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85930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685930/0-173921517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6685930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685930/0-173921517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6685930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685930/0-1739215171/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上海市华东政法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展开2024-2025学年上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试卷语文(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考生注意: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不计分一、文言文(28分)(一)默写与运用(12分)1.,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2.争渡,争渡,。 (李清照《如梦令》)3.报君黄金台上意,。 (李贺《雁门太守行》)4.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5.小明同学参观历史博物馆兵器陈列馆,看到文物中沉淀着历史的记忆和岁月的印迹,不禁联想到《赤壁》中的诗句“,。”(二)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6—7题(4分)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6.本诗的体裁是,作者是(2分)7.下列对诗歌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首联写景,描绘出国破城荒的悲凉景象,有一种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B.颔联中“感时”、“恨别”二词,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的情怀。C.颈联“抵万金”形容家书的珍贵,一场大火连烧三个月是阻断家书的原因。D.尾联表现诗人的苍老之态,可见其内心的凄怆、悲凉。(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第8—11题(12分)【甲】愚公移山(节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乙】智伯①欲伐卫智伯欲伐卫,遗卫君野马四百,白璧一。卫君大悦。群臣皆贺,南文子②有忧色。卫君曰:“举国大欢,而子有忧色何?”文子曰:“无功之赏,无力之礼③,不可不察也。野马四,白璧一,此小国之礼也,而大国致之。君其图之。”卫君以其言告边境。智伯果起兵而袭卫,至境而反。曰:“卫有贤人,先知吾谋也。”【注】①智伯:名瑶,晋国四卿之一。②南文子:战国时贤士,卫国大夫。③无力之礼:不费力气就得到礼物。④致之:把礼物送给我们。8.【甲】文选自《列子》。列子,是____时期家学派代表人物。(2分)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1)遗卫君野马四百()(2)无陇断焉()10.翻译句子(4分)(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甚矣,汝之不惠!(2)下列对【乙】文画线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智伯果然发动军队偷袭卫国,到了边境改变主意了。B.智伯果断发动军队偷袭卫国,到了边境改变主意了。C.智伯果断发动军队偷袭卫国,到了边境又返回去了。D.智伯果然发动军队偷袭卫国,到了边境又返回去了。11.【甲】文中的“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告诉我们的道理。