降水的分布规律,乙地比丁地年降水量______(选填“多”或“少”),判断依据是什么______?
【答案】(1)内陆 温带季风 寒冷
(2)赤道 黑猩猩喜欢炎热潮湿(湿热、高温多雨)的环境
(3)高 气温从赤道(低纬度)向两极(高纬度)递减
(4)少 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解析】
【小问1详解】
读图可知,骆驼原居住地位于亚欧大陆中部,属于内陆地区,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温差大,干旱少雨,降水集中在夏季,该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内陆地区;东北虎居住在我国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北极熊生活在北极地区,属于寒带气候,身上长着厚厚的毛皮,可以适应北极终年寒冷的气候环境。
【小问2详解】
读图可知,黑猩猩原居地是非洲中部的刚果盆地,这里位于赤道附近,是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因此,黑猩猩喜欢炎热潮湿的环境。
【小问3详解】
全球气温分布规律是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甲地位于赤道附近,气温高;丙地位于北极圈附近,属于寒带气候,气温低,因此,甲地比丙地气温高。
【小问4详解】
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是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由图可知,乙地深居内陆,受海洋影响小,气候干旱;丁地位于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大,降水多,气候湿润;受海陆因素的影响,乙地比丁地年降水量少。
29. 石家庄某中学研究性学习活动小组的同学对亚欧大陆气候进行了研究,发现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根据所给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局部图”。
材料二: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生物多样性锐减,自然灾害加剧。
(1)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的①、②、③三地气候变化规律:由①到②到③,气温年较差逐渐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而年降水量却逐渐______(选填“增加”或“减少”),请说明原因______。
(2)亚欧大陆东部自南向北依次为______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结合气候特征,说一说季风气候的共同特征是什么______?亚欧大陆东部南北气候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______?
(3)学生在网上查阅资料时发现:④地意大利冬季发生了洪涝灾害,你认为这一报道可信吗?请说明理由。
(4)依据材料二,为减缓全球变暖的趋势,请写出两条在节能减排方面中学生能采取的实际行动。
【答案】(1)增大 减小 受海陆位置影响,中纬度大陆自西向东(由①到②到③)距海越来越远,降水量逐渐减少,气温年较差逐渐增大(或由温带海洋性气候逐步转变成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量逐渐减少,气温年较差逐渐增大)。
(2)热带季风 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纬度因素。
(3)可信;意大利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
(4)植树造林,保护好现有的森林资源;低碳出行、爱护环境;少用塑料袋;少用一次性筷子等。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图和所学知识可知,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的①、②、③三地气候变化规律:由①到②到③,气温年较差逐渐增大,而年降水量却逐渐减小。因为受海陆位置影响,中纬度大陆自西向东(由①到②到③)距海越来越远,降水量逐渐减少,气温年较差逐渐增大(或由温带海洋性气候逐步转变成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量逐渐减少,气温年较差逐渐增大)。
【小问2详解】
由图及所学知识中,亚欧大陆东部自南向北依次为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即同属于季风气候,具有雨热同期的气候特点。亚欧大陆东部南北气候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纬度低气温高、降水多,纬度高气温低,降水较少。
【小问3详解】
由所学知识知,④地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故意大利冬季发生了洪涝灾害可信。
【小问4详解】
由材料可知,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生物多样性锐减,自然灾害加剧。为减缓全球变暖的趋势,在节能减排方面中学生能采取的实际行动有:植树种草、爱护环境;低碳出行如上学、放学尽量骑自行车或乘公交车;少用塑料袋、一次性用品,如筷子等;随手关灯等等。日期
4月18日
4月19日
4月20日
4月21日
天气状况
风向风力
无风
东南风4级
东南风3级
东南风3级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河北省沧州市七年级(上)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共8页。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北省沧州市八年级(上)12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第三次月考(鲁教五四版)地理试卷(解析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第Ⅰ卷两部分,测试范围,难度系数,推测诗中情景反映的月份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