从【乙】文南文子的表现“”和智伯的评价“”中可以看出南文子是个有深谋远虑的治国良才。(4分)二、现代文(27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3分)生物银行①北京市首家“生物银行”近日正式营业。与此同时,陕西省肿瘤医院“肿瘤生物样本库”也正式成立。近年来,各种生物样本库如雨后春笋般诞生。②“生物样本库”到底是干什么的?“生物银行”与每个人的健康又有着怎样的关系?③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郜恒骏教授对此解释道,“生物样本库其实就是生物银行,与一般银行不同的是,它的储存品不是钱,而是各种组织、血液、细胞、体液、器官、DNA、RNA、蛋白等生物样本,以及与这些生物样本相关的各种临床资料与随访等信息数据,它是按严格的技术标准专业化、、、管理和使用的资源库。”④一般来说,人类生物样本库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正常人群的,比如储存脐带血、加入骨髓库等,有疾病或健康需求时,可以为自己或他人提供帮助;另一种是从病人身上获得的,通过对患者病变组织、血液等样本保留研究,为更多人提供帮助。也有库存无法归类的个例。这些生物样本对早期诊断、个性化治疗,预测疾病提供依据。⑤生物样本是流行病学、生命科学基础与临床研究的关键源头,是分子医学大数据进行大样本验证、快速实现生物医药转化研究与精准医学的核心环节。只有拥有精准的生物样本,通过高通量筛选研究,才会得出精准的生物分子医学大数据;经过大样本验证、临床试验等产业化研发,才会产生精准的转化医学研究成果,最终实现精准医学。⑥中国是人口大国,人群疾病种类及遗传资源极其丰富;中国又是多民族国家,存在重大疾病资源的多样性和地方特色,是集中精力打造生物样本库的好地方。早在1994年,中国科学院就建立了中华民族永生细胞库,此后,山东省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北京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泰州健康科学研究院、SBC芯超生物银行等专项生物标本资源库也相继建立,与欧美相比,我国的生物样本资源库起步时问并不算晚。⑦英国生物银行首席科学家和执行官罗瑞·考林曾用一句话总结了“生物银行”的核心价值——利用其庞大和详细的样本数据,为全人类健康服务。可以说,生物样本库是世界上最有价值的“银行”。12.第③段末尾句“它是按严格的技术标准专业化、、、管理和使用的资源库。”其横线上,应依次填入的词语是()(2分)A.收集、运输、存储 B.运输、收集、存储C.存储、运输、收集 D.收集、存储、运输13.从文中看,近年来中国相继建立生物样本资源库的有利条件是(1)(2)(4分)1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A.“生物银行”是“生物样本库”的形象说法。B.人类生物样本库仅两种:正常人的和病人的。C.实现精准医学的基础是有精准的“生物样本”。D.“生物银行”归根结底是为全人类的健康服务。15.下面这段文字可独立成段,应放在文章哪里?请“思前顾后”,简述这样安排文章顺序的理由。(5分)正因此,近十年来,建设“生物银行”已经成为欧美主要发达国家的战略行动。美国《时代》杂志将生物银行建设列为将来改变世界的十大规划之一。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于2009年一次性投入30亿美元政府基金资助国家级“生物银行”。美国RAND公司的研究报告指出,本世纪初美国生物银行存贮的人体组织样本数量超过3亿份,并以每年2000万份的速度增加。(1)放在第段和第段之间(1分)(2)理由是:(4分)(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6-20题(14分)炭火好似故人眸李丹崖①北风劲吹的日子,若是偏逢铅灰色的天气,旧时,在乡村,很多人家会拿出来炭火炉子。那种黄泥烧成的炭火炉子,中间用钢丝捆作的炉箅子,上面架住的是通红的炭火。冬深近炉,人心生暖。炉子上,通常煮着红枣雪梨茶,也煮着羊骨头粉丝,或是地瓜粥……②有一年冬天,牛肉特别便宜,走街串巷的都是卖牛肉的人,那一年,我清楚地记得,祖父买了很多牛舌、牛肺,洗净了,与佐料一起放在砂锅里来炖。那时候,三叔的三间堂屋刚刚建好,还没有做隔断,那香气,三间堂屋里香了三天,还没有散去。我至今记得祖父煮那锅牛舌牛肺的样子,小心翼翼地用火柴点燃一根树枝生着炭火,颤颤巍巍地倒入清水,水沸后,他又吸吸溜溜地放入那些牛下水(吾乡喜欢把牛杂称之为“牛下水”)。外面天寒地冻,祖父用压水井里的水来冲洗那些牛下水,还有香菇干。井水来自地下,冒着热气,并不凉,北风一吹,寒气却朝人的骨头缝里钻,祖父双手冻得通红,直到进了屋,把食材下了锅,偎着炉火,心思才定下来。祖父给我发了一双筷子说:“等着吧,一会儿就可以吃了。”我眼巴巴地盯着那炭火,火舌明明灭灭,在温暖的室内,看得人昏昏欲睡,冷不丁地,沸水顶开了砂锅的盖子,呱嗒——我一激灵:“可以吃了吗?”祖父笑了,“快了快了,别瞌睡!”③不知道砂锅的盖子“呱嗒”了多少下,我的鼻孔都被香气撩得幽深缠绕了,终于好了。我至今记得那滋味,爽脆弹滑的牛舌,嚼起来噗嗤噗嗤的牛肺,酣畅的菌子的香,还有一两块面面的胡萝卜,吃得人大汗淋漓。砂锅吃完了,祖父用纱布裹着砂锅的两只耳,端掉,放在旁边的木板上,炭火将近萎了,却红彤彤的,把祖父的眼睛映得通红,他把一把火钳横放在陶炉上,事先洗好的地瓜一一横放在火钳上。不多时,地瓜的甜香开始再次霸占我们的鼻孔。烤了一半,把地瓜翻了个身,接着用余火再烤另一半,直到地瓜滋滋冒糖稀,用纸板包着地瓜拿下来,顾不上放凉,我就拿起一只,撕开地瓜皮,用筷子掘着吃。蜜甜的地瓜烫牙,在吾乡,把这样新烹好的食物称之为“烫牙香”。祖父要我“慢点吃”,他满脸堆笑,眸子里闪耀着如同那个冬日炭火一样的光芒,那光芒,直至我在键盘上敲下这段文字,依然在闪烁。④祖父已经离开我二十多年了,他在一个冬日,拖着一车药材,和邻居一起到城市去卖药材。路上,因突发心脏病永远离开了我们。那个冬日何其冷,我在祖父身边看着长明灯闪耀跳动,泪光中再次看到他炭火一样的眼眸。⑤不知何时,炭火消失了一段时间,鲜有人问,似乎有十余年,在乡间已经没有人会烧炭。近些年,炭炉在城市里风靡,竟然转入此中来。城市人大都用炭炉煮茶,老白茶、普洱、秋葵花、陈皮等,如今的炭炉做得更好看,好有一些古诗句,类似于“客至炉上火,邀取小红泥”“寒夜围炉宜煮雪”等句子。因为一个茶局,我在老城中心的“三馆居”再次邂逅陶炉,干净的陶炉壁,明晃晃的炉箅子,铁炉如肺,煮水汹涌,喝的是武夷岩茶,高香;炉箅子上还烤着橙子、雪梨等水果,滋滋冒着果糖香氛。再看现在的炭,也多种多样了,有核桃烧成的,称之为“核桃炭”,依旧核桃形状,很雅致;亦有橄榄型的,称之为“橄榄炭”,炭火本身除了草木香还有一重果香在,且无烟,真是高级。近黄昏,茶过三巡,味道淡了,看人添茶的时候,再次撞见炉子里红通通的烟火,那一刻,我再次想起了祖父的眼睛。⑥炭会过期吗?似乎不会。炭火通红,多少年过去了,温暖如斯不改。16.根据拼音写出汉字。xiè____逅 (1分)17.梳理文章脉络,完整下列表格内容。(3分)18.结合语境,赏析画线句的表达效果。(3分)我至今记得祖父煮那锅牛舌牛肺的样子,小心翼翼地用火柴点燃一根树枝生着炭火,颤颤巍巍地倒入清水,水沸后,他又吸吸海溜地放入那些牛下水。19.下列对第⑤段内容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A.该段花了较多笔墨介绍城市里的炭炉煮茶及炭的不同种类。B.表达作者对充满烟火气的生活的喜欢和陶醉。C.作者比较注重和追求精致讲究的生活品质。D.城市炭炉煮茶让作者再次回忆起与祖父的美好时光。20.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对题目“炭火好似故人眸”的理解,并分析其作用。(5分)三、名著阅读(5分)21.下列是对《昆虫记》中几种昆虫的称呼判断,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尽忠职守的税务官②田园中的提琴家③花园中的“淑女” ④狂热的夜间捕手A.①蚂蚁 ②蟋蟀 ③孔雀蝶 ④螳螂 B.①蚂蚁 ②蝉 ③孔雀蝶 ④绿蝈蝈C.①豌豆象 ②蟋蟀 ③瓢虫 ④绿蝈蝈D.①豌豆象 ②蝉 ③瓢虫 ④螳螂22.法布尔的《昆虫记》不同于一般的科普作品,而是文学性与科学性完美结合的典范。请判断下面两个语段哪个出自《昆虫记》,并说明你的判断依据。(3分)A.蝈蝈多生在平原、农田、花生地、豆地、玉米地、菜地农作物区。绿蝈蝈讲究的是通体碧绿,不带丝毫杂色,观赏价值高。绿蝈蝈翅薄,一般叫声偏高。B.绿色蝈蝈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均匀,两片大翼轻盈如纱。四、写作(40分)23.诗人海子说:“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春暖花开”是一个充满诗意与美好寓意的词语,它不仅是对美好春天的生动描绘,更蕴含了深刻的文化内涵和人生哲理。可以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也可以比喻良好的时机或美好的时光,亦或是心中动人的情感在流淌……题目: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3)不得抄袭。 上海市华东政法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答案及简析 1.无可奈何花落去 简析:这是晏殊《浣溪沙》中的经典名句,注意“奈”字的正确书写。 2.惊起一滩鸥鹭 简析:出自李清照《如梦令》,“鸥鹭”二字注意不要写错,“鹭”为鸟类,下面是“鸟”。 3.提携玉龙为君死 简析: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的诗句,“提携”意为“提着”,“携”字不要写错。 4.入则无法家拂士 简析: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句子,“拂”在这里通“弼”,辅佐的意思,不要误写为“佛”。 5.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简析:《赤壁》中“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由看到的兵器文物联想到历史,符合参观历史博物馆兵器陈列馆的情境。“戟”“销”等字要准确书写。 6.五言律诗;杜甫 简析:《春望》每句诗五个字,共八句,属于五言律诗。其作者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 7.答案:C 简析:颈联“烽火连三月”中“烽火”指战争,“连三月”说明战争持续时间长,这才是阻断家书的原因,并非“一场大火连烧三个月”,C选项理解错误。A选项,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绘了国都沦陷,城池荒芜,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城中杂草丛生的景象,体现物是人非的沧桑感;B选项,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感时”“恨别”直接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思念亲人的情怀;D选项,尾联“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通过描写诗人因忧愁而不断搔抓白头,致使头发稀疏短少,连簪子都插不住的形象,表现出内心的凄怆、悲凉。 8.战国;道 简析:列子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其思想和作品对后世道家发展有重要影响。 9.(1)赠送(2)同“垄”,高地 简析:(1)“遗”在古文中有“赠送”“遗留”等义项,此处“遗卫君野马四百”,结合语境是智伯给卫君送野马,所以“遗”是“赠送”的意思。(2)“陇”在这里是通假字,通“垄”,指高地,“无陇断焉”意思是没有高山阻隔了。 10.(1)你也太不聪明了! 简析:这是一个主谓倒装句,正常语序为“汝之不惠,甚矣”,翻译时要调整语序,“惠”通“慧”,聪明的意思。 (2)答案:D 简析:“果”在这里是“果然”的意思,“反”通“返”,返回。所以“智伯果起兵而袭卫,至境而反”应翻译为“智伯果然发动军队偷袭卫国,到了边境又返回去了”,D选项正确。 11.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有忧色;卫有贤人,先知吾谋也 简析:【甲】文中愚公以子孙无穷而山不会增高,坚信能移平大山,体现了只要坚持不懈,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的道理。【乙】文中南文子在大家都为卫国得到智伯的礼物而庆贺时,表现出“有忧色”,并提醒卫君要警惕,后来智伯果然来偷袭,到边境发现卫国已有防备而返回,智伯评价“卫有贤人,先知吾谋也”,从这两处可以看出南文子有深谋远虑。 12.答案:A 简析:生物样本库对生物样本的处理流程,通常是先收集样本,然后运输样本,最后进行存储,这样的顺序符合实际操作逻辑,A选项正确。 13.(1)中国是人口大国,人群疾病种类及遗传资源极其丰富;(2)中国是多民族国家,存在重大疾病资源的多样性和地方特色 简析:从文章第⑥段“中国是人口大国,人群疾病种类及遗传资源极其丰富;中国又是多民族国家,存在重大疾病资源的多样性和地方特色,是集中精力打造生物样本库的好地方”可直接提取答案。 14.答案:B 简析:文章第④段提到“一般来说,人类生物样本库主要有两种……也有库存无法归类的个例”,说明人类生物样本库不只是正常人的和病人的这两种,还有其他情况,B选项不符合文意。A选项,由第③段“生物样本库其实就是生物银行”可知“生物银行”是“生物样本库”的形象说法;C选项,从第⑤段“只有拥有精准的生物样本……最终实现精准医学”可知实现精准医学的基础是有精准的“生物样本”;D选项,根据第⑦段“利用其庞大和详细的样本数据,为全人类健康服务”可知“生物银行”归根结底是为全人类的健康服务。 15.(1)⑥;⑦ (2)理由:第⑥段介绍了中国建立生物样本资源库的有利条件及我国生物样本资源库的发展情况。这段文字主要讲述欧美主要发达国家重视建设“生物银行”,与第⑥段中国的情况形成对比,且引出第⑦段“生物银行”为全人类健康服务的核心价值,放在⑥⑦段之间使文章过渡自然,逻辑连贯。 16.邂 简析:“邂逅”意为不期而遇,注意“邂”字的写法,不要写错。 17.(1)烤地瓜;(2)眼巴巴地盯着炭火等待;(3)泪光中忆起祖父炭火一样的眼眸 简析:根据文章内容,祖父除了炖牛下水,还烤了地瓜;“我”在祖父炖牛下水时,眼巴巴地盯着炭火等待;祖父因病亡故后,“我”在泪光中忆起他炭火一样的眼眸。 18.运用了动作描写,“小心翼翼”“颤颤巍巍”“吸吸溜溜”等词,生动形象地写出祖父煮牛舌牛肺时认真、谨慎的样子,体现祖父对煮这锅食物的重视,也表现出祖父对“我”的疼爱,为后文“我”对这段经历的深刻记忆做铺垫。 简析:先判断句子使用的描写手法,再结合词语分析其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在情感表达、情节发展方面的作用。 19.答案:C 简析:第⑤段花较多笔墨介绍城市里的炭炉煮茶及炭的不同种类,是为了引出对祖父的回忆,表达对充满烟火气生活的喜爱,并非体现作者注重和追求精致讲究的生活品质,C选项理解错误。A选项,该段确实对城市炭炉煮茶和炭的种类进行了较多描写;B选项,从对炭炉煮茶场景的描写能看出作者对这种充满烟火气生活的喜欢;D选项,文中“那一刻,我再次想起了祖父的眼睛”表明城市炭炉煮茶让作者回忆起与祖父的美好时光。 20.理解:“炭火好似故人眸”一方面指在作者的记忆中,祖父在冬日煮食物时,炭火映红了他的眼睛,炭火的温暖和祖父的目光一样,都给作者留下深刻印象;另一方面,炭火和祖父的眼眸都代表着温暖、美好的回忆,即便祖父已离开多年,这种温暖依旧存在,就像炭火不会过期一样。 作用:题目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炭火”比作“故人眸”,生动形象,富有诗意,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作为文章线索,贯穿全文,文章围绕与炭火相关的回忆展开,表现对祖父的思念之情,使文章结构严谨,主题突出。 21.答案:C 简析:在《昆虫记》中,豌豆象被称为“尽忠职守的税务官”;蟋蟀被称为“田园中的提琴家”;瓢虫被称为“花园中的‘淑女’”;绿蝈蝈被称为“狂热的夜间捕手”。所以C选项正确。 22.答案:B段出自《昆虫记》。判断依据:B段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如“身材优美,苗条均匀,两片大翼轻盈如纱”,将绿蝈蝈当作人来写,还把它的大翼比作纱,生动形象地写出绿蝈蝈的外形特点,体现了文学性;同时也介绍了绿蝈蝈的颜色等科学知识,体现了科学性,符合《昆虫记》文学性与科学性完美结合的特点。而A段只是客观地介绍绿蝈蝈的生长环境、外观和叫声等知识,没有文学性的描写。 23.写作思路: 审题:“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那一刻”限定了时间点,要突出在某个特定瞬间的感受;“我的世界春暖花开”则是一种形象的表达,意味着在那一刻,内心充满希望、温暖、喜悦等积极情感,生活状态或心境发生了积极的转变。 立意:可以从亲情、友情、师生情等情感类主题入手,如家人的理解、朋友的帮助、老师的鼓励让自己走出困境;也可以从成长感悟类主题出发,比如自己克服困难后的释然、获得成功后的喜悦等;还可以从社会生活类主题考虑,如陌生人的善意举动温暖了自己。 选材:如果写亲情,可选取在自己考试失利时,父母给予鼓励的场景;写友情,可讲述在自己被同学误解时,好友坚定支持自己的故事;写成长感悟,可回忆自己参加比赛,经过努力获得成绩的经历;写社会生活,可叙述在公交车上,陌生人给自己让座的事情。 结构:开头可通过环境描写或回忆引入,设置悬念,引出“那一刻”;中间详细叙述“那一刻”发生的事情,运用细节描写,如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展现自己从困境到转变的过程;结尾总结全文,点明“我的世界春暖花开”的具体感受,升华主题,表达对那一刻的难忘和对生活的热爱等情感。祖父我炖牛下水(2)(1)迫不及待地开吃因病亡故(3)